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等的人來了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話直說。”餘正青說。
沈箏沉思片刻,說道:“大人,雖然咱們篩選稻種,都是選的優種,但其實隻要是稻穀,都能栽種。”
她頓了頓,打了個比方:“就比如稻子收割不及時,成熟的稻穀被大風或大雨打落在地裏,它們接了地氣,又有水分,都能冒芽尖,所以那些稻穀隻是不適合留種,並不代表不能育苗。”
餘正青聞言,手指在小桌上輕敲。
“你這個顧慮,我也思考過。”餘正青聲音有些低,問道:“你相信你同安縣民嗎?”
沈箏抿唇,片刻後答道:“下官相信他們,下官方才也不是在懷疑他們,而是說......”
“你遲疑了。”餘正青打斷了她,步步緊逼。
他又問:“若是有人高價收他們的口糧,用去做種,你該如何?”
沈箏眉頭輕蹙。
之前她與同安縣民並無利益糾葛,甚至是她一直在哺育同安縣民,不求回報,所以她不怕他們的背叛,因為他們無甚理由背叛她。
可如今縣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利益,她的決策,會導致他們與自己的利益背道而馳。
但這第一年的稻種,至關重要。
她是希望同安縣好,這沒錯。
可她除了是同安縣令,還是大周子民,大周官員。
她絕不能看到,某些人因一己之私,亂了整個大周的糧種市場——隻獲一年的利,那目光也太短淺了些。
“下官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沈箏篤定說道。
餘正青笑了,有些不滿意她的回答,說道:“你當如何?將他們手中的糧全都收上來,換成普通糧食給他們,那旁人絕無可乘之機?但這樣不值當,也是最笨的方法。”
“是。”沈箏點頭,“耗神耗力不說,還亂了同安縣民的心,至少絕大部分人不會私賣糧種,下官與他們互相信任。”
這一說法餘正青是讚同的,“縣中絕大部分人,都很崇敬你,但人性終究自私,你沒辦法控製他們的頭腦,讓所有人的想法都與你一致,所以就怕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他又說:“還會害了你的名聲——同安縣小,才數萬人,你都管不住,往後更高的官階,你當如何勝任?”
“這是個難題。”沈箏低喃。
“不僅僅對你是難題。”餘正青說道。
沈箏知難,餘正青不覺得是她的問題,利字動人心,就連他也沒把握解決好這事兒。
“光靠你一個縣官,我一個府官,就算管得住手下人,也管不住那些利欲熏心的亡命徒,所以一開始,便得給他們來些狠的。”餘正青聲音冷冽,他很瞧不起那些小人。
並非說他是個君子,而是在家國利益麵前,一切人等都得靠邊兒站才是,敢動搖大周的利益之人,都該死。
餘正青的氣質變得太快,沈箏不由得愣住,片刻後才問道:“大人是想......”
餘正青又驀地一笑,“待上京來的人到了,咱們得好好利用一番才是,有人不用,咱倆又不是傻子。”
沈箏也笑了,“大人說的是。”
他們不論出發點或是目的,都是站在大周的角度,所以該借勢之時,就得借勢。
借力打力,方為取勝之道。
一陣顛簸後,沈箏二人到了與泉陽縣接壤的清遠村。
清遠村的曬壩也正好臨近泉陽縣,所以這段時日,隻要曬壩中有稻穀,他們家家戶戶都會派人在曬壩中守著。
他們知道,泉陽縣令有意與沈大人交好,所以泉陽縣人也不敢像往日那般輕看他們。
但不輕看,不代表他們不會起歪心思,如今他們的稻穀多精貴啊,若是一個不注意,被泉陽縣人薅去一把,那也是極大的損失!
今日稱畝產,觀望許久的泉陽縣人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駐足在兩縣交界的小土包外,支個腦袋往清遠村曬壩看。
更有甚者直接端來了梯子,將梯子靠在樹上,爬上樹椏觀望。
清遠村人麵帶驕傲,笑罵道:“跟做賊似的,也不怕掉下來摔著,到時候可別賴咱們!”
