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同安商會的血性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人一邊飲茶,一邊商討了一下質檢的具體職責與紡織機的分工。
梁複越說越精神,茶水喝了一壺又一壺。
怎麽說呢。
他總覺得沈大人的某些觀點格外新奇又實用,卻不難理解。
為什麽之前沒人想到呢?
他越說越來勁,直作出一副想與沈箏秉燭夜談的架勢。
連續高強度的腦力輸出,沈箏其實也有些吃不消了,她說著說著,就將話頭往一邊引去。
“梁大人,依您所見,若是依照咱們方才商討的法子行事,學徒們幾時能造出第一台紡織機?”
梁複手指輕敲,片刻後答道:
“最多一個月。”
“作甚要這麽久?”喬老有些疑惑。
在他看來,若是順利的話,學徒們不過半月便能造出第一台紡織機。
“磨合。”梁複言簡意賅。
“磨合個甚?”喬老還是有些不解。
梁複見他還不懂,也不惱,而是緩緩解釋道:
“每個人的手法不一樣,所擅長的零部件也不一樣,這一個月,咱們自是要好好觀察他們,再決定如何分工。”
“將每個人都分配到擅長的領域,往後造起紡織機來,自是事半功倍。”
喬老看了梁複一眼。
雖然他很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他隻是個會埋頭做活的匠人,而梁複則是天生的上位者。
上位者看待事物,全麵得可怕。
他佩服道:“還是你們做官的腦子好使,我們這些木頭呀,給你們做工就是了。”
梁複輕笑一聲,“各有各的好,莫妄自菲薄。”
他又在心中算了下日子,提醒道沈箏:
“沈大人,布料作坊,差不多該開始選址了。”
沈箏點點頭,道:“下官這段時間也在考慮此事,作坊的位置不一定要好,但地界一定要夠寬敞。”
因為隻要棉布上市,一定是供不應求的,紡織機自是越多越好,作坊也越大越好。
梁複自告奮勇:“待這兩日忙完,本官四處走走,替你看看。”
沈箏巴不得梁複將事兒全都接過去,毫不推辭。
“那便有勞梁大人了。”
......
梁複與喬老走後,沈箏坐在書房獨自思忖。
她抬手揉了揉太陽穴。
如今的同安縣沒人會餓肚子了,但她總覺得不夠,什麽都不夠。
學業、工業、商業,這些事都一樁樁一件件地壓在她的心頭。
她知道,或許自己有些急切,同安縣的進步有目共睹,但她見過真正的繁華,心中總是向往,急於求成。
可她之前才與王廣進說過,事緩則圓。
沈箏舒了口氣,不斷告誡自己急不得、急不得。
“叩叩——”書房門被人敲響。
“何事?”沈箏問道。
“大人,王公子與各商戶求見。”值守捕快稟報。
“讓他們去議事廳。”
“是。”
沈箏落座後,所有人都目光熱烈地看著她。
她心有所感,輕笑一聲問道:
“明日便要清銷貨物,今日不在鋪子上理貨,跑來縣衙作甚?”
“大人!”
眾人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王廣進從懷中掏出一紙契書,低頭遞給了沈箏。
“請大人過目!”
眾人異口同聲,聲音大得驚飛了外麵找食的鳥兒。
沈箏疑惑地看了他們一眼,接過契書,細看了起來。
契書第一行,便寫明了約定雙方——同安縣學與同安商會。
她問道王廣進:“以商會的名義簽訂契書,那便是所有商戶都幹了?”
王廣進與眾人對視一眼,笑著答道:“回大人話,正是。”
沈箏讚許地點了點頭。
她緩緩往下看去,待看到接下來的內容後,她頗有些震驚地抬頭看向眾人。
眾人朝她咧嘴一笑。
她驚訝問道:“你們前期投入銀子,資助縣學研製印刷術,待第一批書籍成功開賣後,你們便將自己從印刷作坊摘出去,不要這邊的利?”
隻見契書上赫然列明,他們將利潤分成了兩份。
一是書籍的出坊利潤——印刷作坊將書籍供應給書肆。
二是書籍的售賣利潤——書肆將書籍售賣給百姓。
而契書上的內容,則意味著印刷作坊成型後,歸縣學所有,書籍出坊利潤,也由縣學所得。
而商會這邊,隻負責將書肆開向大周各地,賺取售賣書籍的利潤。
眾人點點頭,臉上揚起了笑。
王廣進拱手說道:
“大人,小人們商討過了。這刻印、排版、印書一事,小人們都不太擅長,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若將這件事全都交給縣學,他們出人出力,事成之後,賺取一邊的銀子也合理。”
沈箏抿唇,這其實不太合理。
縣學出人出力是沒錯,可研發前期,銀錢才是大頭,這本應該是按照比例成分的事兒。
沈箏知道,這是他們的借口。
她神色複雜地說道:“你們要知道,這前期的投入可不低。”
“小人們算過了。”
商戶們笑著說道:“無非就是搜羅書籍、刻印膠泥、製作模具、請人排版占大頭。小人們攤一攤,其實每戶出不了多少。”
無非?
