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防汛(四)
撞破女領導私密,我官升三級 作者:任羨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子裏的野狗嚇得汪汪大叫,雞鴨豬羊也發出了叫聲。
村裏的老百姓被吵醒之後,大聲的喊叫著左鄰右舍和親戚。
嘶吼聲、叫罵聲不斷。
一時間,整個村子都處於混亂之中。
不過亂歸亂,大家的行動卻很快。
聽到要決堤了,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相互攙扶著,有雨傘的打雨傘,沒雨傘的就把家裏的化肥袋子給披在身上。
這個年代,大部分老百姓家裏隻有一把油布傘,非常的沉重。
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披著尿素袋子,氮肥袋子,朝著高崗村趕去。
江一鳴將機關幹部和村幹部分成多個組,每個組由一名村幹部和三名機關幹部組成,分成多個片區,不留死角,全方位的搜查叫門,督促他們離開。
另一邊,盧漢生和趙明遠正在鄉政府內大口大口的抽著煙,畢竟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真遇到決堤,他們絕對難辭其咎。
但現在縣裏沒有下命令,他們也不能輕舉妄動。
而且,就憑他們這些人,也不好轉移這麽多人,必須請求縣裏的支援,才能把人全部轉移出去。
半小時後,盧漢生的手機響了起來,是農辦主任王闊打進來的。
“盧書記,半個小時水位上漲了十一點七公分。”
“水位漲勢又加快了?”
盧漢生眉頭緊鎖,立即打電話向蔣宣貴報告。
“半個小時上漲了11.7公分?”
蔣宣貴沉吟了片刻,最終還是說道:“我知道了,你們密切關注水位,繼續向我匯報。”
“書記,我們是不是考慮轉移群眾?”
盧漢生提議道。
“離警戒水位還有一段距離,再等等。”
蔣宣貴說完掛斷了電話。
聽著話筒裏的忙音,盧漢生隻能歎了口氣,隨即打電話告訴江一鳴,讓他再等等。
然而,打了幾遍,江一鳴都沒有接電話,他隻能打給王闊。
“書記,您有什麽指示?”
“一鳴書記呢,我怎麽打不通他的電話?”
“江書記在肖灣村轉移群眾,估計沒聽到。”
“什麽,他在肖灣村轉移群眾?”
盧漢生猛然站了起來:“你沒說錯吧?”
“沒有說錯啊,堤壩上隻有三個小組守著,其他人全部去轉移群眾了。”
王闊疑惑道:“書記您不知道?”
盧漢生卻沒有時間解釋,直接掛斷了電話,拿起雨衣就要朝外走。
“盧書記,什麽情況?”
趙明遠詢問道。
“江一鳴自作主張,下達了轉移群眾的命令,我們要立即趕過去協助他,這麽多人轉移,萬一出了問題,那就不好了。”
“什麽?江一鳴膽子也太大了吧,沒有經過縣裏和鄉裏同意,竟敢直接下命令?”
趙明遠生氣道:“他這是無組織無紀律,必須要嚴肅追究責任!”
“我要向蔣書記匯報。”
趙明遠拿起電話就要打過去,卻被盧漢生按住了。
“盧書記,紙是包不住火的。”
“我知道,就算是匯報,也應該由我這個一把手來匯報。”
盧漢生拿過電話,醞釀了片刻,才打了過去。
“蔣書記,鑒於情勢比較緊急,西溝鄉黨委已經下達了轉移群眾的指令,請求縣委縣政府調派武警官兵支援。”
盧漢生沒有將責任推到江一鳴的頭上,而是把責任攬了過來。
“盧漢生,誰給你的權力下達轉移群眾的命令?現在離警戒線還有一定的距離,倘若水位不再上漲,明天你怎麽向老百姓交待?怎麽向市裏交待?”
“蔣書記,現在事情緊急,我沒來得及向縣委縣政府匯報,等這件事過去之後,您和縣委縣政府再來追究我的責任,現在還請您加派支援,協助我們西溝鄉進行轉移,以免發生意外。”
盧漢生硬著頭皮道。
“好你個盧漢生,等這事過去,看我怎麽收拾你的!”
