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表、宣表、致頌詞、拜賀....
等等複雜流程依次而行,
到最後的上奏,已經將近一個時辰之後。
作為朝堂上資曆最老的兩名官員,吏部尚書宮慎之與內閣首輔王無修,
陛下體恤其公忠體國,年事已高,早早賜座。
至於其他官員,就那麽定定地站在原地,
聽著禮部官、儀禦史、鳴讚官、傳製官、宣表官慷慨陳詞。
第一次參加此等大朝會的林青站在鎮國公身後,悄無聲息地打量起諸位大臣,
讓他不得不佩服的是,這些大臣們即便身體蒼老,
但一個個看起來精神抖擻,聽得津津有味,目光炯炯有神。
至於林青身後的武人,則涇渭分明,
長久待在京中的如那些文官一般,精神抖擻地聽著。
外地進京的各地指揮使則如他一般昏昏欲睡,顯得有些焦躁。
軍伍之事向來講究幹脆利索,不拖泥帶水,
如今這大朝會,禮節繁瑣,儀式繁多,讓這些帶兵之人心中暗暗煩躁。
作為當今聖上的光漢皇帝,一身大紅色皇袍,
臉頰藏在冕旒之後,其具體表情看不真切,
但林青卻有些麵目怪異,陛下如今呼吸悠長勻稱,不再是先前見到的那般快慢不一,
造成此等情景的原因,林青隻能歸結為...陛下正在淺睡。
林青壓住心中荒謬,靜靜站在那裏,
又過了兩刻鍾,一個個關乎禮節的官員終於緩緩退卻。
黃俊手中拂塵輕輕一甩,啪的一聲,在整個奉天殿內回蕩。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抑揚頓挫帶著一些高昂的聲音同時響起,
一位位太監將這聲音向殿外傳去,
讓在殿外也昏昏欲睡的諸多官員緩緩抬起頭,心中打起了一絲精神。
來了,年前的最後一次大朝會,注定意義非凡,
一些事情要在年末落下靴子,如此在明年才不會循環往複。
奉天殿內的官員打起精神,眸子中不再是芊芊笑意,而是充滿銳利,如同將要上戰場一般嚴肅。
在大乾開國之初,一些重要的文書奏折,
往往在內閣與各部衙門都已經做完決斷,不會在大朝會上提起,如此能留得一分體麵。
但如今大乾衰落,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大不如,
一些事關各州府利益之事在殿下無法商討清楚,
隻能就這麽堂而皇之地擺在明麵,由文武百官朝堂六部官員以及陛下裁決,
此舉不是為了要在大殿之上解決此事,而是讓這解決事情的速度加快。
僅僅是林青所知道的一些積壓政事,多的已經積壓了兩年之久,
這兩年之內,六部九卿從未停止過紛爭廝殺,
就連各地也參與其中,始終無法拿出一個章程,
隻好就這麽壓在那裏,隔那麽幾月就會被重新提起。
都察院左都禦史陸務升麵色凝重,向右邁出一步,手拿奏疏,微微躬身,朗聲開口:
“臣,都察院左都禦史陸務升,有事啟奏。”
光漢皇帝此刻也睜開了眼睛,將視線投向陸務升,淡淡開口:
“陸愛卿請講。”
陸務升麵露凝重,朗聲開口:
“陛下聖明燭照,萬邦來朝,四海升平,實乃蒼生之福,社稷之幸。
然臣近日聞得九邊之地,糧倉管理或有疏漏,物資儲備之實情,
似有不明之處,此等關乎國家根本,邊疆安穩之大計,
臣不敢稍有懈怠,故鬥膽上疏,懇請陛下聖裁,下旨徹查九邊糧倉事宜。
一者,九邊乃我朝邊防重地,將士戍邊,保家衛國,
今又臨赤林戰事,糧草軍需,實為命脈所係。
若糧倉不善,物資匱乏,則軍心動搖,邊防不固,
邊疆百姓亦將深受其害,此乃國家之危,不可不察。
二者,近有風聞,言及部分糧倉存在賬目不清、貪腐侵吞之弊,
此必損陛下聖明,傷朝廷威信。
臣以為,唯有徹底清查,方能還事實以真相,安民心於天下。
三者,臣深知此事幹係重大,非有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懾宵小,彰顯陛下整肅綱紀之決心。
故懇請陛下恩準,即日下旨,
命三司協同,前往九邊,會同地方官員,徹查九邊糧倉。
凡有貪贓枉法、玩忽職守者,必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臣深知此舉幹係甚大,然臣以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更何況臣等身為朝廷重臣,更應勇於擔當,不負國朝眾望,
臣懇請陛下念及邊疆將士之辛,百姓之期盼,速賜恩準,以慰天下之心。”
此話一出,各地流官精神抖擻,瞪大眼睛,又是徹查糧倉!
