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打量著這條荒涼的小山穀,林聰情不自禁地心中疑惑:按陶格的說法,陶氏家族有上萬人要躲到這裏來,但這一帶的土質明顯的貧瘠之極,不宜耕種,即使強行開墾,也出產不了多少糧食。


    沒有食物,過萬的人又如何生存下去?


    陶氏家族控製浮門城數百年,自然會有不少積蓄,可以設法從外麵購買糧食。但上萬人吃穿用度全靠買,所需的金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不考慮薩滿教的封鎖,以陶氏家族的積蓄,又能支持多久?


    五年、十年或許可以支撐,但五年、十年之後呢?遲早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陶格這麽精明謹慎的一個人,不會認為薩滿教五至十年內就會滅亡吧!


    就在林聰的疑惑之中,隊伍中的一名陶氏族人來到城下,與上麵的人交涉了幾句,城門打開,隊伍緩緩穿門而入。


    城牆的這一邊果然是街道房屋,就與普通的城池沒有什麽兩樣,看來陶氏家族竟然是把浮門城複製了過來。


    但這偏僻的陶家穀不可能像浮門穀那樣,成為上下浮蒼高地的門戶,根本就不足以養活陶氏家族的上萬族人,陶氏家族敢於把這裏作為安身立命之地,究竟有什麽憑恃?


    征詢了辛大姑和林聰的意見後,陶格派出一名族人,將蒙青的親兵隊與自家的車隊帶往他處,卻和蒙青親自引著辛、林及那六、七十名女薩滿,來到了距城門不遠處的一個大院子裏,暫且歇息。


    待一切安頓下來,天已大亮,簡單地吃些早飯,陶格就知情識趣地恭請二人出院,說是要請二人去察看地下河的情況。


    那條地下河是雙方能夠和平相處的基礎,也是日後進一步合作的基礎,隻有確定了這條地下河確實存在,辛、林聰二人也才能真正地安下心來。


    這時候,雙方還遠未建立起足夠的互信,陶格和蒙青還充當著人質的身份,蒙青仍然是冷著臉一句話也不說。陶格雖是微笑作陪,舉止謙遜有禮,卻也對解除“縛魂手”的事隻字不提。


    為了已方的安全計,林聰和辛大姑當然也不會故作大度,主動地為二人解去“縛魂手”。


    天色終於放晴,太陽虛懸在東邊的山頂,四個人出了院子後沿街道向西。


    大概是由於這裏的居民都是陶氏家族的族人或奴隸,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剛剛從浮門城搬過來,這座山穀內的小城尚未能成為真正的功能完善的城市,直通城門的街道雖然寬闊平坦,但兩側卻是一家店鋪也沒有,街上的行人也不多。


    四人沿街道向前走了兩三裏,雖然石板鋪成的道路仍然向前延伸,但兩側卻已經沒有了成排的房屋,又恢複了先前在城外所看到的那種荒涼蕭索。


    再向前走一陣,山穀轉了個彎,林聰“倏”地頓住了腳,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驚得呆住了!


    彎道後的山穀變得開闊了些,地勢逐漸向下,寬近二裏的穀底,竟然從左至右全是一種叫做“甜粟”的秋莊稼!


    正值炎夏時節,穀內的秋莊稼已有半人高。低頭向近處看,這些甜粟莖杆粗壯,葉片深綠,長勢良好;抬頭向遠處看,竟是一眼望不到盡頭,一排排,一行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與剛才見到的荒涼蕭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怎麽回事?


    按照剛才見到的沙石質的土壤,這裏的土地根本就不適合耕種,種下莊稼能夠成活就不錯了,絕對不可能如此的長勢!


    旁邊的辛大姑、蒙青二人,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陶格看到三人的表情,輕笑一聲,解釋道:“說穿了就沒有絲毫的奇怪之處。前麵的這段山穀原本是一片水麵,一個小湖泊,也不知道形成多少年了,湖底的淤泥自然肥沃之極。


    “我們從前麵的另一條小山穀挖一條深溝,將湖水泄去,這個占地兩、三萬畝的小湖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良田。”


    怪不得陶氏家族要躲到這窮山惡水的地方來!


    兩、三萬畝良田,這僅從數量上來說,已經超過了察罕小城,其肥沃程度、產量,更遠非察罕小城那貧瘠的農田所能比!如果察罕小城也有這樣的兩、三萬畝良田,洪袖也許就不需要再為糧食的事情發愁了!


    “派主大人,林兄弟,實不瞞兩位說,”陶格又道,“這兩萬多畝由小湖改造成的農田,就是我們選擇在這裏安家落戶重要原因之一。另一個與此同樣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條地下河了。”


    陶格說著向前擺了擺手,當先引路,領著三人沿著丈餘寬的石板道,在長滿了半人高甜粟的農田中穿行,同時又略帶歉意地向辛大姑和林聰表明,穿過地下河回察罕小城的事,今天未必能夠成行。


    林聰和辛大姑對望一眼,頓時起了疑心:這陶格怎麽又突然這樣說?莫非想耍什麽詭計?


