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進3月,南方絕大多數地方的氣溫早已回複至10度左右。


    但在酒泉,室外氣溫還在零度線上徘徊,尤其是日間溫差在10攝氏度以上,對於飛船正常工作的考驗非常大。


    在趙玄和楊威的帶領下,整個飛船生產團隊,圍著這艘34米多長的飛船仔細的檢查了一遍。


    “神舟”星際飛船的長度不到長征五號的一半,但寬度可比長征五號的好幾倍。


    披著羽絨服,趙玄一行人坐著電梯從發射塔架撤離,艙門關閉之後,就會鎖死,直至飛船降落以後才能打開。


    雖然天氣很冷,但每個人的內心充滿了熱情。


    在發射前2小時,趙玄團隊進入控製大廳,每一分每一秒的過去,都見證著曆史的發生。


    如果不出意外,再過幾個小時,全球所有人將共同見證太空大時代的到來。


    “發射1小時準備。”


    作為趙玄的父母,當然清楚自己兒子最近在忙什麽,連家都不能回。


    直到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央視新聞的直播畫麵裏有趙玄的身影,立馬拿出手機拍攝起來。


    下了班的人群則在地鐵上觀看著b站以及微博提供的直播畫麵。


    沒下班的,借著晚飯的機會,在電腦上邊吃晚飯,邊看直播。


    在酒泉航天城內,居住生活的都是發射場工作人員的家屬。


    和以往不一樣的是,在發射前的5個小時內,所有家屬都集中在一起觀看《橫空出世》,算是每年的保留節目。


    直播鏡頭中,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一根根粗壯的電纜通過發射塔架連接著“神舟”星際飛船,確保地麵對飛船的控製,以及實時檢測飛船動態。


    至於控製大廳的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發射場天氣情況,以及預定的軌道參數。


    趙玄作為全球航天領域中最年輕的總設計師,當然不需要他親自去完成這些任務。


    穿著白色工作服的他,和楊威一樣,坐著信息匯總崗位,就等著發射手機的到來。


    在這種緊張的時刻,時間過去的飛快,轉眼間發射倒計時隻剩下不到5分鍾。


    在指令員的通報聲中,大廳內的空氣仿佛都已經凝結。


    可能除了趙玄還放鬆一些,其餘每個人臉上的肌肉都繃的緊緊的。


    這次發射的意義,已經不用再過多的強調,每個人心裏都非常的清楚。


    五


    四


    三


    二


    一,點火,發射。


    其實“神舟”星際飛船並不像火箭一樣需要這樣的倒計時,隻要想發射,飛船直接點火就好。


    但想要更節省燃料的進入預定軌道,就得按照發射窗口時間來。


    至於倒計時結束以後,指令員也不會按下發射按鈕。


    按下發動機啟動按鈕的是兩台身處星際飛船駕駛艙的通用智能機器人。


    在他們的操作下,飛船尾部10台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依次啟動,噴出淡藍色的馬赫環,格外的好看。


    “飛船轉入自動控製模式,完成轉入。”


    手動操作第一時間被改為自動操作,10台脈衝激光推進器發動機所產生的龐大推力,推著“神舟”星際飛船向天空駛去。


    下午6點,正是落日餘暉的時刻,金黃色的餘暉打在飛船艦體上,在深白色的飛船襯托下,仿佛金色傳說一般,格外的神聖。


    很快才過去幾秒,“神舟”星際飛船2號艦就已經突破雲層向著更高的高度迸發。


    至於控製大廳裏,眾人緊緊的盯著自己麵前的電腦屏幕,生怕一眨眼錯過什麽,緊張到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心也一直在嗓子眼上懸著。


    尤其是楊威,顫顫巍巍的扶著自己的眼睛邊框,生怕看不清屏幕上畫麵。


    “東風飛行正常,遙測信號正常,雷達跟蹤正常。”


    “青山usb、雷達跟蹤正常,遙測信號正常。”


    3000米,5000米、1萬米,仿佛剛剛飛船起飛時所留下的巨大噪音還是耳邊。


    可轉眼間,“神舟”星際飛船的飛行高度就已經突破了1萬米的限製。


    很快,在大廳屏幕上,出現了從飛船外的攝像頭拍下來的畫麵,飛船外已經是漆黑一片,遠處地球的輪廓已經出現在畫麵之中。


    “酒泉飛行正常,遙測信號跟蹤正常。”


    每次正常的報告聲,都會在大廳內響起一陣陣的掌聲。


    “天路一號02星,捕獲神舟星際飛船信號,前限寬波數iss鏈路已建立。”


    “長江5號飛行正常,遙測信號正常,雷達跟蹤正常。”


    什麽是航天基礎設施,趙玄耳邊響起的一聲聲正常就是最好的說明。


    從酒泉開始,飛船一路向東飛去,沿線遇到的大城市都建有測控站,出海以後,海麵上也有測控船。


    要是沒有它們,趙玄可能就是睜眼瞎了,連飛船攝像頭所拍攝的畫麵都沒辦法回傳回來。


    “酒泉報告,神舟星際飛船進入預定軌道,飛船發動機關機,開始按計劃展開繞月飛行。”


    起飛500多秒以後,“神舟”星際飛船很順利的突破10萬千米高度的卡門線,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縛,真正的來到外太空。


    報告聲還沒結束,全大廳的人都直接奔了起來慶賀。


    楊威也站立起來和來了個大大的熊抱,他已經激動到眼角泛起了淚花。


    至於觀看直播畫麵的觀眾,更是激動不已,馬上登錄微博將“神舟”星際飛船發射成功的消息不停的轉發。


    一些火車站、高鐵站、機場的大廳屏幕上,一樣有非常多的人圍著觀看這次發射任務,時不時傳來熱烈的叫好聲。


    至於趙玄,和身邊各部門的負責人握了手以後,立刻坐了下來。


    他麵前的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飛船駕駛艙內的畫麵,很明顯,駕駛艙內已經失去重力。


    在駕駛位後牆上掛著的紅色結,已經漂了起來,還有剛剛過去的生肖年狗年的玩偶。


    至於兩台智能機器人,也是第一次體會到失重的感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故障。


    如果直到星際飛船降落,機器人都沒有發生故障的話,趙玄就得考慮讓機器人在外太空執行任務的可能性了。


    “神舟”星際飛船發射成功以後,趙玄能安心的坐下來,可別人就不一定了。


    國內各大科研單位都非常高興,以為衛星發射費用那麽貴,都承擔不起,現在好了,白菜價一樣的發射價格,讓它們都開始準備自家的衛星設計計劃。


    至sa,就更高興了,將來一樣的預算,很明顯所產生的效果是之前的好幾十倍。


    月球探測、火星探測、木星探測、太陽探測任務馬上安排。


    甚至之前一直批不下來的太陽係邊際探測項目也有了好消息。


    至於國外的航天機構,卻開始難受起開,一個不小心sa走在了航天領域的最前端,他們找誰說理去,隻能繼續加大在航天科技領域的投資,用錢砸,想辦法砸出可重複發射使用的星際飛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