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銀白色的月光灑落大地。
王岩滿懷心事的走出任府,
鞋子輕輕踩在青石板上,發出“噠噠噠”的輕響,
此刻他的眼神如月光一般冰冷,漆黑的眸子透露出肅殺,臉上嚴肅無比。
他與任靖華將最近發生的事都整理了一番,所有的事似乎都串聯了起來。
其內都有若有若無的聯係。
三司彈劾司徒行貫,黃俊徹查兵部工坊,
工部推脫軍械,兵部又設計對付他女兒...
一切的一切,都像是王黨的反擊。
來到馬車前的王岩站住身形,不知為何,他覺得這京中愈發寒冷了。
“嗬...大象無形,莊兆啊莊兆,不愧是京城第一聰明人。
王首輔的本領都被學會了,但...火候還不到家。”
他發出一聲冷笑,雖然臉上露出不屑,但心中已經愈發警惕。
那位王首輔的手段,他們這些朝堂大員都曾領教過。
不止一人在其手下吃癟,
此人做事不露痕跡,大象無形。
往往過程看不到其身影,但往往收獲最大,
此事不止發生過一次,各黨派忙活了許久,到頭來收獲最大的卻是王黨。
如今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就給他這種感覺。
仿佛冥冥中有一隻大手在操控,在下棋,
而他們這些大員們都是棋盤上的棋子,應接不暇。
但如今還是被他發現了端倪。
想到這,王岩邁進馬車,長出了一口氣。
“幸好五軍都督府那些人不長腦子,倉促彈劾,要不然本官還發現不了。”
....
翌日,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彈劾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貫十樁大罪!
其中第一條,就是蓄養軍卒,意圖謀反!
並且拿出了曲州都指揮使佟英的供詞。
證實其在任職曲州期間,多次收到來自工部的兵器甲胄。
而經辦人就是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貫。
而也是正因為他,曲州的二十萬軍卒一直滿甲滿械。
此話一出,無異於掀起軒然大波,拉開黨爭序幕。
司徒行貫作為王黨中人,支持兵部掌控的軍隊無可厚非。
但壞就壞在,曲州多年無戰事,蠻子也不曾大舉南下。
天高皇帝遠,在此地囤聚軍卒軍械,你想要幹什麽?
而且,一直承受草原王庭正麵壓力的大乾九邊,
常常因為沒有軍械而戰敗,
各路總兵平均七日就要上一封奏疏,
向朝廷討要軍械,工部一直以打造不及推脫。
但如今,曲州的二十萬軍卒卻滿甲滿械,意欲何為?
此彈劾一經出現,可謂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日,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貫下都察院大獄,西廠都察院聯合查案。
工部尚書丘法成禦下不嚴,罰奉一年。
工部左侍郎燕處信監察不力,罰奉半年。
而此事太過嚴重,以至於將王黨眾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想要出手援救已經晚了。
而且...如此大案,就是想要營救,各部都要脫一層皮。
更何況如今都察院已經拉開陣仗,
準備與王黨鬥法,其背後的雍黨同樣不可小覷。
不要忘了,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五軍都督府。
甚至他們放出話來,誰不給軍械,他們就讓誰好看。
兵部,作為兵部主官,王黨話事人的莊兆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
連摔了三個前朝名貴茶杯,這還不足以平息怒火。
此刻他正滿臉怒容,在屋內來回踱步,嘴裏一個勁地念叨著...
“王岩,王琦雲,王岩...”
這次都察院的悍然出擊,理當被他認為是都察院的反擊。
一切都是為了報複。
此刻他麵容陰寒,眼裏透著寒光,
司徒行貫的倒下對王黨來說是個重要打擊,
畢竟從大乾決定出兵那一刻,他不再是以往的小透明,邊緣人物。
而是舉足輕重,尤其是在如此關鍵時刻,
誰掌控了軍械,誰就能有極大的話語權。
隻是如今,一切盡數葬送。
他心裏明白,司徒行貫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救了。
如今誰出手,誰就會被都察院盯上,落得一身狼狽。
“既然你想要掀起黨爭,那我就隨你的願。”
莊兆的眼睛眯了起來,臉上盡是寒光。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是頗為謹慎,將今日的事情梳理一番。
對王岩的一舉一動都有具體剖析,
最後他歎了口氣,心中無聲自語:
“我還是太過鬆懈了,自都察院彈劾司徒行貫未果後,
我就應該采取行動,主動出擊。
如今都察院先人一步,搶了先機,倒是有些被動。”
更讓他氣憤的是,一直被他有意無視的佟英,居然會給他來上這關鍵一擊。
“大意了...”
