時間過得很快,轉過年沒多長時間天山的氣溫就基本恢複到可以繼續施工的程度。
天山末世生存基地。
因為氣溫過低停下的工程恢複施工,城牆的工程在三月中旬複工,因為更多建築機械和施工人員的加入,施工速度比去年更快,城牆主體預計五月底就可以基本竣工,之後就是內部的一些設施的安裝調試,七月可以全部完工。
城內已經大變樣,到處是建好的活動板房,新開工的磚混結構的建築不多,而且大部分是高度不超過十五米的建築,高層建築一座都沒有。
得益於板房的出現,更多的機械和勞動力可以投入到地下建築和配套設施的修建,一條條或直或彎的水泥路和地下管網將城內劃分的猶如一個大棋盤,上萬名工人在這個巨大的棋盤上如同工蟻般勞作不休。
基地東南角,一座規模不大的火電站正在拔地而起,幾百名工人在幾十台機械的配合下施工的效率極高,兩座冷卻塔已經完成,現在正在吊裝發電機和鍋爐。
負責基地電力係統建設的總工程師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禿頂中年人,名叫梁重,帶著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鏡,身材高瘦,皮膚在淅江明媚的陽光照射下泛著淡淡的烏黑油光。
梁重是王小明忽悠過來的眾多高端人才之一,是業內頗有名氣的電力專家,之前在一家電力公司供職,他被王小明的“特高壓輸電”理論所吸引,轉投王氏集團,現在是天山新城科技研究所電力工程研究室的高級研究員。
他是抱著對電力技術的更高追求來到天山的,可卻被安排在工地上給這座小城修建電力係統,王小明承諾的科研項目一個都沒有兌現,繁忙的工地日常讓他感覺自己就是在浪費時間,好在他是個重承諾的人,雖然滿腹牢騷,但依然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完成王小明交代的任務。
檢查過吊裝好的發電機組的吊裝結果,發現一切正常,梁重又開始抱怨了。
“你說王先生是怎麽想的,放著三台200兆瓦的發電機組就能解決城裏的所有用電需求,為什麽要使用六台100兆瓦的機組來堆裝機容量?”
“最不能讓人理解的是還要分成三個電廠,效率低投資大,工程量無端多出一倍,還要增加很多的其他設施投入,難道真如傳言的那樣?”
前來視察的王榮嘴角抽動,語氣很不自然的問道:“什麽傳言?”
“王老板的腦子讓錢給燒壞了呀!”
梁重把鼻梁上的眼鏡往上一推,鏡片的反光晃的王榮下意識的閉上雙眼,但他好像完全沒有注意到,自顧自說道:“不隻是發電廠的設計不合理,城裏的很多工程設計也是讓人看不懂。”
“你看居住區的設計,先不說那些板房,隻看建好的樓房,高度隻有四五層,嚴重浪費上層空間,建築等級更是高到離譜,純鋼筋水泥澆築,不知道的還以為那些樓房都是碉堡呢!”
“再看工業區那裏,地下的廠房和倉庫麵積快趕上地麵建築了,要想增加使用麵積可以在城外建工業區嘛,挖那些地下廠房消耗的炸藥和人工足夠買下兩倍大小的地皮了。”
“最嚴重的一點是新城的選址問題了,城內本來就沒有多少平地,還不在平地上建功能區,你看城裏的建築都是在崎嶇不平的山地上,平整那些山地消耗的人力物力早就可以在平地上建立好幾個相同麵積的功能區了。”
“大家都說王先生是錢太多沒地方花,淨瞎胡鬧,你說他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聽著梁重的吐槽,王榮露出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兩手一攤:“誰說不是呢!不過人家有錢任性,我們就是打工的命,老板怎麽要求我們就這麽做唄!”
他也想為自家少爺辯解幾句,可卻找不到什麽借口,總不能說大災難要來了,少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應對大災難吧?
那樣還不得被人當成神經病送到非正常人類研究所去!
他心裏默默念道:“小明啊,不是叔不幫你說話,實在是叔說不出口啊!”
