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嚴光匆匆走了進來,臉上帶著凝重。
“如何?”
見他到來,將腦袋埋在桌案裏的林青抬起腦袋問道。
嚴光靠近桌案,輕聲說道:
“大人,西廠東廠那邊沒有直接消息,但從京兆府卻傳來一個消息。”
“什麽?”
“麻五身旁一直跟著一名護衛,名為賴二,但從昨日開始就不見了,
京兆府的人上門問過他們的夥計,
都說昨日大戲結束之後就沒有見過。”
聽到這個消息,林青的眼睛眯了起來,思緒閃動,
他已經認定這個賴二就是散播消息的經手之人。
畢竟一個掌櫃身旁的護衛不會無緣無故失蹤,
而且這裏麵的巧合也太多了些。
從這次偶然風波,林青敏銳地察覺到一個機會,那就是讓王岩自顧不暇的機會。
但僅僅憑借於此想要扳倒王岩還差得遠,
如今朝堂格局已經形成三年,各方利益還處在穩固階段,
除非有大的衝突,否則都察院不可能輕易易主。
林青的身體不由自主地散發出一股寒氣,
戰場之上,越是風平浪靜的戰場越是沒有機會。
但也恰恰最容易製造機會。
一旦有了機會,那就有取勝的可能。
朝堂之上是如何,林青不知道,
但眼前就有一個創造機會的可能。
思慮片刻,林青決定去問問真正懂此道之人。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
他不擅長朝堂鬥爭,隻能盡量用兵法來解釋。
但朝堂之上...比戰陣之上要複雜得多。
...
西緝事廠在皇城東隆門附近,林青也是第一次來這裏。
在西廠還未重開之時,這裏人跡罕至,官員們很少來這裏。
但如今,林青騎著戰馬來到此地後,一眼便望到了連綿成龍的馬車,
周圍或多或少有一個家仆,
馬車的窗戶中有時會露出美婦人,有時又會露出半大小子。
他們大多都是來此地撈取家中主事大人的親屬,
希望能像以往一樣,通過錢財讓西緝事廠網開一麵。
但他們大錯特錯,黃俊這個宦官,如今在京城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
不光是官員厭惡至極,就連百姓也對其破口大罵,
說他是大乾奸臣,專門殺害青天大老爺。
對於這種言辭,黃俊表現得毫不在意。
畢竟百姓是愚鈍的,若是有官員斬首,
不論貪官汙吏,還是清流名臣,他們定然拍手叫好!
但若是有人說一些官員的好話,
他們又願意相信,在真正沒有瓜熟蒂落之前,他們容易被蠱惑。
沒有辦法,他們大多都是不識字的普通老百姓,
獲取信息隻能靠口口相傳,依托與一些讀書人。
但話每過一張嘴,往往就與事實相差甚遠。
在大乾開國初期,太祖高皇帝曾經設立[大乾邸報],
主要記錄一些朝堂大事,還有一些對四周用兵的信息。
從京城而出,運到大乾各地,在十裏八鄉都有專門的官員為其誦讀。
希望以此來開明智,雖然讀書寫字他們不會,但知道一些事情總是好的。
那時的百姓是極好的,就算不識字,
但知道的事情夠多,也相信邸報,畢竟那是太祖高皇帝親自督辦。
但隨著太祖高皇帝駕崩,朝堂一時間處於混亂。
並且連年大戰使得戶部縮小開支,
就連誦讀邸報的官員都被吏部所裁撤。
至此,百姓又回歸了愚昧懵懂的階段,鄉賢裏長說什麽就是什麽。
林青眼中閃過一絲陰鬱,
在軍中開明智讓其識字都如此困難,更不用說整個大乾。
那將挑戰所有讀書人,
縱觀史書,這種事隻有在開國的前幾任皇帝可以做到。
越往後越難。
若是在此刻朝廷想要讓百姓們讀書識字,明事理不愚昧,
一些人就定會讓這大明換了青天。
看著一輛輛馬車,林青心中閃過一絲壓力,他是相信黃俊的。
黃俊也是忠於陛下,希望大乾好的,
但這麽多官員,他們的同鄉同僚同窗無數...
西緝事廠...恐怕麵臨的壓力非同小可。
林青已經有兩日沒有見到黃俊了,
如今再一次見到,不禁讓他都嚇了一跳。
黃俊此刻蓬頭垢麵,猶如野人,眼窩深陷,四周漆黑,眼睛裏布滿了血絲!
