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再臨清涼寺
一覺醒來我成了小桂子 作者:檻外荒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桂子你不必再勸了,我意已決,事實上,你離開的這幾個月,我已經明人在安排此事了,再有幾個月就安排妥當了。“
“你既然回來了,就幫著處理一下,尤其是宮裏的事情,想辦法多拉攏一些禦前侍衛,咱們可不能繼續被動下去了。”康熙說道。
“是。”白行簡忙點頭答應,低頭的瞬間,唇邊一絲笑意轉瞬即逝。
隨後的幾天,白行簡都在處理宮內宮外的各項事宜。
首先是宮內,隨著康熙全力支持粘杆處的發展,如今,粘杆處的觸角已經遍布整個皇宮,同時開始向宮外延伸出去。
形式也越來越像明朝的東廠,明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匯總到白行簡這裏。
白行簡手底下統禦的人數也在不知不覺間超過了一千五百之數,向著兩千這個大關不斷的邁進。
照這個樣子下去,距離完成任務也要不了多久了。
然後是朝堂,隨著宮裏傳出大婚的消息,文武百官紛紛活動了起來,除了索額圖、遏必隆和佟國綱三人外,其他的人也沒有閑著。
能夠探聽到這種消息的,在朝廷自然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自然也知道,明麵上負責此事的是太後,實際上拍板的人是白行簡。
前三個月,由於白行簡去了五台山的緣故,那些人想聯係他也聯係不上。
如今白行簡回來了,成堆的帖子伴隨著價值不菲的金銀珠寶都飛到了他在宮外的宅子,看的李力世等一群隱藏在府中做仆人天地會成員乍舌無比。
一來沒想到白行簡能有這麽大影響力,二來也沒想到那些大臣居然這麽有錢。
這些錢不用說,都被白行簡投入到海運方麵去了。
如今,朝堂上誰不知道,白行簡最喜歡西洋玩意兒,整個宅邸堪稱是京城裏西洋擺件最多的地方,就連皇宮也比不上。
君不見,那遠在天邊的吳六奇,就因為靠海的緣故,來玩的洋人多,所以依靠這些西洋玩意兒巴結上了白行簡。
如今雖然還沒有升官,但在嶺南那邊儼然是說一不二。
正因如此,不少在靠海地區的官員,紛紛敬獻禮物,也都或多或少官途順利。
現在,朝廷裏已經隱隱有了開海禁,大力發展海運貿易的風聲,全都是因為白行簡的緣故。
而這些,都是朝廷百官看得出來的,他們看不出來的是,白行簡提拔的,多是天地會打入朝廷內部的人。
自從聽從白行簡的建議後,陳近南也開始審視天地會的運行方式,接連向朝廷打入了不少人,然後走白行簡的路子,讓他們官途順暢。
雖然還沒有像吳六奇這樣走上高位的,但占據的無一不是和錢糧軍火藥物等有關的職位,一旦起事,這些職位雖然不高,卻能給滿清朝廷以劇烈的打擊。
除此之外,就是青木堂了。
這大半年來,青木堂在江南一地經營鹽糧生意,在白行簡的保駕護航下,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掌握了江南一地將近一成的鹽糧交易。
青木堂越來越有錢,實力自然越來越強,人數已經擴大到了四百人之多,足足提升了一倍。
人數越多,實力自然越強,地位隨之也提高了。
如今青木堂雖然還是天地會的第六堂,但提起白行簡,已經沒人敢把他當天地會的第七人看待了。
不說是總舵主之下第一人,至少也和蔡德忠這幾個老資曆平起平坐了。
至此,前朝,後宮以及在野的實力都已經全麵鋪開,隻等最後的導火索點燃,就能全麵收網了。
很快,這根導火索,也隨著康熙的出宮,被徹底點燃。
兩個月後,康熙對外宣稱奉皇太後往五台山祈福,來到五台山金閣寺,進行一個月的禮佛活動。
暗中,則帶著一群禦前侍衛,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清涼寺,麵見順治皇帝。
