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又繼續說道:“太後還說,以後皇上就不要留宿坤寧宮了。


    若陛下需要人伺候,就宣人到乾清宮吧。”說完,他低著頭,不敢直視朱翊鈞。


    朱翊鈞深知宮廷規矩,也明白李太後的擔憂。


    他點了點頭,表示接受。


    雖然大婚之後,皇上與皇後理應更加親近,但按照規矩,他們並不能同住一宮。


    皇上若想在皇後或妃子處留宿,需遵循嚴格的禮儀製度,否則極易引發朝臣的彈劾。


    王皇後在一旁聽著,小臉更加通紅,顯然對於這種話題感到羞澀。


    朱翊鈞卻不在意,拉著她的手說道:“咱們不在坤寧宮吃飯了,去慈寧宮給太後請安,然後就在那邊吃早飯。”


    王皇後還沒反應過來,張宏卻已露出會心的笑容。


    他知道,皇帝此舉定能讓太後高興。


    於是,朱翊鈞帶著王皇後前往慈寧宮,共進早餐後,便將王皇後留在了那裏。


    朱翊鈞深知,作為一個剛進宮的小丫頭,王皇後需要他的寵愛來給予安全感,但更不能忽視對她的調教。


    他可不希望王皇後變成一個恃寵而驕的人,那將違背他的初衷。


    而調教這樣的事情,自然需要由專業的人來做,李太後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無論從禮法還是宮廷規矩來看,王皇後在李太後麵前都會收斂許多。


    皇後麵對太後,天生就矮了一頭,加上李太後多年的皇宮經驗,足夠王皇後學習和借鑒了。


    萬曆六年


    六月十五日,


    陽光熾熱,張居正風塵仆仆地抵達了京師城郊。


    朱翊鈞,特地派出了司禮監太監鄭陽,在城外那座古樸的真空寺內,設下了一場別開生麵的接風宴,仿佛是在告訴全世界,


    張居正,你,是朕的左膀右臂。


    鄭陽手持聖旨,聲音洪亮,帶著幾分戲謔:“張先生,您要是午時進城,那就先在朝房喝喝茶,聊聊天,朕立馬在平台上見您;


    若是未時,嘿,您就直接回家歇著,明早不用早起上朝,朕單獨與你見麵!”


    這話一出,周圍的太監宮女們皆是一笑,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


    次日清晨,


    文華殿西室內,


    朱翊鈞早已等候多時,


    一見張居正的肩輿緩緩停下,


    他竟不顧帝王威嚴,快步走出殿外,那份急切,像是久別重逢的老友。


    張居正見狀,連忙在階下大禮拜見,心中卻暗自嘀咕:“這陛下,還是這般隨性。”


    “先生免禮,咱們不興這個!”朱翊鈞笑著擺手,眼神中滿是親切。


    張居正起身,抬頭望向朱翊鈞,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意:“陛下,您這又是長個子了啊,看來練字健身加酥酪核桃的套餐效果不錯嘛!”


    朱翊鈞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胸膛:“那還用說,朕可是聽了先生的話,一樣沒落!


    長高了,也是給先生長臉不是?”


    一番寒暄後,朱翊鈞話鋒一轉:“先生此行,真是忠孝兩全,朕心甚慰。”


    張居正拱手,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臣不過一介布衣,若非陛下寬宏大量,哪有今日?


    臣之心,唯願肝腦塗地,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哎呀,先生這話說得,朕都不好意思了。”


    ”承蒙陛下體諒,然臣違限超假,特向陛下請罪“


    朱翊鈞故作輕鬆地揮了揮手,“暑天長途跋涉,先生辛苦了,什麽違限超假的,朕不在乎!”


    張居正正要再次謝恩,朱翊鈞卻搶先一步:


    “朕見先生歸來,心裏那個高興啊,兩宮聖母也是樂不可支,怎會怪罪?


    違限什麽的,一律免責,咱們不興那些虛的。”


    張居正心中一暖,跪地叩首:


    “臣雖遠離京師半年有餘,但心係陛下與聖母,每日每夜,未嚐或忘。


    今日得以重見天顏,又聞聖母安康,臣心中之喜,難以言表。”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


    朱翊鈞話鋒一轉,神色凝重:“黎民百姓,可都安好?”


    張居正正色回答:“各地官員,臣皆已囑咐,務必奉行陛下保民之意,務實勿虛。如今,百姓安居樂業,實乃太平盛世之兆。”


    “邊關如何?”朱翊鈞又問,眼中閃過一絲銳利。


    張居正沉吟片刻:“昨日途中,得山西、陝西三邊密報,虜酋俺答西行,遭瓦剌重創,幾乎喪命。


    此事雖未證實,但臣料定,虜酋必是大敗。夷狄相爭,對我朝有利,此乃陛下威德所致,邊境安寧,四夷賓服。”


    朱翊鈞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此皆先生輔佐之功。”


    張居正卻搖了搖頭,神色嚴肅:“陛下,雖俺答受挫,但不可掉以輕心。當繼續封貢,使之與瓦剌相互製衡,方能確保邊疆長治久安。”


    朱翊鈞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先生所言極是,朕記下了。”


    朱翊鈞為張居正接風洗塵後,把精力放在了對外戰爭關注的事上。


    萬曆六年,


    七月十五日,


    紫禁城內。


    “陛下,朝鮮使臣回稟,言及我國武德赫赫,威震四海,倭寇聞風喪膽,不敢再侵朝鮮。


    故而,他們認為大明駐兵非但無益,反添擾民之患,有損陛下仁愛之名,遂婉拒了我朝的駐軍請求。”


    禮部尚書潘晟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回響,字字清晰,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朱翊鈞聞言麵色一沉,手中的章奏如同擲出的利劍,“啪”地一聲落在案上,震得殿內眾人皆是一顫。


    “哼,連區區藩邦也敢違抗朕意!朕耗資巨萬,強兵固邊,難道是兒戲不成?”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居正、方逢時、潘晟三人麵麵相覷,隨即齊刷刷站起,氣氛瞬間凝重。


    張居正,這位老練的首輔,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


    “陛下息怒,臣有一計。


    何不命李成梁率精兵跨江,同時遣禮部官員隨行,名為問罪,實為震懾。


    讓李氏明白,抗旨不遵,後果自負。


    且令李成梁傳話,隻要李氏斬奸除佞,以府庫之財賠罪,陛下自會寬恕,撤軍遼東。”


    張居正的話,既給了朝鮮一個台階,又彰顯了大明的威嚴。


    “好一個父問子,棍棒底下出孝子!”


    朱翊鈞聞言大笑,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


    “先生老成之言,深得朕心!


    就依此計,讓那李氏知道,我大明的棍棒,可不是吃素的!”


    “臣遵旨!”張居正恭敬地回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心悠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心悠悠並收藏重生萬曆:打造最強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