張裏正記錄著重量,頭也不抬說道:“管他們作甚,要犯紅眼病就讓他們犯。”
他可忘不了,當初挖渠之時,對麵林木村裏正,當初是如何羞辱他們的。
如今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張裏正抬起頭來,往村中溝渠的方向看去,心中輕笑,要不了多久,林木村裏正還得上門求他們才是。
這時他的餘光看見一輛馬車緩緩駛來,他雙眼微瞪,趕緊喚道:“都精神著些,沈大人來了!”
村民們一聽,趕緊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曬壩上熱火朝天。
沈箏剛下馬車,張裏正就迎了過來,她還未開口,張裏正便高聲說道:“大人!我清遠村已稱重十幾戶人家,現下最高畝產,一千二百七十斤!”
沈箏聞言笑著瞥了一眼張裏正身後,他這話,可不止是說給自己聽的。
果不其然,林木村眾人聞言瞬間沸騰,之前他們隔得遠,重量聽不真切,但這次,他們可是聽得真真的了。
一千二百七十斤!林木村人眼睛都直了。
有人懊悔:“為何我不是同安縣人啊,真是作孽!倒黴了一輩子,這等好事兒依舊輪不到我!”
沈箏看有一個林木村人險些從樹椏上掉下來,笑著說道:“莫顯他們了,等會兒給人氣出病來。”
“嘿嘿好。”張裏正遲疑片刻,躊躇問道:“大人......您從南壩村過來的吧,他們......”
這是攀比上了。
餘正青在一旁笑道:“一千三百斤出頭,你們還得再努力努力。”
“什麽!”張裏正雙目圓瞪,轉頭喊道:“鄉親們,手腳快些,咱們不能被南壩村給壓在下麵了!”
他不將話說得太明白,但清遠村眾人都懂了他的意思,瞬間燃起了鬥誌。
曬壩氣氛盎然,沈箏與餘正青看了一會兒後,又出發去了下一個村子。
一天的時光就這麽過去,黑夜悄然來臨,接下來兩日同安縣都在稱畝產——人力稱重,一日當然不夠。
畝產第一的寶座,依舊被南壩村穩坐,各村鉚足了勁兒,都想將南壩村斬於馬下,每日天還沒亮,曬壩上就圍滿了人。
正當沈箏在回想,除卻機械秤外,還有沒有什麽輕便的稱重工具時,餘正青在等的人,陸續來了。
沈箏沉思片刻,說道:“大人,雖然咱們篩選稻種,都是選的優種,但其實隻要是稻穀,都能栽種。”
她頓了頓,打了個比方:“就比如稻子收割不及時,成熟的稻穀被大風或大雨打落在地裏,它們接了地氣,又有水分,都能冒芽尖,所以那些稻穀隻是不適合留種,並不代表不能育苗。”
餘正青聞言,手指在小桌上輕敲。
“你這個顧慮,我也思考過。”餘正青聲音有些低,問道:“你相信你同安縣民嗎?”
沈箏抿唇,片刻後答道:“下官相信他們,下官方才也不是在懷疑他們,而是說......”
“你遲疑了。”餘正青打斷了她,步步緊逼。
他又問:“若是有人高價收他們的口糧,用去做種,你該如何?”
沈箏眉頭輕蹙。
之前她與同安縣民並無利益糾葛,甚至是她一直在哺育同安縣民,不求回報,所以她不怕他們的背叛,因為他們無甚理由背叛她。
可如今縣民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利益,她的決策,會導致他們與自己的利益背道而馳。
但這第一年的稻種,至關重要。
她是希望同安縣好,這沒錯。
可她除了是同安縣令,還是大周子民,大周官員。
她絕不能看到,某些人因一己之私,亂了整個大周的糧種市場——隻獲一年的利,那目光也太短淺了些。
“下官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沈箏篤定說道。
餘正青笑了,有些不滿意她的回答,說道:“你當如何?將他們手中的糧全都收上來,換成普通糧食給他們,那旁人絕無可乘之機?但這樣不值當,也是最笨的方法。”
“是。”沈箏點頭,“耗神耗力不說,還亂了同安縣民的心,至少絕大部分人不會私賣糧種,下官與他們互相信任。”
這一說法餘正青是讚同的,“縣中絕大部分人,都很崇敬你,但人性終究自私,你沒辦法控製他們的頭腦,讓所有人的想法都與你一致,所以就怕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他又說:“還會害了你的名聲——同安縣小,才數萬人,你都管不住,往後更高的官階,你當如何勝任?”
