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供不應求
特工贅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作者:噴怒的河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已有了些進展,他先將水稻裏浸泡,待其發芽後種在泥土中。
他的方向是正確的,隻可惜沒有光照,且對時機把握不準,一直遭遇失敗。
許子霖當時聽說後,直接把他從城頭提下來負責種植水稻。
這樣一個能想方設法研究農業的人,當大頭兵實在太可惜。
許子霖給他說了很多種植知識後,林如海就如同著了魔一般。
特別是許子霖的玻璃大棚搭建好,又給了他溫度計後,他整個人吃住幾乎都在大棚裏,每天拿著紙筆記錄著。
當然,許子霖也給他講了水稻、瓜果等各種農作物要想提高產量,光靠肥力不行,還要靠雜交改變它們的基因才行。
許子霖上一世本就是理科生,對農業雖未親自研究,但也了解甚多,對古代農業來說更是具有跨越性。
所以,許子霖的話如同給林如海開了一扇新大門。
“怎麽樣,我們的林大科學家,這秧苗長得不錯嘛!看來過幾天外麵再暖和一些就可以轉到外麵秧田了。”
林如海正撅著屁股觀察一棵發黃的秧苗,並沒有發現許子霖進來。
突聽許子霖的聲音,他嚇了一跳,差點栽進秧苗裏。
還是許子霖拉了他一把。
他並不明白科學家是什麽意思,不過許子霖每次這樣叫他,他也就習慣了。
“拜見王爺!”
許子霖搖頭:“我早跟你說過了,見我不用如此客套行禮。你的任務就是把這個水稻種好,產量提起來。”
林如海再次拱手。
“王爺請放心!屬下一定不會讓王爺失望!按照往年,再幾天就要脫掉外麵穿著的厚衣服了,到時應該就可以把這些秧苗移到秧田裏去了!”
許子霖點頭。林如海說林如海沒錯,這些天天氣回暖得很快,無論是士兵操練,還是那些修路的百姓,早都已經脫掉了厚厚的外衣。
“嗯!我會派人在大梁、楚國、大湧尋找生長在山野裏的野水稻,回來供你研究培養。”
林如海再次抱拳,躬身一揖到地。
“屬下在此代天下百姓謝謝王爺。”
許子霖連忙扶他起來。
“你要是真能提高水稻產量,不光是我,就是陛下,天下百姓都會感謝你的。你才是那個最該被感謝的人,好好幹,我等著給你請功。”
看過了玻璃大棚裏的秧苗,許子霖又巡查了北寧城的作坊和防務。一切都在往自己設想的方麵發展,許子霖高興地笑了,滿滿的成就感有木有。
晚上,麒渢、麒淵帶著一隊麒麟衛來到將軍府中見許子霖。
許子霖他們離開差不多有一個月,而這支沒有經過選拔的麒麟衛也已經組建了兩個月。
也不是說他們就已經是麒麟了,隻是麒渢他們到時需要人手來訓練參加考核的人,他們隻是率先進入接受麒渢他們訓練而已。
挑選60 人,如今也僅剩下 26 人,其他都因為堅持不下來被淘汰。
許子霖見了他們在校場上的對練和各項測試,看完搖了搖頭,並不滿意。
自己跟麒渢他們說過自己想要的特種兵是什麽樣的,顯然麒渢他們隻領略到皮毛,並沒有領略到精華。
“這樣,麒渢,你把所有人都叫過來,我再跟你們講講什麽叫特種作戰,如何訓練潛伏、野外求生,怎樣做到在萬兵之中取敵將頭顱!”
每一次許子霖給他們講特種訓練,他們就格外來勁,這次也不例外。
許子霖毫無保留地把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特種兵等所有的東西都教給了他們一遍。
這次交流持續了一個多時辰,之後所有人連同許子霖更是無聲無息地從校場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何處。
原州城,袁啟虎背著手在將軍府中走來走去。
他的一位副將走了進來,這人是袁啟虎派去查探北寧城情況的。
最近越來越多的商人、百姓從原州城拖家帶口離開前往北寧城,這讓袁啟虎非常不悅。
副將萬金源有些愁眉苦臉,把自己在北寧城的所見所聞一一告知袁虎。袁啟虎越聽越心驚。
“你是說他在北寧城建了數座作坊,不光生產玻璃鏡,還生產比石頭還硬、能夠用來修建城牆的水泥?”
“是的,將軍。還有煉鋼廠,如今北寧城的城牆比以前高出好幾丈,關鍵是牆體光滑無比,人要想爬上去根本不可能。”
袁啟虎皺了皺眉頭:“開礦煉鋼?他就不怕陛下怪罪嗎?”
“末將打聽過,他有陛下的聖旨,是陛下應允的。”、
袁啟虎鬱悶的心更加鬱悶了。
“看來陛下對這個鎮北王隆寵得很啊!”
