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從大唐朝穿越過來的,你對古代和現在的青年男女夫婦是怎麽點評的?”李默讓綠竹泡了一壺綠茶,端過來給李默和自已倒了一杯,就聽夫君問道“還有婆媳之間的關係給個點評!”“在為妻做點評之前,我要告訴夫君一個秘密。”綠竹坐在李默的身邊,端起茶幾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看著李默急切盼著綠竹說下去的眼神,笑了笑繼續說道“小辣椒羅光惠懷孕了,這是在母親的生日宴上親口對閨蜜們透露的信息。從這一點上看,現代的青年男女在戀愛,婚姻上比古代開放了很多,也人性化了很多,閃婚閃離的現象很突出。因為古代講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兒女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婚姻當然也要父母做主。洞房花燭夜,良宵值千金。有相當一部分夫妻都是在新郎用稱杆挑開紅蓋頭時,才彼此看清長像。他(她)們是先結婚後戀愛,夫妻之間的感情都是在婚後建立的。不像現代年青男女,都是自由戀愛,花前月下,情義綿長。閃戀閃婚,感情升溫很快,一麵生,二麵熟,三麵就出現了像羅光惠的現象。”說到這兒的綠竹停了停,喝了口李默遞過來的茶水,繼續說道“就拿夫君喜歡看《金牌調解》來說吧。二o一六年春節晚會上演的一個小品:小夫妻是該回娘家過年,還是該回婆家回家過年?這個問題咱們的老祖宗早就做出了明確的回答。既初一在男方家祭祖,初二回娘家拜見嶽父母。不過,總的看來經過歲月的流逝,還是有一些變化的。古時講究是男主外女主內,男耕女織。而現代的婦女不但要主外還要主內,既要參加工作掙錢養家,還要承擔家務生兒育女,出現了很多女強人,女漢子。這無疑肩上的擔子就沉重了許多,在這裏奉勸男士一句,你的妻子很不容易,放下大男人的架式,向妻子道一聲辛苦!”“說的太精采啦!”李默情不自盡地鼓起掌來“來,老婆,讓我抱抱!”綠竹很幸福地倒在李默的懷抱裏,閉上雙眼享受著甜蜜的愛。怱然她從李默的懷裏掙脫出來,十分痛心地說道“我真的沒想到羅光惠會這麽快懷孕。在生日宴會上,還沒等我告訴她對眼前這個男人要保持距離時,她就向閨蜜們宣布了懷孕的消息。我看著她一臉幸福的樣子,實在不想破壞那美好的氛圍。”“你到底看出關盛這個男人,到底有什麽不好的征兆呢?”“根據我一千多年的穿越時積攢下的經驗,從關盛的五官上應該看得出他不是單身漢,這樣以來就對沒有結過婚的羅光惠顯然是不公平的。可是他倆正處在熱戀中,連孩子都懷上了,這個時候關盛在羅光惠的眼裏就是白馬王子。如果你這個時候去勸她己經於事無補,弄不好還要破壞兄弟姐妹的情義!”“這個倔強,潑辣的丫頭一根筋,什麽事不碰到牆上是不會回頭的。”李默伸手摸了摸掛在綠竹脖頸上的香囊說“現在你該把寶貝拿出來了,讓夫君也開開眼,看看是個什麽樣的寶貝!”“那好吧,你轉過身去,不許偷看!”綠竹看李默將身體背了過去,就把左手按在****之間的封印上,右手將香囊托在手心上,口中念念有詞,喊了一聲“開!”隻見捆在香囊袋口的小繩自動彈開,袋口就像一朵盛開的牡丹花向綠竹開發。綠竹將口伸出香囊裏,又默念了幾聲咒語,從裏麵拿出一個花生豆大小通體閃著金光的小鈴鐺。然後又念了幾聲咒語,香囊袋口的小繩又自動係好。綠竹將小金鈴握在手心裏,告訴李默可以轉身睜眼看了。李默睜開眼後,綠竹將手伸開給李默看“夫君啊,你千萬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一件至寶,比你看過繡花鞋上的夜明珠還要珍貴。夫君看好啦!”綠竹說完,雙眼微閉,嘴唇動了幾下後,鼓起香腮衝著小金鈴鐺用力一吹。見證奇跡的時刻出現了,隻見花生米大小的鈴鐺,瞬間就長滿了綠竹的手掌。綠竹將小金鈴鐺從手掌上移到茶幾上,對李默說道“夫君啊,此鈴鐺叫集寶鈴鐺,跟聚寶盆有著異工同曲的工效。但此鈴鐺最忌貪得無厭,每次隻能在夜裏掌燈時分放進十兩紋銀,埋進小米裏呆一夜後,第二天拂曉將鈴鐺取出,十兩紋銀就會變為二十兩。但不能貪心,如果你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話,想將二十兩變為四十兩,那麽這個金鈴就失去的聚寶的功效。古代十兩紋銀折合現代的錢幣的話,大概是三百塊錢。我們今晚就將三百元錢放進去,明天就可多生成三百元錢。一夜三百,十夜就是三千,加上給她的五千元錢,扣去醫療保險報銷就差不多夠了。”李默聽綠竹講的都聽傻了,呆若木雞地直勾勾地看著綠竹的臉。“你怎麽啦,夫君?”綠竹板住李默的雙肩晃了幾下,問道“夫君,你這是什麽表情?為妻剛從古絹畫上走下來時,第一次告訴你香囊的秘密時,就告誡夫君不可起貪念之心的!”“不是為夫貪婪,而是感到驚訝!”李默重新將綠竹抱在懷中,在她那粉嫩的臉蛋上吻了一下說道“想不到愛妻的香囊裏還有這麽好的寶貝!”“好寶貝是有脾氣的,它不是無休止的出寶的。”綠竹的上半身己完全躺在李默的懷裏,笑得就像出水的芙蓉一樣的漂亮。她伸出白藕般的胳膊,用纖細他手指在李默的眉心點了一下。說道“這個寶貝是用來應急的,十天以後它就沒有了效力。這本是如來佛祖法座上大鵬鳥腿上綁的法鈴,分雌雄一對。雌的是用來變化糧食用的,也就是你往裏放一鬥麥子,第二天就會變出二鬥麥子。雄的就是你眼前的這個,它不但能變出銀子來,世上萬物都能變。而且它們能大能小,在大的東西它也能裝進去。後來在一次如來佛祖講法大會上,賜給了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給我貼上封印後,怕我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穿過中,有過不去的坎,渡不過去的水,就把這雄鈴借給我救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