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周日終於有時間碼字了,太好了。


    …………


    …………………………………………


    “這點可行,我會給有關部門反應,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spacex公司打算購買我們在火星發現的水資源,就以美元交易,從祝融基地搭建地下水管道。


    本著開放、合作、共贏的原則,我們並不拒絕這樣的合作。”


    火星的水資源重要性,遠比地球上的石油珍貴,有了水,人類才有可能在火星立足。


    這時水已經不單單是水,而是氧氣、食物的來源。


    這次合作能不能成,趙玄也不在乎,地下水的儲存量可能遠遠超過趙玄的想象。


    就像石油一樣,都可以用來做交易的籌碼。


    “哦,另外還有一件事,2個月後廣寒宮永久基地建成儀式就要在月球舉辦了,趙玄總師、彭院長還有高副院長都需要出席。


    尤其是趙玄總師,你得記著,千萬別忘了。”


    “哈,趙玄這次要和你一起去月球了,想想就激動啊,中途千萬不要出什麽事,你可是有黑曆史的。”


    上次趙玄去月球,就搞出太陽黑子爆發這樣的事情,差點急壞地麵上的人。


    “哎,你們可千萬別立g,太空裏的事誰能說的準呢。”


    …………………………………………………………


    “結衣,記錄第32次試驗測試,測試結果失敗。”


    自從趙玄從係統處搞到““歡呼者”級強襲登陸艦”技術以來,趙玄就沒有停止過對它的研究。


    無論是哪一項技術,都值得趙玄花大力氣測試。


    尤其是“護盾發生器”設備,這可是能創造一層力場保護飛船的神器,別說防子彈,就是導彈、太空垃圾、隕石都不再話下。


    當然立場的強度和提供的能量呈正比,能量越充足,護盾防護力越強。


    這就是最強的防空設備,有了它,在太空裏,飛船完全不用擔心應速度過快導致的太空車禍,讓一些小太空垃圾對飛船產生什麽損傷。


    這段時間攢下結構矩陣之後,趙玄第一時間從係統那將“護盾發生器”技術兌換了過來。


    隻是原理趙玄已經掌握,實際測試還做不到如何創造一個護盾立場來保護內部物品。


    並且護盾所需要的能量也非常大,實驗不能經常做,否則供電部門就得找上門來了。


    “還是得想辦法解決能源的問題,是建射線接收器呢還是聚變反應堆呢?


    不管了,結衣開始下一次測試。”


    “好的爸爸。”


    按照設計,最大的護盾發生器可以覆蓋幾百米長的登陸艦,趙玄現在隻能設計一個在實驗室裏測試的小型發生器。


    能夠維持幾厘米就已經算創造科技奇跡,而且護盾發生器不止可以保護飛船,隻要能量足夠的情況下,飛機甚至個人都能夠保護。


    趙玄鑽在實驗室裏搞研究,完全沒有時間去理會外界的是是非非。


    而其他業內人士就有些忙碌了,因為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馬上就要發表,一些事前收到消息的人正靜靜的等待著。


    “根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消息,麻省理工學院jarillo-herrero實驗室發表論文,發表論文,稱其發現在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tbg)中,識別了具有對稱性破缺的纏繞相。


    更為重要的是,其實驗室團隊表示他們已經在實驗室生產出高溫石墨烯超導體材料,完成對超導體材料技術的突破。”


    …………


    “董事長,董事長,緊急情況。”


    李曉隨手敲了敲門,直接走進了王文菱的辦公室,手中還拿著一本封麵都是“碳”元素結構的雜誌,上麵《science》字樣十分明顯。


    “董事長,咱們實驗室的核心技術應用級超導體材料竟然被國外實驗室搞出來了,還發表在了科學期刊上。”


    被打擾到的王文菱,思考了幾秒才反應過來李曉表達的意思,尤其是親自翻開雜誌看了一遍之後,才覺得有些不對勁。


    “是我們這邊泄密了?實驗室還是公司?”


