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元年,


    臘月二十三,小年夜,


    雪花紛飛,給京城披上了一層銀裝。


    皇帝陛下,不顧嚴寒,


    興致勃勃地攜帶著火鍋食材與貼身太監小三子,


    再次踏入了錦衣衛僉事王偉那並不起眼的宅邸。


    小三子輕叩門扉,不多時,


    門吱呀一聲開了,露出王偉之女王喜姐略帶不滿卻又不失禮貌的臉龐。“怎麽又是你們?”


    她輕聲嘟囔,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與好奇。


    我見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仿佛早已習慣這“不速之客”的身份,


    溫和地回應:“喜姐啊,我這不是饞你爹家的火鍋了嘛,


    還有,今日小年,


    朕也想來沾沾你們家的喜氣。”


    王喜姐聞言,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隨即側身讓路,嘴上雖未多言,


    心中卻已默認了這位“常客”的到訪。


    進入院中,隻見王偉正身著便服,


    手持香火,神情專注地在廚房前祭灶神。


    煙霧繚繞中,一股溫馨而又莊重的氛圍彌漫開來。


    “王哥好雅興,看來我來得正是時候。”


    萬曆步入,打斷了王偉的禱告,


    言語間滿是調侃。


    王偉連忙轉身行禮,笑道:


    “公子蒞臨寒舍,有失遠迎。


    今日小年,祭灶乃民間習俗,


    不敢忘本。”


    “哈哈,說得好。我今日便與你們一同祭灶,


    圖個吉利。”


    萬曆說著,也參與到祭灶的準備中來,


    親手擺放供品,


    與小三子、王偉乃至王喜姐一同忙碌起來。


    祭灶儀式開始,一家人在灶前虔誠禱告,


    希望來年風調雨順,家國平安。


    王喜姐偷偷瞄向皇帝,見他一臉認真,


    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莫名的暖意,


    這份關懷,讓這個冬日不再寒冷。


    突然,一陣風吹過,


    灶台上的燭火搖曳,


    似乎預示著什麽。


    王偉見狀,笑道:


    “看來灶王爺也急著品嚐火鍋呢!”


    一句話,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緊張的氣氛瞬間變得輕鬆愉悅。


    祭灶神的儀式在一片祥和之中圓滿結束,


    我與王偉移步至屋內,爐火旁,


    兩人對坐,氣氛既莊重又溫馨。


    窗外雪花紛飛,


    為這冬日的夜晚增添了幾分靜謐與美麗。


    “王卿家,”我輕抿一口熱茶,目光深邃,


    “年後,朕有項重要任務需你與海瑞共同承擔。


    此事關乎社稷安危,


    非你二人不可勝任。”


    王偉聞言,神色一凜,隨即又恢複平靜,拱手道:


    “臣雖不才,但傷已漸愈,


    定當全力以赴,不負陛下厚望。


    隻是,不知具體是何任務?”


    我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信任與期待:


    “具體事宜,海瑞自會與你詳談。


    朕相信,以你二人的才智與膽識,


    定能圓滿完成。”


    此時,


    廚房內傳來小三子與王喜姐的歡聲笑語,


    以及鍋碗瓢盆的碰撞聲,


    為這靜謐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生活氣息。


    我與王偉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信任,


    在無言中傳遞。


    不久,


    火鍋的香氣彌漫開來,


    小三子與王喜姐端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與羊肉步入屋內。


    四人圍坐一桌,


    窗外雪景如畫,屋內暖意融融。


    “來來來,嚐嚐這羊肉,可是上好的草原羔羊。”


    王喜姐熱情地招呼著,


    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


    我夾起一片羊肉,輕嚐一口,讚不絕口:


    “果然鮮美,家有喜姐,


    如有一寶,王哥真是好福氣啊。”


    王偉謙遜一笑,心中卻滿是自豪。


    火鍋的熱氣模糊了他們的麵龐,


    卻溫暖了彼此的心房。


    在這寒冷的冬夜,


    他們不僅品嚐著美食,


    更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和諧,


    仿佛世間一切煩惱都隨風而去。


    慈寧宮內,


    燭光搖曳,


    映照出李太後端莊而深邃的麵容。


    她坐在金絲楠木製成的龍椅上,


    目光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威嚴。


    張居正則立於一旁,身著官服,


    神色凝重,手中緊握著一卷奏折,


    顯然是在深思熟慮著什麽。


    “居正啊,”李太後輕輕開口,打破了室內的沉靜,


    “皇帝登基已有半年光景,


    你且說說,


    他這半年來的表現如何?”


    張居正聞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顫。


    他深知太後此問非同小可,


    既是對皇帝執政的考量,


    也是對他這位首輔大臣的試探。


    他迅速整理思緒,恭敬答道:


    “回稟太後,陛下自登基以來,勤勉不輟,


    治國能力確有突飛猛進之勢。


    不僅學業未曾荒廢,


    更在朝堂之上大刀闊斧,整治貪腐,


    對內安定民心,對外則屢戰屢勝,


    尤其是對蒙古與女真的戰爭,


    更是彰顯了天威。”


    李太後聽後,臉上並未露出明顯的喜色,


    反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空,看到了更遠的地方。


    片刻後,她緩緩開口,語氣堅定:


    “居正,哀家思量再三,決定還政於皇帝。


    他既有此等治國之才,自當親自執掌朝政,


    以展宏圖。”


    張居正聞言,心中不禁暗自吃驚。


    他雖知皇帝成長迅速,


    但未曾料到太後竟會如此決斷。


    他試探性地問道:


    “太後,陛下雖天資聰穎,


    但此時清親政,是否尚顯倉促?


    朝中之事千頭萬緒,


    恐陛下一時難以應對周全。”


    李太後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居正,你乃國之棟梁,哀家自然信得過你。


    但皇帝終歸是皇帝,他需要曆練,需要成長。


    哀家雖不舍,但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為了皇帝的未來,還政於他,


    乃是勢在必行。”


    張居正見狀,心中雖有不舍,


    卻也明白太後的苦心。


    他深吸一口氣,躬身行禮道:


    “太後聖明,臣遵旨。


    臣定當竭盡所能,輔佐陛下,共創大明盛世。”


    這一刻,


    慈寧宮內,


    母子情深與君臣之義交織在一起,


    形成了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麵。


    而窗外的月光,似乎也變得更加明亮,


    仿佛在為這一曆史性的決定見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