    陶格似乎也知道二人起疑,於是立即解釋其中原委。


    按陶格的說法,那條地下河是最初將這裏的湖水引出時,衝垮了一處山崖發現的。


    地下河的河道寬窄不一,有的河段僅七、八丈寬,有的地方卻寬達兩三裏,成為地下湖。這條地下河也不知形成了多長時間,滋生了不少妖獸,其中大多數是低等妖獸,但也不乏中等甚至高等的厲害家夥,水中的、陸上的均有。


    因此,要通過地下河到察罕小城那邊去,必須乘坐一種有黑鐵木造成的船隻。


    黑鐵木的木質細密,堅愈鐵石,但卻頗為罕見,在浮蒼高地尤為難尋,搜購不易。陶氏家族用了三四年的時間,所搜尋到的木材,才僅僅造成了三條黑鐵木船。


    對此,林聰雖然頗為失望,但也無可奈何。


    向前走沒多遠,石板道在前邊轉了個彎,與一條從南邊流過來的小溪一起,折進了左邊的一條小山穀。


    穀口處建有一座石屋,見陶格、林聰等人過來,屋中走出四個全副武裝的青年,站在屋前恭恭敬敬地向陶格行……陶格向他們擺了擺手,當先步入穀內。


    這小山穀隻有十多丈寬,一半是小溪,一半是石板道。兩邊的山坡極為陡峭,幾乎就是垂直上下,並且是越往前走,地勢就越低。


    這條小山穀明顯地是人工開挖而成,至少經過了人工的加深,應該就是陶氏家族最初為了引湖水泄去,而人工挖開的通道。


    林聰注意到,這山穀兩側的山體隻是那種灰黑色的粘土,並不是岩石,但開挖這樣一條十多丈寬、也不知道有多長的通道,可不是一個小工程,他們僅憑一個家族的力量,著實不容易!對陶氏家族這種改天換地、愚公移山的精神,林聰著實在心裏感歎了一番。


    一直向前走了四五裏,這才穿出了這條小山穀,來到了一個水潭邊。


    水潭大致呈圓形,徑約三四百步,四周山壁高聳。水潭的左右兩邊各有一道瀑布,水流從百丈高處飛泄而下,“轟轟”聲響不絕於耳。


    在對麵的石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五六個洞窟。洞窟大者如城門,小者也有丈許高,七、八尺寬。


    林聰猜測那些洞窟應該就是這水潭的泄水口,否則隨著高處的水流不斷傾泄而下,這水潭的水麵早就迅速抬高,倒灌回後邊的霍家穀了。果然,陶格告訴三人,那幾個洞窟,就是地下河的入口。


    忽有一條小船從最右側的一個洞窟中穿出,輕快地向這邊劃過來。那是一條丈許長、四五尺寬的黑色小船。


    林聰又驚又喜又是失望:是霍家的那條黑鐵木小船回來了?那豈不是現在就可以啟程了?但這樣的一隻小船,又能坐得下幾個人,辛大姑所帶領的那些女薩滿,短時間內恐怕是無法趕回去了。


    轉頭去看陶格時,卻見他眉頭緊皺,臉色也是極為凝重,完全沒有了先前的鎮定、從容。


    小船很快地接近,距湖岸尚有三四丈時,陶格就衝著劃船的一個二十來歲青年高聲道:“小岩,四叔的毒傷又發作了嗎?情況怎麽樣?你這是要幹什麽去?”


    那青年小岩道:“城主,你到了,太好了!四老爺的情況不太好,二老爺讓我去請三老爺過來,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與他商量。”一邊說一邊慌裏慌張地劃船靠岸。


    小岩上岸後還沒來得及站穩,陶格就趨前一步一把拉住他,急問:“這次這麽厲害?二叔怎麽說?”


    小岩道:“二老爺隻是命我去請三老爺,其他的都沒顧得上說。”


    陶格鬆開了手,眉頭卻皺得更緊了,點頭道:“那好,你快去吧。”


    那小岩望了望辛、林、蒙三人,轉身飛快地沿山穀急奔而去。


    陶格轉過目光,望著辛大姑和林聰,沉吟道:“派主大人,林兄弟,由於黑鐵木船不在這邊,想要立即動身是不成了。左右都是要等上一陣,在下想請二位相陪,到那邊的洞窟裏,看看我四叔的情況,還望二位能夠應允。”


    林聰與辛大姑對望一眼,心裏都有些躊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蒼莽戰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山愚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山愚公並收藏蒼莽戰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