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這個時候,楊威就想起自己當年也是在一樣的地方,看著火箭騰飛,隻不過那時的季節是夏天。


    長征二號火箭的逃逸塔測試時也是一樣的場景,眾人的歡呼聲以及周圍汽車的鳴笛聲,響徹整個現場。


    駕駛艙著陸區還在10公裏以外的地方,趙玄直接返回了控製大廳查看數據。


    這就是為什麽“神舟”星際飛船要在這西北大漠上進行實驗的原因了。


    現在駕駛艙逃逸測試隻是開始,接下來飛船生產完成以後,還有各種的試飛工作。


    一但中途發生什麽失誤,飛船墜毀,砸壞底下的建築物,或者掉入海中,損失都不小。


    隻有在這廣闊的無人區,才適合做這樣的工作。


    和趙玄計劃好的一樣,有關飛船的所有工作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尤其是總裝廠房內,更是熱鬧,除了火種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外,還有航天科技集團、華為公司的員工。


    之所以有華為,就是為了建設飛船內部通訊環境。


    整個飛船的建設工作,就像是在修房子,趙玄的工作內容就是在建地基、造毛坯房。


    至於接下來的精裝修工作,就得交給別人。


    和其他場景一樣,飛船內部也需要wifi信號,讓航天員可以實現實時上網,當然這個網是飛船內的局域網。


    還有燈光、音響等智能化設備,都可以實現語音控製。


    最重要的生命保障維持係統的安裝工作就得由航天科技集團完成。


    其實以往這些工作都是由航天科技集團自己開發完成的,但效果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趙玄的想法則不一樣,作為一款準備量產的星際飛船,結合係統給予自己的知識,還必須因地製宜,能利用現有條件,就利用現有條件。


    提升航天員舒適感,才是最終的目的。


    為此,趙玄還特意查看了huawei公司的wifi技術,確實很不錯。


    就像飛船駕駛艙裏使用的大屏幕,保護傘科技公司生產不了,就隻能對外采購。


    好在國內半導體屏幕生產技術,雖然不如三星、惠普等企業,但也還算可以,在飛船內使用足夠了。


    駕駛艙逃逸測試結束以後,趙玄留在航天基地內的工作就少了很多。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神舟”星際飛船的首次試飛會議。


    比起外麵嗚嗚的寒風,室內地暖的溫度就要舒服的多。


    趙玄要和總工程師楊威開一個碰頭會,確定星際飛船首次試飛的日期期限。


    “根據我們的計算,應該在2月底,首艘飛船的建造工作就將完成,2月底至3月初,飛船具備首飛的條件。


    下個星期,我們就準備第一次試飛工作。”


    “時間上真的來得及嗎?”


    楊威不禁感到有些懷疑,這個生產速度是不是也太快了才半年多,一艘星際飛船就完成了從無到有?


    他雖然是總工程師,但工作內容確實抓總體生產工作,具體生產過程,他也不會過問。


    聽到趙玄這麽說以後,生怕趙玄年輕,趕時間。


    “來得及,要不是因為春節的關係,生產工作停了半個月,我們還能更早一些。”


