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顯昏暗的‘禦書房’內,
光漢皇帝與海嶽相對而坐,
用著簡單飯食,二人都沒有說話。
黃俊站在一旁,麵露微笑看著,整個大殿內充斥著祥和。
海嶽與光漢皇帝一般無二,吃飯極快,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狼吞虎咽,
幾張大餅,不一會兒就被二人一掃而空。
黃俊見狀微微一笑,輕輕揮了揮手,
便又有一名年老太監拿過了四張大餅,麵露恭敬。
光漢皇帝瞥了一眼海嶽,似是生出了比鬥的心思,
便與他一般,拿起大餅吃了起來。
可很快,在這張大餅吃完後,
他便覺得肚子鼓鼓囊囊,再也吃不下了,
可海嶽卻依舊沒有停,直到將所有大餅以及飯菜盡數吃完,
甚至最後將杯中的茶水都喝得一幹二淨才堪堪罷休。
光漢皇帝就這麽靜靜看著他,麵露滿意,
他喜歡不浪費糧食的臣子,
當然,若是都是如林青黃俊這般不用吃多少糧食的臣子,他更為喜歡。
“海愛卿的飯量倒是極大。”光漢皇帝緩緩開口,聲音輕緩帶著一絲喜意。
海嶽經他這麽一說,似是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輕輕笑了笑:
“回稟陛下,臣當初在外為官時,每日要跑的地方很多,
若是不多吃一些,一來趕路會慢,二來餓了就沒有力氣幹活。”
光漢皇帝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你說得很對,朕若是因為心情不好吃不下飯,批閱奏折時都有些心不在焉。”
說著,光漢皇帝開門見山,沒有賣關子:
“海嶽,今日叫你前來,是朕想要問一問你那雜報一事。”
海嶽麵露恭敬,慢慢站起身,立在一旁:
“陛下請問,臣定然知無不言。”
光漢皇帝擺了擺手:
“坐下坐下,你我君臣在這房內,沒有什麽外人,不必客氣。”
海嶽直到此時,才打量起光漢皇帝來,
三十餘歲的年紀,個子適中,身材適中,
倒是看起來十分老,兩邊早已斑白,甚至就連頭發中也多了一些白絲。
輕歎了一口氣,他想到了大乾內發生了諸多事,不由得抿了抿嘴,沉聲開口:
“陛下,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說來。”
海嶽麵露鄭重,袖袍一甩,慢慢跪了下來,重重磕了一個頭。
光漢皇帝麵露詫異,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但也沒有阻止,就那麽靜靜等著。
等海嶽直起身,他才緩緩開口:
“陛下,早些年臣目光短淺,心神愚鈍,
曾認為大乾得如此災禍乃朝廷陛下所為,
甚至臣還曾以為陛下昏聵,還請陛下恕罪!”
光漢皇帝一愣,一旁的黃俊眼神猛地淩厲起來。
察覺到這鋒銳氣息,光漢皇帝擺了擺手,
黃俊這才微微躬身,收斂眼中淩厲。
“為何會如此以為?”光漢皇帝聲音中多了幾分凝重,沉聲發問。
“回稟陛下,臣起初以為,
皇權天授,朝廷乃眾望所歸,
一言既出,四方臣服,
可直到臣來了大乾京城之後,做了京官,才發現並非如此,
朝廷行事,也要如一些官吏那般百般妥協,
甚至要虛與委蛇,就算如此,事情也未必辦得成。”
說話間,海嶽目光沉凝,呼吸粗重了幾分:
“這與臣在地方所聽大大不同,甚至與百姓心中所想也大大不同。”
光漢皇帝麵色平靜,但眼中卻不是那麽平靜,漸漸掀起了點點波瀾,
放於一側的手掌死死攥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在王府之時,也是這般認為的,
朝廷政令一出,四方不敢不從。
可自從入京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般,
甚至朝廷的政令想要出這大乾京城,需要朝堂上的諸多臣子點頭,
若是哪一環節出了差錯,政令還要來回拉扯,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下放地方。
光漢皇帝呼吸微微粗重,他知道為何海嶽要說此事了,
他有些詫異地看向海嶽,沉聲發問:
“所以,你想用雜報告訴天下百姓,朝廷有難處,朝廷也不是那般全能?”
海嶽猛地抬起頭,不禁瞪大眼睛。
而站在他身後的黃俊也微微詫異,
臉上出現了一絲愕然,而後陷入深思....
