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功夫,毫無停頓,行雲流水般流暢無比。


    詩一成,王晏落筆,繼而開口說道。


    “賀公子以梅花為題,創下七言絕句,小道不才,便也借用梅花為題,同作七言絕句,諸位都是飽讀詩書的士子,正好品鑒一二,獻醜獻醜。”


    王晏拱手朝向眾人行罷了禮,立於一旁。


    非常時期,隻好借用王先生的一首佳作應急了,正好他們同姓王,說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王晏在心中千恩萬謝,感激涕零,雖然王冕也不見得能夠看到聽到,但自己的心意總算是表達到了。


    好在詩句沒有記錯,否則真是有些難以收場。


    說實話,前世所學過的詩詞文章,他現在還能記得的不多,這算是其中還算有些印象的一首。


    此詩名為《墨梅》,出自元朝詩畫大家王冕之手,王冕素有“梅花屋主”之稱,無論是在繪畫方麵,還是在詩書方麵,都有著極其高深的造詣。


    王冕一生愛梅、種梅、詠梅,又攻畫梅,他對於梅花的理解,不是一般人能夠與之比擬的。


    圍在旁邊的幾名儒生,細細的將這首詩連看了好幾遍,錦袍男子當即滿麵驚異之色,震撼無比。


    賀懷良更是一把將桌上的宣紙拿到手上,湊到麵前研讀兩遍,隨即雙眼微閉,似乎已沉浸其中。


    “吾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隻流清氣滿乾坤!”


    此詩一出,幾乎在場的所有人,全都為之一怔。


    有些文采的,更是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閉上雙眼,隻仿佛魂飛天外,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來到了洗硯池邊,看到了那兒矗立著的一株梅樹,嗅到了樹上一朵朵盛開的梅花清香。


    整首詩通篇沒有出現一個“梅”字,但是其中所表達出來的意境,卻是非同凡響,引人入勝。


    “不要人誇好顏色,隻流清氣滿乾坤!”


    “字字珠璣!字字珠璣呀!”


    “如此精妙絕倫之作,當世少見呐!”


    ……


    聞詩之人,無不折服!鑒賞之輩,無不驚歎!


    賀懷良也是沉浸其中好一會兒,這才漸漸的緩過神來,長呼出一口濁氣,他將此詩小心翼翼地放回了桌子上。


    他承認自己的《頌梅》,著實比不上這一首《墨梅》,二者根本就難以對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光是意境就相差了十萬八千裏。


    不過他卻並不承認,自己不如這個道士。


    他賀懷良三歲背詩,五歲寫文,七歲就已經能夠自創詩詞,十九歲著詩百首,精選二十一首,裝訂成冊,定名《懷良詩集》,發行於各大書鋪。


    二十一歲於江南青藤書院作下一首《歎紅塵》,一鳴驚人,被授“詩俊”之稱,何等的榮耀。


    以後還能不能做出更好的詩,他不知道,但他很清楚,這首《歎紅塵》,算是他目前的巔峰之作。


    此詩可是受到當今內閣大學士的親口褒獎,並且還被收納了大盛王朝的書庫之中,諸多名士讀過之後,也都是讚譽有加。


    以他的才華,想要考取功名其實並不難,隻因家中已經出過仕途中人,不願他再攪入複雜昏暗的官場當中,故而他才寧願做個風流才子,浪跡俗世紅塵。


    這道士所作之詩,雖然精妙少有,但若跟他的《歎紅塵》比起來,終究還是黯然失色。


    倒也不用因此而感到自卑。


    說不定這首詩,便已經是這道士的看家本領了呢?


    說不定他拿得出手的隻有這一首呢?


    當然,也說不定這道士確實是文采斐然,才高八鬥!


    雖說他看上去年紀輕輕的,而且也是名不見經傳,但天下之大,能人異士何其之多,一切皆有可能。


    “道長之詩,果然絕妙!賀某今日才算是開了眼界,真是佩服!佩服!”


    賀懷良拱手躬身,態度也是有所改變,行禮說道。


    “不敢!不敢!其實此詩也是小道借鑒於他人之作,隻因各位抬愛,小道不忍壞了雅興,不得已這才墨寫下來,實在是不敢居功,慚愧之至!”


    此言一出,賀懷良心中稍有些釋然。


    “道長謙虛了!”


    他目光隨即望向一旁的青袍儒生,那人頓時會意,雖然心中折服,但態度還是有些不情不願。


    “道長恕罪!是我等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你,你大人有大量,還請不要與我等一般見識。”


    無論這首詩是不是他原創,但有言在先,對方確實是寫了出來,而且在場的所有人都一致讚歎。


    堂堂七尺男兒,說出去的話,便如同潑出去的水,他自然不會食言,而且賀公子都有所示意,這個麵子還是要給的,因此上前直接朝著王晏賠罪。


    其餘儒生見狀,也是紛紛跟著賠禮道歉。


    王晏一一還禮,客套了幾句,本來他們還準備邀請王晏進酒樓裏赴宴,說是互相交個朋友。


    不過卻被王晏給推脫了,隻說自己尚且有事在身,改日有時間再聚不遲,就此請辭離去。


    對於自己的姓名以及安身道觀,為了避免麻煩上門,他也就並沒有透露。


    但經此一役,《墨梅》這首詩,短時間內那是迅速的傳遍了府城各大學院,乃至大街小巷。


    而此詩出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年輕道士之手,也是隨之廣為流傳。


    ……


    當日,王晏回到鬆風觀,一夜無事。


    次日一早,王晏與師父自辰時出發,約莫兩刻鍾的時間,抵達嶗山學宮正門之外。


    今日是士子大會的第一天,也就是嶗山學宮內部弟子考核的日子,所考核的對象全都是上一屆新招收的弟子,人數不多,共占據了兩個考場,分上下午共試四場。


    考場周圍有人嚴密把守,不許任何人靠近,也不準有人在附近大聲喧嘩,違者一律剝奪參加大會的資格。


    所有受到學宮內部邀請的賓客以及評師,乃至朝廷官員,今日一天的時間,都會有人帶領著參觀學宮,熟悉環境,以便於為明日的重頭戲做好準備。


    眾多賓客之間,不乏名士才子,王晏和師父兩個道士混居其中,竟是顯得有些突兀。


    好在他人也沒有過多的在意,隻是緊跟著前方引路的士子,仔細的勞記路徑,以及明日所到場的區域等。


    他們當中有大部分的人,都是第一次受邀來嶗山學宮,不熟悉裏麵的環境也很正常,就算有些來過的,由於年老健忘,亦還得再幫助著回憶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嶗山道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硯染梅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硯染梅香並收藏從嶗山道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