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又一個裝病
特工贅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作者:噴怒的河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稀稀落落的文字寫滿兩張紙,待李兆基看完,嘴角微微上揚:“老許寫廢話的水平真是日益精進啊……”
言罷,他忽地想起弓弩,趕忙去拆從驛使身上解下的包裹。
這一打開,裏麵赫然呈現的是拆散的弓弩配件。
好在有圖紙在手,李兆基對照著圖紙,費了一番功夫,將弓弩組裝了個七七八八,勉強能夠使用。
待他裝上弩箭,扣動扳機,那強大的後座力震的他手臂發麻。
弩箭更是如閃電般狠狠地射進城樓梁柱,深入足有四分。
他瞪大了眼睛,滿心驚愕。
隻是還沒等他發射第二支箭,弓弩便散架了。
他忙不迭地將其放到地上,生怕不小心給弄壞了,也不敢再去組裝。
“雙,快去,快去把老李找來。”
老李是一直跟隨在李兆基身邊的人,說他是工匠吧,他身手卻極為了得;
說他是侍衛吧,機關巧匠之術又精通無比。
所以李兆基安排他去研究機關術,思考如何將機關運用在戰場上。
雙還在盯著射入柱子裏的弩箭,感慨道:
“我滴乖乖,這要是射在人身上,那人還不得被射穿了!”
聽到李兆基的呼喊,他連忙應下,跑了兩步,又折返回來,伸手去拔那支弩箭,結果紋絲不動。
還想再用力拔時,李兆基已來到近前,抬起腳就朝他屁股上踹去:
“還不快去……”雙這才捂著屁股,不情願地跑去找老李。
李兆基也上手試了試,那弩箭依舊紋絲不動:
“乖乖,老許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這殺傷力別說盔甲了,就是盾牌恐怕都難以抵擋吧!”
他再次伸手去拔,還是未能撼動分毫。
“影,你過來試試!”
於是,等到老李過來時,那根弩箭依舊牢牢地紮在柱子上。
老李看了看,也是大為驚奇,伸手拔了拔,一動不動。
隨後,他便對弓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剛雙找到他時,他還不相信有什麽東西能把弓箭射進柱子裏拔不出來,現在他信了。
“怎麽樣?老李我就說了,你還不信,現在相信了吧!”
老李沒有搭理他,而是對李兆基拱了拱手:“殿下,那弓在何處?”
李兆基指了指旁邊的地上:“你先看看,能不能組裝,送弓弩來的驛使估計一時半會醒不過來,你試下別給裝壞了。”
老李躬身道:“是,殿下!”
接著,李兆基便把圖紙交給他。
老李看了一遍圖紙,眼睛越睜越大,隨後小興奮地蹲下身子,開始組裝地上的弓弩。
老李可是機關專家,之前隻是沒想到弓弩這東西,現在看到了,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三兩下就給裝好了。不過他隻給了李兆基一把,另一把說什麽都不給。
“殿下,這玩意給你你也就殺兩個人,給我我能給你造出更多的弓弩來,你要幹啥?”
李兆基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可想到他精通機關術,他都說了自己能造出來,那還要自己的幹嘛?
老李見李兆基不依不饒,幹脆拿著弓弩就跑,不理他了。
李兆基歎了口氣:“一群沒良心的,見到本王的好東西都要來搶。”雙和墨有些尷尬,他們兩個也搶過李兆基的東西,比如他們手中現在用的長刀。
“那個殿下,要不我們兩個去幫你搶回來?”
李兆基白了兩人一眼:“得了吧!你們兩個什麽心思我能不知道,交給老李,老李還能多做出來幾把!要你們兩個搶走我還玩個屁,去給我準備幾頭羊來,我要試試這玩意到底有多大力。”
雙和墨這才收起玩鬧的心,去抓羊了。
而在京城,梁帝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紫。
他手中拿著兩封信,一封是許子霖上奏的大楚內亂,稱此乃大梁主動出擊的好機會;
一封是李兆基在北川關詐死,以身做局,準備坑殺司徒靖,奪下東嶺郡的密信。
“這兩個瘋子,瘋子!老八以前可不是這樣,很乖的,就是跟許子霖那小子認識後,整個人都變得放蕩形骸起來。他們想幹嘛?朕還沒死,還活著呢!一個請戰,一個未請先戰,什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老八分明就是沒把朕放在眼裏,沒把邊疆戰士的生命放在眼裏,混賬,氣死朕了。”
梁帝狠狠把兩本奏書摔在禦案上,憤怒至極。
一旁的李公公不知為何總有一種錯覺,他覺得梁帝表麵上是在發火大怒,心中卻是得意非常。
他看了看,沒有言語,隻是躬身站在一旁。梁帝站起身,在禦書房來回踱步,怒氣難消。
“這兩人簡直膽大包天,如此胡鬧,置國家大事於何地?置朕的旨意於何地?”
