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教餘正青阿拉伯算數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餘正青直愣愣盯著沈箏手中的草紙看。
隻見草紙上畫著一連串“蚯蚓”,有豎著的,有彎一下的,有彎兩下的,還有打結的。
他眉頭緊擰,但下意識覺得沈箏不會無聊到亂寫亂畫,畢竟方才她那般認真,連自己說話都不理。
那紙上的是什麽?
餘正青又往沈箏旁邊湊了湊,兩眼放光。
沈箏莫名有一種被老師檢查作業的感覺,下意識拿手一遮,墨跡暈了一大塊。
“你遮甚。”餘正青問。
“下官不知道。”沈箏答。
“讓本官看看。”餘正青又說。
沈箏老實挪開了袖子,墨跡未幹的地方暈了開來,但上半張紙上的字跡清晰可見。
餘正青又仔細看了一通,終於確定,這是他從未見過的書寫方式,隻得問道:“這些‘蚯蚓’,是計算方式?”
沈箏有些驚訝,但不是驚訝餘正青猜到事實,而是驚訝餘正青對她的信任程度。
他方才隻有第一下的驚疑,後麵便立刻確定沈箏確實是在算畝,但事實上,人對未知的東西,絕對是抱有懷疑態度的——從未見過,所以謹慎。
沈箏將草紙往餘正青眼前挪了挪,點頭道:“這是下官在野籍上看見的計數方式,書寫起來簡單便捷,且那野籍上還列有一些簡單的計算方式,兩個數字相加減,能快速求和求差。”
她怕自己講得不夠清楚,又補充了一句:“與算籌相似,不過不需要竹籌,在尋不到工具的情況下,更為簡便。”
餘正青見她說得頭頭是道,心思卻飄遠了,腹誹:不是古籍就是野籍,他博覽群書,愣是沒尋到一本這種未見過的實用書籍,合著全被沈箏收入囊中了。
沈箏見他沉思,又說:“因著下官剛學到這種計算方式時,刻意練過,所以隻要數字不是特別複雜,下官在心中就可以得出結果,大致在紙上記一下便可。其實這種方式,配合算盤效率也很高。”
她說的一切,都是餘正青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過的方式方法,引得他心癢難耐。
“趙休要跑幾個村子,一時半會兒過不來,你與本官說說,這‘蚯蚓’如何算數?”他不恥下問。
沈箏剛算完一個村子的總產量,見他感興趣,心中有了個想法。
餘正青見多識廣,若是這種計算方式他能接受,也覺得好用的話,那是不是說明,阿拉伯數字計算法,能廣為推行以用之?
但推行用之,不代表要推翻整個大周的計數方式與算數方式,她從不小看古人的智慧,也不會去質疑一個合格賬房先生的手速。
沈箏見過許主簿撥弄鍵盤,在一聲聲碰撞聲中,算珠幾乎被他撥出了殘影,不比沈箏心算或是打草稿慢。
所以沒有電子計算器的阿拉伯數字,可以說是少了一半的靈魂,從某些角度來看,它幹不過算盤的。
但凡事無絕對,算盤與阿拉伯數字,不是一定要站在敵對麵的——二者可以相輔相成。
阿拉伯數字用作計數和簡單的加減乘除,算盤用作大批量的加減。
在世人學會阿拉伯數字的情況下,不論賬房先生每日記賬,還是家宅盤賬,都能提高效率。
畢竟‘壹’字有十二畫,“1”隻有一畫。
沈箏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端了根小板凳給餘正青,兩人排排坐下。
之前說過,餘正青是一位好老師,而今日的他,也是一位好學生。
他老老實實地看著沈箏表情變化,又老老實實地看著她端小板凳,再老老實實坐在她身旁。
沈箏捋袖執筆,在二人麵前的草紙上畫了一連串“蚯蚓”——阿拉伯數字從“0”到“9”。
餘正青定定看著她手中的筆尖,在腦中默默牢記每一個“蚯蚓”的曲折走向。
沈箏手指第一個數字道:“這是零。”
她在“0”的旁邊,執筆寫下一個“零”。
然後便是第二個數字:“這是壹。”
她又在“1”的旁邊,寫下一個“壹”。
餘正青雙眸驟然亮起,他可以確定的是,沈箏畫下來的這些“蚯蚓”,一定是有規律的,且規律完善,與他們書寫的字跡相同。
且單單從兩個數字,他就已看出了門道。
“太簡便了。”他讚道,“能省好多功夫。”
“可......”片刻又餘正青又有些不確定地問道:“可其中幾個也太過相似了,是否會錯看?”
