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地的人喜歡折中,
就連林青也曾在《兵事紀要》中提過戰陣之上的妥協之道。
如今林青就將折中之法用在了與人交談之中,
鎮國公納蘭亭在聽到他提起西虎城一事之時,便已意識到了這一點。
先用清丈田畝來震懾他,再提出西虎城一事,
相比於清丈田畝...西虎城一事微不足道。
鎮國公納蘭亭麵露苦笑,伸出手指不停地點著林青,連連搖頭:
“你呀你...戰陣之道不是用在你我交談,難不成你還擔心我不告訴你西虎城一事?”
林青端起茶杯遮掩笑容,不作言語。
納蘭亭麵露感,抬起頭看向那透過木質窗戶投射進來的陽光,
自然而然也看到了這空氣中的浮塵,密密麻麻。
他指向那打進來的一束陽光,輕笑著說道:
“這大乾就如這五軍都督府,看起來一片光鮮,
但當陽光照進來後,遍地灰塵,密密麻麻。
西虎城一事,至今未有定論,但五軍都督府與兵部有幾個猜測,你可以聽一聽。”
林青似是想到了什麽:
“鎮國公,若是赤林城一事沒有西軍與靖安軍橫插一腳,
赤林軍死傷的二十餘萬軍卒是不是也就這麽算了,也是如此這般未有定論。”
納蘭亭沒有立刻開口,而是眼神空洞,麵露動容,似是在追憶赤林城以往崢嶸。
過了許久,他才發出一聲輕輕歎息,嘴角微微顫動,輕輕站起身,
慢慢走過寬敞的衙房,踩著青石板路來到那木質窗戶跟前,
微微挪動身體,將那一抹陽光擋住。
他麵露嘲諷:“你看,我將這束陽光擋住...
這五軍都督府內的灰塵就不會顯現,一切都是那麽合情合理。
但當這束光照進來後,藏汙納垢以及那些齷齪之事也暴露出來,
那麽這束光...便不該存在。”
聽到此番言語,林青的眼睛眯起,瞳孔中綻放出精光,渾身殺氣凜然,淡淡開口:
“這束光在與不在,五軍都督府內的浮塵都不會消失,
早晚有一日,這些浮塵會將五軍都督府吞沒。
就如那年久失修的房屋,輕輕一碰便塌了。”
“哈哈哈哈哈。”納蘭亭忽然大笑起來,笑得人仰馬翻,眼含晶瑩。
他快步走到桌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年輕,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你說得沒錯,不管平遠軍在不在,雍州的齷齪事不會少,你可知那是什麽地方?
那是大乾最重要的石炭開采地,你可知如今石炭價格幾何?
毫不誇張地說,雍州之地..遍地黃金。
雍州的齷齪事朝堂上下誰不知曉,就如這隱田隱戶,同樣如此。
就連高皇帝文皇帝扒皮食草,都不能就此斷絕,更何況如今。
平遠軍打仗沒有銀錢,想要從雍州的石炭入手。
不過平遠軍也沒有那麽大的膽子,他們動的是雍州送往草原的石炭,
你可知雍州那些人有多囂張?
在平遠軍劫殺了幾隊石炭之後,
草原王庭的信件就已經來到了大乾京城,
呈送在剛剛登基,陛下的禦案之上!”
林青就這麽默默聽著,臉色一點點變得凝重,
他為靖國公,雍州之事自然有許多人告之於他。
但沒有想到,這雍州居然如此囂張跋扈。
石炭與鹽鐵糖茶一般乃禁令,朝堂官營。
雖然此舉已經名存實亡,但這些商貿往來還是不曾見光,隻是暗中勾當。
“信件寫了什麽?”
納蘭亭嗤笑一聲,猛地一擺手,轉過身去,聲音冷冽:
“信件是草原王庭的汗王所來,說我大乾若再由那平遠軍逍遙跋扈,就親自來雍州取石炭。”
“然後朝廷妥協了?”
“當然沒有,草原王庭相隔我大乾千裏萬裏,
僅憑一封信件就想讓我大乾折服,怎麽可能?
但那封信件,不知被丟到了何處,朝廷也沒有回信斥責,而是就當作無事發生。
那時陛下才剛剛登基,朝政混亂,
地方各自為政,朝堂想要理清這些事都異常困難,哪有功夫理草原王庭。”
說到此事,林青的眼睛突然眯了起來,他想起了一件事,略帶思索地問道:
“曾有人與我說,太後曾以陛下不懂政事為由,想要垂簾聽政,
待到陛下通曉政事之後,再還政於朝,可否有此事?”
