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正在崩潰的洞天福地,徐長青放開神念仔細尋找周圍所有細小的線索,很快他完全放開的神念就在距離護國寺院牆外十丈遠的一個簡陋的木房子裏麵找到了一些線索。這些線索都是一些舊報紙,因為外力的原因,這些報紙大多都已經散碎了,但這些碎片上麵殘存的隻字片語,卻能夠讓徐長青判斷出這個洞天福地在光緒年間應該還完好無損,並且有人居住在這裏麵,因為在那些報紙碎片中有一個還算保存完好的條目,條目的內容就是公車上書。由此可見,當時這個洞天福地和外界還有聯係,並且能夠從外界帶入一些當時的世間用品。
除了這些破碎的舊報紙以外,就再也沒有看到任何值得關注的線索了,隻不過有一點異常情況卻讓徐長青心中多了幾分猜測,這點情況就是在其神念覆蓋的範圍內,沒有看到一具屍體,也就是說當年生活在這裏的人在災難降臨之前就已經全都離開了,而且走得非常從容。在所有殘存的日常用具中,很少有衣物,紙張等等物品,有的大多都隻是一些陳舊的家具,可見當時居住在這裏的人是準備好了以後才離開的。
在外界各種力量的幹擾下,徐長青的神念又來回掃過了幾遍,沒有再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之後他又試著施展了幾個類似天聽地視的法術,但如他事先所預料的那樣,法力隻要離開了護國寺的院牆,就很快被外界的混亂力量給絞碎。以凡人肉身中有限的法力境界即便可以全力施為。也無法應付這種情況。
在沒有找到更進一步的線索後。徐長青便不再多做停留,轉過身去,從來時的原路,沿著石階朝上方的護國寺主殿走去。
在洞天福地中,護國寺的主殿比起外界的主殿來更加高大、更加華美,絕大部分的建築風格都保持這明初的樣子,隻有少數幾個擴建的地方才是清朝那種帶著外族人的風格裝飾。
進入主殿內,裏麵非常空曠。大殿在建造的時候就被人施加了類似袖裏乾坤的法門,讓整個建築內部的麵積遠遠大於從外觀所見的大小。在這主殿內並沒有安放任何神像或者佛像,而像是靈堂一樣密密麻麻擺放著成千上萬個供桌,每一個供桌上麵都有一個牌位,牌位上沒有名字,隻有一個簡單的道號。但所有牌位中卻有一個是例外的,那就是被擺放在正中間,被周圍無數牌位拱衛的那個牌位,在其上寫著三寶兩個字。
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這樣醒目的兩個字。徐長青自然很輕易的就猜出了這個牌位上的名字說的就是明初赫赫有名的大太監鄭和。
在世俗華夏的百姓中,或許有不少人不知道明朝永樂大帝的姓名叫什麽。但不知道鄭和真實姓名的人卻很少,因為有關下西洋的故事早已被文人寫成了各種各樣的演義故事,而這類故事之中大多都是以三寶太監來稱呼鄭和。
鄭和的名聲不單單在世俗界非常響亮,在修行界也有著不小的名聲,因為當初修行界因為劉伯溫斬龍之事而日漸衰落,雄才大略的永樂帝似乎想要一同天人兩界,所以準備趁著修行界衰落的時機,控製修行界的各個玄門宗派,於是便在創立東廠的同時也建立了一個秘廠,而鄭和就是當時秘廠的督主。
因為當初劉伯溫斬龍之事,朱家王朝可以說是得罪的整個修行界,所以在秘廠創立之初,除了一些散修邪道自願加入進去,接受朝廷供奉以外,其餘的玄門正宗都沒有理會永樂帝的招募。為此,永樂帝隻能另想他法,在組建船隊下西洋的同時,也讓鄭和招募一些當地的巫師、玄修,和華夏修行界有過幾次交手,雖然都是輸多贏少,但卻也讓修行界看到了秘廠的一些實力。這種對峙局麵直到永樂帝晚年才稍為有所緩解,而那是修行界的仙佛各派宗門也都派出過一些弟子加入秘廠,最終在王振當權時,秘廠被解散,修行界和朱明王朝的聯係才徹底的斷開,此後即便正德,嘉靖等帝王有心向道,卻也隻能接觸一些世俗外門。
鄭和之所以在修行界有名,除了他是第一任秘廠督主以外,也是因為他本人並非修行中人,隻是一個普通人,這一點在仙佛正宗不少典籍中都有所記載,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
