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斜斜地射進東廠大牢的陰暗角落,


    給這個陰冷潮濕的地方帶來了一絲暖意。


    指揮使朱希孝站在牢門外,臉上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身著錦衣衛官服,腰間掛著長劍,顯得威風凜凜。


    “我要提審王大臣。”


    朱希孝對守在牢門外的東廠太監說道。


    東廠太監瞥了朱希孝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提審?你以為這是你家後院嗎?


    王大臣是重犯,沒有我們廠公的命令,誰也別想動他一根毫毛!”


    朱希孝眉頭一皺,但他知道與這些東廠的人硬碰硬不是明智之舉。


    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語氣平和下來:


    “我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前來提審的,


    還請行個方便。”


    東廠太監嗤笑一聲:


    “皇帝的命令?


    誰知道你是真是假?


    沒有廠公的手諭,誰也別想進去!”


    朱希孝心中一怒,


    但他很快壓製住了自己的情緒。


    他知道,此時不是發作的時候。


    他從懷中掏出一卷明黃色的聖旨,


    展開在東廠太監麵前:


    “這是皇帝的旨意,你自己看吧。”


    東廠太監見到聖旨,臉色頓時一變。


    他不敢怠慢,連忙接過聖旨仔細查看。


    確認無誤後,他臉上的傲慢之色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恭敬和惶恐:


    “指揮使大人,小的有眼無珠,多有得罪,還請大人恕罪。”


    朱希孝冷哼一聲,沒有理會東廠太監的道歉,徑直走進了牢房。


    牢房內陰暗潮濕,空氣中彌漫著腐臭的味道。


    王大臣被鎖在一張木床上,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看上去十分狼狽。


    “你就是王大臣?”朱希孝問道。


    王大臣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是……是我。”


    “你為何要刺殺皇帝?”朱希孝直接問道。


    王大臣愣了一下,隨即搖頭道:


    “我沒有刺殺皇帝,我隻是……隻是……”


    他猶豫了一下,似乎不知道該怎麽說。


    “隻是什麽?”朱希孝追問道。


    王大臣歎了口氣,緩緩道出了自己的經曆:


    “我是江南人士,後來去邊境戚繼光將軍的軍隊中當兵。


    那裏的生活太苦了,我受不了,就當了逃兵。


    本想回家,可路上沒有盤纏,就……就……”


    “就搶劫了?”朱希孝接口道。


    王大臣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悔恨:


    “我知道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


    我以後再也不敢了……”


    朱希孝聽完王大臣的敘述,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沒想到這個看似凶狠的刺客,背後竟有著這樣的故事。


    他深深地看了王大臣一眼,然後轉身離開了牢房。


    回到皇宮,朱希孝立刻向皇帝複命。


    他詳細匯報了提審王大臣的過程,以及王大臣的供述。


    我靜靜地聽著,眉頭緊鎖。


    “王大臣,江南人士,曾在戚繼光的軍隊中服役,後因不滿軍隊生活而當了逃兵,最終因沒有盤纏而走上了搶劫的道路。”


    我不禁喃喃自語,似乎在回憶著什麽。


    我聽完朱希孝的匯報,眉頭緊鎖,思緒飄回到穿越前那段真實的曆史。


    我清楚地記得,王大臣案是馮保為了排擠政敵高拱而精心策劃的,


    而張居正,雖未直接參與,卻也有可能在幕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高拱因此案而下台,讓我深感朝廷局勢的複雜與殘酷。


    我深吸了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斷的光芒。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利用這個案件來破局,改變朝廷的局勢。


    而要實現這個計劃,首先就需要試探張居正的態度,看看能否先拉攏他。


    “朱希孝,”我沉聲說道,“你去張居正府上,試探一下他對這個案子的看法。


    記得,要旁敲側擊,不要直接提及朕的意圖。


    朕要看看他的態度,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朱希孝心中一凜,他知道這是一個敏感而又重要的任務。


    他連忙跪下領旨:“臣遵旨,定當小心行事,不負陛下所托。”


    夜幕降臨,朱希孝帶著皇帝的密令,來到了張居正的府邸。


    他深知張居正的智慧與謀略,因此在交談中格外小心,盡量不露出破綻。


    朱希孝先是以談論朝局為由,引出了王大臣案的話題。


    他故意將話題引向案件的疑點與矛盾之處,試圖激起張居正的興趣和思考。


    張居正果然中計,他微微皺眉,陷入了沉思。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


    “這個案子確實疑點重重,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的政治陰謀。


    不過,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我們也不能妄下結論。”


    朱希孝見張居正的態度謹慎而中立,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他繼續試探道:


    “張大人所言極是。


    隻是,這個案子如今已經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廣泛關注。


    陛下也對此事極為重視,不知張大人有何高見?”


    張居正沉吟片刻,然後緩緩說道:“陛下聖明,自然會做出明智的決斷。


    作為臣子,我們應該全力支持陛下的決定,共同維護朝廷的穩定與繁榮。”


    朱希孝見張居正沒有直接表態支持或反對自己,心中明白他這是在試探自己的口風。


    於是,他故意轉移話題,談論起其他朝政事務,結束了這次試探性的交談。


    離開張居正府邸後,朱希孝立即返回皇宮,向我詳細匯報了與張居正的交談內容。


    聽完匯報後,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要拉攏張居正並不容易,但這也是我實現破局計劃的關鍵一步。


    突然,門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是太後關切的聲音:


    “皇兒,聽聞你遇刺,可有受傷?李太後神色焦急,滿臉擔憂地推開了禦書房的門。


    我見太後親自前來,連忙起身迎接,安慰道:


    “母後,兒臣無恙,您無需擔心。”


    我微笑著將太後扶到椅子上坐下,但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


    太後見我確實沒有受傷,才稍微鬆了口氣,但仍舊眉頭緊鎖:


    “這次刺客事件,讓母後深感不安。


    皇帝,你的安危關乎國家社稷,你可要萬分小心啊。”


    我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母後說得是,兒臣也深感自己需要加強防範。


    經過這次事件,兒臣決定習武強身,以保自己周全。”


    太後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皇帝有此決心,實乃國家之幸。隻是,這習武之事,需得尋一位武功高強的師傅才行。”


    我微微一笑,道:“母後所言極是。兒臣心中已有人選,正是那戰功赫赫的戚繼光將軍。


    他武藝高強,且對朝廷忠心耿耿,若得他指點,兒臣定能有所成就。”


    太後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戚繼光將軍?哀家也有所聞,若他能來教你,那自然是極好的。”


    她頓了頓,又補充道:“既是如此,那母後便為你下旨,讓戚將軍入宮教你武藝。”


    我聽後,心中大喜,連忙躬身行禮:“多謝母後成全。”


    而戚繼光也關乎我下一步計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