沈箏聞言一笑,餘正青的擔心不是沒道理的,在書寫不規範和紙張方向拿錯的情況下,還真可能錯看,不然為何前世的財會專業,記賬必須有大寫數字。
“大人慧眼如炬。”沈箏指著紙張上的“1”和“7”。
她還未開口,餘正青便說道:“就是這倆,是“壹”和“柒”吧?有些相似了。”
他是靠沈箏的書寫順序,知道了“7”就是“柒。”
沈箏也點頭,“所以要書寫規範,一筆一劃都不能隨意書寫,寫習慣看習慣後,其實很難出錯。”
“瑕不掩瑜。”餘正青如是說,“不可否認,他真的很簡便,除卻這兩個,其他很難錯看,細心便可。”
他用手指著上麵一個個阿拉伯數字,依次念了下去。
片刻後他又指著沈箏之前書寫的一串數字,“照你這樣寫,它們還能組合使用,這是......‘1253’,‘壹仟貳佰伍拾叁’,對吧?再大的數字也能用這些字符表示。”
餘正青真的很聰明。
阿拉伯數字在她之前那個時代,已經成為了默認的書寫方式,不會有人覺得理解困難。
但眼下不一樣。
阿拉伯數字對餘正青來說,是從未接觸過的書寫方式,他隻看了一會兒,便能記住相對應的字符,且數字組合,他也能一眼看明白。
沈箏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大人眼力與記憶力超群。”
餘正青的嘴角隱約露出一個弧度,他輕咳一聲,問道:“你方才還說,他們還可以求和求差?如何求?”
“嗯......”沈箏在腦海中思考如何教學。
隻見草紙上畫著一連串“蚯蚓”,有豎著的,有彎一下的,有彎兩下的,還有打結的。
他眉頭緊擰,但下意識覺得沈箏不會無聊到亂寫亂畫,畢竟方才她那般認真,連自己說話都不理。
那紙上的是什麽?
餘正青又往沈箏旁邊湊了湊,兩眼放光。
沈箏莫名有一種被老師檢查作業的感覺,下意識拿手一遮,墨跡暈了一大塊。
“你遮甚。”餘正青問。
“下官不知道。”沈箏答。
“讓本官看看。”餘正青又說。
沈箏老實挪開了袖子,墨跡未幹的地方暈了開來,但上半張紙上的字跡清晰可見。
餘正青又仔細看了一通,終於確定,這是他從未見過的書寫方式,隻得問道:“這些‘蚯蚓’,是計算方式?”
沈箏有些驚訝,但不是驚訝餘正青猜到事實,而是驚訝餘正青對她的信任程度。
他方才隻有第一下的驚疑,後麵便立刻確定沈箏確實是在算畝,但事實上,人對未知的東西,絕對是抱有懷疑態度的——從未見過,所以謹慎。
沈箏將草紙往餘正青眼前挪了挪,點頭道:“這是下官在野籍上看見的計數方式,書寫起來簡單便捷,且那野籍上還列有一些簡單的計算方式,兩個數字相加減,能快速求和求差。”
她怕自己講得不夠清楚,又補充了一句:“與算籌相似,不過不需要竹籌,在尋不到工具的情況下,更為簡便。”
餘正青見她說得頭頭是道,心思卻飄遠了,腹誹:不是古籍就是野籍,他博覽群書,愣是沒尋到一本這種未見過的實用書籍,合著全被沈箏收入囊中了。
沈箏見他沉思,又說:“因著下官剛學到這種計算方式時,刻意練過,所以隻要數字不是特別複雜,下官在心中就可以得出結果,大致在紙上記一下便可。其實這種方式,配合算盤效率也很高。”
她說的一切,都是餘正青從未見過,甚至從未聽過的方式方法,引得他心癢難耐。
“趙休要跑幾個村子,一時半會兒過不來,你與本官說說,這‘蚯蚓’如何算數?”他不恥下問。
沈箏剛算完一個村子的總產量,見他感興趣,心中有了個想法。
餘正青見多識廣,若是這種計算方式他能接受,也覺得好用的話,那是不是說明,阿拉伯數字計算法,能廣為推行以用之?