當年,鄭和的師父僧道衍曾專門為了鄭和不能修行之事拜訪過修行界絕大多數仙佛正宗宗門。因為永樂帝當時還隻是燕王,和修行界的關係沒有鬧得那麽僵,而僧道衍乃是修行界的一位奇人,身兼數家佛門玄法之長,硬生生的在那種不利於修行的環境中,修成了金剛舍利,更發了菩提心,證了菩提道果。如果是在劉伯溫斬龍之前,他這樣的修為早就已經直接破開兩界屏障,被佛界的接引佛光引到佛界去了,可惜當時的情況使得他隻能空有境界,無法飛升,枯坐世俗等死。
修行界對於僧道衍為什麽要收一個不能修行的太監為弟子感到極為不解,但他們能夠看得出僧道衍對這個太監弟子非常重視,拿出了自己私藏的不少好東西,向仙佛正宗各派交換一些秘傳丹藥,希望通過丹藥之力來幫助鄭和修行。隻可惜最終無論鄭和服下什麽樣的丹藥,都有如泥牛入海一般沒有任何反應。在秘廠建立之後,修行界與之關係惡化的那段時期,修行界曾多次拿鄭和不能修行這件事嘲諷他為不開竅的頑石,這些事情也都記載在當時修行界的一些自傳筆記之之中。
徐長青在年青讀書的時候,也曾專門收集過有關鄭和記載的書籍,當時他並沒有因為鄭和的太監身份和不能修行這一點而對其看輕,反倒認為此人倒是比起仙佛正宗那些參禪打坐的高人們要偉大得多,所以對其也帶著那麽一絲敬意。
現在看到了鄭和的牌位,徐長青腦海中也立刻浮現出有關鄭和的一切事跡,隻是在回想起有關鄭和的事情時,他也不禁生出一絲疑惑。因為根據他的了解,鄭和最開始是綠教出身,直到拜師僧道衍才開始轉信佛教,直到其死的時候,才在以佛教徒的方式入葬同時,也在暗中以綠教儀式加辦了一個秘密葬禮。隻是,縱觀所有的文字記載,卻沒有一處提到過鄭和轉信過道教,雖然因為秘廠督主的關係,他接觸過修行界的各個玄門正宗,但這都是一些公事而已。
眼下徐長青所處的護國寺無論從外觀,還是建築風格都是佛寺的風格,但這裏麵所有的牌位上都是道號,供桌上的擺設也是最純正的道家用具,很顯然無論是最初在此設立牌位的人,還是此後的繼任者都是道家的修行者。
“莫非這是玄門正宗搶占了佛家宗門的洞天?”徐長青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個猜測,因為隻有這樣才說得通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怪異的場景。
徐長青在心中疑惑叢生的同時,神念也在殿內展開,因為沒有外力幹擾,在這裏用神念探查的效果比起之前要好得多,徐長青甚至能夠無比清晰的從那些牌位中殘存的一絲本命法力推測出牌位所屬之人所修的是哪一種玄門正法。
隻是,在鄭和的牌位上,徐長青沒有感受到一絲佛元或者道法的氣息,反倒感受到了一絲微弱但卻又非常純正的神力氣息。
“修神?”徐長青此刻也意識到了,即便鄭和不能修仙、修佛,但他未嚐不能修神。其人在世俗人間創立了這麽大一番功業,足以在其死後立廟建祠,即便是現在在南洋依然有人將鄭和視為財神,建了財神廟,以香火供奉,可以說修神最基礎的條件,鄭和已經有了。除了民間的祭祀信仰以外,鄭和也被明清兩朝的太監視為守護神,幾乎所有的太監廟內都有鄭和的牌位和神位,所以鄭和死後修神,既可以說在意料之外,也可以說在情理之中。
就在徐長青猜疑眼前所見一切的緣由時,忽然在他的神念覆蓋範圍內,一股極其微弱的力量氣息一閃而逝,這股力量氣息從出現到消逝隻能用刹那來形容,而且氣息極其微弱,幾乎不可感知。若是在其他地方或許徐長青的神念就會錯過這股力量氣息,即便有所察覺也不會覺得這是什麽異常情況,但在這個洞天福地內,徐長青神念幾乎不受任何壓製,而這護國寺大殿內的牌位除了鄭和的牌位中有那麽一絲神力以外,其餘都是道家的氣息。現在出現的這股力量氣息雖然有著玄門清正之氣,但其根源卻更像是一股妖靈之氣,這就像是混入水中的油一樣,想不讓人發現都很難。