    所有零部件都是現成的,生產製造水平也能滿足設計標準。


    再加上趙玄刪去了科雷利亞輕型貨船yt-1200飛船現階段沒有用的設備,要是這麽長時間還生產不出來,才叫奇怪。


    首次試飛,飛船並不會飛離大氣層,而是測試飛控係統的穩定性。


    更是測試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與飛船結合以後的效果。


    當然,試飛時飛船內部隻有控製係統,其他工作都在2號樣機上進行著。


    1號樣機就是用來測試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性能的存在。


    至於2月底的時間,也是趙玄最保守的估計,一天24小時不停歇的進行組裝生產,現在的工期才屬正常。


    同樣也是趙玄的自信,自信在多次的試飛過程中,發動機能夠達到非常需要,飛船本事不會出現問題,才能有2月底的首飛。


    那個時候,“神舟”星際飛船就準備出大氣層了。


    再三得到趙玄的確認以後,楊威就準備上報了,航天局那邊還等著他匯報飛船建造進度。


    這個時間非常重要,酒泉航天發射場內,要為“神舟”星際飛船發射預留窗口時間,確保在同一任務周期內的發射優先。


    畢竟,在酒泉航天發射基地內,不是隻有“神舟”星際飛船準備試飛,其他發射任務一樣很重要。


    相互之間不能幹擾,還要具備發射條件,天氣太惡劣的話,一樣不能進行試飛。


    距離首次試飛工作越近,航天發射場內的氣氛就越緊張。


    而且一個星期以後,恰好是元宵節,在節日這天進行首次試飛工作,意義格外不同。


    如果一直有關注火種實驗室在b站的直播,就會發現,在原本空白的發射場內,一架長達30多米的圓盤狀飛船被大型轉運機轉運到了發射場內。


    這也是“神舟”星際飛船第一次在公眾麵前錄像,極具科幻感的外形,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感歎聲、質疑聲蜂擁而至,能不能讓它飛起來,成為所有人心中的疑慮。


    尤其是在元宵節一大早,火種實驗室的就公告了要在下午3時進行1號艦的首次試飛,立刻國內外媒體把焦點對準了西北大漠。


    “我們真的要進行直播嗎?楊總那邊發來消息,飛船才運出去一個小時,過頂的衛星就超過了20顆,軍用、商用衛星都有。”


    饒毅看著滿臉自信的趙玄,忍不住問道。


    “沒事,讓他們拍,其實何必用衛星呢,我們直播的畫麵就非常清晰了。”


    直播是趙玄所一直堅持的,本來按照國家航天局的要求,出於保密原因,這次試飛最好不對外公布。


    結束以後發文字新聞稿就好,最好任何圖片以及視頻都不要流露出去。


    可在趙玄的一再堅持下,國家航天局最後同意了火種實驗室的直播要求。


    “保密的關鍵在管理,如果真能看看畫麵就泄密,那秘密泄露的也太多了。


    不用在意這些,實時監測飛船發動機狀態就好。”


    趙玄要的是能讓飛船順利的飛起來,其他的都不重要。


    甚至如果可以,趙玄都願意把飛船將來賣給其他國家。


    宇宙大開發的時代到來以後,誰都逃不過去,如果有些國家抄襲趙玄的設計與技術,趙玄更求之不得。


    從試飛前2小時,趙玄就得一直待在控製大廳內。


    火種實驗室並沒有浪費時間去在航天發射基地內建設自己的航天控製大廳。


    使用的還是基地自己的問天閣控製指揮大廳,所有試飛前的信息匯總都會回傳至大廳內。


    這也是為什麽趙玄要和航天科技集團合作的原因,能省很多事。


    “發射場氣溫零下3攝氏度,天氣多雲,每秒風速15米,具備試飛條件。”


    距離試飛時間還有半小時的時候,管控做了最後一次天氣預報,這個天氣讓趙玄很滿意。


    和別人一樣,趙玄座位麵前的電腦上貼著寫有自己名字的銘牌,身上也穿著火種實驗室特質的白色工作服。


    下午3時一到,控製大廳內,像飛船下達啟動命令。


    數據發至飛船以後,四台噴口朝下的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陸續啟動,尾部10台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也依次啟動。


    淡藍色的光芒在大廳內的屏幕上顯現出來,下達起飛指令以後,“神舟”星際飛船腰部4台發動機開始提升功率。


    飛船本身距離地麵的距離越來越遠。


    “高度50米、60米、100米、200米,飛船發動機工作正常。”


    在大廳內感覺不到飛船起飛時的狀光畫麵,但一米一米提高的高度,讓大廳內的掌聲不停的響起。


    “改變輔助發動機方向,主發動機開始工作。”


    “106遙測信號正常,光學雷達跟蹤正常。”


    直至“神舟”星際飛船飛行高度突破3000米以後,飛船飛行姿態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定。


    “開始啟動飛船降落程序。”


    伴隨著命令下達,“神舟”星際飛船開始改變飛船姿態,準備著陸。


    飛船底部支架開始打開,降落速度遠高於起飛速度,在不斷的降速過程中,飛船高度慢慢的降了下來。


    直至歸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