基地剛動工的時候還好,沒有人關注基地的設計是否合理,人們隻以為這就是一座新建的小城而已,可隨著城牆動工,不少參與基建的人就覺得有些不正常了......都什麽年代了,築城還建城牆?你當這是冷兵器時代呢,打仗的時候麵對飛機大炮,城牆有個蛋用!
這時就有王老板的腦袋不正常的流言偶爾傳出,時間一長,城裏的功能區動工,越來越多的人對這麽一座奇怪的城市產生了疑問和不解,各種有關王老板和新城的傳言慢慢多了起來,王榮整日待在工地上,自然是聽到了不少對王小明不利的傳言。
其實說王小明腦子有問題或者說他敗家還是很客氣的,有些人在背地裏說的更難聽,甚至有人說王小明是要搞獨立王國意圖造反。
隻不過大家都知道王榮的身份,大多是背地裏嚼舌根而已,像梁重當他麵說的還真是第一個,理工男的直腸子真是讓他長了不少見識。
一開始的時候王榮還有心思放出一些消息去駁斥傳謠的家夥,比如說城內有重要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基地,需要很高的安保水平,城牆和地下工程就是用來保護這些重要機構之類的解釋,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不少的流言。
可隨著工程的大麵積鋪開,類似的流言再度大量出現,壓都壓不住,王榮幹脆放棄治療,隨他們去了,反正不差他們工錢又不會出事。
不過他還是擔心流言太多會影響到王小明的形象,於是他和公關部的人沒少在媒體上下功夫,盡量不讓外界出現對王小明不利的言論。
王小明對流言的態度倒是一點不上心,還得意洋洋的對王榮說道:“現在他們越是詆毀我,未來我在基地的威望就越高!”
他的話搞得王榮都有些懷疑他的腦子真的出了問題。
不是王小明心大,而是進入三月份以後他再次成為了空中飛人,擔任起運輸卡車的角色,沒時間去關心什麽流言。
實在是要往基地運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那條通往新城的老舊鐵路隻是運輸建築材料就有些吃不消了,他不得不親自出馬,利用係統自帶的倉庫滿世界的收集囤積在各地的物資,然後再運到基地存儲起來。
他無比懷念前世的鐵老大——至少人家的運力是真的給力,不像這個世界這麽垃圾!
天山末世生存基地。
因為氣溫過低停下的工程恢複施工,城牆的工程在三月中旬複工,因為更多建築機械和施工人員的加入,施工速度比去年更快,城牆主體預計五月底就可以基本竣工,之後就是內部的一些設施的安裝調試,七月可以全部完工。
城內已經大變樣,到處是建好的活動板房,新開工的磚混結構的建築不多,而且大部分是高度不超過十五米的建築,高層建築一座都沒有。
得益於板房的出現,更多的機械和勞動力可以投入到地下建築和配套設施的修建,一條條或直或彎的水泥路和地下管網將城內劃分的猶如一個大棋盤,上萬名工人在這個巨大的棋盤上如同工蟻般勞作不休。
基地東南角,一座規模不大的火電站正在拔地而起,幾百名工人在幾十台機械的配合下施工的效率極高,兩座冷卻塔已經完成,現在正在吊裝發電機和鍋爐。
負責基地電力係統建設的總工程師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禿頂中年人,名叫梁重,帶著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鏡,身材高瘦,皮膚在淅江明媚的陽光照射下泛著淡淡的烏黑油光。
梁重是王小明忽悠過來的眾多高端人才之一,是業內頗有名氣的電力專家,之前在一家電力公司供職,他被王小明的“特高壓輸電”理論所吸引,轉投王氏集團,現在是天山新城科技研究所電力工程研究室的高級研究員。
他是抱著對電力技術的更高追求來到天山的,可卻被安排在工地上給這座小城修建電力係統,王小明承諾的科研項目一個都沒有兌現,繁忙的工地日常讓他感覺自己就是在浪費時間,好在他是個重承諾的人,雖然滿腹牢騷,但依然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認真完成王小明交代的任務。
檢查過吊裝好的發電機組的吊裝結果,發現一切正常,梁重又開始抱怨了。
“你說王先生是怎麽想的,放著三台200兆瓦的發電機組就能解決城裏的所有用電需求,為什麽要使用六台100兆瓦的機組來堆裝機容量?”