“那將軍我們現在怎麽辦?若任由他這麽下去,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商隊、百姓前往北寧城。”萬金源問。
袁啟虎呼出一口濁氣,在書房裏來回踱步。
“要不我們也修建作坊,百姓們進去做工同樣給他們工錢?同時鼓勵那些商人在城中建作坊?”
萬金源試探問道。袁啟虎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你傻還是我傻?你有他的本事嗎?你知道水泥怎麽燒嗎?你知道玻璃怎麽做嗎?
高爐煉鋼更是朝廷的機密,你建作坊造紙嗎?現在滿大梁的百姓都會造紙,你造出來賣給誰?”
沒錯,自從梁帝公開造紙術之後,滿天下再也不缺紙用。
就是上茅廁以前用的竹片,也被填入灶台當柴火燒了。
以前一紙千斤,如今紙成了家家戶戶灶台前的引火柴。
同時還興起了一個行業,讓許子霖萬萬沒有想到,那就是給去世之人用的紙錢。
這還得從一個百姓家說起。
他家也學人造紙,結果造出來粗糙難用,根本就賣不出去,擦屁股都嫌拉屁股。
就在他們放棄時,家裏老人離世,突發狀況下家中又沒有黍秸,想到倉庫裏堆積如山的黃紙,同樣是秸稈做的,於是就拿出來燒給老人,引其通往奈何橋。
家中調皮的孩童,覺得有趣,就拿了銅錢在上麵按了個銅錢的印記,剛好被老父親看到。
老父親就突發奇想,賣不成活人用的紙,那就當死人用的紙不就可以了?
於是他就借著自己老父親的葬禮,大肆宣揚自己的黃紙能通九幽地府,老爺子給他托夢,閻王爺很喜歡,鬼差也都很喜歡,讓他多燒些,閻王爺給他投好胎,還能蔭及子孫。
開始時並沒有人相信,後來看到自從他家老爺子走後,日子越過越好,人們就慢慢相信。
一傳十,十傳百,十裏八鄉無論是喪葬還是上墳祭奠都會去他家買一些。
他收的也不貴,五文錢能買好大一捆。
他家生意越來越好,生活就越來越好,人們就越來越相信燒他家的黃紙能蔭及子孫,於是乎他家的黃紙就供不應求起來。
後來就有人跟風,於是大梁就喪葬祭祖不再用黍秸,而是都用上了黃紙。
他的方向是正確的,隻可惜沒有光照,且對時機把握不準,一直遭遇失敗。
許子霖當時聽說後,直接把他從城頭提下來負責種植水稻。
這樣一個能想方設法研究農業的人,當大頭兵實在太可惜。
許子霖給他說了很多種植知識後,林如海就如同著了魔一般。
特別是許子霖的玻璃大棚搭建好,又給了他溫度計後,他整個人吃住幾乎都在大棚裏,每天拿著紙筆記錄著。
當然,許子霖也給他講了水稻、瓜果等各種農作物要想提高產量,光靠肥力不行,還要靠雜交改變它們的基因才行。
許子霖上一世本就是理科生,對農業雖未親自研究,但也了解甚多,對古代農業來說更是具有跨越性。
所以,許子霖的話如同給林如海開了一扇新大門。
“怎麽樣,我們的林大科學家,這秧苗長得不錯嘛!看來過幾天外麵再暖和一些就可以轉到外麵秧田了。”
林如海正撅著屁股觀察一棵發黃的秧苗,並沒有發現許子霖進來。
突聽許子霖的聲音,他嚇了一跳,差點栽進秧苗裏。
還是許子霖拉了他一把。
他並不明白科學家是什麽意思,不過許子霖每次這樣叫他,他也就習慣了。
“拜見王爺!”
許子霖搖頭:“我早跟你說過了,見我不用如此客套行禮。你的任務就是把這個水稻種好,產量提起來。”
林如海再次拱手。
“王爺請放心!屬下一定不會讓王爺失望!按照往年,再幾天就要脫掉外麵穿著的厚衣服了,到時應該就可以把這些秧苗移到秧田裏去了!”
