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布坊利潤分配
穿成荒年女縣令,帶家國走向繁榮 作者:茉莉牛乳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場有部分人並不知道季本昌是誰,但聽餘時章話中之意,也能猜個大概。
——能在金鑾殿上撒潑打滾,還敢惦記陛下私庫的,能有幾人?
之後眾人又是一番商討,最終決定,棉布作坊最終出資比例為:沈箏個人六成,同安縣衙三成,百姓一成。
至於盈利,則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不過沈箏分出了三成給天子,則最終分配為:沈箏三成利,天子三成利,同安縣衙三成利,百姓一成利。
許主簿正落筆記載,便聽到喬老小聲嘀咕:
“沈大人出六成,才分三成......為何不讓縣衙分一成利給陛下,反倒是光沈大人一邊兒分?”
梁複上手掐他,低聲道:
“小聲些,縣衙的三成是縣衙自行出資,且縣裏還出了地,也沒占大家便宜。”
喬老癟嘴,他覺得賬不是這麽算的。
圖紙都是女娃娃拿出來的,縣衙這難道還不是占便宜?
現在女娃娃還在縣令位置上坐著,但往後若是女娃娃不在了,那往後來赴任的縣令,豈不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行行行,你們說怎麽分,那便怎麽分。”
喬老二人雖壓低了聲音,但談話內容還是被餘時章聽了去。
他朗聲一笑,替喬老想了個法子:
“縣衙盈利,是萬萬不得分給陛下的,畢竟這是縣衙,與陛下私庫無直接關係。”
“且梁大人方才也說了,縣衙出資又出地,也不是空手套白狼。故而就算要分,也是往後與戶部或工部商量,看是否擴大規模或是渠道,不過眼下......大可不必。”
喬老聞言張大了嘴:還能這麽玩兒的?
餘時章沒將話說得太明白,但在場眾人豈是傻的。
他話中的意思便是——待沈箏往後離任,縣衙是捏在大周手中,而非下一任縣令。至於那三成利縣衙該如何分配,則是陛下說了算,而非下任縣令。
打個比方。
若是陛下大手一揮,聖旨一下,將同安縣分出柳陽府,直屬朝廷管轄。
那縣令這一官位都被掐了,還分啥你的我的、縣裏的朝廷的?
這,便是朝廷手段,這,便是無上皇權。
——所謂規則規矩,不過是上位者一句話罷了。
許主簿停筆,將草紙遞給了沈箏,“大人,您看看。”
沈箏粗略看了一眼,點頭道:
“許主簿,議事結束後,你與沈大人對接,待他算出大致成本後,你便將各村裏正喚過來,將此事告與他們。百姓自願加入,若有不願的,咱們也不強迫。”
“屬下明白。”
沈箏又說:“到時再寫一布告,布料作坊全縣征工,這方麵你與喬老對接,按照紡織步驟與織機數量征收各個工種,但記住,隻征收我同安縣的百姓。”
她想到了什麽,頓了頓,“至於月錢報酬......待各方齊聚,再做商討。”
“是,大人。”
沈箏將草紙遞還給他,看了他片刻,笑道:
“後麵事多,你一人恐分身乏術。這次你自己張羅著,給自己招個副手吧。要信得過的,個人與家中都要清清白白的,還是首選我同安縣人。”
許主簿接過草紙的手微滯片刻,回以她一笑,溫聲道:
“大人,屬下暫且忙得過來。”
沈箏也不強求他,隻讓他凡事量力而行,實在忙不過來便考慮招個副手。
餘時章見她上趕著關心別人,結果到頭來自己還孑然一身,有些好笑:
“既說到這兒了,你這個縣令身邊沒個丫鬟伺候著怎麽行?本伯看......該從家中撥兩個丫鬟給你用著。”
沈箏想都未想,便開口拒絕。
“伯爺,下官瀟灑慣了,自己也能將自己伺候好。反倒是早晨睡醒一睜眼,冷不丁有個人將下官守著,反是不習慣。”
“哼——”
餘時章隻當她以前日子過得清寒,學不會省心省事,點著手罵她。
“不是個享福的命。”
“伯爺說得是。”
沈箏作出一副窩囊樣兒,苦著臉道:“下官就是勞碌命。”