“這是個難題。”沈箏低喃。
“不僅僅對你是難題。”餘正青說道。
沈箏知難,餘正青不覺得是她的問題,利字動人心,就連他也沒把握解決好這事兒。
“光靠你一個縣官,我一個府官,就算管得住手下人,也管不住那些利欲熏心的亡命徒,所以一開始,便得給他們來些狠的。”餘正青聲音冷冽,他很瞧不起那些小人。
並非說他是個君子,而是在家國利益麵前,一切人等都得靠邊兒站才是,敢動搖大周的利益之人,都該死。
餘正青的氣質變得太快,沈箏不由得愣住,片刻後才問道:“大人是想......”
餘正青又驀地一笑,“待上京來的人到了,咱們得好好利用一番才是,有人不用,咱倆又不是傻子。”
沈箏也笑了,“大人說的是。”
他們不論出發點或是目的,都是站在大周的角度,所以該借勢之時,就得借勢。
借力打力,方為取勝之道。
一陣顛簸後,沈箏二人到了與泉陽縣接壤的清遠村。
清遠村的曬壩也正好臨近泉陽縣,所以這段時日,隻要曬壩中有稻穀,他們家家戶戶都會派人在曬壩中守著。
他們知道,泉陽縣令有意與沈大人交好,所以泉陽縣人也不敢像往日那般輕看他們。
但不輕看,不代表他們不會起歪心思,如今他們的稻穀多精貴啊,若是一個不注意,被泉陽縣人薅去一把,那也是極大的損失!
今日稱畝產,觀望許久的泉陽縣人終於坐不住了,他們駐足在兩縣交界的小土包外,支個腦袋往清遠村曬壩看。
更有甚者直接端來了梯子,將梯子靠在樹上,爬上樹椏觀望。
清遠村人麵帶驕傲,笑罵道:“跟做賊似的,也不怕掉下來摔著,到時候可別賴咱們!”
張裏正記錄著重量,頭也不抬說道:“管他們作甚,要犯紅眼病就讓他們犯。”
他可忘不了,當初挖渠之時,對麵林木村裏正,當初是如何羞辱他們的。
如今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張裏正抬起頭來,往村中溝渠的方向看去,心中輕笑,要不了多久,林木村裏正還得上門求他們才是。
這時他的餘光看見一輛馬車緩緩駛來,他雙眼微瞪,趕緊喚道:“都精神著些,沈大人來了!”
村民們一聽,趕緊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曬壩上熱火朝天。
沈箏剛下馬車,張裏正就迎了過來,她還未開口,張裏正便高聲說道:“大人!我清遠村已稱重十幾戶人家,現下最高畝產,一千二百七十斤!”
沈箏聞言笑著瞥了一眼張裏正身後,他這話,可不止是說給自己聽的。
果不其然,林木村眾人聞言瞬間沸騰,之前他們隔得遠,重量聽不真切,但這次,他們可是聽得真真的了。
一千二百七十斤!林木村人眼睛都直了。
有人懊悔:“為何我不是同安縣人啊,真是作孽!倒黴了一輩子,這等好事兒依舊輪不到我!”
沈箏看有一個林木村人險些從樹椏上掉下來,笑著說道:“莫顯他們了,等會兒給人氣出病來。”
“嘿嘿好。”張裏正遲疑片刻,躊躇問道:“大人......您從南壩村過來的吧,他們......”
這是攀比上了。
餘正青在一旁笑道:“一千三百斤出頭,你們還得再努力努力。”
“什麽!”張裏正雙目圓瞪,轉頭喊道:“鄉親們,手腳快些,咱們不能被南壩村給壓在下麵了!”
他不將話說得太明白,但清遠村眾人都懂了他的意思,瞬間燃起了鬥誌。
曬壩氣氛盎然,沈箏與餘正青看了一會兒後,又出發去了下一個村子。
一天的時光就這麽過去,黑夜悄然來臨,接下來兩日同安縣都在稱畝產——人力稱重,一日當然不夠。
畝產第一的寶座,依舊被南壩村穩坐,各村鉚足了勁兒,都想將南壩村斬於馬下,每日天還沒亮,曬壩上就圍滿了人。
正當沈箏在回想,除卻機械秤外,還有沒有什麽輕便的稱重工具時,餘正青在等的人,陸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