大殿外的一些京官也興致缺缺,垂頭喪氣,此事提了又提,
加上這次已經是第十次在朝會上提及,
但每一次都相互推諉,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但與大殿外官員反應不同的是,大殿外的官員一臉凝重,尤其是六部九卿!
對於形勢的判斷,他們乃大乾執牛耳者,
如今九邊戰事結束,六部平滅其三,
此時要查糧倉,再也不能用以往戰事緊張,以維護軍心為由,
畢竟九邊如今都已停戰,休養生息...
此刻查一查糧倉,也無可厚非。
高坐上首的光漢皇帝挺了挺腰杆兒,將身體坐得筆直,臉色凝重:
“陸愛卿前些日子前往九邊赤林城,可曾有過走訪探查?有無收獲?”
在場之人臉色為之一變,陛下的反應也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不少身穿緋袍的官員微微低下腦袋相互對視,皆看到了各自眼中的驚駭。
看來是九邊戰事結束,給了陛下莫大信心,能夠坦然麵對此事。
陸務升也毫不客氣,麵露凝重,
視線掃過在場官員冷笑一聲,沉重開口:
“在赤林城破前夜,九邊赤林城官倉曾有過大火,
其中軍資燒毀太半,想必諸位大人都知道此事,
但本官此番前去赤林城,在收整城內百姓時曾得知,
這些軍資就被堆積在城南的一處府邸後院,起初本官也不曾相信,
但平西侯爺派兵探查之後,卻由不得本官不相信,
那些本應在官倉內的軍資就那麽完完整整地擺在那裏,享受風吹日曬,大雪積壓。
本官想要徹查此事,派出禦史在城內抓捕了諸多參與此事的吏員官員,
但離奇的是,他們要麽口口聲稱一概不知,要麽在監牢中畏罪自殺,總之死相千奇百怪,
若說這背後沒有人操持,想來諸位大人也不會信吧。”
話音落下,奉天殿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等等複雜流程依次而行,
到最後的上奏,已經將近一個時辰之後。
作為朝堂上資曆最老的兩名官員,吏部尚書宮慎之與內閣首輔王無修,
陛下體恤其公忠體國,年事已高,早早賜座。
至於其他官員,就那麽定定地站在原地,
聽著禮部官、儀禦史、鳴讚官、傳製官、宣表官慷慨陳詞。
第一次參加此等大朝會的林青站在鎮國公身後,悄無聲息地打量起諸位大臣,
讓他不得不佩服的是,這些大臣們即便身體蒼老,
但一個個看起來精神抖擻,聽得津津有味,目光炯炯有神。
至於林青身後的武人,則涇渭分明,
長久待在京中的如那些文官一般,精神抖擻地聽著。
外地進京的各地指揮使則如他一般昏昏欲睡,顯得有些焦躁。
軍伍之事向來講究幹脆利索,不拖泥帶水,
如今這大朝會,禮節繁瑣,儀式繁多,讓這些帶兵之人心中暗暗煩躁。
作為當今聖上的光漢皇帝,一身大紅色皇袍,
臉頰藏在冕旒之後,其具體表情看不真切,
但林青卻有些麵目怪異,陛下如今呼吸悠長勻稱,不再是先前見到的那般快慢不一,
造成此等情景的原因,林青隻能歸結為...陛下正在淺睡。
林青壓住心中荒謬,靜靜站在那裏,
又過了兩刻鍾,一個個關乎禮節的官員終於緩緩退卻。
黃俊手中拂塵輕輕一甩,啪的一聲,在整個奉天殿內回蕩。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抑揚頓挫帶著一些高昂的聲音同時響起,
一位位太監將這聲音向殿外傳去,
讓在殿外也昏昏欲睡的諸多官員緩緩抬起頭,心中打起了一絲精神。
來了,年前的最後一次大朝會,注定意義非凡,
一些事情要在年末落下靴子,如此在明年才不會循環往複。
奉天殿內的官員打起精神,眸子中不再是芊芊笑意,而是充滿銳利,如同將要上戰場一般嚴肅。
在大乾開國之初,一些重要的文書奏折,
往往在內閣與各部衙門都已經做完決斷,不會在大朝會上提起,如此能留得一分體麵。
但如今大乾衰落,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大不如,
一些事關各州府利益之事在殿下無法商討清楚,
