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城的城牆上,看著曹長卿與鄧太阿帶著吳素、薑姒、徐麒麟等人遠去,陳明對著陳焱說道:“我已經讓錦衣衛密切關注吳家劍塚了,這次我想看看吳見會做什麽選擇。”
“兩位陸地天人境界的修士,在江湖上還是很少見的,我想吳見應該會欣然接受曹長卿定居在吳家劍塚。”陳焱回複道。
“如果吳見是個聰明人,他就應該懂得拒絕,如果選擇接受,那吳家劍塚隻能慢慢衰落,沒有別的可能。”陳明道。
陳焱聽後,長歎的說了一句:“因已種下,苦果自受。”
時間慢慢的又過去了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裏,陳明與陳焱兩人親自出手,在明黨與焱黨中開展前所未有的大清洗,
在這大清洗過程中,當初那些跟著曹長卿一同加入到焱黨中的人,以及部分地區的世家大族,可以說絕對算得上損失慘重了,
在這一年的時間裏,為了安置這些犯罪分子,在全國深山地區,修建了幾百座的監獄,用來安置這些人,
對於一些罪不至死的官員,該判刑的判刑,該處理的處理,同時手上留情,對於一些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人,允許他們的孫子輩可以重新參加科舉;
對於一些還抱著老一套官老爺想法的官員,將他們安放到一些偏僻無人的監獄,在那裏幫助陳焱完成一係列的試驗。
就在一年後的某一天裏,吳見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吳家劍塚,見到吳見心事重重的樣子,曹長卿問道:“吳掌教,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你神色變得這麽難看。”
吳見長歎了一口氣說道:“一直以來,劍州的知府都對我們吳家劍塚比較友善,因此我吳家劍塚一直以來很多事情都比較好辦,
在上一次劍州知府因為貪汙而被處罰的時候,我心裏就有點不好的預感了,等新上任的劍州知府一到劍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查我們吳家劍塚繳納的農糧是否足夠,
自從陳明掌管南方以來,我一次都沒有少過農糧,這次的事情平安度過,但是以後我們吳家劍塚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果不其然就在吳見說話的時候,管家走了進來,對著吳見說道:“老爺,山下的佃農們全都不幹了,另外我們這次去劍州府,沒有一家商鋪,願意販賣金屬礦石給我們,
我們在城內的店鋪,幾天都沒有一個客人進來照顧生意,同時在我們隔壁的街上,新開了一家神兵閣,我派人去看過了,他們販賣的東西與我們基本相似,同時價格還比我們低。
與此同時,我們去丹藥閣買修煉丹藥,所有的丹藥均上漲了三層的價格,並且這價格隻針對我們吳家劍塚。
老爺我們該怎麽辦?按照這種情況來看,我們儲存的糧草最多隻能撐過半年,儲存的丹藥最多隻能撐過三個月。”
吳見聽了管家的話,對著曹長卿露出了一個苦笑,思考了片刻,仍然沒有想出辦法,就看向了曹長卿,準備求教曹長卿。
曹長卿看到吳見看向他的眼神,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曹長卿清楚要想解決這個困境,隻有一種辦法,一種是找比劍州知府更大的官員,讓他製止劍州知府針對吳家劍塚的行動,
如今曹長卿已經恢複了白身,脫離了焱黨,在大明朝已經完全說不上話了,因此借助官場上的力量這一條路,是不要想了;
除了借助官府的力量,還有一條路就是搬遷,搬到一個遠離人群的地方,在那裏官府的力量薄弱,憑借他們的實力,他們不用擔憂官府的刁難,
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舍棄吳家經營數百年的祖地,舍棄了吳家劍塚這塊風水寶地,吳家劍塚的人以後就過不上這麽優渥的生活。
看到曹長卿搖頭,吳見沒有辦法隻能先吩咐管家先用吳家劍塚收藏起來的財寶,多購買一些修煉資源儲存起來。
隔天清晨,曹長卿看著吳素正在教徐鳳年的三個孩子學劍,鄧太阿走到了曹長卿的身旁,對著曹長卿說道:
“劍州知府對我們吳家劍塚的迫害,在短短一日的時間裏已經傳遍了整個吳家劍塚,依你看這是陳明的意思,還是劍州知府私人的意思?”
