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落馬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 作者:道心悠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色已深,禦馬監內燈火闌珊,張誠麵色凝重地望著王偉遠去的方向,心中五味雜陳。
他轉身步入內室,迎麵碰上正擦拭額間細汗的張宏,
“老祖宗,這夜深人靜的,錦衣衛那邊動靜可不小,您這心裏可有數?”
張誠邊說邊拿起一旁的蒲扇,為張宏輕輕扇動,自己額上的汗珠卻也顧不上擦。
張宏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幾分世故與無奈:“張公公啊,這宮裏頭的事,你還是直接問廠督為好。我這把老骨頭,早就不插手那些個風風雨雨了。”
“瞧您說的,您可是禦馬監的掌印,誰能越過您去?”張誠笑得諂媚,手上的扇子也沒停,
“但話說回來,人大了心思也就多了,鳥兒大了還得飛出窩呢,這宮裏頭的人啊,心也都散了。”
張宏聞言,眼神微閃,歎息道:“是啊,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咱家雖是掌印,可這年頭,誰又真正聽誰的?你若是心裏有疙瘩,直接找皇爺說清楚便是。”
張誠笑容一僵,隨即又恢複常態,話鋒一轉:“其實也是小事一樁,就是那王偉,近來行事越發讓人摸不著頭腦,總感覺他快成張家的看門狗了。”
張宏淡淡一笑,似是對這話題並不感興趣:“張公公,這事兒你該去找廠督聊聊,我這兒可管不著外頭的事兒。”
“老祖宗您這就見外了,咱倆誰跟誰啊?”張誠自嘲一笑,話鋒再轉,“您不是常與士大夫交好嗎?怎麽人家王偉就不行?”
話音剛落,鄭陽推門而入,一身輕鬆,顯然對外麵的風波毫不在意。
他隨意地脫下外袍,洗了把臉,徑直對張宏道:“不過就是幾個貪官落馬,陛下讓錦衣衛走一趟罷了,與咱們內廷何幹?”
鄭陽的話讓氣氛稍稍緩和,他轉而看向張誠,語氣中帶著一絲戲謔:“張公公,您就放心吧,隻要是內閣的票擬,皇爺都是批紅照準的,咱們隻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張宏聞言,點了點頭,戴上三山帽,緩緩走出房間,留下一室沉思的張誠和鄭陽。
“對了,皇爺口諭,讓你也去乾清宮一趟。”鄭陽突然對張誠說道,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張誠瞬間臉色蒼白,險些癱倒在地。
“這……這是為何?”張誠顫聲問道,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鄭陽微微一笑,卻未多言,轉身離去,留下一室緊張與猜測。
......................
夜色如墨,京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息。
兵部衙門外,錦衣衛的鐵甲在月光下泛著寒光,將兵部圍得水泄不通,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武選司郎中李驍與一眾郎官,在兵部尚書譚綸的帶領下,走出衙門,麵對著領頭的錦衣衛王偉敬,心中皆是不安。
王偉手持聖旨,聲音冷冽:“有旨意,即刻拿兵部武選司郎中李驍等武選司大小官吏去詔獄!”
李驍聞言,臉色瞬間煞白,他難以置信地看向譚綸,聲音顫抖:“尚書大人,我們武選司是冤枉的!”譚綸眉頭緊鎖,同樣不解,但他隻能無奈搖頭,示意自己也不知情。
李驍心中絕望,喃喃自語:“怎麽會到如此地步?就算郭子章告我的狀,師相也不可能讓這樣的旨意出現,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然而,錦衣衛的動作迅速而無情,兩名校尉上前,不由分說地將李驍架起,往外拖去。
李驍拚命掙紮,嘶聲大喊:
“你們不能拿我!你們知道我恩輔是誰嗎?!我要見師相!我要見師相!”
他的呼喊聲在夜空中回蕩,卻未能阻止被帶走的命運。
隨後,武選司的其他官吏也一一被扣押,場麵混亂而淒涼。
與此同時,六科廊衙門也未能幸免,吏科都給事中王中輝同樣遭遇了突如其來的變故。
當得知錦衣衛是衝他而來時,王中輝初時以為是夢,但隨後肩膀上傳來的劇痛讓他瞬間清醒。
他驚愕地喊道:“這是什麽情況,張江陵怎麽會讓錦衣衛來拿我!”憤怒與不解交織,他破口大罵:“張居正!我又不是劉台之輩,你怎能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然而,怒罵之後,王中輝的憤怒逐漸轉化為恐懼與沉默。
他意識到,或許是因為自己等人背後的秘密被張居正察覺,這才招致了如此下場。
京城的官員們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惶恐不安。
他們原以為在張居正的庇護下,可以安心做官,享受權勢與財富。
但如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們意識到,即便是“自己人”,也難逃被清理的命運。
一時間,京城官場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猜測下一個被拿下的會是誰。
夜幕下的內閣,燈火通明,氣氛凝重。
戶部尚書王國光、兵部尚書譚綸與新任工部尚書曾省吾,三位張居正的心腹大員,腳步匆匆,神色焦急,齊聚一堂,隻為探明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背後的真相。
他轉身步入內室,迎麵碰上正擦拭額間細汗的張宏,
“老祖宗,這夜深人靜的,錦衣衛那邊動靜可不小,您這心裏可有數?”
