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了我們新人類,幹杯!”


    “幹杯!”


    如果不是室外灰蒙蒙的天氣,以及遍地黃沙一樣的土地,沒有人會想到這個場景竟然出現在了火星。


    建築內的人類全部身著禮服,白色襯衣,手上也都捧著高腳杯。


    後排還有一支交響樂隊在認真的拉著小提琴伴奏。


    至於別的房間裏,則顯得有些煙雲吐霧,不知道在吸什麽。


    “羅森他們人呢?”


    “拿了一箱香檳去a4區域了,說是要去談判,他們不想再喝回收水了。”


    “那群混蛋。”


    ……………………


    高俊自打從地球來到火星駐守之後,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訓練加執勤,然後再訓練。


    和平常一樣盯著自己麵前的顯示器屏幕,上麵正播放著祝融基地各處監控視頻。


    他的責任便是守衛西部邊境線區域,尤其是與阿瑞斯基地相鄰的區域。


    雖然沒有明確的劃線,但雙方的默契保持的非常好,直至之前擊落對方一架無人機。


    “警報,警報,發現可疑物體靠近!”


    一切的發生就是這麽突然,屏幕旁的紅色警報燈開始閃爍了起來。


    “報告,a4區域發現一群不明人員靠近,具體數量不詳,請求處置。”


    高俊立刻按下手中的對講機喊了起來。


    “收到,第二小隊立刻前出處理。”


    “啊哈,終於有我用武之地了。”


    不知道為何,高俊心裏還略帶有些興奮。


    第二小隊最先派出的並不是駐守的士兵,而是機器人以及一台無人機。


    機器人不需要在火星室外進行防護,速度可以達到最快。


    在後方基地指揮控製中心內,無人機傳回的畫麵立刻出現在中心內。


    “怎麽回事?”


    “報告,在a4區域發現一群不明人員,按照移動軌跡,對方是衝著我們的水源地而來的。”


    不用介紹,周奕清也從屏幕裏看到了無人機拍下的畫麵。


    3輛火星車正不斷的朝著雙方邊界駛去,沒有絲毫想減速的樣子,火星車尾部激蕩起的灰塵留下三道明顯的痕跡。


    “攔住他們,不能讓他們越線,看看他們想做什麽。”


    至於對方的身份,已經不用猜了。


    “我記得上個月剛到有一批新移民,會不會是這些人。”


    “不管了,等機器人見到他們再說吧。”


    a4區域的邊界處,10台武裝機器人正一字排開站在原地。


    見到這樣的場景,對方的火星車停了下來。


    “警告,前方禁止進入,請原地返回。”


    “嗨,羅森,我們竟然在火星上看到了機器人,太酷了。”


    “蠢貨,沒看見它們手裏的槍嘛,給我閉嘴。”


    為首的一個男人,穿著橘紅色的航天服舉著手裏的平板慢慢走了過來。


    高俊哪怕隻是看屏幕,都覺得有些緊張。


    “頻道269.12”


    “能聽到我說話嗎?對方的指揮官,我是火星新人類的代表,今天代表來到火星的新人類,要求前往前麵的水源地進行探查。


    我們一樣有權利使用火星的水源。”


    高俊感覺有些無厘頭,甚至懷疑翻譯器是不是壞了,什麽新人類,還在這談權利,聽語氣有點喝醉的感覺。


    “警告,警告,後退,禁止前進。”


    見這幾個人還在不斷的前進,機器人按照程序直接將手裏的槍端了起來,對方才停下腳步。


    “新人類,新人類,我們是新人類!”