徐長青此刻正愁找不到任何線索,突然出現的力量氣息正好給了他一個目標,他自然不會放棄。雖然這股力量氣息隱沒迅速,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這對徐長青而言卻並沒有什麽用處。因為沒有外力壓製,徐長青也能夠自如的施展天地相生之道,隻見他在那股力量氣息出現和消逝的地方,運用天地相生之道將周圍所有的靈氣轉變成了自己的法力,輕而易舉的就將這股極其微弱的力量氣息給突顯了出來。(未完待續。)
除了這些破碎的舊報紙以外,就再也沒有看到任何值得關注的線索了,隻不過有一點異常情況卻讓徐長青心中多了幾分猜測,這點情況就是在其神念覆蓋的範圍內,沒有看到一具屍體,也就是說當年生活在這裏的人在災難降臨之前就已經全都離開了,而且走得非常從容。在所有殘存的日常用具中,很少有衣物,紙張等等物品,有的大多都隻是一些陳舊的家具,可見當時居住在這裏的人是準備好了以後才離開的。
在外界各種力量的幹擾下,徐長青的神念又來回掃過了幾遍,沒有再找到任何有用的線索。之後他又試著施展了幾個類似天聽地視的法術,但如他事先所預料的那樣,法力隻要離開了護國寺的院牆,就很快被外界的混亂力量給絞碎。以凡人肉身中有限的法力境界即便可以全力施為。也無法應付這種情況。
在沒有找到更進一步的線索後。徐長青便不再多做停留,轉過身去,從來時的原路,沿著石階朝上方的護國寺主殿走去。
在洞天福地中,護國寺的主殿比起外界的主殿來更加高大、更加華美,絕大部分的建築風格都保持這明初的樣子,隻有少數幾個擴建的地方才是清朝那種帶著外族人的風格裝飾。
進入主殿內,裏麵非常空曠。大殿在建造的時候就被人施加了類似袖裏乾坤的法門,讓整個建築內部的麵積遠遠大於從外觀所見的大小。在這主殿內並沒有安放任何神像或者佛像,而像是靈堂一樣密密麻麻擺放著成千上萬個供桌,每一個供桌上麵都有一個牌位,牌位上沒有名字,隻有一個簡單的道號。但所有牌位中卻有一個是例外的,那就是被擺放在正中間,被周圍無數牌位拱衛的那個牌位,在其上寫著三寶兩個字。
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這樣醒目的兩個字。徐長青自然很輕易的就猜出了這個牌位上的名字說的就是明初赫赫有名的大太監鄭和。
在世俗華夏的百姓中,或許有不少人不知道明朝永樂大帝的姓名叫什麽。但不知道鄭和真實姓名的人卻很少,因為有關下西洋的故事早已被文人寫成了各種各樣的演義故事,而這類故事之中大多都是以三寶太監來稱呼鄭和。
鄭和的名聲不單單在世俗界非常響亮,在修行界也有著不小的名聲,因為當初修行界因為劉伯溫斬龍之事而日漸衰落,雄才大略的永樂帝似乎想要一同天人兩界,所以準備趁著修行界衰落的時機,控製修行界的各個玄門宗派,於是便在創立東廠的同時也建立了一個秘廠,而鄭和就是當時秘廠的督主。
因為當初劉伯溫斬龍之事,朱家王朝可以說是得罪的整個修行界,所以在秘廠創立之初,除了一些散修邪道自願加入進去,接受朝廷供奉以外,其餘的玄門正宗都沒有理會永樂帝的招募。為此,永樂帝隻能另想他法,在組建船隊下西洋的同時,也讓鄭和招募一些當地的巫師、玄修,和華夏修行界有過幾次交手,雖然都是輸多贏少,但卻也讓修行界看到了秘廠的一些實力。這種對峙局麵直到永樂帝晚年才稍為有所緩解,而那是修行界的仙佛各派宗門也都派出過一些弟子加入秘廠,最終在王振當權時,秘廠被解散,修行界和朱明王朝的聯係才徹底的斷開,此後即便正德,嘉靖等帝王有心向道,卻也隻能接觸一些世俗外門。
鄭和之所以在修行界有名,除了他是第一任秘廠督主以外,也是因為他本人並非修行中人,隻是一個普通人,這一點在仙佛正宗不少典籍中都有所記載,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
當年,鄭和的師父僧道衍曾專門為了鄭和不能修行之事拜訪過修行界絕大多數仙佛正宗宗門。因為永樂帝當時還隻是燕王,和修行界的關係沒有鬧得那麽僵,而僧道衍乃是修行界的一位奇人,身兼數家佛門玄法之長,硬生生的在那種不利於修行的環境中,修成了金剛舍利,更發了菩提心,證了菩提道果。如果是在劉伯溫斬龍之前,他這樣的修為早就已經直接破開兩界屏障,被佛界的接引佛光引到佛界去了,可惜當時的情況使得他隻能空有境界,無法飛升,枯坐世俗等死。
