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活字印刷術的利弊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人說得沒錯。”
“既如此,書肯定有看完的那一日,但學習,卻永遠沒有學到盡頭的那一日。本官讓你們開書肆,便意在此。筆墨紙硯得賣,但書肆的書,前期隻借不賣。”
沈箏頓了頓,她知道,若是書肆賣書,此事商會可能還願意接下。
畢竟同安縣學有永寧伯題字,待學子們奔出一兩個名堂後,來求學的人自然會多,書肆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但前期隻借書不賣書,就讓開書肆的門檻陡然高了起來。
隻要開,便要做好前期盈利少,或是不盈利的準備。
但她既然敢說,心中便有成算。
王廣進心中清楚,但還是有些疑惑,問道:
“大人,為何是前期隻借不賣,您的意思是,後期書肆要賣書?”
沈箏點頭,從身後的抽屜中取出了一個小盒子。
王廣進見她將盒子打開,從裏麵取出來兩枚“印章”,遞給了自己。
王廣進接過“印章”,來回翻看,隻見上麵刻有“同”“安”二字。
“大人,這是......”
在他眼中,這就是兩枚普通的印章,隻不過這兩枚印章的高度與大小完全一致。
沈箏將印章拿了回來,在硯台中按了一下,又將印章摁在了草紙上。
王廣進看著這兩枚印章,有些不解。
這兩枚印章,比個人的私印還小,印出來的字的大小,倒是與書籍上的字差不多大。
沈箏拿著那兩枚印章,依次在草紙上印著。
一排“同安”,由深到淺,躍於紙上。
沈箏問他:“想到什麽了嗎?”
王廣進看著那一排“同安”,搖了搖頭。
沈箏失笑。
分明印章這個物件早就發明了出來,但世人就是很難將印章與書籍聯係到一起,說明鮮少有人提及這個想法,定是有原因在其中的。
她又拿起印章,在草紙上多印了幾排,問道:
“現在呢?”
“啊——”
王廣進張大了嘴。
“大人!這字印得多了,便能成一頁書!您難道是想......用印章來印書!”
王廣進說完有些震驚,又有些迷茫。
印章可以印書,但為何其他人沒有想到?為何他們這些讀書人從來沒有這個想法過?
他的手不自覺地摳著桌縫。
今日來一趟縣衙,對他的認知衝擊太大了,眼下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但就是想不明白。
他灌了一口茶水,對沈箏說道:
“大人,小人腦子有點漿糊,您稍等,小人捋一捋......”
“不必捋了。”沈箏說道,“你之所以迷糊,是因為這個活計,不是一蹴而就的活路。”
她一句話點醒了王廣進。
對啊。
這麽簡便的造書方式,千百年來絕不可能沒人想到過,但未被推行起來,那一定便有阻礙在其中。
沈箏見他領略,隨即翻開了一頁書,推給了他。
“你看看這一頁上麵的字,重複的有多少,不重複的又有多少。”
王廣進細細地數了起來。
片刻後,他張大了嘴:“大、大人......”
重複的多,不重複的更多,若是執行起來,怕也是有些困難在其中——所需的印章太多了。
沈箏又問:“這個法子印書初看是不難,但還是有門道在其中的,但若是成功,隻需一瞬,便是一頁紙,比抄書不知道快上多少。”
“但你知道,為何一直無人提及,無人使用嗎?”
王廣進張了張嘴,站在商人的角度說道:
“因為字太多,印章做好,還需要排版。幹活的人得識字才行,但識這麽多字的人,鮮少願意做工。”
是啊。
沈箏一開始便想到了這個原因,但她不怕。
她的目標一直都是全民識字,或多或少。
她又問:“除了這個,還有呢?”
王廣進被她追著問,腦子又暈了起來,求助似的看向她。
沈箏輕笑,當著他的麵,將書籍來回翻動幾次。
“小人明白了!”王廣進叫道。
“每頁的字都不一樣,印一本書就需要排好多次版,所以若是隻印一本或幾本,人工成本就上去了,必須定價極高才能回本,簡直是吃力不討好,賠本賺吆喝!”
“說得沒錯。”
沈箏笑了起來,“這就是或許有先輩想到,但不願意去幹的基本原因。因為識字的人少,買書的人就少了,沒人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
王廣進一下被她說得熱血沸騰。
大人開縣學,辦啟蒙班,難道為得就是這一刻?
大人想做的,從不是同安縣的孩童啟蒙,而是大周千千萬萬人“啟蒙”!
他何等榮幸,能被大人所救,又入了她的眼,能聽清她的夢想,與她共同奮戰。
他熱氣上頭,直接開口道:“小人願意承擔!”