“沒苦硬吃!”餘時章沒好氣。
沈箏低頭一笑。
她的思維,還是沒辦法全然融入這個世界。
她覺得有人照顧自己可以,自己付銀錢便是,但她接受不了買賣丫鬟奴仆,捏著對方的賣身契,就像是捏著他們的命一般,好生別捏。
若是往後真忙不過來了......招個副手便是。
沈箏回過神來,“好了,棉布作坊一事咱們便商議至此。接下來第二件事——印坊。李山長,你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李宏茂對沈箏給他的活字印刷流程,早已爛熟於心。
他站起身來,侃侃而談。
兩刻鍾後——
李宏茂見眾人麵有迷茫之色,隻得細述道:
“......如今伯爺被大人請了回來,那咱們印坊便能正式開始運轉,大致流程便是伯爺題字、請人纂刻陽文、陽文燒製好後,再用泥胚印製反體陰文。若進展順利,便可將活字經排版放入模具,開始印刷。”
除卻早已知曉此事的幾人,其餘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餘時章猶如鬥勝的公雞般昂起了頭,但無一人將心思放在他身上。
梁複自覺呼吸都不順暢起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瞪眼問道沈箏:
“沈、沈大人,此技藝,陛下可知曉?”
沈箏抿唇,搖了搖頭。
“下官還未上稟陛下。”
“那怎麽行!”
梁複騰地起身,“沈大人,您得盡快將此事稟明陛下才是啊!此等大事,您怎的、怎的就是不急呢?這可關乎著我大周數萬萬學子啊!”
“急什麽急?事緩則圓!”
餘時章不樂意了,一甩衣袖起身與梁複爭辯。
“沈箏之前未邀本官題字,八字都還沒一撇呢,上稟陛下作甚?讓他在上京幹著急嗎?那自是一切落定後,再稟明陛下才是!”
他轉過頭對沈箏說:
“本伯看眼下正是時機,你與棉布作坊一事,一並寫在信上便是。”
梁複怏怏坐了回去。
誰讓他官位沒餘時章高,嘴皮子也沒他利索!
——能在金鑾殿上撒潑打滾,還敢惦記陛下私庫的,能有幾人?
之後眾人又是一番商討,最終決定,棉布作坊最終出資比例為:沈箏個人六成,同安縣衙三成,百姓一成。
至於盈利,則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不過沈箏分出了三成給天子,則最終分配為:沈箏三成利,天子三成利,同安縣衙三成利,百姓一成利。
許主簿正落筆記載,便聽到喬老小聲嘀咕:
“沈大人出六成,才分三成......為何不讓縣衙分一成利給陛下,反倒是光沈大人一邊兒分?”
梁複上手掐他,低聲道:
“小聲些,縣衙的三成是縣衙自行出資,且縣裏還出了地,也沒占大家便宜。”
喬老癟嘴,他覺得賬不是這麽算的。
圖紙都是女娃娃拿出來的,縣衙這難道還不是占便宜?
現在女娃娃還在縣令位置上坐著,但往後若是女娃娃不在了,那往後來赴任的縣令,豈不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行行行,你們說怎麽分,那便怎麽分。”
喬老二人雖壓低了聲音,但談話內容還是被餘時章聽了去。
他朗聲一笑,替喬老想了個法子:
“縣衙盈利,是萬萬不得分給陛下的,畢竟這是縣衙,與陛下私庫無直接關係。”
“且梁大人方才也說了,縣衙出資又出地,也不是空手套白狼。故而就算要分,也是往後與戶部或工部商量,看是否擴大規模或是渠道,不過眼下......大可不必。”
喬老聞言張大了嘴:還能這麽玩兒的?
餘時章沒將話說得太明白,但在場眾人豈是傻的。
他話中的意思便是——待沈箏往後離任,縣衙是捏在大周手中,而非下一任縣令。至於那三成利縣衙該如何分配,則是陛下說了算,而非下任縣令。
打個比方。
若是陛下大手一揮,聖旨一下,將同安縣分出柳陽府,直屬朝廷管轄。
那縣令這一官位都被掐了,還分啥你的我的、縣裏的朝廷的?