莊兆走到桌案之前來回翻找,終於找出了佟英托人帶出來的書信,
上麵的封蠟還完好無損。
見到這幾封書信,莊兆忽然恢複了冷靜,自嘲一笑:
“他有如此反應也是應該的,此事倒是我做錯了。”
莊兆將那放置已久的書信隨意一丟,還是沒有選擇查看。
而是思量著該如何反擊。
看如今王岩的態勢,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甚至不惜以女兒來作誘餌。
這讓莊兆對這位左都禦史以往的形象大為改變。
思慮片刻,莊兆覺得如今黨爭又起,還是要去問問老師的意見。
“來人,備馬,去文淵閣。”
.....
太陽漸漸落山,京中官員們提起來的心卻沒有落下,而且還愈發緊張。
幾日來,京中發生的一切讓他們眼花繚亂,
一件事情還沒結束,另一件事情又再次掀起,並且越來越大。
而且自從司徒行貫下獄之後,黨爭便開始了。
王黨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這使得今日的花嶺街都冷清了不少,
官員權貴們都聚集三兩好友,互相商討,以求看清京中局勢。
又或者如何在此次大變中謀得好處。
兩黨兩部相爭,不管哪一方落敗,
又或者半途止戈,都會空缺出大量位置。
這讓京官們看到了再進一步的希望。
工部是肥差,都察院是美差,不管進入哪裏,都是一件喜事。
但風波未落,他們是小魚小蝦,隻能在大魚的夾縫裏生存。
不可輕易露頭。
但陸務升不同,他是此事的幕後推手之一,
此刻他在京兆府側廳一人獨飲,
盡管已經喝了許多酒,但眼神依舊平靜冷冽。
此刻他心裏隻有佩服。
隻是七千兩銀子的小事,經過那人推波助瀾,竟然連工部侍郎都倒下了。
同時他心裏有後怕,有期待。
他是推手之一,承擔著巨大危險,
但同樣的,一旦成功,他也將收獲很大一塊蛋糕。
“入主都察院...”陸務升喃喃說著,眼神愈發堅定,
索性將酒杯放下,拿起一旁的酒壇,“咕嘟咕嘟”地喝了起來。
王岩滿懷心事的走出任府,
鞋子輕輕踩在青石板上,發出“噠噠噠”的輕響,
此刻他的眼神如月光一般冰冷,漆黑的眸子透露出肅殺,臉上嚴肅無比。
他與任靖華將最近發生的事都整理了一番,所有的事似乎都串聯了起來。
其內都有若有若無的聯係。
三司彈劾司徒行貫,黃俊徹查兵部工坊,
工部推脫軍械,兵部又設計對付他女兒...
一切的一切,都像是王黨的反擊。
來到馬車前的王岩站住身形,不知為何,他覺得這京中愈發寒冷了。
“嗬...大象無形,莊兆啊莊兆,不愧是京城第一聰明人。
王首輔的本領都被學會了,但...火候還不到家。”
他發出一聲冷笑,雖然臉上露出不屑,但心中已經愈發警惕。
那位王首輔的手段,他們這些朝堂大員都曾領教過。
不止一人在其手下吃癟,
此人做事不露痕跡,大象無形。
往往過程看不到其身影,但往往收獲最大,
此事不止發生過一次,各黨派忙活了許久,到頭來收獲最大的卻是王黨。
如今發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就給他這種感覺。
仿佛冥冥中有一隻大手在操控,在下棋,
而他們這些大員們都是棋盤上的棋子,應接不暇。
但如今還是被他發現了端倪。
想到這,王岩邁進馬車,長出了一口氣。
“幸好五軍都督府那些人不長腦子,倉促彈劾,要不然本官還發現不了。”
....
翌日,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彈劾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貫十樁大罪!
其中第一條,就是蓄養軍卒,意圖謀反!
並且拿出了曲州都指揮使佟英的供詞。
證實其在任職曲州期間,多次收到來自工部的兵器甲胄。
而經辦人就是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貫。
而也是正因為他,曲州的二十萬軍卒一直滿甲滿械。
此話一出,無異於掀起軒然大波,拉開黨爭序幕。
司徒行貫作為王黨中人,支持兵部掌控的軍隊無可厚非。
但壞就壞在,曲州多年無戰事,蠻子也不曾大舉南下。
天高皇帝遠,在此地囤聚軍卒軍械,你想要幹什麽?
