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禁城的文淵閣內,


    燈光如晝,內閣三位閣老圍坐一堂,


    首輔張居正,麵容嚴峻,


    眼神中透露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


    次輔馬自強,


    雖已年近花甲,但精神矍鑠,


    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卻依舊不失威嚴。


    而閣老呂調陽,


    雖稍顯年輕,但氣質沉穩,不怒自威。


    隨著一陣輕微的腳步聲,


    張瀚快步走入閣中,躬身行禮:


    “諸位閣老安好,下官來遲了。”


    張居正微微頷首,聲音沉穩:


    “張尚書不必多禮,


    我們今日召你前來,


    是想了解目前京城的糧食儲備情況。”


    張瀚麵色凝重,正色道:


    “回稟閣老,目前京城糧食儲備尚足,


    地方州縣每年都會按照慣例供應一部分糧食,


    同時,山東、河南及河北南部地區作為主產區,


    通過運河等水係將糧食源源不斷地運送到京城。


    但大部分依賴京杭大運河運來的南方糧食。


    今年冬天提前,且天氣寒冷,運河恐有結冰之虞,屆時水路運輸將受阻。”


    馬自強眉頭緊鎖,沉聲道:


    “若水路受阻,陸路運輸能否彌補?”


    張瀚搖頭道:


    “陸路運輸雖可彌補部分缺口,但條件艱苦,


    運輸量有限,難以完全替代水路。”


    呂調陽沉吟片刻,開口道:


    “那軍屯自給的情況如何?能否減輕一些負擔?”


    張瀚歎了口氣:


    “軍屯製度雖好,但近年來士兵被頻繁抽調,


    耕作任務難以完成,產量遠不及定額。”


    馬自強此時插話道:


    “商人參與也是一個不錯的補充。


    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加大與商人的合作力度,


    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糧食的采購和運輸中來?”


    張居正輕輕敲擊著桌麵,沉聲道:


    “呂大人所言有理。


    我們確實需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確保京城的糧食供應。


    不過,我們也要警惕商人的逐利本性,


    確保他們不會趁機哄抬糧價。”


    馬自強聞言,哈哈大笑:


    “張大人過慮了。


    商人逐利,但也懂得趨利避害。


    隻要我們製定合理的政策,他們自然會願意與我們合作。”


    此時,呂調陽突然笑道:


    “不過話說回來,這漕運若是真的中斷了,咱們京城的大廚們可就要頭疼了。


    那些南方的稻米、鮮魚,可都是他們做菜的好材料啊!”


    此言一出,眾人皆笑。


    張瀚也忍不住笑了:


    “呂閣老說得是,


    不過咱們北方的麵食也是一絕,


    相信大廚們定能應對自如。”


    在歡笑中,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然而,張居正知道,這背後是關乎國家安危的大事。


    張居正嚴肅說道:


    “總之,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他站起身來,目光堅定:


    “我們分頭行動。


    張尚書,你負責催促漕運抓緊時間運輸糧食;


    馬次輔,你負責整頓軍屯製度,提高產量;


    呂閣老,你負責與商人溝通,鼓勵他們參與糧食運輸。


    我們必須確保京城百姓的口糧無憂!”


    文淵閣內,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兩位閣老和張尚書各自領命而去,


    他們知道,即將到來的冬天將是對他們的一大考驗。


    漠北,


    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


    寒風凜冽,雪花紛飛。


    土謝圖汗部的王庭內,火光搖曳,


    溫暖著整個空間。


    首領阿巴岱汗身披厚實的皮毛鬥篷,


    坐在火堆旁,眉頭緊鎖,滿臉擔憂。


    大王子袞紮布站在一旁,


    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阿巴岱汗歎息一聲,緩緩開口:


    “這雪已經下了快一個月了,沒有停下的跡象。我們部落的民生物資,


    如鹽、糧食、茶等,都緊缺得很。


    袞紮布,你可有良策?”


