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衣錦還鄉
玄學大佬種田算命捉鬼 作者:千山聽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北辰明白,爹娘是擔心他有思想壓力,才這麽說的。
不過,他娘子說得對,宇文靖不敢對兩老怎麽樣,隻能敬著他們。
目前也沒有更好的安排,先這麽將就著吧。
他留下來吃了晚飯,和蘇南川在前院切磋了一番。
蘇南川自然不是他的對手,被蘇北辰追著打。
蘇北辰借著追擊蘇南川的舉動,把院子裏的假山巨石劈得粉碎,把百年老樹輕鬆推倒,甚至用掌風燃起火苗燃燒起來。
一眾伺候的下人親眼見到了侯爺的能耐,老實了不少。
蘇北辰見震懾的效果不錯,才在夜裏離開了鎮南侯府,回了嶺南總督府。
日子又恢複了平靜,蘇北辰日間處理政務,李雨微日間去紫薇堂算卦攢功德,夜間各自修煉。
翌日,紫薇堂來了個衣著富貴的男子,大約二十五六歲。
他自我介紹,名叫鄭海生,是一名商人。
他五歲那年與父母走失,被養父母撿回家撫養的。
養父母無兒無女,對他很好,還供養他讀書。
其實他一直記得自己家在何處,記得父母的姓名。
隻是家裏上有三個姐姐,下有兩個弟弟,日子十分艱難。
他為了給姐姐弟弟省下一個人的糧食,沒有尋回家裏去。
他希望長大後掙很多銀子,再回去接濟爹娘和姐姐、弟弟,讓他們吃上飽飯。
所以,他讀書識字卻沒有去參加科考,而是早早跟著養父經商,把養父的生意擴大了數倍。
他手裏有了銀子,有了經驗,另外做了一門生意,也經營得不錯,積攢了屬於自己獨立掙來的銀子。
於是,他對養父養母坦白,想帶著自己掙來的銀子回家鄉認親。
養父母雖然不舍,但也含淚點頭了。
鄭海生與養父母感情深厚,他的想法隻是回去認親,幫助親人,辦完事還是回養父母身邊養老送終的。
畢竟親爹那邊有很多孩子,養父母這邊卻隻有他一個。
他拉著一馬車的禮物,憑借著兒時的記憶,終於回到了熟悉卻又陌生的家鄉。
時間過去了二十年,蕉嶺村發生了變化。
記憶中的草房子已經不在了,所以不知道哪裏才是他爹娘的家了。
正當他感到失落的時候,一群孩子跑過來好奇地看著他。
其中一個孩子問道:“叔叔,你是哪家的親戚啊?”
他笑了笑,拿出一把糖果分給孩子們,並詢問道:“孩子們,你們知道鄭璨家在哪裏嗎?”
聽到鄭璨的名字,孩子們興奮起來,紛紛表示那就是他們的爺爺家。
原來,這群孩子中有十二個都是鄭璨家的孫子孫女。
從孩子們口中得知,爹娘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除了丟失的他,爹娘膝下還有三子三女,所以孫輩眾多。
看著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鄭海生心情複雜。
他們都瘦骨嶙峋,身上穿著破爛不堪、沾滿泥土的衣服,十分邋遢,真讓人心疼。
可見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跟他小時候一樣貧困。
他跟著孩童們來到鄭璨的家裏,爹娘已經認不出他了。
不過看他的相貌跟其他兒子有幾分相似,而且不像是來借錢的,便認下了他。
熱情地讓兒子們幫忙從馬車上卸貨。
此時,他爺爺杵著拐杖從屋裏走出來,臉色非常難看,他把拐杖打在鄭海生的小腿上,打得他疼得掉眼淚。
爺爺厲聲嗬斥道:“哪裏來的小騙子?我家海生早就死了,我親眼看見他跌落河中被鱷魚啃食了,那鮮血染紅了河水!你是認錯家門了?還是行騙來了?”
“啊?爹,他是我們家老四呀。”他爹鄭璨攔著爺爺。
“是呀,爺爺,他是我們哥哥呀,你看,他還帶回來這麽多禮品孝敬您呢。”
弟弟們也幫腔,他們都希望這個哥哥能回到家裏來。
他娘不敢勸老太爺,默默垂淚。
但是無論家裏人怎麽勸,爺爺都一口咬定他的孫子鄭海生已經不在了,把他趕出了村子。
還揚言,他要是再上門行騙,他就一頭撞死在石磨上。
鄭海生在村口跪了許久,但是老太爺堅決不讓他進村。
失魂落魄回到家裏,養母問清楚了事情的經過,也覺得蹊蹺,便建議他到紫薇堂來問問。
李雨微聽罷,歎息了一聲。
鄭海生連忙問:“大師,為何歎氣?難道真的是我記錯了嗎?我不可能記錯的呀?”