沈箏不解地看向他們。
她覺得自己那日,輕看了他們。
王廣進見她不說話,又說道:
“大人,其實隻要縣學將印刷術研發出來,書籍開售後,對咱們便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就算咱們將價格定得極低,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咱們勝就勝在量大。”
他又打趣道:
“都說咱們經商的唯利是圖,所以這事兒您也別覺得我們虧了。我們都想好了,隻要印刷術研發成功,立即派人出去開書肆,將大周,開個遍地開花!讓其他書肆,全都關門大吉!”
“全都關門大吉!”商戶們熱烈應聲道。
沈箏看著他們,隻覺每個人臉上都似戴了麵具。
她一時不知,哪一麵,才是真正的他們。
“為何要這樣?”沈箏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
他們眼中閃著沈箏看不懂的光。
議事廳陷入了片刻的靜謐。
王廣進沉默片刻後,笑著看向她,說道:
“大人,咱們商人的地位有多低下,其實您也知道。”
“往日最瞧不上咱們的,就是那些世家大族,那些‘上等人’。他們一邊罵著咱們賤,一邊用著咱們上供的物件。”
他自嘲一笑,又說:
“就連咱們商人和商人之子,也是近幾十年來才能讀書的,這還是咱們用銀錢砸出來的規矩。”
“是呀。”
有人接話道:“書多精貴呐,往日咱們是碰都碰不得,但如今,是您給了咱們這個機會......”
讓他們有機會,將“上等人”拉下馬。
“沒錯。”王廣進雙眼微紅,抬頭說道:
“其實咱們心中憋著一口氣呢,咱們不想高人一等,也不想低人一等。咱們就是覺得,那些人一邊將書籍與學識死死握在手中,一邊嘲笑著他人無能的模樣,特醜陋。”
梁複越說越精神,茶水喝了一壺又一壺。
怎麽說呢。
他總覺得沈大人的某些觀點格外新奇又實用,卻不難理解。
為什麽之前沒人想到呢?
他越說越來勁,直作出一副想與沈箏秉燭夜談的架勢。
連續高強度的腦力輸出,沈箏其實也有些吃不消了,她說著說著,就將話頭往一邊引去。
“梁大人,依您所見,若是依照咱們方才商討的法子行事,學徒們幾時能造出第一台紡織機?”
梁複手指輕敲,片刻後答道:
“最多一個月。”
“作甚要這麽久?”喬老有些疑惑。
在他看來,若是順利的話,學徒們不過半月便能造出第一台紡織機。
“磨合。”梁複言簡意賅。
“磨合個甚?”喬老還是有些不解。
梁複見他還不懂,也不惱,而是緩緩解釋道:
“每個人的手法不一樣,所擅長的零部件也不一樣,這一個月,咱們自是要好好觀察他們,再決定如何分工。”
“將每個人都分配到擅長的領域,往後造起紡織機來,自是事半功倍。”
喬老看了梁複一眼。
雖然他很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他隻是個會埋頭做活的匠人,而梁複則是天生的上位者。
上位者看待事物,全麵得可怕。
他佩服道:“還是你們做官的腦子好使,我們這些木頭呀,給你們做工就是了。”
梁複輕笑一聲,“各有各的好,莫妄自菲薄。”
他又在心中算了下日子,提醒道沈箏:
“沈大人,布料作坊,差不多該開始選址了。”
沈箏點點頭,道:“下官這段時間也在考慮此事,作坊的位置不一定要好,但地界一定要夠寬敞。”
因為隻要棉布上市,一定是供不應求的,紡織機自是越多越好,作坊也越大越好。
梁複自告奮勇:“待這兩日忙完,本官四處走走,替你看看。”
沈箏巴不得梁複將事兒全都接過去,毫不推辭。
“那便有勞梁大人了。”
......