眼看皇帝親至,澄光老和尚自然不敢怠慢,連忙領著康熙來到順治修行的那座僧院,可惜,就算是康熙親至,那僧院也是緊閉不開。
白行簡上前叫門,也隻聽到上次那個名喚行癲的大和尚道:“皇上有禮了,皇上親至,我師兄本不可不見,但我師兄說了,如今既然出家,便不便沾染紅塵,皇上還是請回吧。”
康熙聽到這話,雙眼一紅,欲言又止,想要讓對方開門,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白行簡見狀當即說道:“大師苦修,不忍沾染紅塵,我等不敢不尊崇。“
“可憐我主年幼無辜,先失其父,後喪其母,前有惡奴鼇拜專權,後有祖母壓製,萬般苦楚隻能一人承受。“
“如今為見生父一麵,仍舊不忘明君所為,苦等數月,跋涉千裏。”
“如今不敢逼迫大師,隻求大師慈悲為懷,也算度我幼主之苦,若是如此,在下願意常伴青燈古佛旁,感激大師慈悲。”
一聽這話,康熙不免想起自己如何年幼失父喪母,又是如何在鼇拜的壓製下戰戰兢兢,如今前朝後宮未定,如何隱忍。
饒是他心性過人,如今也不過十幾歲的少年人,倏而悲從中來,再也遏製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這時,隻聽僧院大門隻吱呀的一聲打開了。
行顛站在門口,朝著康熙的方向深深的一拜,說道:“請小施主進來。”
康熙悲喜交集,直衝進房,抱住順治雙腳,放聲大哭。
順治輕輕換摸他頭,說道:“癡兒,癡兒。”眼淚也滾滾而下。
行顛低頭走出禪房,反手帶上了門,對站在門外的白行簡深深的鞠了一躬道,“多謝白施主了。”
白行簡搖搖頭,“無需如此,不過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罷了。”
隨後,白行簡拱手道:“如今皇上和老皇爺會麵,想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此地雖然隱秘,到底不夠安全,還請行癲大師在此守候片刻,待我去調集禦前侍衛來此護衛,以防不測。”
“施主放心去吧,此地有我,斷不會有問題的。”行癲聞言說道。
“你既然回來了,就幫著處理一下,尤其是宮裏的事情,想辦法多拉攏一些禦前侍衛,咱們可不能繼續被動下去了。”康熙說道。
“是。”白行簡忙點頭答應,低頭的瞬間,唇邊一絲笑意轉瞬即逝。
隨後的幾天,白行簡都在處理宮內宮外的各項事宜。
首先是宮內,隨著康熙全力支持粘杆處的發展,如今,粘杆處的觸角已經遍布整個皇宮,同時開始向宮外延伸出去。
形式也越來越像明朝的東廠,明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匯總到白行簡這裏。
白行簡手底下統禦的人數也在不知不覺間超過了一千五百之數,向著兩千這個大關不斷的邁進。
照這個樣子下去,距離完成任務也要不了多久了。
然後是朝堂,隨著宮裏傳出大婚的消息,文武百官紛紛活動了起來,除了索額圖、遏必隆和佟國綱三人外,其他的人也沒有閑著。
能夠探聽到這種消息的,在朝廷自然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自然也知道,明麵上負責此事的是太後,實際上拍板的人是白行簡。
前三個月,由於白行簡去了五台山的緣故,那些人想聯係他也聯係不上。
如今白行簡回來了,成堆的帖子伴隨著價值不菲的金銀珠寶都飛到了他在宮外的宅子,看的李力世等一群隱藏在府中做仆人天地會成員乍舌無比。
一來沒想到白行簡能有這麽大影響力,二來也沒想到那些大臣居然這麽有錢。
這些錢不用說,都被白行簡投入到海運方麵去了。
如今,朝堂上誰不知道,白行簡最喜歡西洋玩意兒,整個宅邸堪稱是京城裏西洋擺件最多的地方,就連皇宮也比不上。
君不見,那遠在天邊的吳六奇,就因為靠海的緣故,來玩的洋人多,所以依靠這些西洋玩意兒巴結上了白行簡。