平日裏平整的皮膚也變得粗糙,黯淡無光,
原本挺直的腰背也變得有些佝僂。
看來即便是有決心,但真正去做..龐大的壓力還是險些壓倒了這個宦官。
“黃大人,何至於此啊。”
西緝事廠的靜室中,林青看著黃俊,緩緩搖頭,眼裏充滿惋惜。
同時將一杯涼茶遞了過去,
黃俊也沒有客氣,一口將其喝得一幹二淨。
“再來一杯。”
林青繼續倒滿,黃俊再次喝下。
接連五杯之後,他才長出了一口氣,緩緩搖頭:
“林青啊...太多了..抓不完也審不完。”
“單單一個兵器工坊中的箭袋,
牽扯的人就太多了...兵器甲胄箭矢,根本沒有時間查!!!”
黃俊說這話時眼睛紅彤彤的,身上不禁散發出一絲殺氣。
西廠重開的幾日,所見所聞可謂是觸目驚心,讓他都有些不敢匯報於陛下。
“林青啊,兵器工坊之事牽扯的人太多了,
京中上上下下官員不過兩千餘,單咱家手中的冊子上就有591人!!!
若是真的按照大乾律來辦,
這些人都要抄家滅族,夷三族,那要死數萬人啊。”
林青能明顯感覺到黃俊的情緒已經有些崩潰了,
經常打仗的軍卒也有這種症狀,
平日裏會有癔症,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無法自控。
黃俊也是如此。
“大人..如此大可不必,也不現實。”
“太祖皇帝查辦大案之時,
奉行的乃是首惡必辦,脅從不問,
隻要抓一些主要的人即可,如此也能輕鬆一些。”
林青出言勸說,太祖高皇帝時期曾有幾樁大案,若是真殺人能殺十幾萬。
但最後隻殺了一萬餘人,算是宅心仁厚了。
“侯爺啊,咱家也不怕你笑話,
這西廠還能開多久尚未可知,
要趁著這一段時間將京中上下都掃一遍,
雖說不至於掃幹淨,
但一些大的石子總要將其丟出去,放在京城也不好看。”
“如何?”
見他到來,將腦袋埋在桌案裏的林青抬起腦袋問道。
嚴光靠近桌案,輕聲說道:
“大人,西廠東廠那邊沒有直接消息,但從京兆府卻傳來一個消息。”
“什麽?”
“麻五身旁一直跟著一名護衛,名為賴二,但從昨日開始就不見了,
京兆府的人上門問過他們的夥計,
都說昨日大戲結束之後就沒有見過。”
聽到這個消息,林青的眼睛眯了起來,思緒閃動,
他已經認定這個賴二就是散播消息的經手之人。
畢竟一個掌櫃身旁的護衛不會無緣無故失蹤,
而且這裏麵的巧合也太多了些。
從這次偶然風波,林青敏銳地察覺到一個機會,那就是讓王岩自顧不暇的機會。
但僅僅憑借於此想要扳倒王岩還差得遠,
如今朝堂格局已經形成三年,各方利益還處在穩固階段,
除非有大的衝突,否則都察院不可能輕易易主。
林青的身體不由自主地散發出一股寒氣,
戰場之上,越是風平浪靜的戰場越是沒有機會。
但也恰恰最容易製造機會。
一旦有了機會,那就有取勝的可能。
朝堂之上是如何,林青不知道,
但眼前就有一個創造機會的可能。
思慮片刻,林青決定去問問真正懂此道之人。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
他不擅長朝堂鬥爭,隻能盡量用兵法來解釋。
但朝堂之上...比戰陣之上要複雜得多。
...
西緝事廠在皇城東隆門附近,林青也是第一次來這裏。
在西廠還未重開之時,這裏人跡罕至,官員們很少來這裏。
但如今,林青騎著戰馬來到此地後,一眼便望到了連綿成龍的馬車,
周圍或多或少有一個家仆,
馬車的窗戶中有時會露出美婦人,有時又會露出半大小子。
他們大多都是來此地撈取家中主事大人的親屬,
希望能像以往一樣,通過錢財讓西緝事廠網開一麵。
但他們大錯特錯,黃俊這個宦官,如今在京城的名聲已經臭不可聞。
不光是官員厭惡至極,就連百姓也對其破口大罵,
說他是大乾奸臣,專門殺害青天大老爺。
對於這種言辭,黃俊表現得毫不在意。
畢竟百姓是愚鈍的,若是有官員斬首,
不論貪官汙吏,還是清流名臣,他們定然拍手叫好!