那些朝臣也早就看到八百裏加急,所以早早就恭候在宮門外。
梁帝宣召,他們便進來了。此刻禦書房內,氣氛凝重。
“眾愛卿,許子霖上奏大楚內亂,欲請戰出擊;而李兆基竟未請先戰,以身做局。此二人之舉,你們有何看法?”
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站出來,拱手道:“陛下,此二人確實莽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也不能如此肆意妄為。邊疆戰事,關乎國家安危,豈能如此草率行事?”
又有一武將站出,大聲道:“陛下,李兆基此舉雖大膽,但或有奇效。若能成功攻占大湧東嶺郡,對我大梁也是大功一件。不過,未請先戰,確實該罰。”
另一位文臣則搖頭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取。未得陛下旨意便擅自行動,若人人如此,國將不國。且若失敗,必將損兵折將,後果不堪設想。”
群臣議論紛紛,有指責二人膽大妄為的,有擔憂戰事不利的,也有覺得可酌情考慮其功績的。梁帝聽著群臣的爭論,臉色愈發陰沉。
秦國公和陳國公一直沒有吭聲,兩人此刻正較著勁呢!
就在剛剛聽完八百裏加急的來龍去脈後,他們更加後悔那天多喝了李國公的酒,答應了他讓他去原州關監軍。
腸子都悔青了,現在留在京城,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兩人對視一眼,然後都對對方冷哼一聲,都在怪對方那日為何不攔著自己不要喝,不要答應李國公同意他去原州關。現在好了……
“秦愛卿,陳愛卿,你們兩個有什麽看法?”
禦書房內瞬間安靜,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兩人。
沒想到秦國公這個時候裝起病來,連連咳嗽起來,硬是咳出血來。
這玩意他能有什麽看法?這陛下問的是邊關之事嗎?分明問的就是對幾個皇子的看法啊!
這可是送命題,怎麽回答都會觸及紅線,自己還是裝病好。
陳國公見他如此,好想扶額,心中暗歎:“奸詐的老秦,夠狠!自己怎麽就沒想到裝病呢!”
言罷,他忽地想起弓弩,趕忙去拆從驛使身上解下的包裹。
這一打開,裏麵赫然呈現的是拆散的弓弩配件。
好在有圖紙在手,李兆基對照著圖紙,費了一番功夫,將弓弩組裝了個七七八八,勉強能夠使用。
待他裝上弩箭,扣動扳機,那強大的後座力震的他手臂發麻。
弩箭更是如閃電般狠狠地射進城樓梁柱,深入足有四分。
他瞪大了眼睛,滿心驚愕。
隻是還沒等他發射第二支箭,弓弩便散架了。
他忙不迭地將其放到地上,生怕不小心給弄壞了,也不敢再去組裝。
“雙,快去,快去把老李找來。”
老李是一直跟隨在李兆基身邊的人,說他是工匠吧,他身手卻極為了得;
說他是侍衛吧,機關巧匠之術又精通無比。
所以李兆基安排他去研究機關術,思考如何將機關運用在戰場上。
雙還在盯著射入柱子裏的弩箭,感慨道:
“我滴乖乖,這要是射在人身上,那人還不得被射穿了!”
聽到李兆基的呼喊,他連忙應下,跑了兩步,又折返回來,伸手去拔那支弩箭,結果紋絲不動。
還想再用力拔時,李兆基已來到近前,抬起腳就朝他屁股上踹去:
“還不快去……”雙這才捂著屁股,不情願地跑去找老李。
李兆基也上手試了試,那弩箭依舊紋絲不動:
“乖乖,老許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這殺傷力別說盔甲了,就是盾牌恐怕都難以抵擋吧!”
他再次伸手去拔,還是未能撼動分毫。
“影,你過來試試!”
於是,等到老李過來時,那根弩箭依舊牢牢地紮在柱子上。
老李看了看,也是大為驚奇,伸手拔了拔,一動不動。
隨後,他便對弓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剛剛雙找到他時,他還不相信有什麽東西能把弓箭射進柱子裏拔不出來,現在他信了。
“怎麽樣?老李我就說了,你還不信,現在相信了吧!”
老李沒有搭理他,而是對李兆基拱了拱手:“殿下,那弓在何處?”