沈箏失笑。
“你先冷靜一下,聽完弊端,再來聽聽利端。”
“是、是,大人您說。”
王廣進端正得像個小朋友。
沈箏說道:“此事前期投入的成本或許不低,搜羅書籍、篩選書籍、請人刻字、請人排版都需要一段時日,但隻要咱們選出的書籍夠精準,一次性印出來的書籍夠多,那咱們便能‘破壞市場’。”
王廣進點頭。
對,就是破壞市場。
他接話道:“咱們後期以量大取勝。畢竟天下不識字的人占大多數,識字但買不起書的學子也占大多數,咱們隻要麵向他們出書,便能一舉將大部分書肆壓到。”
這是個持久戰,但隻要打得夠久,後期識字的人越多,他們的成本便越低,收入便越高。
沈箏輕拍桌麵。
“到那時,書籍不再珍貴,學識不再珍貴,而是走進千家萬戶。”
王廣進似是看到了那一刻,心中激蕩。
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的麵容。
有辛苦求學的學子,有對讀書好奇不已的孩童,有因不識字被人哄騙的成年人。
他說道:“且咱們印的書中,啟蒙書也是重中之重,將晦澀難懂的字詞印上,再加以解釋,就可以讓進不了書院的百姓,在家就能啟蒙!”
王廣進說到這兒,其實已然明白他與沈大人後麵要麵對的是什麽了。
是數以萬計、將書籍與學識死死握在手中的“上等人。”
但他有信心。
隻要跟著沈大人,他就有信心。
沈箏見王廣進恨不得立馬開幹,笑著說道:
“此事縣學也要加入其中,畢竟如今的縣學隻出不進,也要想法子進賬才行。之所以本官要與商會合作,就是因為商會的商人渠道廣,搜羅來的書不嫌多,且往後印書作坊與賣書鋪子也要靠商人。”
王廣進明白了沈箏的意思。
他心中對她肅然起敬。
按照大人的謀劃,此事後期是一定能成的,畢竟大人還有真正的“大靠山”,萬般險阻,都不帶怕。
且大人如今富有,明明可以自己投銀子將書肆與作坊辦起來,但她還是替縣學謀劃,將利弊都給自己分析了一遍。
——她一開始的目的,就是不是賺銀子,而是為底層的百姓與學子著想。
“大人放心,此事您既與小人說透了,小人對商會眾人也不藏著掖著,幹不幹的,全看他們自己。總之小人是做好一開始虧本的準備了。”
活字印刷術有了開頭,沈箏心中也舒坦不少。
她擺擺手道:“去吧。”
“既如此,書肯定有看完的那一日,但學習,卻永遠沒有學到盡頭的那一日。本官讓你們開書肆,便意在此。筆墨紙硯得賣,但書肆的書,前期隻借不賣。”
沈箏頓了頓,她知道,若是書肆賣書,此事商會可能還願意接下。
畢竟同安縣學有永寧伯題字,待學子們奔出一兩個名堂後,來求學的人自然會多,書肆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但前期隻借書不賣書,就讓開書肆的門檻陡然高了起來。
隻要開,便要做好前期盈利少,或是不盈利的準備。
但她既然敢說,心中便有成算。
王廣進心中清楚,但還是有些疑惑,問道:
“大人,為何是前期隻借不賣,您的意思是,後期書肆要賣書?”
沈箏點頭,從身後的抽屜中取出了一個小盒子。
王廣進見她將盒子打開,從裏麵取出來兩枚“印章”,遞給了自己。
王廣進接過“印章”,來回翻看,隻見上麵刻有“同”“安”二字。
“大人,這是......”
在他眼中,這就是兩枚普通的印章,隻不過這兩枚印章的高度與大小完全一致。
沈箏將印章拿了回來,在硯台中按了一下,又將印章摁在了草紙上。
王廣進看著這兩枚印章,有些不解。
這兩枚印章,比個人的私印還小,印出來的字的大小,倒是與書籍上的字差不多大。
沈箏拿著那兩枚印章,依次在草紙上印著。
一排“同安”,由深到淺,躍於紙上。
沈箏問他:“想到什麽了嗎?”
王廣進看著那一排“同安”,搖了搖頭。
沈箏失笑。
分明印章這個物件早就發明了出來,但世人就是很難將印章與書籍聯係到一起,說明鮮少有人提及這個想法,定是有原因在其中的。
她又拿起印章,在草紙上多印了幾排,問道:
“現在呢?”
“啊——”
王廣進張大了嘴。
“大人!這字印得多了,便能成一頁書!您難道是想......用印章來印書!”
王廣進說完有些震驚,又有些迷茫。
印章可以印書,但為何其他人沒有想到?為何他們這些讀書人從來沒有這個想法過?
他的手不自覺地摳著桌縫。
今日來一趟縣衙,對他的認知衝擊太大了,眼下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但就是想不明白。
他灌了一口茶水,對沈箏說道:
“大人,小人腦子有點漿糊,您稍等,小人捋一捋......”
