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諤的貓,這個名詞也許很多人都聽過,也明白其意義。


    當一隻貓在盒子裏存在著既生又死的某種狀態,叫做生死疊加態,說明這隻貓現在處於既生又死的這種狀態下,隻要不打開盒子誰也說不準這隻貓到底的狀態。


    而人呢,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動物,對與錯這是個選擇題,相對於未來發展有著重大的因果關係,但當你不知道明確的未來,而站在這個選擇檔口時。


    人的心態就屬於這種疊加態之中,正如清帝退位後的北洋政府一樣。


    那些大總統和總理跟走馬燈似的換人,但看其根腳還是滿清留下來的那些遺老遺少,可以說換湯藥也換了,但全體的國民沒換,人們的思想沒換,導致了革命的極度不徹底性,這也驗證了滿清時代的那種慣性思維一直對整個民國時代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


    如今的載灃呢,跟半導體一樣,就是處於通電和阻電之間,所以他現在做的每一個選擇其實也是屬於摸象過河,對其未來的局勢根本就沒有一個特別清晰的評估。


    這裏就有人問了,人還能這麽廢物麽?


    錯了,其實載灃並不廢物,因為他有著這個時代的思想局限性和他看到的隻是別人給他看到的,所以給他恭維成為這樣的一種迷之自信構成的各種拍攝屁股想出來的決策。


    其真實情況,他根本就不清楚,不清楚現在的社會情況到底是什麽樣的,是多麽嚴峻。


    有句話說得好,如今這個世界是比爛的世界,看過曆史的都知道。


    無論是革命黨,還是新軍,還是朝廷,那都是一個比一個爛,隻不過他們比較的是,沒有最爛,隻有更爛而已。


    幾天後,周家秘密挑著好幾個大箱子進了恭慶王府,很長時間後等周家族長走出王府時候,恭親王是直接開中門送行,這樣的舉動直接轟動了整個四九城裏麵的老圈子。


    對於一位大清最有實權的王爺,竟然能開中門親自送行一位商人,這樣的事在整個四九城也沒發生過,但今天還真發生了,這就讓所有老四九城裏麵的遺老遺少也都高看了,老周家一眼,知道現在老周家抱上了新的大腿。


    誰去找麻煩都的合計合計,幾天後有傳聞流了出來。


    說是老周家散盡家財,資助朝廷直接捐獻了好幾百萬兩的銀子。


    還有說,這老周家給載灃送了不知道多少個大箱子,每個箱子裏麵都是沉甸甸各種珠寶玉石,說是在載灃那裏買了一個省的知府芸芸,他們老周家馬上就能成為封疆大吏。。。。


    等等吧,各種小道消息暗地裏滿天飛,跟這時候北京城的天一樣,那是越吹越冷,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氣味也越來越濃烈起來。


    但朝廷還是這個朝廷,官員還是那些官員。


    工作還是那些工作,一切仿佛都沒什麽bi。


    暗地裏呢,早就風起雲湧起來,也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也就在這種風雨飄搖時朝廷的新一輪任命開始了。


    這一輪最新的任命可以說在整個朝廷中像炸雷一樣石破天驚,其中最重要的任命就是袁大頭下來了,而接替他的人卻是黎元洪,而徐世昌也被調往京城任大學士一職,相對於北方。


    南方的那些官員的任命沒有多大的變動調整還算是很小。


    這說明了載灃其實也不傻,也知道權力是一點一點的往回收,也不敢把人逼得太急了。


    也就這樣的任命,在如今的朝廷上下也掀起了巨大的波瀾,誰都知道隨著袁世凱這一派被打壓,載灃也s要建立起以自己為中心的新一屆朝廷,隻要是在這一批被提拔的人,那也都是載灃看重的官員,很有可能將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一飛衝天。


    也就在這數百名官員的任命中,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存在。


    沒錯,這就是彪哥,彪哥升職了,而且直接官階直接跳了五階,從一個小小的七品正官直接升職為,從四品宣慰使司並從文官,彪哥這回直接就變成了武官。


    能這麽越級升官,而且從文官變成武官,這在整個朝廷整個曆史上也算是比較少見的了,就這種任命直接就吸引了很多有心人的目光。


    當這些人調查後這才發現,範德彪此人升職速度堪稱坐火箭啊,才剛剛買了半年的七品官,就直接變成了從四品,那是直接震驚掉一眾朝廷大佬的三觀。


    在深入調查以後他們又發現了這個彪哥的奇異之處,首先就是海城的這個地方。


    這個範德彪在短短半年時間,竟然把海城治理的不能說夜不閉戶把,但也能說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服穿的縣城,就這樣的能臣,在這個時代整個大清都一個沒有。


    甚至有很多大員不相信,他們手下打探的情報。


    這時代麽,那也是假情報滿天飛的,每個縣官都為了自己的名聲和政績,也都是一個比一個能吹。


    還特意發電報,找其奉天的熟人打聽,打聽的結果更是讓這些大員震驚,當他們知道這個小小的海城縣,一年交的稅務就在七萬多兩白銀時(當然了,他們向上麵報的時候還的克扣點。),那些大員也都震驚了。


    這時代的東北並不發達,可以說很落後,畢竟地廣人稀個地方,冬天還是苦寒之地,所以論稅收來說,對於這些地方,朝廷每年不補貼,多多少少能收上來一些就算是好的了。


    而這個海城每年的稅務竟然是七萬輛,就這些稅收都快趕上南方,杭州,蘇州一些大城的稅收了,這怎麽能不驚掉人下巴。


    索性對於載灃的這次安排,他們也沒了任何意義,隻知道這個範德彪現在載灃很想拉攏而已,但隻要他不進朝堂,不跟他們搶這京官的位置,那就沒人太過關心此事。


    接下來幾天,一件更讓朝廷轟動的事情也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在慈禧末期,為了平衡朝廷裏麵的派係和利益,勉強算是同意了君主立憲製,但這個期限呢?是二十年,準備在二十年後徹底的改變現在的政體。


    當初這樣的策略,還是很能平衡滿漢之間的關係的,雖然那時候漢人官員也有怨言,但二十年的時間,總是讓人有個盼頭不是,索性整個朝廷上的矛盾並不激烈。


    但載灃這家夥不知道腦袋怎麽想的,這邊剛剛搞倒了袁大頭,他這邊就馬上找了一大群自己身邊的親王,貝勒,等等兄弟,在親王府開小會。


    這個小會的結果呢,就是這個新君登基麽,那就必須給這個國家帶點新氣象。


    而這些王公,貝勒們也有出過國,留過學,見過世麵的,那這些公子哥已參與,整個會議的基調就定下來了。


    那就是為了咱們大清的長治久安,這君主立憲製,那就可以逐漸拿到台麵上試運行了,而運行的方式方法呢。


    聽了都讓人直撓頭,那頭皮都的一塊一塊的往下掉。


    在他們共同探討了十來天後,初步決定了,要弄這個什麽內閣製。


    你說你要弄內閣製就弄唄,那就好好弄。


    這載灃呢他就偏不,他就非得弄全世界最差的內閣製。


    當這個內閣製的建議剛剛提出來以後,此時整個朝廷的漢人,也都是同意,感覺他們這些漢人也終於熬出頭了,有了希望所以極其支持他這個攝政王。


    看自己有了民意了,這載灃就飄了然後就開始了長期的調查。


    畢竟這個內閣製麽,必須的上下一心這才行,美其名曰民意調查,就這民意調查,直接就調查了接近兩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社會你彪哥的民國生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家小憨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家小憨憨並收藏社會你彪哥的民國生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