“你是沒記錯,你爺爺更沒記錯。”
“那,那為何爺爺不肯認我啊?難道是怨我這麽久才尋回去嗎?還是擔心我回去了要分一份田地?”
“哈哈哈,都不是,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既然家裏不富裕,想必也沒多少田地。你爺爺是心懷大愛,不讓你回到那個貧窮的家,被弟弟們拖累。”
“啊?”鄭海生驚訝得久久不語。
他從小刻苦讀書,長大了摸爬滾打掙家業,就是為了貼補那個家呀,怎麽會是拖累呢?
這是他心甘情願的呀。
李雨微看透他的心思,心道:年輕人,還是太嫩了,他不知道,有些人久貧會變成吸血蟲的。
鄭海生平複了情緒,“李大師,我唯一的心願就是幫助親生爹娘家脫貧,我明白了爺爺的好意,但他這樣阻撓,我要怎麽辦呢?”
李雨微笑道:“這世上的路呢,不是隻有進和退,還有迂回。這扶貧呢,不能隻喂飽肚子,而是要從精神上立起來。”
鄭海生聞言,覺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如何落地,隻好請教道:“李大師,那具體要怎麽做呢?”
李雨微見他聽進去了,於是幫他分析。
“你剛才說了,你回村時,十二個侄子侄女圍著你,想必他們當中也有十歲出頭的大孩子了,為何他們既不讀書,也不幹活?
“呃......確實是,我像他們那麽大的時候,除了讀書,已經在鋪子上幫爹爹賣貨、盤賬了。”
“再說說他們的衣著,髒兮兮的,南方又不缺水,缺的是勤勞的習慣吧?”
“呃......有道理,我六七歲就自己洗衣服了,再大一些就幫爹娘洗了。”鄭海生點頭道。
“嗯,你再回憶一下,把親爹家裏的情況,對比一下你養父家的情況。”李雨微引導著他的思緒。
鄭海生衣錦還鄉,兒童相見不相識
不過,他娘子說得對,宇文靖不敢對兩老怎麽樣,隻能敬著他們。
目前也沒有更好的安排,先這麽將就著吧。
他留下來吃了晚飯,和蘇南川在前院切磋了一番。
蘇南川自然不是他的對手,被蘇北辰追著打。
蘇北辰借著追擊蘇南川的舉動,把院子裏的假山巨石劈得粉碎,把百年老樹輕鬆推倒,甚至用掌風燃起火苗燃燒起來。
一眾伺候的下人親眼見到了侯爺的能耐,老實了不少。
蘇北辰見震懾的效果不錯,才在夜裏離開了鎮南侯府,回了嶺南總督府。
日子又恢複了平靜,蘇北辰日間處理政務,李雨微日間去紫薇堂算卦攢功德,夜間各自修煉。
翌日,紫薇堂來了個衣著富貴的男子,大約二十五六歲。
他自我介紹,名叫鄭海生,是一名商人。
他五歲那年與父母走失,被養父母撿回家撫養的。
養父母無兒無女,對他很好,還供養他讀書。
其實他一直記得自己家在何處,記得父母的姓名。
隻是家裏上有三個姐姐,下有兩個弟弟,日子十分艱難。
他為了給姐姐弟弟省下一個人的糧食,沒有尋回家裏去。
他希望長大後掙很多銀子,再回去接濟爹娘和姐姐、弟弟,讓他們吃上飽飯。
所以,他讀書識字卻沒有去參加科考,而是早早跟著養父經商,把養父的生意擴大了數倍。
他手裏有了銀子,有了經驗,另外做了一門生意,也經營得不錯,積攢了屬於自己獨立掙來的銀子。
於是,他對養父養母坦白,想帶著自己掙來的銀子回家鄉認親。
養父母雖然不舍,但也含淚點頭了。
鄭海生與養父母感情深厚,他的想法隻是回去認親,幫助親人,辦完事還是回養父母身邊養老送終的。
畢竟親爹那邊有很多孩子,養父母這邊卻隻有他一個。
他拉著一馬車的禮物,憑借著兒時的記憶,終於回到了熟悉卻又陌生的家鄉。
時間過去了二十年,蕉嶺村發生了變化。
記憶中的草房子已經不在了,所以不知道哪裏才是他爹娘的家了。
正當他感到失落的時候,一群孩子跑過來好奇地看著他。
其中一個孩子問道:“叔叔,你是哪家的親戚啊?”