“不必捋了。”沈箏說道,“你之所以迷糊,是因為這個活計,不是一蹴而就的活路。”
她一句話點醒了王廣進。
對啊。
這麽簡便的造書方式,千百年來絕不可能沒人想到過,但未被推行起來,那一定便有阻礙在其中。
沈箏見他領略,隨即翻開了一頁書,推給了他。
“你看看這一頁上麵的字,重複的有多少,不重複的又有多少。”
王廣進細細地數了起來。
片刻後,他張大了嘴:“大、大人......”
重複的多,不重複的更多,若是執行起來,怕也是有些困難在其中——所需的印章太多了。
沈箏又問:“這個法子印書初看是不難,但還是有門道在其中的,但若是成功,隻需一瞬,便是一頁紙,比抄書不知道快上多少。”
“但你知道,為何一直無人提及,無人使用嗎?”
王廣進張了張嘴,站在商人的角度說道:
“因為字太多,印章做好,還需要排版。幹活的人得識字才行,但識這麽多字的人,鮮少願意做工。”
是啊。
沈箏一開始便想到了這個原因,但她不怕。
她的目標一直都是全民識字,或多或少。
她又問:“除了這個,還有呢?”
王廣進被她追著問,腦子又暈了起來,求助似的看向她。
沈箏輕笑,當著他的麵,將書籍來回翻動幾次。
“小人明白了!”王廣進叫道。
“每頁的字都不一樣,印一本書就需要排好多次版,所以若是隻印一本或幾本,人工成本就上去了,必須定價極高才能回本,簡直是吃力不討好,賠本賺吆喝!”
“說得沒錯。”
沈箏笑了起來,“這就是或許有先輩想到,但不願意去幹的基本原因。因為識字的人少,買書的人就少了,沒人願意去承擔這個風險。”
王廣進一下被她說得熱血沸騰。
大人開縣學,辦啟蒙班,難道為得就是這一刻?
大人想做的,從不是同安縣的孩童啟蒙,而是大周千千萬萬人“啟蒙”!
他何等榮幸,能被大人所救,又入了她的眼,能聽清她的夢想,與她共同奮戰。
他熱氣上頭,直接開口道:“小人願意承擔!”
沈箏失笑。
“你先冷靜一下,聽完弊端,再來聽聽利端。”
“是、是,大人您說。”
王廣進端正得像個小朋友。
沈箏說道:“此事前期投入的成本或許不低,搜羅書籍、篩選書籍、請人刻字、請人排版都需要一段時日,但隻要咱們選出的書籍夠精準,一次性印出來的書籍夠多,那咱們便能‘破壞市場’。”
王廣進點頭。
對,就是破壞市場。
他接話道:“咱們後期以量大取勝。畢竟天下不識字的人占大多數,識字但買不起書的學子也占大多數,咱們隻要麵向他們出書,便能一舉將大部分書肆壓到。”
這是個持久戰,但隻要打得夠久,後期識字的人越多,他們的成本便越低,收入便越高。
沈箏輕拍桌麵。
“到那時,書籍不再珍貴,學識不再珍貴,而是走進千家萬戶。”
王廣進似是看到了那一刻,心中激蕩。
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又一個的麵容。
有辛苦求學的學子,有對讀書好奇不已的孩童,有因不識字被人哄騙的成年人。
他說道:“且咱們印的書中,啟蒙書也是重中之重,將晦澀難懂的字詞印上,再加以解釋,就可以讓進不了書院的百姓,在家就能啟蒙!”
王廣進說到這兒,其實已然明白他與沈大人後麵要麵對的是什麽了。
是數以萬計、將書籍與學識死死握在手中的“上等人。”
但他有信心。
隻要跟著沈大人,他就有信心。
沈箏見王廣進恨不得立馬開幹,笑著說道:
“此事縣學也要加入其中,畢竟如今的縣學隻出不進,也要想法子進賬才行。之所以本官要與商會合作,就是因為商會的商人渠道廣,搜羅來的書不嫌多,且往後印書作坊與賣書鋪子也要靠商人。”
王廣進明白了沈箏的意思。
他心中對她肅然起敬。
按照大人的謀劃,此事後期是一定能成的,畢竟大人還有真正的“大靠山”,萬般險阻,都不帶怕。
且大人如今富有,明明可以自己投銀子將書肆與作坊辦起來,但她還是替縣學謀劃,將利弊都給自己分析了一遍。
——她一開始的目的,就是不是賺銀子,而是為底層的百姓與學子著想。
“大人放心,此事您既與小人說透了,小人對商會眾人也不藏著掖著,幹不幹的,全看他們自己。總之小人是做好一開始虧本的準備了。”
活字印刷術有了開頭,沈箏心中也舒坦不少。
她擺擺手道:“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