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


    何心隱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額頭微汗,目光中既有決絕也有不甘。


    他深吸一口氣,終是抬頭,目光堅定地對上朱翊鈞那雙深邃的龍目。


    何心隱咬牙:“皇上英明,臣的確存了私心,欲借皇上之手除張江陵。但臣所圖,不過是為道學一線生機。”


    朱翊鈞冷笑:“一線生機?你可知,你這一念之差,險些讓天下大亂?”


    他緩步走下龍階,每一步都似重錘落在何心隱心上。朱翊鈞的眼神裏既有威嚴也有失望,仿佛能洞穿人心。


    何心隱匍匐:“臣知錯,臣之道學確有偏頗,未能體察天下大義。皇上所言,方為真道學。”


    朱翊鈞停下腳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你要明白,真正的道學,非閉門造車,而是經世致用,惠及蒼生。”


    張居正站在一旁,臉色鐵青,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張居正怒不可遏:“陛下,此等狂徒,若不嚴懲,何以正視聽?”


    朱翊鈞轉頭,目光如炬:“先生勿急,朕自有計較。”


    他再次看向何心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寬容:“何心隱,你既有悔意,朕便給你一個機會。但你要記住,你的命,是朕給你的,你的道學,也需為朕所用。”


    何心隱眼中閃過一絲希望:“臣願以餘生,修正道學,為皇上分憂。”


    殿內氣氛稍有緩和,但暗流湧動


    朱翊鈞走回龍椅,坐下,目光掃過眾人:“何心隱,你既知錯,便需用實際行動證明。朕命你供出同黨,親自糾正其邪說,並寫下悔過書,昭告天下。”


    何心隱叩首:“臣遵旨,定不負皇上厚望。”


    朱翊鈞威嚴的麵容上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目光如炬,直視著跪於階下的何心隱。“何卿,朕知你學識淵博,今日便賜你一項特別的任務。”


    何心隱心中一凜,卻也不失風度地拱手道:“臣洗耳恭聽,願為皇上分憂。”


    “好!”朱翊鈞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回蕩,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威嚴,“朕要你深思一題:世人皆慕權貴,此心本無可厚非,但試問,胡夷之族,是否便能淩駕於我漢人之上?反之,我漢人又是否天生高貴於胡人?”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驟緊,連空氣都似乎凝固了幾分。何心隱聞言,瞳孔微縮,隨即迅速恢複鎮定,領旨謝恩,心中卻已翻江倒海。


    一旁的起居注官沈鯉,低聲重複著那道題目,眉頭緊鎖,顯然也在思索其背後的深意。


    而張居正,這位權傾朝野的首輔,更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光芒。


    待眾人散去,沈鯉忍不住向張居正問道:“師相,陛下此問,是否預示著未來將有重大變革,意在強化華夷之辨?”


    張居正微微一笑,那笑容裏既有對皇權的敬畏,也有對時局的洞察。


    “惠民之策,自當廣施天下,不論胡漢。但人心之向背,卻需以禮義為基。知我中華之禮,崇我中華之道,方顯尊貴,方得朝廷之惠。”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多了幾分感慨:“陛下此舉,實則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對倭之戰,鋪墊人心之戰。方逢時在軍事上籌謀,陛下則在文化、在人心上布局,此乃真正的帝王之術,為政之大道啊!”


    言罷,張居正輕歎一聲,眼中閃過一抹疲憊與釋然。“吾輩老矣,是時候讓後來者接過這重擔了。”


    何心隱被沉重的枷鎖拖拽著,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刀尖之上,踏入了那傳說中陰森可怖的詔獄。昏暗的燭光搖曳,映照出四周斑駁的牆壁,空氣中彌漫著黴濕與絕望的氣息。他的心髒猛地一縮,仿佛連呼吸都變得艱難起來。


    “這……這哪是治學之所,簡直是人間煉獄!”何心隱的聲音在空曠的走廊裏回蕩,帶著幾分顫抖與不可置信。


    就在這時,一陣淒厲的哭嚎從某個角落傳來,如同寒風中的孤狼,撕扯著人心。錦衣衛押送的步伐未停,隻是冷冷地回了一句:“這裏是讓貪官汙吏們悔不當初的地方。”


    “原太常少卿,徐階大人的長子徐璠,便是前車之鑒。”王敬的聲音適時響起,低沉而有力,他站在何心隱身後,目光如炬,“他自恃才高,卻忘了為官之本,如今落得個皮開肉綻的下場。”


    何心隱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望向那處哀嚎的源頭,隻見徐璠衣衫襤褸,血肉模糊,卻依舊在哭訴著自己的罪行,字字泣血:“我……我愧對家父,更愧對天下蒼生!若能重來,我定當嚴於律己,清廉為官!”


    “王學中人,亦難逃私欲之困。”何心隱輕聲歎息,眼神中既有同情也有警醒,“你我皆需銘記,寡欲方能立身,節欲方能致遠。”


    正當氣氛凝重之際,又是一陣騷動傳來,隻見一名官員被五花大綁,踉蹌著被帶入另一間牢房。此人正是原浙江巡按禦蘇玉,麵容憔悴,眼神空洞,還未及受刑,已是淚流滿麵。


    “他?又是因為何事?”何心隱忍不住問道,聲音中透露出幾分好奇與同情。


    “貪贓枉法,與民爭利,最終自食惡果。”王敬簡短回答,語氣中滿是諷刺,“他以為能顛倒黑白,卻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何心隱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環顧四周,這些曾經的官員,或位高權重,或才華橫溢,如今卻都淪為階下囚,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皇上聖明,此地確為治學之地,非但治人之學問,更治心之貪欲。”何心隱緩緩說道,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但願我等能以此為鑒,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