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錯,除了真相已經知曉以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從月球送了回來。


    經過月球未重力環境培育的第一批植物種子,已經跟隨神舟貨運星際飛船返回地球。


    昨天降落在了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今天上午,種子就將被送到帝都國際機場,交付火種實驗室以及農科院。


    “老板,你說在太空培育的種子,真有那麽神奇嗎?”


    “當然,宇宙射線對植物dna進行了改變,如果這種改變可以人為控製的話,那產量翻幾倍也不是問題。


    再說,你知道現在豬肉多少錢嗎?”


    聽到趙玄問自己豬肉價格,孫怡有些懵,她已經很久沒親自做飯了,更沒有去過菜市場買菜,還真不清楚。


    “老板,豬肉和種子有什麽關係啊。”


    “當然有關係了,種子關乎農作物產量,雖然國內主糧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並出口一小部分。


    但大豆、玉米卻要大量進口,這些都是養豬用的飼料、榨油、豆製品的原料。


    豬肉漲價除了因為養殖豬數量少以外,大豆也是一部分原因。


    當國際大豆價格翻倍時,豬肉價格一樣也要翻倍。”


    其實趙玄平常也不會去關心豬肉多少錢,誰讓昨天晚上聽到自己老媽抱怨豬肉都要比牛肉貴了呢。


    說話間,白逸駕駛汽車已經來到了帝都國際機場。


    在機場上,還有舉辦一個小型的交接儀式,一共有三方,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火種實驗室以及國家農業科學院。


    “趙老師好啊,歡迎歡迎。”


    走近休息區,來人一見到趙玄,就剛忙上前握手。


    “老板,這是國家農科院的劉副院長。”


    “劉院長你好,接下來的研究工作要麻煩你們了。”


    看著趙玄年輕略帶稚嫩的麵龐,劉舒崖羨慕極了,趙玄雖然年輕,雖然不像自己是院士,但從身份以及地位上比他這個院士高的多。


    每2年增補100多名院士,可趙玄全球隻有一個,尤其是最近趙玄在物理學界所取得的成就,稱呼一聲趙老師也不為過。


    火種實驗室肯出資和他們合作開發太空種子,對於一個植物人來說,別提有多高興了。


    其實對趙玄來說,和農科院合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社會上有關植物學方麵的人才並不算多,屬於冷門專業。


    因此,最為國家最高農業科技研究部門,這麽多年下來農科院裏的最不缺的就是這方麵的人才。


    雙方合作開發,算是一種共贏的選擇,一個缺錢,另一個缺人才。


    “應該的,趙老師客氣了,飛機已經降落,正在卸載種子,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其實這批種子和趙玄的關係非常好,因為當初送種子去月球的那艘飛船就是趙玄乘坐的神舟星際飛船。


    涵蓋了30多種農作物的種子,包括水稻、小麥、土豆、玉米、大豆等等,總重量高達1噸。


    而這些種子送回地球之後,就會在帝都進行實驗性栽培,農科院負責種子,火種實驗室負責環境控製。


    趙玄的“環境控製塔”技術還沒發揮效果呢。


    想在帝都建那樣的建築物,也隻有農科院的申請才能被批準。


    “無人化作業?”


    劉舒崖有些奇怪的看著趙玄遞給他的方案,種子已經順利從飛機上卸了下來,雙方正要就如何開發開展討論,可趙玄直接給了他一份設計方案。


    “沒錯,立體農場內不應該有人,完全由機器人控製,采用水栽培的方式,電力模擬自然環境,調節溫度,全年12個月栽培。


    智能農莊種植主糧一樣不需要人,操作農用機械,機器人完全可以替代。”


    對於劉舒崖來說,種地使用農用機械是應該的,但完全不需要人參加的農業活動,還是不敢想象的。


    那樣的話,農業到底屬於第一產業,還是第三產業,將來農民這個職業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


    “我了解,立體農廠建在城市,滿足城市所需的蔬菜需求,智能農莊建在郊外,負責主糧的種植。”


    “沒錯,農業工業化發展能不能成功,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祝大家成功。”


    將來能不能吃到西瓜大的西紅柿,靠的就是這些人。


    “老板,梁夢鬆,梁總到帝都了,希望能見到你。”


    儀式快要結束的時候,孫怡湊到趙玄耳朵低語了一聲。


    “下午吧,下午我抽空見他。”


    ……………………………………………………


    “趙董,你沒事吧,從網上看到消息,嚇我們一跳。”


    梁夢鬆一見到趙玄,就上下打量了一番,確認趙玄沒事。


    一名持刀男子差點傷到趙玄,當時新聞出來的時候,坐實讓他們擔心不已,哪怕趙玄回複沒事,梁夢鬆還是好好的看了一番,確認趙玄身上沒傷口。


    “放心好了,梁教授,媒體誇大罷了。”


    “那就好,那我就匯報工作了,我這次來見你,就是為了完全潛行設備所使用的芯片。


    現在已經具備流片的技術標準,產量也達到了每月500萬枚,初步能滿足公司的需要。”


    梁夢鬆直接將保護傘集成電路半導體製造公司的工作報告交給了趙玄,現在他的任務算是全部完成了。


    “非常好,不過梁教授,每個月500萬的產能是不夠的,起碼得翻一倍,不,甚至2倍,可以按照每月2000萬枚的產量生產,除了我們需要,友商他們一樣需要。”


    5nm碳納米管芯片生產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再加上完全潛行設備的市場潛力,每個月消耗2000萬枚根本不是問題。


    “2000萬枚,這個量……”


    “不著急,等梁教授你待會親自體驗過以後,就清楚了。”


    趙玄相信,每一個體驗過完全潛行技術的人,隻要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會毫不猶豫的下單。


    傳統電子產品在虛擬世界麵前,就是弟弟,落後一個世代。


    “嗯,那什麽,趙董,虛擬世界先不急,能不能讓我參觀一下應用型超導體?”


    梁夢鬆的年齡已經超過65歲了,對於虛擬世界,他還真沒什麽興趣。


    但對應用型超導體,他的興趣大的多,要不是魔都的工作抽不開身,他肯定第一時間就跑來火種實驗室。


    “沒問題,那走吧,去實驗室看看,正好在智能化工廠的建設上給點意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