但若是有人說一些官員的好話,
他們又願意相信,在真正沒有瓜熟蒂落之前,他們容易被蠱惑。
沒有辦法,他們大多都是不識字的普通老百姓,
獲取信息隻能靠口口相傳,依托與一些讀書人。
但話每過一張嘴,往往就與事實相差甚遠。
在大乾開國初期,太祖高皇帝曾經設立[大乾邸報],
主要記錄一些朝堂大事,還有一些對四周用兵的信息。
從京城而出,運到大乾各地,在十裏八鄉都有專門的官員為其誦讀。
希望以此來開明智,雖然讀書寫字他們不會,但知道一些事情總是好的。
那時的百姓是極好的,就算不識字,
但知道的事情夠多,也相信邸報,畢竟那是太祖高皇帝親自督辦。
但隨著太祖高皇帝駕崩,朝堂一時間處於混亂。
並且連年大戰使得戶部縮小開支,
就連誦讀邸報的官員都被吏部所裁撤。
至此,百姓又回歸了愚昧懵懂的階段,鄉賢裏長說什麽就是什麽。
林青眼中閃過一絲陰鬱,
在軍中開明智讓其識字都如此困難,更不用說整個大乾。
那將挑戰所有讀書人,
縱觀史書,這種事隻有在開國的前幾任皇帝可以做到。
越往後越難。
若是在此刻朝廷想要讓百姓們讀書識字,明事理不愚昧,
一些人就定會讓這大明換了青天。
看著一輛輛馬車,林青心中閃過一絲壓力,他是相信黃俊的。
黃俊也是忠於陛下,希望大乾好的,
但這麽多官員,他們的同鄉同僚同窗無數...
西緝事廠...恐怕麵臨的壓力非同小可。
林青已經有兩日沒有見到黃俊了,
如今再一次見到,不禁讓他都嚇了一跳。
黃俊此刻蓬頭垢麵,猶如野人,眼窩深陷,四周漆黑,眼睛裏布滿了血絲!
平日裏平整的皮膚也變得粗糙,黯淡無光,
原本挺直的腰背也變得有些佝僂。
看來即便是有決心,但真正去做..龐大的壓力還是險些壓倒了這個宦官。
“黃大人,何至於此啊。”
西緝事廠的靜室中,林青看著黃俊,緩緩搖頭,眼裏充滿惋惜。
同時將一杯涼茶遞了過去,
黃俊也沒有客氣,一口將其喝得一幹二淨。
“再來一杯。”
林青繼續倒滿,黃俊再次喝下。
接連五杯之後,他才長出了一口氣,緩緩搖頭:
“林青啊...太多了..抓不完也審不完。”
“單單一個兵器工坊中的箭袋,
牽扯的人就太多了...兵器甲胄箭矢,根本沒有時間查!!!”
黃俊說這話時眼睛紅彤彤的,身上不禁散發出一絲殺氣。
西廠重開的幾日,所見所聞可謂是觸目驚心,讓他都有些不敢匯報於陛下。
“林青啊,兵器工坊之事牽扯的人太多了,
京中上上下下官員不過兩千餘,單咱家手中的冊子上就有591人!!!
若是真的按照大乾律來辦,
這些人都要抄家滅族,夷三族,那要死數萬人啊。”
林青能明顯感覺到黃俊的情緒已經有些崩潰了,
經常打仗的軍卒也有這種症狀,
平日裏會有癔症,情緒不穩定,容易發怒,無法自控。
黃俊也是如此。
“大人..如此大可不必,也不現實。”
“太祖皇帝查辦大案之時,
奉行的乃是首惡必辦,脅從不問,
隻要抓一些主要的人即可,如此也能輕鬆一些。”
林青出言勸說,太祖高皇帝時期曾有幾樁大案,若是真殺人能殺十幾萬。
但最後隻殺了一萬餘人,算是宅心仁厚了。
“侯爺啊,咱家也不怕你笑話,
這西廠還能開多久尚未可知,
要趁著這一段時間將京中上下都掃一遍,
雖說不至於掃幹淨,
但一些大的石子總要將其丟出去,放在京城也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