這,便是朝廷手段,這,便是無上皇權。
——所謂規則規矩,不過是上位者一句話罷了。
許主簿停筆,將草紙遞給了沈箏,“大人,您看看。”
沈箏粗略看了一眼,點頭道:
“許主簿,議事結束後,你與沈大人對接,待他算出大致成本後,你便將各村裏正喚過來,將此事告與他們。百姓自願加入,若有不願的,咱們也不強迫。”
“屬下明白。”
沈箏又說:“到時再寫一布告,布料作坊全縣征工,這方麵你與喬老對接,按照紡織步驟與織機數量征收各個工種,但記住,隻征收我同安縣的百姓。”
她想到了什麽,頓了頓,“至於月錢報酬......待各方齊聚,再做商討。”
“是,大人。”
沈箏將草紙遞還給他,看了他片刻,笑道:
“後麵事多,你一人恐分身乏術。這次你自己張羅著,給自己招個副手吧。要信得過的,個人與家中都要清清白白的,還是首選我同安縣人。”
許主簿接過草紙的手微滯片刻,回以她一笑,溫聲道:
“大人,屬下暫且忙得過來。”
沈箏也不強求他,隻讓他凡事量力而行,實在忙不過來便考慮招個副手。
餘時章見她上趕著關心別人,結果到頭來自己還孑然一身,有些好笑:
“既說到這兒了,你這個縣令身邊沒個丫鬟伺候著怎麽行?本伯看......該從家中撥兩個丫鬟給你用著。”
沈箏想都未想,便開口拒絕。
“伯爺,下官瀟灑慣了,自己也能將自己伺候好。反倒是早晨睡醒一睜眼,冷不丁有個人將下官守著,反是不習慣。”
“哼——”
餘時章隻當她以前日子過得清寒,學不會省心省事,點著手罵她。
“不是個享福的命。”
“伯爺說得是。”
沈箏作出一副窩囊樣兒,苦著臉道:“下官就是勞碌命。”
“沒苦硬吃!”餘時章沒好氣。
沈箏低頭一笑。
她的思維,還是沒辦法全然融入這個世界。
她覺得有人照顧自己可以,自己付銀錢便是,但她接受不了買賣丫鬟奴仆,捏著對方的賣身契,就像是捏著他們的命一般,好生別捏。
若是往後真忙不過來了......招個副手便是。
沈箏回過神來,“好了,棉布作坊一事咱們便商議至此。接下來第二件事——印坊。李山長,你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李宏茂對沈箏給他的活字印刷流程,早已爛熟於心。
他站起身來,侃侃而談。
兩刻鍾後——
李宏茂見眾人麵有迷茫之色,隻得細述道:
“......如今伯爺被大人請了回來,那咱們印坊便能正式開始運轉,大致流程便是伯爺題字、請人纂刻陽文、陽文燒製好後,再用泥胚印製反體陰文。若進展順利,便可將活字經排版放入模具,開始印刷。”
除卻早已知曉此事的幾人,其餘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餘時章猶如鬥勝的公雞般昂起了頭,但無一人將心思放在他身上。
梁複自覺呼吸都不順暢起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瞪眼問道沈箏:
“沈、沈大人,此技藝,陛下可知曉?”
沈箏抿唇,搖了搖頭。
“下官還未上稟陛下。”
“那怎麽行!”
梁複騰地起身,“沈大人,您得盡快將此事稟明陛下才是啊!此等大事,您怎的、怎的就是不急呢?這可關乎著我大周數萬萬學子啊!”
“急什麽急?事緩則圓!”
餘時章不樂意了,一甩衣袖起身與梁複爭辯。
“沈箏之前未邀本官題字,八字都還沒一撇呢,上稟陛下作甚?讓他在上京幹著急嗎?那自是一切落定後,再稟明陛下才是!”
他轉過頭對沈箏說:
“本伯看眼下正是時機,你與棉布作坊一事,一並寫在信上便是。”
梁複怏怏坐了回去。
誰讓他官位沒餘時章高,嘴皮子也沒他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