“沒有任何的區別,劍州知府的動作雖然惡心了一點,但是完全沒有破壞規則,鄧太阿你要記住麵對大明的官員,我們千萬不能動手,一旦動手,山下的錦衣衛你都知道了,
隻要你敢對劍州知府動手,馬上就會有人來阻擋你,同時劍州軍隊就會立即出動,吳家劍塚就會被滅,山上的人全部都會死,
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在我們不能出手的情況下,我們拿劍州知府沒有任何的辦法,這就是朝廷的力量。”曹長卿勸說道。
“那我們現在就隻能忍麽,我們這些人能忍,但是那些血氣方剛的吳家弟子,他們早就在山上呆膩了,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蠢蠢欲動,
想要前去劍州城,像以前的吳家弟子一般,仗劍遊曆江湖,解決心中不平之事。目前他們是被掌教給勸住了,但是過一段時間,還是如此的話,吳見恐怕都攔不住他們。”
“這是陽謀,我們除了忍沒有別的方法,要想解決這個方案,除非我們兩人能夠再突破,能夠正麵對抗陳明,要不然隻要生活在大明的疆域內,就逃不過這一劫。”曹長卿道。
過了半年的時間,吳家劍塚貯存修煉的資源全部都用完了,幾百來,吳家劍塚第一次麵對缺乏資源的窘境。
再一次攔住了想要下山尋找劍州知府的麻煩的吳家弟子,吳見麵色愁容的走到了吳家劍塚的掛著劍氣衝霄牌匾的吳家祠堂中,
對著吳家劍塚的眾多仙人,吳見講述了吳家劍塚麵臨的困境,同時說出了他的決定,他決定舉族搬遷到深山中,隱居起來。
十日後,看著手下傳來的消息,劍州知府水林光露出一絲微笑,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吳家劍塚,再也沒有能力掀起風浪,
天下靈氣聚集之地,大部分地區都被大明的軍隊給占據了,少部分因為環境不適合凡人的生存,因此大明也就隻是標記了一下,沒有派兵駐紮。
吳見帶領吳家劍塚進行搬遷,絕對是個非常錯誤的決定,並且在日新月異的大明朝,躲進深山不與時代接軌,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吳家所有人都會被淘汰。
“兩位陸地天人境界的修士,在江湖上還是很少見的,我想吳見應該會欣然接受曹長卿定居在吳家劍塚。”陳焱回複道。
“如果吳見是個聰明人,他就應該懂得拒絕,如果選擇接受,那吳家劍塚隻能慢慢衰落,沒有別的可能。”陳明道。
陳焱聽後,長歎的說了一句:“因已種下,苦果自受。”
時間慢慢的又過去了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裏,陳明與陳焱兩人親自出手,在明黨與焱黨中開展前所未有的大清洗,
在這大清洗過程中,當初那些跟著曹長卿一同加入到焱黨中的人,以及部分地區的世家大族,可以說絕對算得上損失慘重了,
在這一年的時間裏,為了安置這些犯罪分子,在全國深山地區,修建了幾百座的監獄,用來安置這些人,
對於一些罪不至死的官員,該判刑的判刑,該處理的處理,同時手上留情,對於一些有重大立功表現的人,允許他們的孫子輩可以重新參加科舉;
對於一些還抱著老一套官老爺想法的官員,將他們安放到一些偏僻無人的監獄,在那裏幫助陳焱完成一係列的試驗。
就在一年後的某一天裏,吳見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吳家劍塚,見到吳見心事重重的樣子,曹長卿問道:“吳掌教,發生了什麽事情,讓你神色變得這麽難看。”
吳見長歎了一口氣說道:“一直以來,劍州的知府都對我們吳家劍塚比較友善,因此我吳家劍塚一直以來很多事情都比較好辦,
在上一次劍州知府因為貪汙而被處罰的時候,我心裏就有點不好的預感了,等新上任的劍州知府一到劍州,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查我們吳家劍塚繳納的農糧是否足夠,