納蘭亭猛地轉過身,眉頭緊皺:“此事是誰與你所說?”
林青麵露怪異:“不知。”
自從他成為靖安侯掌控曲州之地後,
每日都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件出現在府邸或者府衙,又或者是軍營。
上麵寫著一些朝堂秘事,譬如朝堂哪位大人,有幾房小妾,哪個兒子又與哪個小妾私通?
又比如那個大人家中有十餘萬畝田產,家族中人在鄉裏,田間橫行無忌..
甚至還有一些當朝九卿晉升時的齷齪行徑,總之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林青自然知道這是有人想借他的手做事,或者是想要告訴他什麽。
但其中真假無法分辨,林青隻能默默記一下,
這關乎陛下一事,他也記在心中。
“不知?”納蘭亭喃喃念叨著這兩個字,恍惚地點了點頭,麵露嘲諷:
“這朝堂中有一些人就喜歡做如此事,能量很大,但喜歡在背地裏窩窩囊囊,
一些事九真一假,你聽聽就好,不必放在心上。”
“那太後一事,是真的嗎?”
納蘭亭沉默了,過了許久他輕輕點了點頭:
“若是陛下年幼,太後自然垂簾聽政,但當時陛下接近而立之年,自然無須垂簾聽政。”
林青的眼睛眯了起來,眸子中透露著危險目光,若有所思地開口:
“是誰阻擋了太後,總不能是內閣與六部九卿吧...”
鎮國公納蘭亭麵露不屑:“太後垂簾聽政就是他們提起,又怎麽會幫助聖上。”
“那是...?”
“是大宗正,以皇室宗族之長的身份,將太後禁錮在後宮,
他是當世強者,又是先帝遺詔中的輔臣,
如此陛下登基之後,才即刻親政。”
林青麵露恍然,輕輕點了點頭,淡淡開口:
“那西虎城一事...便是趁著陛下剛剛登基,無法掌控朝局,所做的胡作非為之舉?”
納蘭亭點了點頭,又搖搖頭:
“不知,這隻是五軍都督府的一個推斷,
雍州地界的那些石炭雖然是那些人的逆鱗,
但想要平遠軍不插手也極為簡單,雍州出錢便是,何至於弄得如此難堪?”
就連林青也曾在《兵事紀要》中提過戰陣之上的妥協之道。
如今林青就將折中之法用在了與人交談之中,
鎮國公納蘭亭在聽到他提起西虎城一事之時,便已意識到了這一點。
先用清丈田畝來震懾他,再提出西虎城一事,
相比於清丈田畝...西虎城一事微不足道。
鎮國公納蘭亭麵露苦笑,伸出手指不停地點著林青,連連搖頭:
“你呀你...戰陣之道不是用在你我交談,難不成你還擔心我不告訴你西虎城一事?”
林青端起茶杯遮掩笑容,不作言語。
納蘭亭麵露感,抬起頭看向那透過木質窗戶投射進來的陽光,
自然而然也看到了這空氣中的浮塵,密密麻麻。
他指向那打進來的一束陽光,輕笑著說道:
“這大乾就如這五軍都督府,看起來一片光鮮,
但當陽光照進來後,遍地灰塵,密密麻麻。
西虎城一事,至今未有定論,但五軍都督府與兵部有幾個猜測,你可以聽一聽。”
林青似是想到了什麽:
“鎮國公,若是赤林城一事沒有西軍與靖安軍橫插一腳,
赤林軍死傷的二十餘萬軍卒是不是也就這麽算了,也是如此這般未有定論。”
納蘭亭沒有立刻開口,而是眼神空洞,麵露動容,似是在追憶赤林城以往崢嶸。
過了許久,他才發出一聲輕輕歎息,嘴角微微顫動,輕輕站起身,
慢慢走過寬敞的衙房,踩著青石板路來到那木質窗戶跟前,
微微挪動身體,將那一抹陽光擋住。
他麵露嘲諷:“你看,我將這束陽光擋住...
這五軍都督府內的灰塵就不會顯現,一切都是那麽合情合理。
但當這束光照進來後,藏汙納垢以及那些齷齪之事也暴露出來,
那麽這束光...便不該存在。”
聽到此番言語,林青的眼睛眯起,瞳孔中綻放出精光,渾身殺氣凜然,淡淡開口:
“這束光在與不在,五軍都督府內的浮塵都不會消失,
早晚有一日,這些浮塵會將五軍都督府吞沒。
就如那年久失修的房屋,輕輕一碰便塌了。”
“哈哈哈哈哈。”納蘭亭忽然大笑起來,笑得人仰馬翻,眼含晶瑩。
他快步走到桌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年輕,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你說得沒錯,不管平遠軍在不在,雍州的齷齪事不會少,你可知那是什麽地方?