    如果這項技術真的是火種實驗室泄露出去的,那問題可就大了,說明公司或者實驗室內部有自己所不清楚的內線,還是可以接觸到核心技術的內線。


    “目前還不確定,法務部擔心的是將來的專利問題,接下來jarillo-herrero實驗室一定會在國際上申請相關技術專利。


    國內專利在我們這裏,國外專利被他們拿到的話,將來我們使用有超導材料的很多設備產品都將承擔法律風險。”


    “法律上的事讓他們去處理,做好風險評估,技術上的事,還是我親自去找一趟趙玄吧。”


    這可不是什麽小事,如果jarillo-herrero實驗室在期刊上所表達的是真的,那在不遠的將來,對方生產出應用級超導體材料將不再是太遙遠的一件事。


    而且技術層麵還得趙玄做判斷。


    王文菱這邊打算親自去找趙玄做判斷,而火種實驗室這邊,一樣發現了最新一期《科學》雜誌裏的內容。


    尤其是涉及到超導材料方麵的問題,更是尤為重要。


    “孫怡,董事長要盡快進到趙玄,要快,事情很大。”


    電話裏,李曉直接出聲催促道。


    “老板正在做實驗,沒有這些安排啊,我也誰也不能進去。”


    孫怡不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但趙玄在做實驗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擾。


    “緊急情況就不能安排一下嗎?”


    “不行,現在連我也沒有權限進實驗室,還是等老板實驗做完以後,再通知他吧。”


    李曉無奈,隻好幹著急。


    至於外界,已經因為《科學》雜誌這篇論文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可是5年以來,第一次西方科學家追趕上趙玄的腳步。


    5年了,有誰知道這5年他們是怎麽過的嘛。


    每每火種實驗室出新的科研成果,他們隻能知曉項目名稱,之後就隻有幹瞪眼的份。


    趙玄這個人連論文都不寫,更別說在國際期刊上與大家分享技術成果。


    因此他們隻能幹瞪眼看著趙玄一次次突破物理學的束縛,挑撥他們好奇的內心。


    穀</span>  可現在他們裏麵終於有人站了出來,在超導材料領域追趕趙玄的腳步。


    雖然還隻是實驗階段,但起碼看到了光明。


    “還是老板你看的透徹。”


    “等你有時間多看看什麽是工業3.0再說吧,另外多翻翻曆史書,當年反對汽車最厲害的可是馬車車夫,結果呢。


    等將來商業核聚變反應堆建成以後,生產力水平提高,生產資源也會極大豐富。”


    當曆史的車輪向你滾來的時候,誰都躲不過,大家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


    就在國外關於機器人抗議正搞得轟轟烈烈的時候,水利部、工業部一場項目研討會在帝都悄無聲息的召開。


    王文菱從車上走下時,抬頭看了看門口的標識。


    作為保護傘科技公司董事長,她以及公司ceo都在邀請之列,至於說是什麽項目能驚動這麽多人,王文菱也不理解。


    重要的是,一天的會議結束以後,王文菱沒有選擇回公司或者回家休息,而是馬不停蹄的往火種實驗室趕去。


    “東水西調?”


    趙玄有些不可思議的問道麵前的王文菱。


    “沒錯,今天上午的會議室剛剛定下來的,東水西調工程,這也是既南水北調以後又一國家級工程項目


    計劃從津門沿海取水,沿途經帝都,向北經草原、東北,向西經黃土高原,橫穿黃土高原直接將水送到西北的大戈壁上,最終目標為將河西走廊建成萬裏沃土,千裏綠洲。”


    “結衣。”


    “明白,爸爸。”


    伴隨著王文菱的講解,結衣非常配合的將地圖直接展現出來,由東向西一條人造地上河的軌跡一覽無遺。


    “津門引水,那一定是用核聚變反應堆設備提純的蒸餾水了,隻是地勢西高東低,還要跨越黃土高原,這相當於一條人造黃河啊。”


    即使是趙玄也不得不為水利部的計劃感到震撼,他們真感想。


    “沒錯,我當時聽到也是這個表情,靠核聚變設備淡化海水所生成的淡水源源不絕,電力資源也不缺,靠電力抽水,直接將淡水輸送至沿途各城市。


    其他地方缺不缺水不一定,但帝都是一定缺的,否則也不會搞之前的南水北調。


    或者說整個北方都缺水,地下水開采嚴重透支。”