張誠邊說邊拿起一旁的蒲扇,為張宏輕輕扇動,自己額上的汗珠卻也顧不上擦。
張宏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幾分世故與無奈:“張公公啊,這宮裏頭的事,你還是直接問廠督為好。我這把老骨頭,早就不插手那些個風風雨雨了。”
“瞧您說的,您可是禦馬監的掌印,誰能越過您去?”張誠笑得諂媚,手上的扇子也沒停,
“但話說回來,人大了心思也就多了,鳥兒大了還得飛出窩呢,這宮裏頭的人啊,心也都散了。”
張宏聞言,眼神微閃,歎息道:“是啊,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咱家雖是掌印,可這年頭,誰又真正聽誰的?你若是心裏有疙瘩,直接找皇爺說清楚便是。”
張誠笑容一僵,隨即又恢複常態,話鋒一轉:“其實也是小事一樁,就是那王偉,近來行事越發讓人摸不著頭腦,總感覺他快成張家的看門狗了。”
張宏淡淡一笑,似是對這話題並不感興趣:“張公公,這事兒你該去找廠督聊聊,我這兒可管不著外頭的事兒。”
“老祖宗您這就見外了,咱倆誰跟誰啊?”張誠自嘲一笑,話鋒再轉,“您不是常與士大夫交好嗎?怎麽人家王偉就不行?”
話音剛落,鄭陽推門而入,一身輕鬆,顯然對外麵的風波毫不在意。
他隨意地脫下外袍,洗了把臉,徑直對張宏道:“不過就是幾個貪官落馬,陛下讓錦衣衛走一趟罷了,與咱們內廷何幹?”
鄭陽的話讓氣氛稍稍緩和,他轉而看向張誠,語氣中帶著一絲戲謔:“張公公,您就放心吧,隻要是內閣的票擬,皇爺都是批紅照準的,咱們隻要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
張宏聞言,點了點頭,戴上三山帽,緩緩走出房間,留下一室沉思的張誠和鄭陽。
“對了,皇爺口諭,讓你也去乾清宮一趟。”鄭陽突然對張誠說道,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讓張誠瞬間臉色蒼白,險些癱倒在地。
“這……這是為何?”張誠顫聲問道,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鄭陽微微一笑,卻未多言,轉身離去,留下一室緊張與猜測。
......................
夜色如墨,京城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不安的氣息。
兵部衙門外,錦衣衛的鐵甲在月光下泛著寒光,將兵部圍得水泄不通,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武選司郎中李驍與一眾郎官,在兵部尚書譚綸的帶領下,走出衙門,麵對著領頭的錦衣衛王偉敬,心中皆是不安。
王偉手持聖旨,聲音冷冽:“有旨意,即刻拿兵部武選司郎中李驍等武選司大小官吏去詔獄!”
李驍聞言,臉色瞬間煞白,他難以置信地看向譚綸,聲音顫抖:“尚書大人,我們武選司是冤枉的!”譚綸眉頭緊鎖,同樣不解,但他隻能無奈搖頭,示意自己也不知情。
李驍心中絕望,喃喃自語:“怎麽會到如此地步?就算郭子章告我的狀,師相也不可能讓這樣的旨意出現,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然而,錦衣衛的動作迅速而無情,兩名校尉上前,不由分說地將李驍架起,往外拖去。
李驍拚命掙紮,嘶聲大喊:
“你們不能拿我!你們知道我恩輔是誰嗎?!我要見師相!我要見師相!”
他的呼喊聲在夜空中回蕩,卻未能阻止被帶走的命運。
隨後,武選司的其他官吏也一一被扣押,場麵混亂而淒涼。
與此同時,六科廊衙門也未能幸免,吏科都給事中王中輝同樣遭遇了突如其來的變故。
當得知錦衣衛是衝他而來時,王中輝初時以為是夢,但隨後肩膀上傳來的劇痛讓他瞬間清醒。
他驚愕地喊道:“這是什麽情況,張江陵怎麽會讓錦衣衛來拿我!”憤怒與不解交織,他破口大罵:“張居正!我又不是劉台之輩,你怎能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然而,怒罵之後,王中輝的憤怒逐漸轉化為恐懼與沉默。
他意識到,或許是因為自己等人背後的秘密被張居正察覺,這才招致了如此下場。
京城的官員們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惶恐不安。
他們原以為在張居正的庇護下,可以安心做官,享受權勢與財富。
但如今,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他們意識到,即便是“自己人”,也難逃被清理的命運。
一時間,京城官場人心惶惶,每個人都在猜測下一個被拿下的會是誰。
夜幕下的內閣,燈火通明,氣氛凝重。
戶部尚書王國光、兵部尚書譚綸與新任工部尚書曾省吾,三位張居正的心腹大員,腳步匆匆,神色焦急,齊聚一堂,隻為探明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背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