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師,得先恭喜你啊,商業航天模式進展的那麽順利,說明大眾對我們的技術非常有信心啊。”


    在帝都航天控製中心,兩人一見麵,楊威就忍不住調侃起趙玄來。


    “同喜,資本運作當然要有足夠的噱頭來吸金,您老人家sa發工資,我們可是得自負盈虧的。”


    “哈哈哈,你這個小狐狸能虧錢?誰信啊。


    好了,說正經的,這次發射任務意義可不一樣,一艦30星,如果能成的話,商業衛星發射才能逐漸打開市場。


    看你們這麽賺錢,航天科技集團也有參與進來的打算,以後你們兩家可就是一個型號的星際飛船,兩家公司運營了。”


    作為航天科技集團裏的元老,還是“神舟”星際飛船的總工程師,楊威所掌握的消息遠比趙玄知道的多。


    “他們一定要發展商業航天,光靠國家預算分配能分多少錢,沒有錢哪來的資源去發展。”


    像嫦娥探月工程預算還沒有國內一線城市地鐵預算多的情況,趙玄真心不希望再發生。


    和nasa比預算,固然比不了,但在國內比,航天方麵的投資地位能提升一些,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隻有好處。


    小錢辦了大事,如果有了大錢,發展成為什麽樣,誰都無法估量。


    “是有這方麵的打算,但你就不擔心雙方競爭嘛。”


    “不擔心,市場太大,我們一家吃不下,未來國外航天企業一定會發展商業太空模式,比起讓它們賺錢,不如兩家先把市場規模給占下來。”


    這段時間,趙玄才知道,當蛋糕足夠大的時候,嘴太小是吃不下的。


    拍賣會的成功舉行,又引發了一波航天熱,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沒辦法,在預定人數突破10萬人以後,壓力大的要死。


    如果沒辦法把這麽多人送上太空,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也就別想存在了。


    “好了楊老,時間快到了,我們先去大廳吧。”


    玩笑歸玩笑,發射任務才是最重要的,衛星釋放成功與否決定著整個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的前景。


    距離上次空載發射才過去不到7天,與上次不一樣的是,這次“神舟”星際飛船準備滿載發射,一共攜帶30顆衛星。


    其餘空出來的載荷都用實物替代,達到滿載的效果。


    “這次發射任務中的衛星,涵蓋了近地麵軌道、地球同步衛星軌道、太陽同步衛星軌道。


    在技術驗證層麵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一定不能懈怠,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發射前的準備會議上,楊威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一絲不苟的完成所有技術環節的工作,確保失誤發生時,不是因為人為原因導致的。


    當然,和趙玄所設想的一樣,“神舟”星際飛船3號機發射之後,順利進入了預定軌道。


    從艙外攝影機鏡頭傳回的實時畫麵,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神舟”星際飛船背部的貨艙艙門緩緩打開。


    裏麵一排排依次存放的衛星,開始按順序投放。


    另外,在駕駛艙內,智能機器人正通過操作機械臂,將大型衛星以及模擬載荷依次投放。


    每次變軌,都會投放不同軌道的衛星。


    很快,30枚衛星全部投放完畢,在地麵可以接受實時衛星傳回的數據。


    這次發射的30枚衛星,大部分為氣象衛星以及遙測衛星。


    由於是第一次滿載發射,還屬於實驗性的發射內容,這次攜帶的衛星不能是價值極高的通訊、定位以及偵查衛星。


    其實,按照趙玄看來,每次測試就可以說sa的謹慎,好在“神舟”星際飛船技術非常成熟,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從控製中心大樓離開的時候,外麵夜幕已經盡量。


    而趙玄他們真正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楊威作為總工程師,本該在發射一線的,之所以會回到帝都,就是因為一場十分重要的會議。


    那就是決定“神舟”星際飛船載人發射任務執行時間的會議,並sa進行匯報。


    當然,趙玄也在會場內,什麽時候執行載人發射任務,以及航天員的選擇,趙玄手裏都有一票。


    “這次任務的完美執行,徹底驗證了“神舟”星際飛船的性能優越性。


    接下來等3號機返回以後,如果發射條件允許,我們將開展高密度的發射任務。


    首先發射的就是其餘11顆北鬥三號導航衛星、以及氣象遙測衛星、台風監測衛星等等。


    另外,載人發射方麵,我們也需要盡快的提上日程,確定發射窗口時間。”


    看sa方麵負責人臉上的笑容,趙玄也就知道,技術驗證環節結束以後,恨不得把能發射的衛星全部發射上去。


    一天之間建成一個完善的衛星導航係統,這在人類曆史上還是第一次。


    當然,這裏的完善的概念除了天上的衛星,還有地麵的接收站,否則就會出現歐洲伽利略導航衛星無法正常使用的情況。


    至於便宜到白菜價的衛星發射費用,也會催生出非常龐大的衛星需求。


    國內985、211在科研方麵使用到衛星的局麵,就可以發射自己的衛星了。


    “3號機已經可以順利的執行發射任務,至於為航天員準備的4號機,估計下個月就可以結束總裝工作。


    航天員訓練進展情況非常好,已經能夠成熟的操作“神舟”星際飛船,考核情況說明19名航天員已經全部具備執行發射任務的能力。


    具有發射名單,過幾天航天員大隊會提交兩份名單過來。”


    “神舟”星際飛船技術的成熟,打破了舊的航天發展格局,包括載人航天。


    本來製定好的訓練大綱全部都要改,甚至連任務都得現在從新安排。


    以後覺得載人發射的不再將是能力,而是需求,隻要有載人發射的需求,就可以隨時進入太空。


    對此楊威非常滿意,對sa的提議,他也沒有意見。


    但在趙玄這邊,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們不能為了上天而上天,那將沒有意義,我建議載人發射任務與空間站建設部門進行對接。


    一艘星際飛船在太空相當於一個小的空間站,他們什麽時候能完成空間站建造計劃,我們就可以決定什麽時間在太空擁有自己長期值守的空間站。


    載人發射任務的時間,也應該與空間站建造計劃相匹配。


    不過更多的還是得讓航天員習慣高密度的航天發射任務。


    將來就有可能今天返回地球,明天就得啟程去太空,一切都有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