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勒城的建州首領王杲的議事廳內,


    王杲與兒子王台相對而坐,


    燭火在夜色中搖曳,


    將兩人的臉龐映得明暗交錯。


    王台臉上洋溢著興奮之色,他手握拳頭,


    仿佛已經預見到了勝利。


    “阿瑪,這次議事的效果非常好,


    我們一定能集全建州女真之力,直搗黃龍,


    殺向遼東重鎮廣寧城,占領那裏!”


    王台的聲音充滿自信。


    王杲微微頷首,但眼中卻閃過一絲憂慮。


    深深地看了兒子一眼,心中不禁感歎:


    這孩子身體魁梧,卻似乎沒長腦子。


    他擔心自己百年之後,


    這份家業能否得到妥善的繼承。


    “王台,你太過樂觀了。”


    王杲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幾分責備,


    “你沒看出很多部族實際上是陽奉陰違,


    他們隻是迫於大勢才答應出征。


    打贏了還好,萬一打了敗仗,我們可就危險了。”


    王台被父親的話一噎,尷尬地撓了撓頭,不解地問:“那怎麽辦?”


    王杲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他湊近兒子,神秘地低聲說:


    “你出征後,要盯著長白山朱舍裏部。


    他們雖然表麵上答應出征,但心思難測。


    一旦有風吹草動,你要立即向我報告。”


    王台聽得一頭霧水,不解地問:


    “盯著他們幹什麽?


    他們又不會有什麽動作。”


    王杲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


    “王台啊,你要記住,人心難測。


    這些女真族部落,各有心思,


    我們必須時刻防備著他們。


    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王台雖然還是有些不解,


    但看到父親嚴肅的表情,


    他知道父親一定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於是,他鄭重地點了點頭,


    表示會按照父親的吩咐去做。


    此時,


    在廣寧城的總兵府議事廳內,


    燈火通明,眾將齊聚一堂。


    氣氛緊張而肅穆,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對即將到來的戰事的擔憂。


    遼東巡撫魏學曾坐在主位,


    他年約五十,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


    但雙眼依舊炯炯有神。


    緊鎖著眉頭,目光在眾將臉上掃過,


    最後落在總兵李成梁身上。


    李成梁,這位久經沙場的將軍,


    此時也顯得異常凝重。


    他站起身,聲音低沉地說:


    “剛剛收到密探的消息,


    建州女真首領王杲正在集結全建州之力,


    準備侵犯我遼東。”


    話音一落,議事廳內一片嘩然。


    參將李如鬆迅速走到地圖前,


    開始分析當前的形勢。他指著地圖上的各個部落,


    詳細解釋了王杲的兵力分布和可能的進攻方向。


    “王杲本部舉兵三萬,


    其餘建州五部各出兵五千,


    長白山二部中朱舍裏部出兵一萬,


    訥殷部出兵三千。


    再加上其餘小部落,預計有八萬之眾,


    但他們號稱十萬大軍。”


    李如鬆的聲音清晰而有力,


    每一個數字都敲擊在眾將的心頭。


    魏學曾倒吸一口涼氣,他的眉頭緊鎖得更深了。


    深知這次的壓力之大,


    這兵力幾乎與整個遼東鎮的兵力相當,


    而且都是以騎兵為主。


    他沉聲說:


    “這兵力確實不小,我們應該向朝廷求援。”


    李成梁擺了擺手,示意魏學曾繼續聽下去。


    他深知朝廷的支援需要時間,


    而現在他們必須靠自己來應對這場危機。


    轉向李如鬆道:“如鬆,繼續分析。”


    李如鬆繼續介紹:


    “遼東鎮長城全長九百餘公裏,兵力分布廣泛。


    我們擁有完善的陸海防禦體係,


    總兵力接近十萬。


    遼陽城屯兵六衛,兵員三萬三千餘名;


    廣寧城作為最大的衛城,駐有兵員二萬二千餘人。”


    “目前還未探查到建州女真的主攻方向。”


    李如鬆最後總結道,


    “但我們必須做好全麵防禦的準備。”


    李成梁點了點頭,他環視四周,問:


    “大家有什麽意見?”