但推行用之,不代表要推翻整個大周的計數方式與算數方式,她從不小看古人的智慧,也不會去質疑一個合格賬房先生的手速。
沈箏見過許主簿撥弄鍵盤,在一聲聲碰撞聲中,算珠幾乎被他撥出了殘影,不比沈箏心算或是打草稿慢。
所以沒有電子計算器的阿拉伯數字,可以說是少了一半的靈魂,從某些角度來看,它幹不過算盤的。
但凡事無絕對,算盤與阿拉伯數字,不是一定要站在敵對麵的——二者可以相輔相成。
阿拉伯數字用作計數和簡單的加減乘除,算盤用作大批量的加減。
在世人學會阿拉伯數字的情況下,不論賬房先生每日記賬,還是家宅盤賬,都能提高效率。
畢竟‘壹’字有十二畫,“1”隻有一畫。
沈箏的心思也活絡了起來,端了根小板凳給餘正青,兩人排排坐下。
之前說過,餘正青是一位好老師,而今日的他,也是一位好學生。
他老老實實地看著沈箏表情變化,又老老實實地看著她端小板凳,再老老實實坐在她身旁。
沈箏捋袖執筆,在二人麵前的草紙上畫了一連串“蚯蚓”——阿拉伯數字從“0”到“9”。
餘正青定定看著她手中的筆尖,在腦中默默牢記每一個“蚯蚓”的曲折走向。
沈箏手指第一個數字道:“這是零。”
她在“0”的旁邊,執筆寫下一個“零”。
然後便是第二個數字:“這是壹。”
她又在“1”的旁邊,寫下一個“壹”。
餘正青雙眸驟然亮起,他可以確定的是,沈箏畫下來的這些“蚯蚓”,一定是有規律的,且規律完善,與他們書寫的字跡相同。
且單單從兩個數字,他就已看出了門道。
“太簡便了。”他讚道,“能省好多功夫。”
“可......”片刻又餘正青又有些不確定地問道:“可其中幾個也太過相似了,是否會錯看?”
沈箏聞言一笑,餘正青的擔心不是沒道理的,在書寫不規範和紙張方向拿錯的情況下,還真可能錯看,不然為何前世的財會專業,記賬必須有大寫數字。
“大人慧眼如炬。”沈箏指著紙張上的“1”和“7”。
她還未開口,餘正青便說道:“就是這倆,是“壹”和“柒”吧?有些相似了。”
他是靠沈箏的書寫順序,知道了“7”就是“柒。”
沈箏也點頭,“所以要書寫規範,一筆一劃都不能隨意書寫,寫習慣看習慣後,其實很難出錯。”
“瑕不掩瑜。”餘正青如是說,“不可否認,他真的很簡便,除卻這兩個,其他很難錯看,細心便可。”
他用手指著上麵一個個阿拉伯數字,依次念了下去。
片刻後他又指著沈箏之前書寫的一串數字,“照你這樣寫,它們還能組合使用,這是......‘1253’,‘壹仟貳佰伍拾叁’,對吧?再大的數字也能用這些字符表示。”
餘正青真的很聰明。
阿拉伯數字在她之前那個時代,已經成為了默認的書寫方式,不會有人覺得理解困難。
但眼下不一樣。
阿拉伯數字對餘正青來說,是從未接觸過的書寫方式,他隻看了一會兒,便能記住相對應的字符,且數字組合,他也能一眼看明白。
沈箏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大人眼力與記憶力超群。”
餘正青的嘴角隱約露出一個弧度,他輕咳一聲,問道:“你方才還說,他們還可以求和求差?如何求?”
“嗯......”沈箏在腦海中思考如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