“陛下聖明,朝廷的邸報固然是記載天下大事,
但那都是朝堂各方爭鬥結束後的結果,百姓們並不知道其中門道,
甚至就連一些大人也無法猜測其中一二,
所以...這些事情就算是百姓知道了,也無法更改,隻能默默看著,甚至無法理解。
所以臣就想著,能不能以雜記的樣式將朝廷準備做的一些事情都寫出來,
就算事後朝廷沒有做成此事,百姓們也能知道其中艱難,
或許...對於朝廷的名聲可以有所改觀。”
說著,海嶽抿了抿嘴,發出輕輕一聲歎息:
“現如今,百姓們並不相信朝廷,即便是好事,也會有人來回揣測。”
光漢皇帝對於此等事早就心知肚明,
此刻聽海嶽說出來,也並沒有什麽不悅,反倒是輕輕一笑:
“就如讓這工坊搬遷一事?
朕可是聽說,那些工坊掌櫃甚至懷疑武彥哲要貪圖他們的銀錢,
紛紛向都察院稟告此事,最後還是你出麵解決此事。”
海嶽愣住了,此等小事皇帝居然也知道...
“陛下,官員吏員與百姓本就無法感同身受,也不在同一位置,
百姓不相信朝廷也是理所應當,
但臣覺得,朝廷可以加一把力氣,
至少讓百姓中的智者知道,如此就能省很多麻煩。”
光漢皇帝輕輕點了點頭:
“這些話雖然大逆不道,
但至少都是肺腑之言,咱們大乾還是有為國為民的官員啊。”
光漢皇帝看向黃俊,二人相視一笑。
“陛下,臣隻是盡微薄之力,不敢居功,
真正與大乾有功的是那些在邊疆奮戰的將領軍卒,
若不是他們死死盯住蠻人,臣就是有滔天算計,也無法施展。”
說著,海嶽臉上露出一些複雜:
“陛下,臣當初與陸大人一同去往九邊赤林城,
親眼見到了十數萬人的戰場廝殺,
直到那時臣才知道,臣以往太過幼稚,
邊疆有那麽多人為大乾拋頭顱灑熱血...
臣,也想盡一些微薄之力,以維持如今大乾!”
光漢皇帝與海嶽相對而坐,
用著簡單飯食,二人都沒有說話。
黃俊站在一旁,麵露微笑看著,整個大殿內充斥著祥和。
海嶽與光漢皇帝一般無二,吃飯極快,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狼吞虎咽,
幾張大餅,不一會兒就被二人一掃而空。
黃俊見狀微微一笑,輕輕揮了揮手,
便又有一名年老太監拿過了四張大餅,麵露恭敬。
光漢皇帝瞥了一眼海嶽,似是生出了比鬥的心思,
便與他一般,拿起大餅吃了起來。
可很快,在這張大餅吃完後,
他便覺得肚子鼓鼓囊囊,再也吃不下了,
可海嶽卻依舊沒有停,直到將所有大餅以及飯菜盡數吃完,
甚至最後將杯中的茶水都喝得一幹二淨才堪堪罷休。
光漢皇帝就這麽靜靜看著他,麵露滿意,
他喜歡不浪費糧食的臣子,
當然,若是都是如林青黃俊這般不用吃多少糧食的臣子,他更為喜歡。
“海愛卿的飯量倒是極大。”光漢皇帝緩緩開口,聲音輕緩帶著一絲喜意。
海嶽經他這麽一說,似是也有一些不好意思,輕輕笑了笑:
“回稟陛下,臣當初在外為官時,每日要跑的地方很多,
若是不多吃一些,一來趕路會慢,二來餓了就沒有力氣幹活。”
光漢皇帝頗為認同地點了點頭:
“你說得很對,朕若是因為心情不好吃不下飯,批閱奏折時都有些心不在焉。”
說著,光漢皇帝開門見山,沒有賣關子:
“海嶽,今日叫你前來,是朕想要問一問你那雜報一事。”
海嶽麵露恭敬,慢慢站起身,立在一旁:
“陛下請問,臣定然知無不言。”
光漢皇帝擺了擺手:
“坐下坐下,你我君臣在這房內,沒有什麽外人,不必客氣。”
海嶽直到此時,才打量起光漢皇帝來,
三十餘歲的年紀,個子適中,身材適中,
倒是看起來十分老,兩邊早已斑白,甚至就連頭發中也多了一些白絲。
輕歎了一口氣,他想到了大乾內發生了諸多事,不由得抿了抿嘴,沉聲開口:
“陛下,臣有一言不吐不快。”
“說來。”
海嶽麵露鄭重,袖袍一甩,慢慢跪了下來,重重磕了一個頭。
光漢皇帝麵露詫異,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但也沒有阻止,就那麽靜靜等著。
等海嶽直起身,他才緩緩開口:
“陛下,早些年臣目光短淺,心神愚鈍,
曾認為大乾得如此災禍乃朝廷陛下所為,
甚至臣還曾以為陛下昏聵,還請陛下恕罪!”
