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舒這一句滿分是徹底讓鄭佩怡的小臉紅的猶如剛成熟的小蘋果,看起來極為誘人,而這也讓一直暗慕她的那些同學們也是直咽口水。


    一直以清冷麵目出現在學校的院花還是第一次出現這種表情,豈能不引人矚目?


    但是楚雲舒卻似乎沒有看到這一點,眼神都是欣賞的色彩。


    “好,那麽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在這首詩中,你覺得古詩該遵循什麽樣的格律?”


    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非常專業的知識點,但很尷尬的是這個世界雖然也有很多優秀的古詩流傳下來,但卻沒有人去進行總結,所有的學者都是去分析詩的情感和背後的故事。


    “這個我不懂,還請楚教授指教!”


    鄭佩怡沒有猶豫,直接回答自己不懂,神色極為坦然,並沒有因為這而感到不好意思。


    “那有其他的同學知道嗎?”


    楚雲舒微笑著示意鄭佩怡先坐下,然後掃視了一圈在場的其他師生。


    接觸到楚雲舒那猶若星辰一般雙眼,所有人隻是覺得不好意思,但卻沒有一個人舉手回答,包括梅曉琳等幾位文學教師在內。


    看到這一幕楚雲舒心中立刻就知道答案了。


    說實話,他的內心還是有些憂愁的。


    雖然已經知道這個世界的華夏很多古老的文化都已經丟失,可是沒想到連古代極為重要的古詩竟然沒有人進行係統性的研究過,這讓他就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也是有很多流傳千古的古詩的,但他卻不了解為什麽沒人去從根本來研究呢?


    心中雖是感觸很多,但他麵上卻是沒有表露出來。


    “好,那麽我就給大家講講華夏古詩的格律吧!”


    “詩詞格律是華夏古典詩詞形式美與內容美的高度集合。在形式上,比較注重聲韻之美與對仗之美,由此產生了詩詞格律的規範要求,它涉及中國文體學、音韻學、詞學、音樂學等多方麵的學科,是華夏古人對形式美高度關注後的產物。”


    “在華夏的唐代,產生了有嚴格的平仄和對仗要求的今體詩,宋代以後稱為近體詩,包括全部的律詩和一部分絕句。由此,就把近體詩產生以前的沒有嚴格的平仄和對仗要求的詩稱之為古體詩。”


    “在隋唐時候,由於西域音樂傳入中原,產生了新的音樂形式燕樂,配合燕樂演唱的詞則稱為曲子詞,或者直接叫曲子。曲子詞是配樂演唱的,一開始並不太講每一個字的平仄調配,但後來隨著文人的介入,他們把寫慣了的近體詩的格律引入到詞中去,於是就有了小令詞的格律。”


    “後來,又有懂得音樂的文人,按照曲子的旋律,選擇與之相配合的字,後代文人不懂音樂,或者樂譜失傳,隻能根據古代這些懂音樂的詞人所寫的詞的平仄,按照平仄來寫詞,這就是長調詞格律的來源。”


    楚雲舒說到各個朝代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擔憂。


    這個平行世界的華夏,每個朝代甚至很多人也都出現過,而且時間點都沒有什麽差錯,唯一令人感到遺憾的就是他們的詩詞很多都丟失掉了,或者流傳下來的都是一些比較普通的。


    至於那些流傳千古的名句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消失不見,而這也給了他很大的發揮空間。


    而他現在所講的這些知識是這個世界華夏根本就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或者說是根本就沒人知道的,也讓他們知道原來古詩詞裏麵還有這麽多的來源和故事?


    所有人都沉浸在楚雲舒知識的講解中,並沒有感到什麽不對。


    倒是楚天歌兩眼不時閃爍著精光,死死盯著台上的楚雲舒不知道內心在想什麽?


    “近體詩包括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一部分五言絕句、一部分七言絕句。之所以說隻是一部分的絕句,是因為絕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符合近體詩要求的古絕。近體詩中七言是在五言的基礎上擴充來的,明白了五言的格律,也就懂得了七言的格律。五言詩隻須記住以下規律,不必背誦,也就自然掌握了。”


    “雙平雙仄是基本元素:五言詩可分成平平、仄仄和單平或單仄的組合。我們把這四個基本元素叫作“步”,由“音”組成了“步”,再由“步”組成了“句”。“步”的排列方式有二組四種:第一組是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


    楚雲舒對華夏古詩的講解逐漸進入了高潮,而在場的所有學生也被這些知識給深深吸引住了。


    雖然從小到大他們也在學習這些古詩,但從來沒有人教過他們古詩的本質是什麽?


    所有人都是在從古詩的內容以及詩人的感情點來出發,至於蘊含在其中最基本的組成卻是沒人講解。


    不過這倒也不能怪他們,畢竟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這塊的知識點!


    “近體詩中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都叫做聯。“對”,是每聯上下句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反;“粘”,是前聯的下句和後聯的上句的第一個“雙音步”平仄相同。“錯”,則是對粘對規則的補充。”


    “對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完全相對不相錯,比如上句是平平—平—仄仄,那麽下句必然是仄仄—仄—平平。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必然是平平—仄仄......”


    “而五言怎麽轉變到七言,其實無比簡單,就是把五言的第一個步反過來,添在最前麵,就成了七言了......”


    隨著楚雲舒的講解,所有人都沉浸在這了從未接觸過的知識海洋中。


    在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原來華夏古詩竟是有如此多的講究,絕不是隨意亂寫出來就可以的。


    至於梅曉琳則更是雙眼放光,手中不知何時已經拿出了一個錄音筆,正在認真的記錄著楚雲舒說的每一句話。


    當然了,此時不要說她了,就是其他一些準備的比較齊全的師生也是同樣如此操作,死死盯著台上的楚雲舒,豎起自己耳朵,將心神全部放在他所講解的這些知識上麵,似乎生怕自己漏聽掉了知識點。


    講解了大約兩個小時左右,雖然以楚雲舒強大到不似人類的體魄還能撐得住,但他看到台下好多同學已經有些疲態,心知差不多了。


    “好,今天這課呢我們就講到這,明天我們繼續講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婆初戀回來續舊情,兵王要離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閑聽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閑聽風雨並收藏老婆初戀回來續舊情,兵王要離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