“最不能讓人理解的是還要分成三個電廠,效率低投資大,工程量無端多出一倍,還要增加很多的其他設施投入,難道真如傳言的那樣?”
前來視察的王榮嘴角抽動,語氣很不自然的問道:“什麽傳言?”
“王老板的腦子讓錢給燒壞了呀!”
梁重把鼻梁上的眼鏡往上一推,鏡片的反光晃的王榮下意識的閉上雙眼,但他好像完全沒有注意到,自顧自說道:“不隻是發電廠的設計不合理,城裏的很多工程設計也是讓人看不懂。”
“你看居住區的設計,先不說那些板房,隻看建好的樓房,高度隻有四五層,嚴重浪費上層空間,建築等級更是高到離譜,純鋼筋水泥澆築,不知道的還以為那些樓房都是碉堡呢!”
“再看工業區那裏,地下的廠房和倉庫麵積快趕上地麵建築了,要想增加使用麵積可以在城外建工業區嘛,挖那些地下廠房消耗的炸藥和人工足夠買下兩倍大小的地皮了。”
“最嚴重的一點是新城的選址問題了,城內本來就沒有多少平地,還不在平地上建功能區,你看城裏的建築都是在崎嶇不平的山地上,平整那些山地消耗的人力物力早就可以在平地上建立好幾個相同麵積的功能區了。”
“大家都說王先生是錢太多沒地方花,淨瞎胡鬧,你說他是不是腦子有毛病?”
聽著梁重的吐槽,王榮露出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兩手一攤:“誰說不是呢!不過人家有錢任性,我們就是打工的命,老板怎麽要求我們就這麽做唄!”
他也想為自家少爺辯解幾句,可卻找不到什麽借口,總不能說大災難要來了,少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應對大災難吧?
那樣還不得被人當成神經病送到非正常人類研究所去!
他心裏默默念道:“小明啊,不是叔不幫你說話,實在是叔說不出口啊!”
基地剛動工的時候還好,沒有人關注基地的設計是否合理,人們隻以為這就是一座新建的小城而已,可隨著城牆動工,不少參與基建的人就覺得有些不正常了......都什麽年代了,築城還建城牆?你當這是冷兵器時代呢,打仗的時候麵對飛機大炮,城牆有個蛋用!
這時就有王老板的腦袋不正常的流言偶爾傳出,時間一長,城裏的功能區動工,越來越多的人對這麽一座奇怪的城市產生了疑問和不解,各種有關王老板和新城的傳言慢慢多了起來,王榮整日待在工地上,自然是聽到了不少對王小明不利的傳言。
其實說王小明腦子有問題或者說他敗家還是很客氣的,有些人在背地裏說的更難聽,甚至有人說王小明是要搞獨立王國意圖造反。
隻不過大家都知道王榮的身份,大多是背地裏嚼舌根而已,像梁重當他麵說的還真是第一個,理工男的直腸子真是讓他長了不少見識。
一開始的時候王榮還有心思放出一些消息去駁斥傳謠的家夥,比如說城內有重要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基地,需要很高的安保水平,城牆和地下工程就是用來保護這些重要機構之類的解釋,此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不少的流言。
可隨著工程的大麵積鋪開,類似的流言再度大量出現,壓都壓不住,王榮幹脆放棄治療,隨他們去了,反正不差他們工錢又不會出事。
不過他還是擔心流言太多會影響到王小明的形象,於是他和公關部的人沒少在媒體上下功夫,盡量不讓外界出現對王小明不利的言論。
王小明對流言的態度倒是一點不上心,還得意洋洋的對王榮說道:“現在他們越是詆毀我,未來我在基地的威望就越高!”
他的話搞得王榮都有些懷疑他的腦子真的出了問題。
不是王小明心大,而是進入三月份以後他再次成為了空中飛人,擔任起運輸卡車的角色,沒時間去關心什麽流言。
實在是要往基地運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那條通往新城的老舊鐵路隻是運輸建築材料就有些吃不消了,他不得不親自出馬,利用係統自帶的倉庫滿世界的收集囤積在各地的物資,然後再運到基地存儲起來。
他無比懷念前世的鐵老大——至少人家的運力是真的給力,不像這個世界這麽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