    參將查大受站起身,他臉色凝重地說:


    “敵人攻擊方向未明朗,


    而且敵人都是騎兵,


    我方騎兵不多,就兩萬,


    大部分是步兵。


    我認為我們應該先做好防禦準備。”


    參將劉興祚也表示讚同,他說:


    “我同意查將軍的看法。


    我們應該堅壁清野,以防禦為主。


    同時,也可以考慮適當放棄一些沒有戰略意義的地方。”


    遊擊將軍李如柏年輕氣盛,他站起身,大聲說:“不能一味防守!


    我們應該利用好手頭的騎兵,


    出其不意地攻擊敵人,


    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言一出,議事廳內頓時響起一片笑聲。


    李成梁也微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如柏啊,你還是太年輕了。


    戰爭不是兒戲,我們不能冒險行事。


    我們要做的是穩紮穩打,確保遼東的安全。”


    李如柏被眾人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父親,我覺得我們應該給敵人一個教訓,


    讓他們知道我們遼東的厲害!”


    李成梁看著兒子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欣慰。


    拍了拍李如柏的肩膀,說道:


    “你的勇氣我很欣賞,但戰爭不是靠勇氣就能取勝的。


    我們要用智慧和策略來戰勝敵人。”


    議事廳內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


    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李成梁和魏學曾仔細聆聽每個人的意見,


    心中也在思考著最佳的應對策略。


    此時,


    參將李如鬆站在地圖前,眉頭緊鎖,


    手指在地圖上緩緩滑動,


    似乎在尋找著什麽。


    “諸位,”李如鬆開口,聲音堅定而有力,


    “我仔細分析了敵情。


    建州女真此次集結的兵力確實龐大,


    但他們也有兩大明顯的劣勢。”


    他頓了頓,環顧四周,


    確保每個人都在認真聆聽。


    “首先,他們幾乎全是騎兵,


    這讓他們在野戰中如魚得水,但現在是初冬,


    大雪紛飛,騎兵在雪地中行動將受到極大限製,


    衝鋒的優勢蕩然無存。


    再者,騎兵不擅長攻堅戰,


    他們沒有攻城利器,


    難以對大型城市構成威脅。”


    李如鬆的語速加快,語氣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清晰認識:


    “其次,他們是自帶幹糧,


    這意味著他們的攻擊不會持續太久。


    即便邊戰邊搶,糧草補給也是一大難題。


    如果雪繼續下,他們便會不攻自破,


    糧草斷絕,自然退卻。”


    “所以,我推斷他們的目標很可能是廣寧城或遼陽城。”李如鬆的目光堅定,掃視著眾人,


    “如果他們能迅速攻下其中一座,必能震懾我軍。”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副將祖仁更是補充說:


    “李參將所言極是。


    建州女真內部不和,


    未必能聽從王杲的指揮,使出全力。


    這給了我們更多的機會。”


    總兵李成梁站起身來,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最終定格在李如鬆身上:


    “如鬆的分析非常到位。


    我們確實不需要過多擔心。


    接下來,我們要以防禦為主,


    堅壁清野,抽調兵力集中防禦廣寧城和遼陽城。”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同時,我們要組建騎兵敢死隊,


    伺機反擊,給敵軍以迎頭痛擊。”


    眾將士齊聲應諾,士氣高昂。


    李如鬆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此戰,我們必勝!”


    李成梁點頭微笑,揮手示意眾人散去準備。


    營帳內漸漸安靜下來,


    隻剩下搖曳的燈火和偶爾傳來的雪落聲。


    李成梁站在地圖前,


    目光深邃地凝視著廣寧城和遼陽城的位置,


    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戰意。


    他知道,大戰即將來臨,


    而他,將帶領他的將士們,迎接這場考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