隻能就這麽堂而皇之地擺在明麵,由文武百官朝堂六部官員以及陛下裁決,
此舉不是為了要在大殿之上解決此事,而是讓這解決事情的速度加快。
僅僅是林青所知道的一些積壓政事,多的已經積壓了兩年之久,
這兩年之內,六部九卿從未停止過紛爭廝殺,
就連各地也參與其中,始終無法拿出一個章程,
隻好就這麽壓在那裏,隔那麽幾月就會被重新提起。
都察院左都禦史陸務升麵色凝重,向右邁出一步,手拿奏疏,微微躬身,朗聲開口:
“臣,都察院左都禦史陸務升,有事啟奏。”
光漢皇帝此刻也睜開了眼睛,將視線投向陸務升,淡淡開口:
“陸愛卿請講。”
陸務升麵露凝重,朗聲開口:
“陛下聖明燭照,萬邦來朝,四海升平,實乃蒼生之福,社稷之幸。
然臣近日聞得九邊之地,糧倉管理或有疏漏,物資儲備之實情,
似有不明之處,此等關乎國家根本,邊疆安穩之大計,
臣不敢稍有懈怠,故鬥膽上疏,懇請陛下聖裁,下旨徹查九邊糧倉事宜。
一者,九邊乃我朝邊防重地,將士戍邊,保家衛國,
今又臨赤林戰事,糧草軍需,實為命脈所係。
若糧倉不善,物資匱乏,則軍心動搖,邊防不固,
邊疆百姓亦將深受其害,此乃國家之危,不可不察。
二者,近有風聞,言及部分糧倉存在賬目不清、貪腐侵吞之弊,
此必損陛下聖明,傷朝廷威信。
臣以為,唯有徹底清查,方能還事實以真相,安民心於天下。
三者,臣深知此事幹係重大,非有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懾宵小,彰顯陛下整肅綱紀之決心。
故懇請陛下恩準,即日下旨,
命三司協同,前往九邊,會同地方官員,徹查九邊糧倉。
凡有貪贓枉法、玩忽職守者,必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臣深知此舉幹係甚大,然臣以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更何況臣等身為朝廷重臣,更應勇於擔當,不負國朝眾望,
臣懇請陛下念及邊疆將士之辛,百姓之期盼,速賜恩準,以慰天下之心。”
此話一出,各地流官精神抖擻,瞪大眼睛,又是徹查糧倉!
大殿外的一些京官也興致缺缺,垂頭喪氣,此事提了又提,
加上這次已經是第十次在朝會上提及,
但每一次都相互推諉,無疾而終,不了了之。
但與大殿外官員反應不同的是,大殿外的官員一臉凝重,尤其是六部九卿!
對於形勢的判斷,他們乃大乾執牛耳者,
如今九邊戰事結束,六部平滅其三,
此時要查糧倉,再也不能用以往戰事緊張,以維護軍心為由,
畢竟九邊如今都已停戰,休養生息...
此刻查一查糧倉,也無可厚非。
高坐上首的光漢皇帝挺了挺腰杆兒,將身體坐得筆直,臉色凝重:
“陸愛卿前些日子前往九邊赤林城,可曾有過走訪探查?有無收獲?”
在場之人臉色為之一變,陛下的反應也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不少身穿緋袍的官員微微低下腦袋相互對視,皆看到了各自眼中的驚駭。
看來是九邊戰事結束,給了陛下莫大信心,能夠坦然麵對此事。
陸務升也毫不客氣,麵露凝重,
視線掃過在場官員冷笑一聲,沉重開口:
“在赤林城破前夜,九邊赤林城官倉曾有過大火,
其中軍資燒毀太半,想必諸位大人都知道此事,
但本官此番前去赤林城,在收整城內百姓時曾得知,
這些軍資就被堆積在城南的一處府邸後院,起初本官也不曾相信,
但平西侯爺派兵探查之後,卻由不得本官不相信,
那些本應在官倉內的軍資就那麽完完整整地擺在那裏,享受風吹日曬,大雪積壓。
本官想要徹查此事,派出禦史在城內抓捕了諸多參與此事的吏員官員,
但離奇的是,他們要麽口口聲稱一概不知,要麽在監牢中畏罪自殺,總之死相千奇百怪,
若說這背後沒有人操持,想來諸位大人也不會信吧。”
話音落下,奉天殿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