蔣宣貴生氣歸生氣,但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必須做出應對。
“你與西溝鄉所有幹部群眾做好轉移工作,我讓雲濤帶人過去支援你們,有什麽情況,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感謝蔣書記的理解與支持。”
盧漢生掛斷電話後,趙明遠不爽道:“盧書記,這件事明明是江一鳴擅作主張,根本沒有經過鄉黨委的批準,你怎麽能向蔣書記匯報說是西溝鄉黨委做出的決定呢,到時追究下來,你我都要承擔相關責任的。”
“你不用擔心,到時我會向縣裏說明,這件事是我和江一鳴做出的決定,與你們無關。”
盧漢生拿起雨衣,說道:“你在鄉裏坐鎮,我去現場協助江一鳴轉移群眾。”
說完,便叫上黨辦主任,打著手電筒,急匆匆的朝著高崗村趕去。
此時已是淩晨一點。
縣裏之前隻是簡單做了應急部署,準備的並不充分,當蔣宣貴將命令下達時,相關部門才急匆匆的做準備。
為了盡快抵達西溝鄉進行支援,緊急組成了三十人的應急隊伍,便急匆匆的朝著西溝鄉出發了,剩餘支援人員繼續調配。
朱行雷親自帶隊前往西溝鄉。
由於西溝鄉地處偏遠,再加上雨天路況不好,從縣城趕到西溝鄉時,已接近淩晨三點。
趙明遠看到朱行雷到來,連忙迎了上去。
“朱縣長,實在不好意思,勞煩各位領導大半夜跑到我們西溝鄉來指導工作。”
“別說那些沒用的,我們現在的任務是什麽?”
朱行雷打斷對方的話,快速詢問道。
“我派人帶你們過去。”
趙明遠說道:“盧書記反饋消息說,肖灣和紅光兩個村已經轉移了七分之六,人員都集中在了高崗村,請朱縣長帶人趕過去維護秩序,安撫村民的情緒。”
“好。”
朱行雷也沒多說,讓鄉裏的人員帶路,馬不停蹄地趕往高崗村。
縣城到鄉裏還有一條水泥路可走,但鄉裏到下麵的村裏就沒有這麽好的路可走了。
雨後的鄉村道路全是泥濘,深一腳淺一腳,大家的行進速度都不快。
紅光、肖灣、高崗又是距離鄉政府最遠的三個村,等朱行雷一行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四點多了。
“朱縣長,一路辛苦了,我代表全鄉人民感謝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心厚愛。”
盧漢生一行迎了上來。
村裏的老百姓被吵醒之後,大聲的喊叫著左鄰右舍和親戚。
嘶吼聲、叫罵聲不斷。
一時間,整個村子都處於混亂之中。
不過亂歸亂,大家的行動卻很快。
聽到要決堤了,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相互攙扶著,有雨傘的打雨傘,沒雨傘的就把家裏的化肥袋子給披在身上。
這個年代,大部分老百姓家裏隻有一把油布傘,非常的沉重。
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披著尿素袋子,氮肥袋子,朝著高崗村趕去。
江一鳴將機關幹部和村幹部分成多個組,每個組由一名村幹部和三名機關幹部組成,分成多個片區,不留死角,全方位的搜查叫門,督促他們離開。
另一邊,盧漢生和趙明遠正在鄉政府內大口大口的抽著煙,畢竟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真遇到決堤,他們絕對難辭其咎。
但現在縣裏沒有下命令,他們也不能輕舉妄動。
而且,就憑他們這些人,也不好轉移這麽多人,必須請求縣裏的支援,才能把人全部轉移出去。
半小時後,盧漢生的手機響了起來,是農辦主任王闊打進來的。
“盧書記,半個小時水位上漲了十一點七公分。”
“水位漲勢又加快了?”
盧漢生眉頭緊鎖,立即打電話向蔣宣貴報告。
“半個小時上漲了11.7公分?”
蔣宣貴沉吟了片刻,最終還是說道:“我知道了,你們密切關注水位,繼續向我匯報。”
“書記,我們是不是考慮轉移群眾?”
盧漢生提議道。
“離警戒水位還有一段距離,再等等。”
蔣宣貴說完掛斷了電話。
聽著話筒裏的忙音,盧漢生隻能歎了口氣,隨即打電話告訴江一鳴,讓他再等等。
然而,打了幾遍,江一鳴都沒有接電話,他隻能打給王闊。
“書記,您有什麽指示?”
“一鳴書記呢,我怎麽打不通他的電話?”
“江書記在肖灣村轉移群眾,估計沒聽到。”
“什麽,他在肖灣村轉移群眾?”