而且,一直承受草原王庭正麵壓力的大乾九邊,
常常因為沒有軍械而戰敗,
各路總兵平均七日就要上一封奏疏,
向朝廷討要軍械,工部一直以打造不及推脫。
但如今,曲州的二十萬軍卒卻滿甲滿械,意欲何為?
此彈劾一經出現,可謂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當日,工部右侍郎司徒行貫下都察院大獄,西廠都察院聯合查案。
工部尚書丘法成禦下不嚴,罰奉一年。
工部左侍郎燕處信監察不力,罰奉半年。
而此事太過嚴重,以至於將王黨眾人都被打得措手不及,想要出手援救已經晚了。
而且...如此大案,就是想要營救,各部都要脫一層皮。
更何況如今都察院已經拉開陣仗,
準備與王黨鬥法,其背後的雍黨同樣不可小覷。
不要忘了,還有在一旁虎視眈眈的五軍都督府。
甚至他們放出話來,誰不給軍械,他們就讓誰好看。
兵部,作為兵部主官,王黨話事人的莊兆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
連摔了三個前朝名貴茶杯,這還不足以平息怒火。
此刻他正滿臉怒容,在屋內來回踱步,嘴裏一個勁地念叨著...
“王岩,王琦雲,王岩...”
這次都察院的悍然出擊,理當被他認為是都察院的反擊。
一切都是為了報複。
此刻他麵容陰寒,眼裏透著寒光,
司徒行貫的倒下對王黨來說是個重要打擊,
畢竟從大乾決定出兵那一刻,他不再是以往的小透明,邊緣人物。
而是舉足輕重,尤其是在如此關鍵時刻,
誰掌控了軍械,誰就能有極大的話語權。
隻是如今,一切盡數葬送。
他心裏明白,司徒行貫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救了。
如今誰出手,誰就會被都察院盯上,落得一身狼狽。
“既然你想要掀起黨爭,那我就隨你的願。”
莊兆的眼睛眯了起來,臉上盡是寒光。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是頗為謹慎,將今日的事情梳理一番。
對王岩的一舉一動都有具體剖析,
最後他歎了口氣,心中無聲自語:
“我還是太過鬆懈了,自都察院彈劾司徒行貫未果後,
我就應該采取行動,主動出擊。
如今都察院先人一步,搶了先機,倒是有些被動。”
更讓他氣憤的是,一直被他有意無視的佟英,居然會給他來上這關鍵一擊。
“大意了...”
莊兆走到桌案之前來回翻找,終於找出了佟英托人帶出來的書信,
上麵的封蠟還完好無損。
見到這幾封書信,莊兆忽然恢複了冷靜,自嘲一笑:
“他有如此反應也是應該的,此事倒是我做錯了。”
莊兆將那放置已久的書信隨意一丟,還是沒有選擇查看。
而是思量著該如何反擊。
看如今王岩的態勢,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甚至不惜以女兒來作誘餌。
這讓莊兆對這位左都禦史以往的形象大為改變。
思慮片刻,莊兆覺得如今黨爭又起,還是要去問問老師的意見。
“來人,備馬,去文淵閣。”
.....
太陽漸漸落山,京中官員們提起來的心卻沒有落下,而且還愈發緊張。
幾日來,京中發生的一切讓他們眼花繚亂,
一件事情還沒結束,另一件事情又再次掀起,並且越來越大。
而且自從司徒行貫下獄之後,黨爭便開始了。
王黨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這使得今日的花嶺街都冷清了不少,
官員權貴們都聚集三兩好友,互相商討,以求看清京中局勢。
又或者如何在此次大變中謀得好處。
兩黨兩部相爭,不管哪一方落敗,
又或者半途止戈,都會空缺出大量位置。
這讓京官們看到了再進一步的希望。
工部是肥差,都察院是美差,不管進入哪裏,都是一件喜事。
但風波未落,他們是小魚小蝦,隻能在大魚的夾縫裏生存。
不可輕易露頭。
但陸務升不同,他是此事的幕後推手之一,
此刻他在京兆府側廳一人獨飲,
盡管已經喝了許多酒,但眼神依舊平靜冷冽。
此刻他心裏隻有佩服。
隻是七千兩銀子的小事,經過那人推波助瀾,竟然連工部侍郎都倒下了。
同時他心裏有後怕,有期待。
他是推手之一,承擔著巨大危險,
但同樣的,一旦成功,他也將收獲很大一塊蛋糕。
“入主都察院...”陸務升喃喃說著,眼神愈發堅定,
索性將酒杯放下,拿起一旁的酒壇,“咕嘟咕嘟”地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