    袞紮布深吸一口氣,回答道:


    “父汗,我知道您的擔憂。


    上次與大明朝商人範德的合作確實吹了,


    聽說他因販賣私鹽被殺頭抄了家。


    不過,我已經在大明京城尋找新的渠道了,


    相信很快就會有好消息傳來。”


    阿巴岱汗眼中閃過一絲憂色,但隨即又變得堅定起來:


    “袞紮布,你是我們部落的支柱。


    我知道你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


    隻是這雪勢如此凶猛,


    我擔心我們的族人能否熬過這個冬天。”


    袞紮布拍了拍阿巴岱汗的肩膀,安慰道:


    “父汗,您放心。我會盡我所能,為部落爭取到更多的物資。


    同時,我也會組織族人進行狩獵和采集,盡量自給自足。


    我們草原上的兒女,從來都不怕困難。”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氣喘籲籲地喊道:


    “報——!大王子,大明京城來信了!”


    袞紮布眼中閃過一絲喜色,立刻接過信件,快速瀏覽起來。


    阿巴岱汗也緊張地湊了過來,兩人一起閱讀著信件的內容。


    信件中傳來了好消息,新的商路已經找到,


    預計大批的物資將在不久後抵達部落……


    火光映照下,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似乎部落糧食緊缺的問題馬上能解決了.....


    天津運河碼頭,


    寒風凜冽,雪花紛飛。


    一艘巨大的漕運船隻停在岸邊,船上燈火通明,


    卻掩不住漕運督糧道宋弘誌臉上的愁雲。


    他站在船頭,望著前方結冰的河道,眉頭緊鎖。


    “今年的雪下得真早啊。”宋弘誌喃喃自語,


    聲音裏透著無奈。


    如果河道不解凍,漕運就無法繼續,


    而京城百姓的糧食供應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數日後,


    理漕參政周子建匆匆趕來,


    他的臉上也帶著同樣的憂慮。


    “弘誌兄,情況如何了?”他問道。


    宋弘誌搖了搖頭,“河道還是結冰,走水路行不通。我們得想辦法了。”


    周子建歎了口氣,


    “是啊,每年漕運兩次,每次各運300萬石糧食和120萬噸煤,


    這些糧食和煤炭可是京城70萬百姓四個月的生活所需啊。


    如果繼續耽擱,後果不堪設想。”


    “我已經在考慮上報朝廷了。”宋弘誌說,


    “但我們必須先有個應對方案。”


    正當他們商議之際,


    天津巡漕禦史梁文昭匆匆趕來,一進門就質問:“為何還不繼續運輸?


    京城百姓的糧食供應可等不得!”


    周子建忙解釋道:


    “梁大人,河道結冰被堵,


    我們實在無法繼續走水路。


    我們正在商議對策。”


    梁文昭聽後,臉色更加嚴峻,


    “那有何對策?總不能讓百姓挨餓受凍吧!”


    “我們已經考慮走陸路。”周子建說,


    “但時間至少要延遲一周,如果天氣狀況不好,可能還要好幾周。


    而且走陸路人力也不夠,運貨的設備也沒有。”


    梁文昭聽後,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說:“那就馬上上報朝廷吧!


    同時,我們也要盡快組織人力物力,


    做好走陸路的準備。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百姓受苦!”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這時,


    船艙外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


    原來是幾名船工正在爭論著什麽。


    周子建站起身來,走到窗邊,向外望去。


    隻見一名船工手中拿著一塊破冰工具,激動地比劃著:


    “我說咱們幹脆鑿開冰層,繼續走水路算了!”


    這話一出,船艙內頓時一片哄笑。


    周子建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轉身對眾人說:


    “這位船工的想法倒是挺有創意的,


    可惜這冰層厚達數尺,單憑我們這些人手,


    恐怕得鑿到明年春天去了。”


    眾人聞言又是一陣哄笑,


    緊張的氣氛也稍微緩解了一些。


    但宋弘誌和周子建等人知道,


    他們麵臨的問題依然嚴峻,


    必須盡快找到解決辦法,


    確保京城的百姓能夠安然度過這個冬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