    “北方缺不缺水?能不缺嘛,北方一年的降水量都沒有南方一天的多。


    這樣的工程公司一定不能錯過。”


    經常飛去西北工作的趙玄,當然清楚整個北方,尤其是西北能有多缺水,現在工業化水平提升以後,城市、農村日常用水還能保障,可在10幾年前,上千人的用水往往靠一口幾百年的井。


    “沒錯,他們找咱們公司也是這個意思,裏麵有太多技術環節需要咱們提供技術保障。


    哦,還有個比較重要的消息,根據水利部門的監測,他們發現近幾年隨著地球暖化,雨帶竟然一直在往北移動。


    北方平均溫度提升了1-2攝氏度,河套平原的最高溫度一直在突破曆史記錄。”


    說起這個,王文菱還覺得挺神奇的,北方環境開始變得濕潤、適宜了,地球大環境的變化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這個很正常,能量是守恒的,熱量也很越來越多,在上一個小冰河期以前,中原地區可是有老虎和犀牛的。


    當然想回去那個時期,可能得等上百年。”


    很明顯,從明朝開始的小冰河期已經結束,地球升溫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關係,自身回溫也是原因,並且還是主要原因。


    “那就好,否則地球得多熱啊,哦,趙玄實驗室有什麽技術儲備嗎?可以使用在這次東水西調工程裏的,我們到時好招標。”


    “整個工程最難的不是淡水,而是運輸這些淡水資源。


    從津門到帝都還好,可以開鑿河道,但從帝都一往西就是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區,中間還有王屋和太行兩座大山。


    在上千米高的山上開鑿河道不現實,因此隻是使用像天然氣運輸管道一樣的管道來抽送,直徑得在2米以上。


    這些管道使用橡膠或者鋼鐵的話,成本算下來一噸水能夠達到幾百塊錢,太貴了。”


    就在趙玄動腦子想的時候,結衣突然開口。


    “爸爸,我們可以使用穹頂材料啊,成本低又堅固。”


    “對了,我怎麽忘了你這個小寶貝,結衣,模擬一下全工程線路。”


    有一台世界上算力最強的超級計算機做支持,結衣沒用幾分鍾就在地圖上先模擬出了工程線路。


    從津門出發,橫貫整個北方,再到西北。


    黃土高原先不說,整個河套平原如果有足夠水資源的話,那萬裏沃土能多多少適宜種植的區域,多多少適宜居住的城市。


    “技術上沒有問題,實驗室研究的穹頂材料由聚乙烯製成,成本並不高,用來做管道再合適不過,多粗的都行。


    至於水資源運輸的電力需求,更不缺,越往西北越不缺點。”


    如果東水西送工程全部竣工,那它所發揮的作用甚至要比三峽大壩還要高,看似一條水路,實則是一條生命之路。


    “沒錯,有了水,高原能種更多的樹,西北的沙漠將全部變成綠洲,沙塵暴也將絕跡,那樣的光照條件,就是蔬菜、水果、糧食最佳的種植區域。


    這份投資簡直不要太值。”


    西北不像南方人多地少,而是人少地多,就是因為缺水,氣候惡劣,如果能改變缺水環境的話,在西部發展一個經濟開發中心不是不可能的事。


    “東水西送工程項目內容,公司要盡量爭取,這是雙贏的項目。”


    “放心,這種國家級重點工程,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搶,甚至沿線地價也會飆升。


    公司更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之前趙玄還擔心火星穹頂材料的生產問題,就火星建那幾個穹頂,值得大規模生產穹頂材料嘛,現在好了,有了幾乎長達一萬多公裏的輸送線路,穹頂材料的生產成本隻會進一步。


    ………………………………………………


    “國家水利部消息,經水利部研判,有關部門同意,東水西送工程正式開始項目研討階段。


    整個工程長度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三倍多,項目設計上萬公裏,沿途將解決4億人的引水問題,並徹底解決北方缺水的曆史問題。”


    研討會當天晚上,東送西送項目的新聞就已經傳遍街頭巷尾。


    無論是街頭下棋打牌的老大爺,還是廣場上舞動身姿的大媽都在熱議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