許子霖點頭。林如海說林如海沒錯,這些天天氣回暖得很快,無論是士兵操練,還是那些修路的百姓,早都已經脫掉了厚厚的外衣。
“嗯!我會派人在大梁、楚國、大湧尋找生長在山野裏的野水稻,回來供你研究培養。”
林如海再次抱拳,躬身一揖到地。
“屬下在此代天下百姓謝謝王爺。”
許子霖連忙扶他起來。
“你要是真能提高水稻產量,不光是我,就是陛下,天下百姓都會感謝你的。你才是那個最該被感謝的人,好好幹,我等著給你請功。”
看過了玻璃大棚裏的秧苗,許子霖又巡查了北寧城的作坊和防務。一切都在往自己設想的方麵發展,許子霖高興地笑了,滿滿的成就感有木有。
晚上,麒渢、麒淵帶著一隊麒麟衛來到將軍府中見許子霖。
許子霖他們離開差不多有一個月,而這支沒有經過選拔的麒麟衛也已經組建了兩個月。
也不是說他們就已經是麒麟了,隻是麒渢他們到時需要人手來訓練參加考核的人,他們隻是率先進入接受麒渢他們訓練而已。
挑選60 人,如今也僅剩下 26 人,其他都因為堅持不下來被淘汰。
許子霖見了他們在校場上的對練和各項測試,看完搖了搖頭,並不滿意。
自己跟麒渢他們說過自己想要的特種兵是什麽樣的,顯然麒渢他們隻領略到皮毛,並沒有領略到精華。
“這樣,麒渢,你把所有人都叫過來,我再跟你們講講什麽叫特種作戰,如何訓練潛伏、野外求生,怎樣做到在萬兵之中取敵將頭顱!”
每一次許子霖給他們講特種訓練,他們就格外來勁,這次也不例外。
許子霖毫無保留地把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特種兵等所有的東西都教給了他們一遍。
這次交流持續了一個多時辰,之後所有人連同許子霖更是無聲無息地從校場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何處。
原州城,袁啟虎背著手在將軍府中走來走去。
他的一位副將走了進來,這人是袁啟虎派去查探北寧城情況的。
最近越來越多的商人、百姓從原州城拖家帶口離開前往北寧城,這讓袁啟虎非常不悅。
副將萬金源有些愁眉苦臉,把自己在北寧城的所見所聞一一告知袁虎。袁啟虎越聽越心驚。
“你是說他在北寧城建了數座作坊,不光生產玻璃鏡,還生產比石頭還硬、能夠用來修建城牆的水泥?”
“是的,將軍。還有煉鋼廠,如今北寧城的城牆比以前高出好幾丈,關鍵是牆體光滑無比,人要想爬上去根本不可能。”
袁啟虎皺了皺眉頭:“開礦煉鋼?他就不怕陛下怪罪嗎?”
“末將打聽過,他有陛下的聖旨,是陛下應允的。”、
袁啟虎鬱悶的心更加鬱悶了。
“看來陛下對這個鎮北王隆寵得很啊!”
“那將軍我們現在怎麽辦?若任由他這麽下去,恐怕會有越來越多的商隊、百姓前往北寧城。”萬金源問。
袁啟虎呼出一口濁氣,在書房裏來回踱步。
“要不我們也修建作坊,百姓們進去做工同樣給他們工錢?同時鼓勵那些商人在城中建作坊?”
萬金源試探問道。袁啟虎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你傻還是我傻?你有他的本事嗎?你知道水泥怎麽燒嗎?你知道玻璃怎麽做嗎?
高爐煉鋼更是朝廷的機密,你建作坊造紙嗎?現在滿大梁的百姓都會造紙,你造出來賣給誰?”
沒錯,自從梁帝公開造紙術之後,滿天下再也不缺紙用。
就是上茅廁以前用的竹片,也被填入灶台當柴火燒了。
以前一紙千斤,如今紙成了家家戶戶灶台前的引火柴。
同時還興起了一個行業,讓許子霖萬萬沒有想到,那就是給去世之人用的紙錢。
這還得從一個百姓家說起。
他家也學人造紙,結果造出來粗糙難用,根本就賣不出去,擦屁股都嫌拉屁股。
就在他們放棄時,家裏老人離世,突發狀況下家中又沒有黍秸,想到倉庫裏堆積如山的黃紙,同樣是秸稈做的,於是就拿出來燒給老人,引其通往奈何橋。
家中調皮的孩童,覺得有趣,就拿了銅錢在上麵按了個銅錢的印記,剛好被老父親看到。
老父親就突發奇想,賣不成活人用的紙,那就當死人用的紙不就可以了?
於是他就借著自己老父親的葬禮,大肆宣揚自己的黃紙能通九幽地府,老爺子給他托夢,閻王爺很喜歡,鬼差也都很喜歡,讓他多燒些,閻王爺給他投好胎,還能蔭及子孫。
開始時並沒有人相信,後來看到自從他家老爺子走後,日子越過越好,人們就慢慢相信。
一傳十,十傳百,十裏八鄉無論是喪葬還是上墳祭奠都會去他家買一些。
他收的也不貴,五文錢能買好大一捆。
他家生意越來越好,生活就越來越好,人們就越來越相信燒他家的黃紙能蔭及子孫,於是乎他家的黃紙就供不應求起來。
後來就有人跟風,於是大梁就喪葬祭祖不再用黍秸,而是都用上了黃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