    “這群人瘋了。”


    …………………………


    “這就是我們實驗室製作的概念車,目前還在不斷完善之中,需要做的努力還有很多。”


    保護傘科技實驗室內,王文菱正陪著一行人查看x項目的最新情況。


    “確實很神奇,我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不過工業部一定會支持你們願意將技術拿出來的這種行為。”


    “您放心,我們隻會生產反重力引擎,並配套一套動力控製係統。


    可以說給了車企非常大的自主權,相信有了反重力引擎,國產汽車產業徹底超越國外將不再是時間問題。”


    麵對工業部的大佬,王文菱很適合的放出一顆定心丸。


    “那可就太好了,我們同樣也會製定《發展反重力汽車產業5年規劃要求》,提供免稅等一係列扶持辦法。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反重力汽車在馬路上行駛。


    我相信今天一定會是曆史銘記的一天。”


    誰都不會懷疑,明年曆史書的現代史部分一定會改版,同時加一句“2027年10月11日,夏國科學家趙玄發明反重力引擎”。


    等送走大佬之後,王文菱有些疲憊的癱在了椅子上,這幾天確實因為反重力引擎的事累到了。


    “有什麽新鮮事嗎?”


    看著自己助理正盯著手機刷個不停,想換換腦子的王文菱問道。


    “董事長,是那些乘坐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艦去火星的人,那些人在網上公開宣稱自己是新人類。


    還把留在地球上的人叫舊人類,在網上引發了好大的爭議。


    無論是推特還是微博都是熱搜第一的話題,熱鬧的很。”


    “哼,新人類,還是那套血統論,走哪都忘不了,我還是皇帝的後裔呢,說什麽了嘛,真的是。”


    “嗯?我家祖上有當皇帝的嗎?”


    小助理內心悄悄的想著。


    “董事長,明天上午您還要出息國家博物館歸國文物展覽開幕式呢,早點休息吧今天。”


    上午8點整,趙玄以及王文菱作為保護傘科技公司的代表,乘車抵達國家博物館。


    “老板,你們是這次展覽的第一批光賞者,待會有簽字儀式需要參加。”


    雖然是官方活動,但趙玄難得有像現在這樣安靜的行走在博物館內,平常這裏基本都是人擠人的狀態。


    “趙玄,去過火星的人或者在火星生活的人真的會高人一等嗎?”


    王文菱跟在趙玄身旁,悄聲問道。


    “怎麽會這麽問?”


    “沒看新聞嗎,這幾天新人類的事鬧的爭議挺大的。”


    “火星重力並沒有地球的大,長時間待下去身體自然也會不一樣。


    已經發育完全的人類去了,影響不大,但在火星出生長大的人類,最起碼身高就要高不少。


    至於對智力的影響,數據太少,沒辦法做出判斷。”


    展覽結束之後,孫怡快步趕了過來,靠近趙玄耳朵低聲說了幾句。


    兩人便一起離開了會場。


    “老板,專機已經準備好了,等你一到就可以起飛出發。”


    新舊人類之爭,趙玄並不感興趣,趙玄更關注科技之爭。


    經過不到半小時的飛行,專機緩緩降落在了長安國際機場。


    郭京站在機場接待區翹首以盼,終於看到標誌有保護傘科技公司的騰雲超音速客機緩緩降落。


    “趙總,就等您了,測試馬上開始。”


    “嗯嗯,別客套了,先去現場吧,還有幾個小時,路上慢慢聊。”


    未來節約時間,趙玄打算直接坐直升機過去,目的地保護傘科技公司核設備開發中心實驗室距離長安還有2個多小時的車程,核聚變反應堆當然不可能設在城市內,周圍人跡活動越少越好。


    乘坐直升機也不過半個多小時,還不堵車。


    “今天的實驗有信心沒?”


    等下了直升機,郭京帶著趙玄往存放核聚變反應堆設備的實驗室走去。


    “我們全體研究員非常有信心,一定相信能成功,另外也非成功不可。


    如果成功的話,用月球開采回來的氦3可就成無價之寶了。”


    和中核實驗室開發的氚氘反應核聚變不同,保護傘科技實驗室開展的是氦3反應。


    得益於氚有價無市的珍貴度,氚氘反應核聚變的成本遠高於水電和風電。


    除非解決氚元素提取的問題,否則還真不好進行市場化運作。


    而氦3不同,從月球運回氦3就算最大的成本了,一次運輸的量非常大。


    隔著厚厚的特種玻璃,出現在趙玄麵前的正是保護傘科技實驗室的核聚變反應堆。


    外表非常像甜甜圈,占地麵積差不多有3個籃球場大小。


    “這就是我們的【火種】嗎?”


