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宋媛媛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皇後心裏更不喜了,到底不是親生的,養不熟。


    段美娟也是個可憐人,和她那蠢公主娘一個德行,眼盲心瞎又拿不起放不下的,她娘命好,夫君雖是個武人,倒也一心一意念著她,可段美娟呢?


    唉!不說了,人各有命!不愛就是不愛,估計她對這宋媛媛也是一樣,終究不是自己親生的,哪裏會熱絡得起來。


    “母後也知道,現如今我哥哥弟弟都死了,我回去,她怕不吃了我!


    還有,兆飛和兆舉在安和縣的事情,父皇的人追查得正緊,我現在回去正好落人口舌”。


    “胡說八道!什麽叫落人口舌,宋家是本宮的娘家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何來什麽口舌之實?


    兆鵬幾兄弟所做之事,不用說也知道為什麽,這不是什麽小偷小摸之事,想避也避不了,他們做的是大事,成王敗寇,用不著避諱!


    你也是知道的,皇上不喜歡本宮,心裏一直裝著皇貴妃那個野狐狸,可即便如此,皇後之位照樣是本宮的!因為本宮是宋氏嫡女!”


    這蠢東西當真讓人生氣,她以為自己是誰,若是宋家敗了,她即使成了皇後也坐不穩!


    “母後,這個道理我自然是知道的,但現在情況危急,不是我狠心,而是母親和嫂子就是一對糊塗蛋,宋家遭了這樣的大難,她們倆一準將一腔怒火發泄到我身上。


    王爺又沒有公開和晉王廝殺,之前在安和縣的時候都可以說是土匪下的手,江陵為何就不可以說是土匪襲擊?


    人是太後接過去的,說走漏風聲也好,說通匪也罷,總歸太後她也脫不了爪,她是皇上的親娘,寧王也是皇上的親兒子!


    更何況,寧王他們是皇子王爺,勤政動武實屬正常,但太後是女人,後宮不得幹政就是她的短板。


    太後心裏最中意的人選還是個黃毛小兒,她要走的路遠比我們要走的長,一口咬定是遭土匪襲擊,太後不會蠢到跳出來反對,隻能順從遭遇土匪襲擊之說。


    所以兒媳才會進宮來見母後討個計謀,五位皇子,真正廢了的隻有安王,聽說一開始他四處尋神醫的下落,還故意把土匪的事引向寧王。


    好在安王這裏有他給晉王下毒掐住七寸,他想討好父皇也不成,短時期內他翻不出什麽大浪來。但定王不同,他已經跑了,而且原來的封地已不複存在,我聽王爺說過,他那原來的封地可不貧窮,油水大得很,現在被皇上收回,相當於從青石縣起,把整個江左岸全部從寧王封地切除,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損失。


    定王此人一向陰險狡詐,慣會裝腔作勢,不聲不響地就娶了水家女,其目的不言而喻,因為財物丟失的事,兩口子已經鬧翻,兩人都裝了死狗,安和縣的事一出,他又突然活爬起來,還把他那惹禍的媳婦接回,一起去就蕃。


    他做事一向小心謹慎,這次脫離京城也是如此,一開始就把正妃側妃帶走,鬼攆似的急忙離開,一旦脫身,連妾室都跟著去了,很明顯就是想脫離宋家的掌控,因為他一慣善於偽裝,所以根本無法知道他的實力,到了封地,山高皇帝遠的,誰也無法保證他不會成為第二個晉王。


    所以兒媳覺得現在不是咱們傷心哭泣的時候,應該主動出擊,與其和他們一點一點耗下去,不如直接來個釜底抽薪,直接絕了他們的念想”。


    小瞧了這女人,宋濂對她很好,一直都將她捧在手心裏養,所有的東西都不用她操心,什麽東西都替她想好了,她的生命中,除了享受就是享受,一直以為她有些像段氏,沒想到還是個心狠手辣之人。


    “你的意思是?”


    “兒媳覺得有些事還是早點動手的好,人生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要了命的,母後是皇後,那不明不白的四十萬兩也賠出去了,母後不輸什麽,大可不必自我禁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鬥?流放?種田?沒事!有空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城老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城老怪並收藏宮鬥?流放?種田?沒事!有空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