他笑了笑,拿出一把糖果分給孩子們,並詢問道:“孩子們,你們知道鄭璨家在哪裏嗎?”
聽到鄭璨的名字,孩子們興奮起來,紛紛表示那就是他們的爺爺家。
原來,這群孩子中有十二個都是鄭璨家的孫子孫女。
從孩子們口中得知,爹娘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除了丟失的他,爹娘膝下還有三子三女,所以孫輩眾多。
看著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鄭海生心情複雜。
他們都瘦骨嶙峋,身上穿著破爛不堪、沾滿泥土的衣服,十分邋遢,真讓人心疼。
可見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是跟他小時候一樣貧困。
他跟著孩童們來到鄭璨的家裏,爹娘已經認不出他了。
不過看他的相貌跟其他兒子有幾分相似,而且不像是來借錢的,便認下了他。
熱情地讓兒子們幫忙從馬車上卸貨。
此時,他爺爺杵著拐杖從屋裏走出來,臉色非常難看,他把拐杖打在鄭海生的小腿上,打得他疼得掉眼淚。
爺爺厲聲嗬斥道:“哪裏來的小騙子?我家海生早就死了,我親眼看見他跌落河中被鱷魚啃食了,那鮮血染紅了河水!你是認錯家門了?還是行騙來了?”
“啊?爹,他是我們家老四呀。”他爹鄭璨攔著爺爺。
“是呀,爺爺,他是我們哥哥呀,你看,他還帶回來這麽多禮品孝敬您呢。”
弟弟們也幫腔,他們都希望這個哥哥能回到家裏來。
他娘不敢勸老太爺,默默垂淚。
但是無論家裏人怎麽勸,爺爺都一口咬定他的孫子鄭海生已經不在了,把他趕出了村子。
還揚言,他要是再上門行騙,他就一頭撞死在石磨上。
鄭海生在村口跪了許久,但是老太爺堅決不讓他進村。
失魂落魄回到家裏,養母問清楚了事情的經過,也覺得蹊蹺,便建議他到紫薇堂來問問。
李雨微聽罷,歎息了一聲。
鄭海生連忙問:“大師,為何歎氣?難道真的是我記錯了嗎?我不可能記錯的呀?”
“你是沒記錯,你爺爺更沒記錯。”
“那,那為何爺爺不肯認我啊?難道是怨我這麽久才尋回去嗎?還是擔心我回去了要分一份田地?”
“哈哈哈,都不是,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既然家裏不富裕,想必也沒多少田地。你爺爺是心懷大愛,不讓你回到那個貧窮的家,被弟弟們拖累。”
“啊?”鄭海生驚訝得久久不語。
他從小刻苦讀書,長大了摸爬滾打掙家業,就是為了貼補那個家呀,怎麽會是拖累呢?
這是他心甘情願的呀。
李雨微看透他的心思,心道:年輕人,還是太嫩了,他不知道,有些人久貧會變成吸血蟲的。
鄭海生平複了情緒,“李大師,我唯一的心願就是幫助親生爹娘家脫貧,我明白了爺爺的好意,但他這樣阻撓,我要怎麽辦呢?”
李雨微笑道:“這世上的路呢,不是隻有進和退,還有迂回。這扶貧呢,不能隻喂飽肚子,而是要從精神上立起來。”
鄭海生聞言,覺得很有道理,但不知道如何落地,隻好請教道:“李大師,那具體要怎麽做呢?”
李雨微見他聽進去了,於是幫他分析。
“你剛才說了,你回村時,十二個侄子侄女圍著你,想必他們當中也有十歲出頭的大孩子了,為何他們既不讀書,也不幹活?
“呃......確實是,我像他們那麽大的時候,除了讀書,已經在鋪子上幫爹爹賣貨、盤賬了。”
“再說說他們的衣著,髒兮兮的,南方又不缺水,缺的是勤勞的習慣吧?”
“呃......有道理,我六七歲就自己洗衣服了,再大一些就幫爹娘洗了。”鄭海生點頭道。
“嗯,你再回憶一下,把親爹家裏的情況,對比一下你養父家的情況。”李雨微引導著他的思緒。
鄭海生衣錦還鄉,兒童相見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