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大典過後,


    夜色漸深,


    首輔府內燈火通明。


    高拱和高儀兩位輔臣相對而坐,


    麵色凝重。


    高拱端起茶杯,


    輕輕的抿了一口,


    率先打破了沉默,


    聲音裏充滿了堅定和急切:


    “高儀兄,今日大典雖已結束,


    但馮保之患卻如鯁在喉,不除不快。


    此人不除,朝政難安,我等亦難安。”


    高儀眉頭緊鎖,沉聲道:


    “閣老,我明白你的擔憂。


    但陛下剛剛登基,


    朝局尚需穩定。


    此時若貿然行動,


    恐引起不必要的動蕩。”


    高拱搖了搖頭,聲音提高了些許:


    “穩定?高儀兄,


    你看看馮保現在的所作所為,


    他假傳遺詔,擅自掌握司禮監和東廠,


    若再讓他坐大,


    哪裏還有我等立足之地?


    我們必須在大朝會上給他一個下馬威。”


    高儀輕輕歎了口氣,眉頭緊鎖:


    “閣老,此刻動手,


    萬一引起皇上還有兩宮太後的不滿,


    我們豈不是自找麻煩?”


    高拱眼中閃過一絲不耐煩:


    “馮保一日不除,


    這朝廷就一日不得安寧!


    我意已決,就在大朝會上,


    讓禦史上書,吏部給事中出麵,


    揭露馮保貪汙和矯詔的罪行。


    先試試水,


    看看皇上和兩宮太後的態度。”


    高儀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好吧,既然你決定了,我就陪你走這一遭。


    但我們必須小心行事,


    不能給馮保留下反擊的機會。”


    高拱滿意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


    說起高拱和馮保的矛盾,


    其實是積怨已久。


    嘉靖年間,


    皇宮之內權力暗流湧動。


    當時,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空缺,


    按常理,馮保作為秉筆太監,


    升任掌印太監本是順理成章之事。


    然而,馮保因一件小事不慎觸怒了穆宗,這讓他的晉升之路變得曲折。


    高拱深知,一旦馮保坐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


    其權勢將不可小覷,


    對他自己的地位構成嚴重威脅。


    於是,高拱巧妙布局,


    推薦禦用監太監陳洪代理掌印太監。


    這一舉措明顯違反了宮中慣例,


    因為掌禦用監的太監通常不能兼任司禮監的職位。


    高拱的意圖顯而易見,


    他試圖通過此舉鉗製馮保,


    限製其權力。


    陳洪感激高拱的提拔之恩,


    自然成了高拱在宮中的得力助手,


    兩人相互策應,試圖削弱馮保的影響力。


    不過,陳洪因文化淺薄,


    不久便因忤逆穆宗旨意而被罷官。


    麵對這一變故,


    高拱並未善罷甘休。


    他再次出手,


    推薦了掌尚膳監的孟衝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


    孟衝因主管皇上夥食而深得穆宗寵信,這一破例之舉讓孟衝坐上了高位。


    馮保對此自然是恨之入骨。


    他視高拱為眼中釘、肉中刺,決心伺機報複。


    兩人的矛盾因此激化,


    梁子就這樣結下了。


    背後的原因,不過是權力鬥爭的必然結果——高拱想要維護自己的政治地位,


    而馮保則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而這場鬥爭,


    注定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房間內高拱和高儀兩人商議許久後,


    兩人不覺相視一笑,


    仿佛已經看到了馮保倒台的那一刻。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


    這場倒馮運動,


    將會引發怎樣的風波和變故。


    翌日,


    朝陽初升,


    大明朝堂上已是一片肅穆。


    百官列隊,靜待皇帝駕臨。


    今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禦史劉良璧,手持沉甸甸的奏本,


    站在隊列之前,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吏部給事中陸樹德則站在一旁,


    他的臉上帶著幾分嚴肅,準備隨時給予劉良璧支持。


    隨著皇帝的到來,


    朝堂之上氣氛愈發緊張。


    劉良璧深吸一口氣,跨步向前,聲音洪亮而清晰:


    “陛下,臣有本要奏。


    臣經查實,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


    利用職務之便,大肆貪汙公款.


    且矯詔篡權,才得以升任司禮監掌印。


    其行為已嚴重敗壞朝廷風氣,


    請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炸開了鍋。


    陸樹德立即出列,緊隨其後:


    “臣附議劉禦史所奏。


    馮保之罪行,實乃朝廷之恥,


    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馮保站在一旁,


    麵色鐵青,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他沒想到自己會被如此突然地攻擊,


    但隨即冷靜下來,


    開始為自己辯解:


    “劉禦史、陸給事中,爾等所言,純屬子虛烏有!


    臣自入宮以來,一直恪盡職守,從無半點不軌之心。


    你們這般無端指責,是何居心?”


    劉良璧冷笑一聲,


    從袖中掏出一疊厚厚的證據:


    “馮保,你休要狡辯!


    這些證據,


    都是你貪腐、矯詔的鐵證!


    你若是能拿出反證,臣甘願領罪!”


    馮保麵色一變,但隨即恢複鎮定,


    大聲反駁:“這些證據?不過是你們捏造的謊言罷了!


    陛下,太後明鑒,臣從未做過此等事!”


    此時,


    朝堂上的部分小官也開始附和劉良璧和陸樹德,紛紛指責馮保的罪行。


    一時間,


    朝堂之上亂成一鍋粥。


    大臣們有的竊竊私語,


    有的麵露憤慨,有的則冷眼旁觀,


    靜待事態發展。


    我坐在龍椅上,


    眉頭緊鎖,顯然對這場爭吵感到十分不滿,


    雖然知道高拱和馮保的矛盾很深,


    但沒想到在我登基後第一天的朝會上就開始鬥了。


    哼!


    看來是沒人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裏啊!行吧,看你們表演吧!


    我掃視了一圈朝堂,


    隻見高拱這個老狐狸,


    眼睛微眯,老神自在的在一旁,


    好像什麽事也沒發生一樣。


    張居正則微低著頭,


    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不知道他在這場爭鬥中扮演什麽角色?


    最後我將目光移向兩宮太後的身上。


    隻見她們麵色凝重,


    顯然也在關注著這場鬥爭。


    突然,


    李太後站起身來,聲音威嚴:


    “陛下,此事關乎朝廷穩定,不可輕率處理。


    本宮認為,在查明真相之前,不宜對馮保進行定罪。


    同時,也應加強監察,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安靜下來。


    大臣們紛紛看向李太後,對她的決斷表示敬佩。


    馮保也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暫時安全了。


    老媽發話了,我微微頷首,同意了李太後的建議:


    “就按母後所言,加強監察,同時暫停對馮保的定罪。


    待查明真相後,再做定奪。”


    隨著皇帝的話音落下,


    朝堂上的氣氛逐漸緩和。


    大臣們紛紛回到自己的位置,開始議論紛紛。


    朝堂上的議論聲此起彼伏,


    但大都壓低了聲音,不敢過於放肆。


    劉良璧和陸樹德雖然心中不滿,


    但也知道此刻不是繼續爭執的時機,隻能暫且退下。


    馮保雖然暫時逃過一劫,


    但心中卻是波濤洶湧,他明白這場鬥爭才剛剛開始。


    高拱站在首輔的位置上,


    眼中閃過一絲滿意。


    他知道,今天的這場鬥爭雖然沒能直接將馮保拉下馬,


    但卻成功地在朝中掀起了波瀾,讓更多的人開始關注馮保的所作所為。


    這正是他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走著瞧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