    “沒錯,我們的火種反應堆。中核工業的是燧人,”


    “全體注意,進行最後一次係統檢查,3、2、1,開始。”


    ai開始發揮自己最獨特的作用,那就是代替人進行檢測。


    這也是保護傘科技實驗室最獨特的地方,整個反應堆就好像一個機器人,具備自己的智能,可以自主檢測以及控製發電功率。


    人類僅需注意ai有無故障就好。


    “檢測完成,全係統完好,具備啟動條件。”


    ai的工作效率遠超在場所有人,因此全係統檢測一遍下來也並不需要多久。


    “趙總,你看?”


    “可以開始了。”


    “核聚變反應堆啟動,記錄第一次全係統啟動。”


    伴隨著一陣低頻“嗡嗡”聲想起,托卡馬克裝置內的溫度開始直線上升,很快便突破上億攝氏度,整個反應堆被超導體設備所產生的磁場所包圍。


    “開始連接發電設備,傳動軸啟動。”


    說是核聚變,其實根本上還是燒開水,將熱能轉換為動能,再轉換為電能。


    不像核裂變,核聚變的安全性高了不止一個水準。


    而且像火力發電,可以隨時中斷停止,不怕地震、洪澇等災害的影響。


    “開始輸出電力,正在測算中……


    模擬全功率輸出……峰值1168.1萬千瓦。”


    等結果出來,控製室現場所有人都直接奔了起來。


    要知道三峽水電站滿附和全機組裝機功率為2250萬千瓦。


    現在一台“火種”一號核聚變設備的發電量相當於半個三峽,這隻是一組核電設備而已,再安裝一台就能與三峽相當了。


    因為水量大小的關係,三峽水電站並不能全天候實時滿負荷發電,可核電機組卻可以。


    “這應該是全世界單機組發電量最大的的核電機組了,今天直接破紀錄。


    這可相當於一顆小太陽。”


    核電不愧是核電,設備裏麵相當於一顆氫彈不斷的在產生能量。


    “核心溫度3.4億攝氏度,正在保持。”


    3.4億攝氏度,可不就是顆小太陽嘛。


    “生產力從我們手上突破現有記錄了,絕對能在曆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這麽龐大的能量輸出,所代表的相當於從蒸汽機跨越內燃機時的曆史意義。


    趙玄這一刻也有種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可以降低發電功率了,另外這麽實驗室也可以接入核電機組的電,省的浪費。”


    上萬千瓦功率的電量,如果不用,就算白白浪費了一樣,這也是核聚變設備的好處,能夠實時調整輸出功率,避免線路設備長時間高功率載荷老化。


    ………………


    “實時新聞:保護傘科技實驗室剛剛宣布,其自主研發的核電設備火種一號今日滿負荷運行,發電量突破1168.1萬千瓦,能夠滿足一座中型城市的耗電量。


    同時,這也標準著我國又一核聚變反應堆技術成熟,很快便可以滿足商業運行要求。”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無論是社會,還是市場都有了一種麻木的錯覺感。


    明明距離20年才過去幾年,但這幾年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遠遠超過過去20年。


    很多人才明白當初工業革命時,那個時代的人有什麽感覺了。


    不得不說,第四次科技革開始的鍾聲已然敲響。


    慶功宴並沒有選擇去長安市,而是在實驗室餐廳辦的。


    如果所料不錯,現在這裏已經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反重力引擎改變的隻是交通方式,可核聚變設備改變的是人類生產力。


    每一次人類生產力的突破,所代表的都是生產資料的重新分配。


    能否在新世紀占據更多生產資料,決定著將來100年過什麽日子。


    “老板,國家電網以及南方電網的負責人想找您,希望能夠將機組的電緊急並網到國家電網中。”


    就在大家歡慶之中,孫怡帶著文件趕了過來。


    “這麽急嗎?”


    “老板你不知道,今年秋天西部、南部降水量創新低,可氣溫卻很高,用電緊張已經持續一周了。


    咱們這有了空餘電力,他們肯定希望能並網發電,要是可以的話,這麽多城市基本就不會缺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黑科技研發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者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者醫並收藏黑科技研發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