自從陳明掌管南方以來,我一次都沒有少過農糧,這次的事情平安度過,但是以後我們吳家劍塚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果不其然就在吳見說話的時候,管家走了進來,對著吳見說道:“老爺,山下的佃農們全都不幹了,另外我們這次去劍州府,沒有一家商鋪,願意販賣金屬礦石給我們,
我們在城內的店鋪,幾天都沒有一個客人進來照顧生意,同時在我們隔壁的街上,新開了一家神兵閣,我派人去看過了,他們販賣的東西與我們基本相似,同時價格還比我們低。
與此同時,我們去丹藥閣買修煉丹藥,所有的丹藥均上漲了三層的價格,並且這價格隻針對我們吳家劍塚。
老爺我們該怎麽辦?按照這種情況來看,我們儲存的糧草最多隻能撐過半年,儲存的丹藥最多隻能撐過三個月。”
吳見聽了管家的話,對著曹長卿露出了一個苦笑,思考了片刻,仍然沒有想出辦法,就看向了曹長卿,準備求教曹長卿。
曹長卿看到吳見看向他的眼神,隻能無奈的搖了搖頭,曹長卿清楚要想解決這個困境,隻有一種辦法,一種是找比劍州知府更大的官員,讓他製止劍州知府針對吳家劍塚的行動,
如今曹長卿已經恢複了白身,脫離了焱黨,在大明朝已經完全說不上話了,因此借助官場上的力量這一條路,是不要想了;
除了借助官府的力量,還有一條路就是搬遷,搬到一個遠離人群的地方,在那裏官府的力量薄弱,憑借他們的實力,他們不用擔憂官府的刁難,
但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舍棄吳家經營數百年的祖地,舍棄了吳家劍塚這塊風水寶地,吳家劍塚的人以後就過不上這麽優渥的生活。
看到曹長卿搖頭,吳見沒有辦法隻能先吩咐管家先用吳家劍塚收藏起來的財寶,多購買一些修煉資源儲存起來。
隔天清晨,曹長卿看著吳素正在教徐鳳年的三個孩子學劍,鄧太阿走到了曹長卿的身旁,對著曹長卿說道:
“劍州知府對我們吳家劍塚的迫害,在短短一日的時間裏已經傳遍了整個吳家劍塚,依你看這是陳明的意思,還是劍州知府私人的意思?”
“沒有任何的區別,劍州知府的動作雖然惡心了一點,但是完全沒有破壞規則,鄧太阿你要記住麵對大明的官員,我們千萬不能動手,一旦動手,山下的錦衣衛你都知道了,
隻要你敢對劍州知府動手,馬上就會有人來阻擋你,同時劍州軍隊就會立即出動,吳家劍塚就會被滅,山上的人全部都會死,
閻王好惹,小鬼難纏,在我們不能出手的情況下,我們拿劍州知府沒有任何的辦法,這就是朝廷的力量。”曹長卿勸說道。
“那我們現在就隻能忍麽,我們這些人能忍,但是那些血氣方剛的吳家弟子,他們早就在山上呆膩了,得知這個消息後,都蠢蠢欲動,
想要前去劍州城,像以前的吳家弟子一般,仗劍遊曆江湖,解決心中不平之事。目前他們是被掌教給勸住了,但是過一段時間,還是如此的話,吳見恐怕都攔不住他們。”
“這是陽謀,我們除了忍沒有別的方法,要想解決這個方案,除非我們兩人能夠再突破,能夠正麵對抗陳明,要不然隻要生活在大明的疆域內,就逃不過這一劫。”曹長卿道。
過了半年的時間,吳家劍塚貯存修煉的資源全部都用完了,幾百來,吳家劍塚第一次麵對缺乏資源的窘境。
再一次攔住了想要下山尋找劍州知府的麻煩的吳家弟子,吳見麵色愁容的走到了吳家劍塚的掛著劍氣衝霄牌匾的吳家祠堂中,
對著吳家劍塚的眾多仙人,吳見講述了吳家劍塚麵臨的困境,同時說出了他的決定,他決定舉族搬遷到深山中,隱居起來。
十日後,看著手下傳來的消息,劍州知府水林光露出一絲微笑,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吳家劍塚,再也沒有能力掀起風浪,
天下靈氣聚集之地,大部分地區都被大明的軍隊給占據了,少部分因為環境不適合凡人的生存,因此大明也就隻是標記了一下,沒有派兵駐紮。
吳見帶領吳家劍塚進行搬遷,絕對是個非常錯誤的決定,並且在日新月異的大明朝,躲進深山不與時代接軌,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吳家所有人都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