如今雖然還沒有升官,但在嶺南那邊儼然是說一不二。
正因如此,不少在靠海地區的官員,紛紛敬獻禮物,也都或多或少官途順利。
現在,朝廷裏已經隱隱有了開海禁,大力發展海運貿易的風聲,全都是因為白行簡的緣故。
而這些,都是朝廷百官看得出來的,他們看不出來的是,白行簡提拔的,多是天地會打入朝廷內部的人。
自從聽從白行簡的建議後,陳近南也開始審視天地會的運行方式,接連向朝廷打入了不少人,然後走白行簡的路子,讓他們官途順暢。
雖然還沒有像吳六奇這樣走上高位的,但占據的無一不是和錢糧軍火藥物等有關的職位,一旦起事,這些職位雖然不高,卻能給滿清朝廷以劇烈的打擊。
除此之外,就是青木堂了。
這大半年來,青木堂在江南一地經營鹽糧生意,在白行簡的保駕護航下,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掌握了江南一地將近一成的鹽糧交易。
青木堂越來越有錢,實力自然越來越強,人數已經擴大到了四百人之多,足足提升了一倍。
人數越多,實力自然越強,地位隨之也提高了。
如今青木堂雖然還是天地會的第六堂,但提起白行簡,已經沒人敢把他當天地會的第七人看待了。
不說是總舵主之下第一人,至少也和蔡德忠這幾個老資曆平起平坐了。
至此,前朝,後宮以及在野的實力都已經全麵鋪開,隻等最後的導火索點燃,就能全麵收網了。
很快,這根導火索,也隨著康熙的出宮,被徹底點燃。
兩個月後,康熙對外宣稱奉皇太後往五台山祈福,來到五台山金閣寺,進行一個月的禮佛活動。
暗中,則帶著一群禦前侍衛,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清涼寺,麵見順治皇帝。
眼看皇帝親至,澄光老和尚自然不敢怠慢,連忙領著康熙來到順治修行的那座僧院,可惜,就算是康熙親至,那僧院也是緊閉不開。
白行簡上前叫門,也隻聽到上次那個名喚行癲的大和尚道:“皇上有禮了,皇上親至,我師兄本不可不見,但我師兄說了,如今既然出家,便不便沾染紅塵,皇上還是請回吧。”
康熙聽到這話,雙眼一紅,欲言又止,想要讓對方開門,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
白行簡見狀當即說道:“大師苦修,不忍沾染紅塵,我等不敢不尊崇。“
“可憐我主年幼無辜,先失其父,後喪其母,前有惡奴鼇拜專權,後有祖母壓製,萬般苦楚隻能一人承受。“
“如今為見生父一麵,仍舊不忘明君所為,苦等數月,跋涉千裏。”
“如今不敢逼迫大師,隻求大師慈悲為懷,也算度我幼主之苦,若是如此,在下願意常伴青燈古佛旁,感激大師慈悲。”
一聽這話,康熙不免想起自己如何年幼失父喪母,又是如何在鼇拜的壓製下戰戰兢兢,如今前朝後宮未定,如何隱忍。
饒是他心性過人,如今也不過十幾歲的少年人,倏而悲從中來,再也遏製不住,失聲痛哭起來。
這時,隻聽僧院大門隻吱呀的一聲打開了。
行顛站在門口,朝著康熙的方向深深的一拜,說道:“請小施主進來。”
康熙悲喜交集,直衝進房,抱住順治雙腳,放聲大哭。
順治輕輕換摸他頭,說道:“癡兒,癡兒。”眼淚也滾滾而下。
行顛低頭走出禪房,反手帶上了門,對站在門外的白行簡深深的鞠了一躬道,“多謝白施主了。”
白行簡搖搖頭,“無需如此,不過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罷了。”
隨後,白行簡拱手道:“如今皇上和老皇爺會麵,想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此地雖然隱秘,到底不夠安全,還請行癲大師在此守候片刻,待我去調集禦前侍衛來此護衛,以防不測。”
“施主放心去吧,此地有我,斷不會有問題的。”行癲聞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