盧漢生猛然站了起來:“你沒說錯吧?”
“沒有說錯啊,堤壩上隻有三個小組守著,其他人全部去轉移群眾了。”
王闊疑惑道:“書記您不知道?”
盧漢生卻沒有時間解釋,直接掛斷了電話,拿起雨衣就要朝外走。
“盧書記,什麽情況?”
趙明遠詢問道。
“江一鳴自作主張,下達了轉移群眾的命令,我們要立即趕過去協助他,這麽多人轉移,萬一出了問題,那就不好了。”
“什麽?江一鳴膽子也太大了吧,沒有經過縣裏和鄉裏同意,竟敢直接下命令?”
趙明遠生氣道:“他這是無組織無紀律,必須要嚴肅追究責任!”
“我要向蔣書記匯報。”
趙明遠拿起電話就要打過去,卻被盧漢生按住了。
“盧書記,紙是包不住火的。”
“我知道,就算是匯報,也應該由我這個一把手來匯報。”
盧漢生拿過電話,醞釀了片刻,才打了過去。
“蔣書記,鑒於情勢比較緊急,西溝鄉黨委已經下達了轉移群眾的指令,請求縣委縣政府調派武警官兵支援。”
盧漢生沒有將責任推到江一鳴的頭上,而是把責任攬了過來。
“盧漢生,誰給你的權力下達轉移群眾的命令?現在離警戒線還有一定的距離,倘若水位不再上漲,明天你怎麽向老百姓交待?怎麽向市裏交待?”
“蔣書記,現在事情緊急,我沒來得及向縣委縣政府匯報,等這件事過去之後,您和縣委縣政府再來追究我的責任,現在還請您加派支援,協助我們西溝鄉進行轉移,以免發生意外。”
盧漢生硬著頭皮道。
“好你個盧漢生,等這事過去,看我怎麽收拾你的!”
蔣宣貴生氣歸生氣,但事情已經發生了,他必須做出應對。
“你與西溝鄉所有幹部群眾做好轉移工作,我讓雲濤帶人過去支援你們,有什麽情況,第一時間向我匯報!”
“感謝蔣書記的理解與支持。”
盧漢生掛斷電話後,趙明遠不爽道:“盧書記,這件事明明是江一鳴擅作主張,根本沒有經過鄉黨委的批準,你怎麽能向蔣書記匯報說是西溝鄉黨委做出的決定呢,到時追究下來,你我都要承擔相關責任的。”
“你不用擔心,到時我會向縣裏說明,這件事是我和江一鳴做出的決定,與你們無關。”
盧漢生拿起雨衣,說道:“你在鄉裏坐鎮,我去現場協助江一鳴轉移群眾。”
說完,便叫上黨辦主任,打著手電筒,急匆匆的朝著高崗村趕去。
此時已是淩晨一點。
縣裏之前隻是簡單做了應急部署,準備的並不充分,當蔣宣貴將命令下達時,相關部門才急匆匆的做準備。
為了盡快抵達西溝鄉進行支援,緊急組成了三十人的應急隊伍,便急匆匆的朝著西溝鄉出發了,剩餘支援人員繼續調配。
朱行雷親自帶隊前往西溝鄉。
由於西溝鄉地處偏遠,再加上雨天路況不好,從縣城趕到西溝鄉時,已接近淩晨三點。
趙明遠看到朱行雷到來,連忙迎了上去。
“朱縣長,實在不好意思,勞煩各位領導大半夜跑到我們西溝鄉來指導工作。”
“別說那些沒用的,我們現在的任務是什麽?”
朱行雷打斷對方的話,快速詢問道。
“我派人帶你們過去。”
趙明遠說道:“盧書記反饋消息說,肖灣和紅光兩個村已經轉移了七分之六,人員都集中在了高崗村,請朱縣長帶人趕過去維護秩序,安撫村民的情緒。”
“好。”
朱行雷也沒多說,讓鄉裏的人員帶路,馬不停蹄地趕往高崗村。
縣城到鄉裏還有一條水泥路可走,但鄉裏到下麵的村裏就沒有這麽好的路可走了。
雨後的鄉村道路全是泥濘,深一腳淺一腳,大家的行進速度都不快。
紅光、肖灣、高崗又是距離鄉政府最遠的三個村,等朱行雷一行到達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四點多了。
“朱縣長,一路辛苦了,我代表全鄉人民感謝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心厚愛。”
盧漢生一行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