李兆基指了指旁邊的地上:“你先看看,能不能組裝,送弓弩來的驛使估計一時半會醒不過來,你試下別給裝壞了。”
老李躬身道:“是,殿下!”
接著,李兆基便把圖紙交給他。
老李看了一遍圖紙,眼睛越睜越大,隨後小興奮地蹲下身子,開始組裝地上的弓弩。
老李可是機關專家,之前隻是沒想到弓弩這東西,現在看到了,對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三兩下就給裝好了。不過他隻給了李兆基一把,另一把說什麽都不給。
“殿下,這玩意給你你也就殺兩個人,給我我能給你造出更多的弓弩來,你要幹啥?”
李兆基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可想到他精通機關術,他都說了自己能造出來,那還要自己的幹嘛?
老李見李兆基不依不饒,幹脆拿著弓弩就跑,不理他了。
李兆基歎了口氣:“一群沒良心的,見到本王的好東西都要來搶。”雙和墨有些尷尬,他們兩個也搶過李兆基的東西,比如他們手中現在用的長刀。
“那個殿下,要不我們兩個去幫你搶回來?”
李兆基白了兩人一眼:“得了吧!你們兩個什麽心思我能不知道,交給老李,老李還能多做出來幾把!要你們兩個搶走我還玩個屁,去給我準備幾頭羊來,我要試試這玩意到底有多大力。”
雙和墨這才收起玩鬧的心,去抓羊了。
而在京城,梁帝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紫。
他手中拿著兩封信,一封是許子霖上奏的大楚內亂,稱此乃大梁主動出擊的好機會;
一封是李兆基在北川關詐死,以身做局,準備坑殺司徒靖,奪下東嶺郡的密信。
“這兩個瘋子,瘋子!老八以前可不是這樣,很乖的,就是跟許子霖那小子認識後,整個人都變得放蕩形骸起來。他們想幹嘛?朕還沒死,還活著呢!一個請戰,一個未請先戰,什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老八分明就是沒把朕放在眼裏,沒把邊疆戰士的生命放在眼裏,混賬,氣死朕了。”
梁帝狠狠把兩本奏書摔在禦案上,憤怒至極。
一旁的李公公不知為何總有一種錯覺,他覺得梁帝表麵上是在發火大怒,心中卻是得意非常。
他看了看,沒有言語,隻是躬身站在一旁。梁帝站起身,在禦書房來回踱步,怒氣難消。
“這兩人簡直膽大包天,如此胡鬧,置國家大事於何地?置朕的旨意於何地?”
那些朝臣也早就看到八百裏加急,所以早早就恭候在宮門外。
梁帝宣召,他們便進來了。此刻禦書房內,氣氛凝重。
“眾愛卿,許子霖上奏大楚內亂,欲請戰出擊;而李兆基竟未請先戰,以身做局。此二人之舉,你們有何看法?”
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站出來,拱手道:“陛下,此二人確實莽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可也不能如此肆意妄為。邊疆戰事,關乎國家安危,豈能如此草率行事?”
又有一武將站出,大聲道:“陛下,李兆基此舉雖大膽,但或有奇效。若能成功攻占大湧東嶺郡,對我大梁也是大功一件。不過,未請先戰,確實該罰。”
另一位文臣則搖頭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取。未得陛下旨意便擅自行動,若人人如此,國將不國。且若失敗,必將損兵折將,後果不堪設想。”
群臣議論紛紛,有指責二人膽大妄為的,有擔憂戰事不利的,也有覺得可酌情考慮其功績的。梁帝聽著群臣的爭論,臉色愈發陰沉。
秦國公和陳國公一直沒有吭聲,兩人此刻正較著勁呢!
就在剛剛聽完八百裏加急的來龍去脈後,他們更加後悔那天多喝了李國公的酒,答應了他讓他去原州關監軍。
腸子都悔青了,現在留在京城,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兩人對視一眼,然後都對對方冷哼一聲,都在怪對方那日為何不攔著自己不要喝,不要答應李國公同意他去原州關。現在好了……
“秦愛卿,陳愛卿,你們兩個有什麽看法?”
禦書房內瞬間安靜,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兩人。
沒想到秦國公這個時候裝起病來,連連咳嗽起來,硬是咳出血來。
這玩意他能有什麽看法?這陛下問的是邊關之事嗎?分明問的就是對幾個皇子的看法啊!
這可是送命題,怎麽回答都會觸及紅線,自己還是裝病好。
陳國公見他如此,好想扶額,心中暗歎:“奸詐的老秦,夠狠!自己怎麽就沒想到裝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