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有飛船發射了。”


    除了文昌本地人,絕大多數遊客停下自己的腳步,趕忙拿出手機,將鏡頭對準天空。


    趙玄這邊也是一樣,遙測設備一秒不停的鎖定著飛船,為控製大廳提供數據。


    “飛船已經脫離大氣層,正在向著預定軌道前進。”


    頭戴天樞完全潛行頭盔的饒易作為任務發射指令長,向所有人宣布了飛船發射成功的消息。


    頭盔上市第一天,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員就已經拋棄電腦設備,轉向半潛行狀態辦公,效率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


    發射成功之後,大家也很明顯的輕鬆了許多,但這隻是剛開始而已,這樣的發射他們都已經經曆過上百次了,早已習慣。


    需要擔心的是飛船貨艙中存放固定的那兩台外形像甜甜圈一樣的設備。


    “老板,咖啡,待會還得熬夜呢。”


    接入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的局域網以後,趙玄的辦公地點就可以不用局限於控製大廳。


    在自己辦公室內,也可以遠程操作以及瀏覽各方麵的信息。


    “沒事,不用熬,實驗時間在明天上午,讓航天員也好好休息一下。”


    因為要執行非常具體的操作任務,所以在神舟星際飛船內是由兩名航天員負責駕駛飛船。


    當然,航天員是sa借用的,也隻有他們有航天員。


    這場十分保密的測試,直到發射之後的第二天才拉開序幕。


    饒易非常緊張的帶著頭盔,看著眼前的數據,生怕出什麽問題。


    這和釋放衛星不一樣,衛星並不算大,而兩台設備的直徑都在20米左右,在太空隻要失誤1cm就有可能導致飛船以及航天員全部報廢,誰都不敢大意,因為這場任務的要求精度是以毫米來計算的。


    “開啟自動駕駛模式,解除三級保險鎖,開始釋放航天器,機械臂準備。”


    發送指令的聲音一直在大廳內回響。


    距離地球400多公裏的太空中,神舟星際飛船的背部貨艙門緩緩打開,一隻30多米長的機械臂也從側麵展開。


    外表白色塗裝,外形非常像甜甜圈的航天器開始在機械臂的控製下緩緩飄離貨艙,成為一個單獨的航天器。


    “a型航天器轉移完成,b型三級保險鎖解除,開始轉移工作。”


    用於試驗的a型航天器已經在神舟星際飛船周圍漂浮,在機械臂的控製下b型也很快從貨艙離開。


    “航天器推進器打開,開始計算軌道進行組合體組合任務。”


    在兩台航天器四周,不斷有小型離子推進器噴出等離子體,推動兩台航天器越靠越近。


    再加上神舟星際飛船機械臂的幫助,就像穿針引線一般,兩台航天器對接在了一起。


    “對接環無故障,開始鎖死。”


    就這樣,兩個圓盤裝像甜甜圈的航天器對接在了一起,在圓盤中心的支撐柱使得航天器組合體非常像一枚沒有線的溜溜球。


    “航天器太陽能帆板接電成功,開始發電。”


    離心重力空間結構試驗體分為內外兩圈,中心為支撐柱,從外圈到內圈、支撐柱都有通道相連接,可以通航天員通過。


    內外圈便為航天員生活、試驗的空間,在內外圈之間,鋪滿了太陽能發電帆板,為整合組合體航天器供電。


    “組合體供電正常,太陽能帆板工作正常。”


    直到這一刻,饒易才放鬆了幾分,剛剛兩個組合體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心都緊張到了嗓子眼。


    不過最重要的一步還沒有完成,那就是讓組合體進行離心式的旋轉。


    “組合體航天器各項數據正常,開展第一階段試驗工作,推進器調整推進工作角度。”


    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阻力極小,隻要給航天器施加一個方向的力,它便會不停的旋轉下去。


    組合體上下部分,開始呈現非常奇妙的一幕,上半部分呈順時針旋轉,下半部分呈逆時針旋轉,直至雙方勻速之後,推進器才關機,但旋轉並未停止。


    “重力測試儀顯示,艙內重力逐漸提升,目前為地球重力的63%,還在上升,70%,85%,89%。


    保持在89.643%,偏差不超過0.001。”


    從組合體航天器上傳回的數據,已經讓保護傘航天科技公司以及火種實驗室宇宙開發中心的工作人員欣喜若狂。


    之所以能做到這樣,除了航天器設計方麵的功勞,更重要的是在航天器內部安裝的慣性阻尼器設備,再加上離心力的加持,能夠使得航天器內的重力達到地球的89%,也就是0.89g。


    “老板,試驗達到設計要求,可以宣布成功了。”


    饒易帶著頭盔,興奮的看向趙玄,作為總負責人,試驗這一刻,趙玄也從辦公室來到了大廳,感受大家的欣喜。


    “嗯,先不急,對接星際飛船,讓航天員親自體驗一下。”


    ………………


    作為國內培訓的第四批航天員,華熙很高興自己不用像之前的前輩一樣,好幾年才有機會去一次太空,時間最長不過15天。


    後來有了天宮空間站之後,航天員前往太空的時間以及周期越來越長,以至於第二批航天員以及第三批都輪替不過來。


    因為每人回到地球,都需要進行長達6個月至12個月的恢複。


    原因就在於太空失重環境下,人體是沒辦法長時間停留的。


    尤其是時間長了以後,他們每個人都有心肌肥大的風險,因為在太空中,心髒的負載要大的多。


    但在今天,一切都有了解決的辦法。


    “對接工作已完成,對接艙門鎖死。”


    負責試驗的組合體航天員直接對接在了神舟星際飛船的前艙門,如果有第三視角的話,就會看到一艘星際飛船頂著兩個旋轉的航天器在太空中飛翔。


    “走吧,咱們去體驗一下太空中有重力的感覺。”


    華熙解開身上的安全繩,和隊友向著前艙門飄去,越靠近艙門,身上有重力的感覺越明顯,仿佛在前麵形成一個引力場一般。


    這種感覺十分真實,好像全身血液不斷的向腳底流去,本來橫著飄的身體,也變得豎直起來。


    “這種感覺好爽。”


    如果不是在太空失去重力,可能誰都不會感受到重力的重要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