修行界對於僧道衍為什麽要收一個不能修行的太監為弟子感到極為不解,但他們能夠看得出僧道衍對這個太監弟子非常重視,拿出了自己私藏的不少好東西,向仙佛正宗各派交換一些秘傳丹藥,希望通過丹藥之力來幫助鄭和修行。隻可惜最終無論鄭和服下什麽樣的丹藥,都有如泥牛入海一般沒有任何反應。在秘廠建立之後,修行界與之關係惡化的那段時期,修行界曾多次拿鄭和不能修行這件事嘲諷他為不開竅的頑石,這些事情也都記載在當時修行界的一些自傳筆記之之中。
徐長青在年青讀書的時候,也曾專門收集過有關鄭和記載的書籍,當時他並沒有因為鄭和的太監身份和不能修行這一點而對其看輕,反倒認為此人倒是比起仙佛正宗那些參禪打坐的高人們要偉大得多,所以對其也帶著那麽一絲敬意。
現在看到了鄭和的牌位,徐長青腦海中也立刻浮現出有關鄭和的一切事跡,隻是在回想起有關鄭和的事情時,他也不禁生出一絲疑惑。因為根據他的了解,鄭和最開始是綠教出身,直到拜師僧道衍才開始轉信佛教,直到其死的時候,才在以佛教徒的方式入葬同時,也在暗中以綠教儀式加辦了一個秘密葬禮。隻是,縱觀所有的文字記載,卻沒有一處提到過鄭和轉信過道教,雖然因為秘廠督主的關係,他接觸過修行界的各個玄門正宗,但這都是一些公事而已。
眼下徐長青所處的護國寺無論從外觀,還是建築風格都是佛寺的風格,但這裏麵所有的牌位上都是道號,供桌上的擺設也是最純正的道家用具,很顯然無論是最初在此設立牌位的人,還是此後的繼任者都是道家的修行者。
“莫非這是玄門正宗搶占了佛家宗門的洞天?”徐長青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個猜測,因為隻有這樣才說得通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怪異的場景。
徐長青在心中疑惑叢生的同時,神念也在殿內展開,因為沒有外力幹擾,在這裏用神念探查的效果比起之前要好得多,徐長青甚至能夠無比清晰的從那些牌位中殘存的一絲本命法力推測出牌位所屬之人所修的是哪一種玄門正法。
隻是,在鄭和的牌位上,徐長青沒有感受到一絲佛元或者道法的氣息,反倒感受到了一絲微弱但卻又非常純正的神力氣息。
“修神?”徐長青此刻也意識到了,即便鄭和不能修仙、修佛,但他未嚐不能修神。其人在世俗人間創立了這麽大一番功業,足以在其死後立廟建祠,即便是現在在南洋依然有人將鄭和視為財神,建了財神廟,以香火供奉,可以說修神最基礎的條件,鄭和已經有了。除了民間的祭祀信仰以外,鄭和也被明清兩朝的太監視為守護神,幾乎所有的太監廟內都有鄭和的牌位和神位,所以鄭和死後修神,既可以說在意料之外,也可以說在情理之中。
就在徐長青猜疑眼前所見一切的緣由時,忽然在他的神念覆蓋範圍內,一股極其微弱的力量氣息一閃而逝,這股力量氣息從出現到消逝隻能用刹那來形容,而且氣息極其微弱,幾乎不可感知。若是在其他地方或許徐長青的神念就會錯過這股力量氣息,即便有所察覺也不會覺得這是什麽異常情況,但在這個洞天福地內,徐長青神念幾乎不受任何壓製,而這護國寺大殿內的牌位除了鄭和的牌位中有那麽一絲神力以外,其餘都是道家的氣息。現在出現的這股力量氣息雖然有著玄門清正之氣,但其根源卻更像是一股妖靈之氣,這就像是混入水中的油一樣,想不讓人發現都很難。
徐長青此刻正愁找不到任何線索,突然出現的力量氣息正好給了他一個目標,他自然不會放棄。雖然這股力量氣息隱沒迅速,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但這對徐長青而言卻並沒有什麽用處。因為沒有外力壓製,徐長青也能夠自如的施展天地相生之道,隻見他在那股力量氣息出現和消逝的地方,運用天地相生之道將周圍所有的靈氣轉變成了自己的法力,輕而易舉的就將這股極其微弱的力量氣息給突顯了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