光漢皇帝一愣,一旁的黃俊眼神猛地淩厲起來。
察覺到這鋒銳氣息,光漢皇帝擺了擺手,
黃俊這才微微躬身,收斂眼中淩厲。
“為何會如此以為?”光漢皇帝聲音中多了幾分凝重,沉聲發問。
“回稟陛下,臣起初以為,
皇權天授,朝廷乃眾望所歸,
一言既出,四方臣服,
可直到臣來了大乾京城之後,做了京官,才發現並非如此,
朝廷行事,也要如一些官吏那般百般妥協,
甚至要虛與委蛇,就算如此,事情也未必辦得成。”
說話間,海嶽目光沉凝,呼吸粗重了幾分:
“這與臣在地方所聽大大不同,甚至與百姓心中所想也大大不同。”
光漢皇帝麵色平靜,但眼中卻不是那麽平靜,漸漸掀起了點點波瀾,
放於一側的手掌死死攥緊,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他在王府之時,也是這般認為的,
朝廷政令一出,四方不敢不從。
可自從入京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般,
甚至朝廷的政令想要出這大乾京城,需要朝堂上的諸多臣子點頭,
若是哪一環節出了差錯,政令還要來回拉扯,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下放地方。
光漢皇帝呼吸微微粗重,他知道為何海嶽要說此事了,
他有些詫異地看向海嶽,沉聲發問:
“所以,你想用雜報告訴天下百姓,朝廷有難處,朝廷也不是那般全能?”
海嶽猛地抬起頭,不禁瞪大眼睛。
而站在他身後的黃俊也微微詫異,
臉上出現了一絲愕然,而後陷入深思....
“陛下聖明,朝廷的邸報固然是記載天下大事,
但那都是朝堂各方爭鬥結束後的結果,百姓們並不知道其中門道,
甚至就連一些大人也無法猜測其中一二,
所以...這些事情就算是百姓知道了,也無法更改,隻能默默看著,甚至無法理解。
所以臣就想著,能不能以雜記的樣式將朝廷準備做的一些事情都寫出來,
就算事後朝廷沒有做成此事,百姓們也能知道其中艱難,
或許...對於朝廷的名聲可以有所改觀。”
說著,海嶽抿了抿嘴,發出輕輕一聲歎息:
“現如今,百姓們並不相信朝廷,即便是好事,也會有人來回揣測。”
光漢皇帝對於此等事早就心知肚明,
此刻聽海嶽說出來,也並沒有什麽不悅,反倒是輕輕一笑:
“就如讓這工坊搬遷一事?
朕可是聽說,那些工坊掌櫃甚至懷疑武彥哲要貪圖他們的銀錢,
紛紛向都察院稟告此事,最後還是你出麵解決此事。”
海嶽愣住了,此等小事皇帝居然也知道...
“陛下,官員吏員與百姓本就無法感同身受,也不在同一位置,
百姓不相信朝廷也是理所應當,
但臣覺得,朝廷可以加一把力氣,
至少讓百姓中的智者知道,如此就能省很多麻煩。”
光漢皇帝輕輕點了點頭:
“這些話雖然大逆不道,
但至少都是肺腑之言,咱們大乾還是有為國為民的官員啊。”
光漢皇帝看向黃俊,二人相視一笑。
“陛下,臣隻是盡微薄之力,不敢居功,
真正與大乾有功的是那些在邊疆奮戰的將領軍卒,
若不是他們死死盯住蠻人,臣就是有滔天算計,也無法施展。”
說著,海嶽臉上露出一些複雜:
“陛下,臣當初與陸大人一同去往九邊赤林城,
親眼見到了十數萬人的戰場廝殺,
直到那時臣才知道,臣以往太過幼稚,
邊疆有那麽多人為大乾拋頭顱灑熱血...
臣,也想盡一些微薄之力,以維持如今大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