那是大乾最重要的石炭開采地,你可知如今石炭價格幾何?
毫不誇張地說,雍州之地..遍地黃金。
雍州的齷齪事朝堂上下誰不知曉,就如這隱田隱戶,同樣如此。
就連高皇帝文皇帝扒皮食草,都不能就此斷絕,更何況如今。
平遠軍打仗沒有銀錢,想要從雍州的石炭入手。
不過平遠軍也沒有那麽大的膽子,他們動的是雍州送往草原的石炭,
你可知雍州那些人有多囂張?
在平遠軍劫殺了幾隊石炭之後,
草原王庭的信件就已經來到了大乾京城,
呈送在剛剛登基,陛下的禦案之上!”
林青就這麽默默聽著,臉色一點點變得凝重,
他為靖國公,雍州之事自然有許多人告之於他。
但沒有想到,這雍州居然如此囂張跋扈。
石炭與鹽鐵糖茶一般乃禁令,朝堂官營。
雖然此舉已經名存實亡,但這些商貿往來還是不曾見光,隻是暗中勾當。
“信件寫了什麽?”
納蘭亭嗤笑一聲,猛地一擺手,轉過身去,聲音冷冽:
“信件是草原王庭的汗王所來,說我大乾若再由那平遠軍逍遙跋扈,就親自來雍州取石炭。”
“然後朝廷妥協了?”
“當然沒有,草原王庭相隔我大乾千裏萬裏,
僅憑一封信件就想讓我大乾折服,怎麽可能?
但那封信件,不知被丟到了何處,朝廷也沒有回信斥責,而是就當作無事發生。
那時陛下才剛剛登基,朝政混亂,
地方各自為政,朝堂想要理清這些事都異常困難,哪有功夫理草原王庭。”
說到此事,林青的眼睛突然眯了起來,他想起了一件事,略帶思索地問道:
“曾有人與我說,太後曾以陛下不懂政事為由,想要垂簾聽政,
待到陛下通曉政事之後,再還政於朝,可否有此事?”
納蘭亭猛地轉過身,眉頭緊皺:“此事是誰與你所說?”
林青麵露怪異:“不知。”
自從他成為靖安侯掌控曲州之地後,
每日都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件出現在府邸或者府衙,又或者是軍營。
上麵寫著一些朝堂秘事,譬如朝堂哪位大人,有幾房小妾,哪個兒子又與哪個小妾私通?
又比如那個大人家中有十餘萬畝田產,家族中人在鄉裏,田間橫行無忌..
甚至還有一些當朝九卿晉升時的齷齪行徑,總之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林青自然知道這是有人想借他的手做事,或者是想要告訴他什麽。
但其中真假無法分辨,林青隻能默默記一下,
這關乎陛下一事,他也記在心中。
“不知?”納蘭亭喃喃念叨著這兩個字,恍惚地點了點頭,麵露嘲諷:
“這朝堂中有一些人就喜歡做如此事,能量很大,但喜歡在背地裏窩窩囊囊,
一些事九真一假,你聽聽就好,不必放在心上。”
“那太後一事,是真的嗎?”
納蘭亭沉默了,過了許久他輕輕點了點頭:
“若是陛下年幼,太後自然垂簾聽政,但當時陛下接近而立之年,自然無須垂簾聽政。”
林青的眼睛眯了起來,眸子中透露著危險目光,若有所思地開口:
“是誰阻擋了太後,總不能是內閣與六部九卿吧...”
鎮國公納蘭亭麵露不屑:“太後垂簾聽政就是他們提起,又怎麽會幫助聖上。”
“那是...?”
“是大宗正,以皇室宗族之長的身份,將太後禁錮在後宮,
他是當世強者,又是先帝遺詔中的輔臣,
如此陛下登基之後,才即刻親政。”
林青麵露恍然,輕輕點了點頭,淡淡開口:
“那西虎城一事...便是趁著陛下剛剛登基,無法掌控朝局,所做的胡作非為之舉?”
納蘭亭點了點頭,又搖搖頭:
“不知,這隻是五軍都督府的一個推斷,
雍州地界的那些石炭雖然是那些人的逆鱗,
但想要平遠軍不插手也極為簡單,雍州出錢便是,何至於弄得如此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