梁複與喬老走後,沈箏坐在書房獨自思忖。
她抬手揉了揉太陽穴。
如今的同安縣沒人會餓肚子了,但她總覺得不夠,什麽都不夠。
學業、工業、商業,這些事都一樁樁一件件地壓在她的心頭。
她知道,或許自己有些急切,同安縣的進步有目共睹,但她見過真正的繁華,心中總是向往,急於求成。
可她之前才與王廣進說過,事緩則圓。
沈箏舒了口氣,不斷告誡自己急不得、急不得。
“叩叩——”書房門被人敲響。
“何事?”沈箏問道。
“大人,王公子與各商戶求見。”值守捕快稟報。
“讓他們去議事廳。”
“是。”
沈箏落座後,所有人都目光熱烈地看著她。
她心有所感,輕笑一聲問道:
“明日便要清銷貨物,今日不在鋪子上理貨,跑來縣衙作甚?”
“大人!”
眾人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王廣進從懷中掏出一紙契書,低頭遞給了沈箏。
“請大人過目!”
眾人異口同聲,聲音大得驚飛了外麵找食的鳥兒。
沈箏疑惑地看了他們一眼,接過契書,細看了起來。
契書第一行,便寫明了約定雙方——同安縣學與同安商會。
她問道王廣進:“以商會的名義簽訂契書,那便是所有商戶都幹了?”
王廣進與眾人對視一眼,笑著答道:“回大人話,正是。”
沈箏讚許地點了點頭。
她緩緩往下看去,待看到接下來的內容後,她頗有些震驚地抬頭看向眾人。
眾人朝她咧嘴一笑。
她驚訝問道:“你們前期投入銀子,資助縣學研製印刷術,待第一批書籍成功開賣後,你們便將自己從印刷作坊摘出去,不要這邊的利?”
隻見契書上赫然列明,他們將利潤分成了兩份。
一是書籍的出坊利潤——印刷作坊將書籍供應給書肆。
二是書籍的售賣利潤——書肆將書籍售賣給百姓。
而契書上的內容,則意味著印刷作坊成型後,歸縣學所有,書籍出坊利潤,也由縣學所得。
而商會這邊,隻負責將書肆開向大周各地,賺取售賣書籍的利潤。
眾人點點頭,臉上揚起了笑。
王廣進拱手說道:
“大人,小人們商討過了。這刻印、排版、印書一事,小人們都不太擅長,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不若將這件事全都交給縣學,他們出人出力,事成之後,賺取一邊的銀子也合理。”
沈箏抿唇,這其實不太合理。
縣學出人出力是沒錯,可研發前期,銀錢才是大頭,這本應該是按照比例成分的事兒。
沈箏知道,這是他們的借口。
她神色複雜地說道:“你們要知道,這前期的投入可不低。”
“小人們算過了。”
商戶們笑著說道:“無非就是搜羅書籍、刻印膠泥、製作模具、請人排版占大頭。小人們攤一攤,其實每戶出不了多少。”
無非?
沈箏不解地看向他們。
她覺得自己那日,輕看了他們。
王廣進見她不說話,又說道:
“大人,其實隻要縣學將印刷術研發出來,書籍開售後,對咱們便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就算咱們將價格定得極低,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咱們勝就勝在量大。”
他又打趣道:
“都說咱們經商的唯利是圖,所以這事兒您也別覺得我們虧了。我們都想好了,隻要印刷術研發成功,立即派人出去開書肆,將大周,開個遍地開花!讓其他書肆,全都關門大吉!”
“全都關門大吉!”商戶們熱烈應聲道。
沈箏看著他們,隻覺每個人臉上都似戴了麵具。
她一時不知,哪一麵,才是真正的他們。
“為何要這樣?”沈箏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
他們眼中閃著沈箏看不懂的光。
議事廳陷入了片刻的靜謐。
王廣進沉默片刻後,笑著看向她,說道:
“大人,咱們商人的地位有多低下,其實您也知道。”
“往日最瞧不上咱們的,就是那些世家大族,那些‘上等人’。他們一邊罵著咱們賤,一邊用著咱們上供的物件。”
他自嘲一笑,又說:
“就連咱們商人和商人之子,也是近幾十年來才能讀書的,這還是咱們用銀錢砸出來的規矩。”
“是呀。”
有人接話道:“書多精貴呐,往日咱們是碰都碰不得,但如今,是您給了咱們這個機會......”
讓他們有機會,將“上等人”拉下馬。
“沒錯。”王廣進雙眼微紅,抬頭說道:
“其實咱們心中憋著一口氣呢,咱們不想高人一等,也不想低人一等。咱們就是覺得,那些人一邊將書籍與學識死死握在手中,一邊嘲笑著他人無能的模樣,特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