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事惰怕比想象的要嚴重,雖然警告過老大老二不要參與站隊,但顯然他們是不願聽的,尤其老二,他嶽父那邊可是鐵了心的,這次因庫銀一案,怕是脫不了爪。


    江陵的事情,太後這邊也不好說,雖說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江陵的事做得太過火了,都是自己的親孫子,下這麽大的狠手,很顯然,海平一家子也是算在內的”。


    “是這個意思,可知海平一家子是如何走脫的?”


    “那邊來的奏報很詳細,說是一起進了寧王的行宮,沒多大一會,兩個孩子吃壞肚子,屁聲連連,臭氣熏天,許是怕冒犯太後,莫氏被斥責,晉王妃讓她趕緊帶孩子去找郎中”。


    “聽到沒有?這下人家被封女爵服氣了吧?要小孩子放臭屁,幾顆炒黃豆就成,這事人人都知道,關鍵是時間拿捏要準!


    兩個孩子臨時腹痛,又那般不雅,幾方都不好強留,這不就順理成章走開了,誰也抓不住把柄”。


    “娘說得對,事情很明顯,都是有準備的,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就衝晉王夫妻能在那樣危急的情況下,考慮到兩個孩子的安危,這一點就值得感謝。


    但是太後這麽大動幹戈,看來是硬要扶五皇子了!”


    “哼!這早就不是什麽秘密了,隻要海平一家四口能脫身,咱們就沒什麽好擔心的,就像娘說的,咱們不站隊,就隻衷於皇上,愛扶誰扶誰,那是他們自己家的事,咱們不過問。”


    “你現在倒清醒,可惜晚了,這麻煩怕是躲不掉,太後的財物和人手都帶去了江陵,可奏報上說太後身邊的宮女太監都被殺了,隻剩她一人身受重傷!


    萬大人帶人進去時,現場活著的隻有太後和寧王,寧王還蒙著麵,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無法遮掩,這些我們可以不管、不參與,就當什麽都不知道就是了。


    麻煩的是太後身邊人死光,財物也被洗劫一空,她會甘心嗎?她執著於抉持五皇子,現擺著的兩大對手:寧王和晉王,哪個都不弱,都得用銀子來辦事!


    她要銀子,唯一的出處就是丁家,這次事惰做得這麽絕,怕是皇上也惱了,再想由丁家出麵掏皇上的銀子來給太後養人,恐怕行不通了!


    但她要開了口,丁家又不好拒絕,或者說不敢拒絕,拒絕不了,就隻能硬掏,這麽一來,不站隊也成了站隊,最要命的是我們拿不出銀子,真窮!”


    丁候爺和自己的老娘沒什麽隱瞞的,丁家的釀酒秘方和大部分田地都歸老三,自己又不會經營,真的不富裕。


    “娘知道,隻要我還活著的一天,絕不讓你參與他們的爭鬥!”


    “婆母說對了!兒媳婦現在也想通了,這皇家爭儲之事可不是鬧著玩的,別的不說,就拿宋家來說,權勢地位,金銀錢財,哪一樣不是這大燕數一數二的,憋了這麽多年,一出手就是大手筆,連皇上都招駕不住,結果怎麽樣?四個兒子死了三個!


    咱家這邊可沒什麽能力,三兄弟又分了家,一下子變成了小門小戶的,太後那邊也是,去一趟江陵,連身邊的宮女太監都被殺了,鬥出個什麽結果來?


    我是真嚇怕了,動不動就是成百上千的人上去,照樣被人把腦袋割了!


    老二媳婦倒給我們提了個醒,實在不行就跑路,先跑到莊子上躲起來,她不是受傷了嗎?肯定要在江陵把傷養好了才能回來,足夠咱們跑路的。


    這段時間跑鄉下莊子的人家可不少,以前那些人整天圍著寧王妃轉的人,不是說頭疼就是說著了風寒,這大熱的天哪來的風寒?不過是托詞罷了,寧王府和宋國公府現在也是窮得叮當響,其他人也不敢上門,都躲得死緊!”


    丁候爺的夫人說起這事倒有點解氣,之前自己家的人去參加宴席之類的聚會,總是有些氣短,現在可不同了!


    “人都有趨利避禍之心,可以理解,行了,我也乏了,你們回去吧!別隨便出去瞎溜達”。


    “母親歇著,兒子兒媳告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宮鬥?流放?種田?沒事!有空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城老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城老怪並收藏宮鬥?流放?種田?沒事!有空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