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跟著她學墨家劍術。那消遣,實則是幫著宣太後看各郡縣報來的公文。看完還要評點。宣太後總是聽得極為上心,也時不時與她折辯一番。有一次消遣完畢。宣太後笑道:“荊梅啊,這太子師叫做太傅,這太後師卻是個甚名號了?太後太傅麽?”荊梅咯咯笑著搖頭:“沒聽說過也。”“你隻說,做不做?有了就有了,甚事不是做出來的?”宣太後一副認真地模樣。荊梅笑道:“不做不做。墨家弟子從來不入仕。”從那以後,荊梅便總是找出許多托詞,很少到宮中去了。後來,宣太後死了。再後來,魏冄也被罷黜了。鹹陽,再沒有荊梅可以走動地地方了。有幾次白起在戰場久久不歸,她便到南山深處的秦墨院去了,一住一年多。後來,但凡白起大戰,她便到南山與師兄弟們一起遊曆天下倡行大義,重新過起了墨家子弟的苦行日月。直到長平大戰將近尾聲,她才結束了這段連續四年的遊曆。
雖然相聚時日斷斷續續,荊梅卻是深知白起。依著墨家學說,荊梅當不讚同白起如此無休止地征戰,更不該在白起長平殺降之後不聞不問。可荊梅卻實在是既沒有反對過白起打仗,也沒有責問他何能殺降?荊梅是在從楚國歸來的路上聽到殺降消息地,同行的師兄弟們憤激難忍,一片指斥,見她過來便都不說話了。荊梅卻明明朗朗笑道:“殺降是秦王國策,白起做替罪羊罷了,瞞得誰個了?”有個弟子依舊憤憤不平:“無論如何,白起難辭其咎。”荊梅笑道:“隻這無論如何,便不是墨家說辭,天下事沒個大理麽?”
雖則如此,荊梅卻是從殺降之事開始,對秦昭王另眼相看了。一個君王如此不敢擔待,其心可知。她曾經再三提醒白起:從此對戰事閉口,最上策是托病退隱。誰知白起總是淡淡一笑:“兒戲。邦國興亡,將士『性』命,為將者不說誰說?”又是屢屢抗爭,不給秦王一個台階。依著荊梅,最後上函穀關算了,住在行轅也是一樣養病,哪個大將還守不住函穀關了?可白起偏硬邦邦一句:“防守函穀關何須老夫。”再加一句,“若要老夫親手葬送秦國這最後一支大軍,卻是不敢奉命。”範雎分明是被秦昭王『逼』著來地,為撇清自己,定然是絕不少說,如此能有好了?
但是,荊梅確實沒有想到秦昭王來得如此之快,直是比任何奔襲偷襲都猝不及防。白起能受得了麽?自從十五歲入軍旅。白起在戰事戰場從來都是直言不諱,即或是僅僅以一個千夫長之身麵對暴烈的秦武王,白起依然是錚錚硬骨亢聲直諫,你要他明知荒謬決策而三緘其口,如何卻能做到?範雎可以做到,白起卻不行。這便是白起——縱然王命,也敢抗拒,隻要他認定了自己沒錯。
如此抗命。白起果然沒有想到自己地下場麽?
驀然之間雄雞長鳴,白起終於說話了:“荊妹,你也熟知我那些大將,說說,誰能做上將軍?”
“噫!你是在想此等事?”荊梅哭笑不得了。
“我還能想甚?”
“也好,想想甚想甚。”荊梅摩挲著白起額頭歎息一聲,“白起呀,你是有將之能。無官之術啊。都甚時了,你縱建言,他卻聽麽?”
“會聽的。”白起兩眼盯著橫貫屋頂的大梁,“他隻是恨我抗命而已,卻不是要當真毀了秦國。”
“你要想便想。左右我也無法。”荊梅站了起來,“雞都叫了,我去煎『藥』。”
天漸漸亮了。這座雄闊地府邸依舊是那般平靜,仿佛任何事情也沒有發生過。老仆在灑掃庭除。使女在擦拭收拾,白起在酣睡,荊梅在煎『藥』。突然,清掃小校場地老仆驚訝地喊了起來:“夫人快來看!這是甚?”荊梅匆匆來到布滿各種兵器的大庭院一看,卻見滿院大青磚上都刻著種種古怪線畫,條紋粗大清晰且紋路新鮮,分明是刀劍利器在昨夜所刻。墨家原本有密行傳統,荊梅對各種神秘印記也算諳熟。一磚磚看去,轉悠了半個時辰,卻是沒有一磚看得明白。看看日『色』上窗,荊梅喚起白起服『藥』,將庭院磚畫的事說了。白起一聽,撂下『藥』碗便到了兵器庭院,挪著腳步挨磚看去,時而憤激時而喘息時而喃喃時而唏噓。一個早晨看罷。跌坐在兵器架前一動也不動了。
“甚個名堂?快說說我聽。”荊梅是真著急了。
白起喘息一陣回過神來,才緩緩道:“這是秦軍密畫。我與大將們數十年揣摩出來地。戰場之上,各部萬一失散,可在所過處留下種種密畫,約定聚集去向。千長以上之將,都要精熟這套密畫。”
“了不得也!”荊梅不禁一聲驚歎。要論密事密行,天下無出墨家之右。當年老墨子歸總密事準則,留下了一句話:密號不適軍行。也就是說,各種秘密聯絡之法,隻適宜於少數人行動使用,而不適宜大軍。自古大軍,除旗號金鼓書簡口令之密外,沒有任何穩定常行地秘密聯絡方式。根本原因,在於大軍人眾,將士品格有差,但有降敵泄密,便是後患無窮。白起軍中有此等密畫三十餘年,竟連荊梅這個上將軍夫人墨家密行弟子也不知曉,當真天下大奇也!然則,荊梅此刻卻顧不得去想這些,隻急迫一問:“他們說甚了?要擁你反秦麽?”
“甚話!”白起一瞪眼,沉重地一聲歎息,“天意也!秦軍如此劫難,為將者何堪?”白起從兵器架抽出一支長矛指點著,“你看,東北角那幾磚,是說王陵軍陣亡五校的經過:中了埋伏,教樂乘在武安截殺了。西北那幾磚,是說王齕軍潰敗經過:趙軍突有一支邊軍鐵騎殺出,李字旗號,衝垮了秦軍陣形,又遇背後魏楚軍夾擊。中間與下邊這幾磚,是說鄭安平叛軍降敵之經過:鄭安平錯選路徑,從河內安陽入趙,陷入大軍圍困,先自棄軍投降了;兩萬餘鐵騎拒不降趙,憑借山穀激戰三日,幾乎全部戰死,隻有三千餘傷兵做了戰俘……”
“那,這幾磚?”
“那是幾員大將的單畫,都是心念昔日軍威,說要全軍將士上書秦王。”
“為你開脫,請你領軍,可是?”
“還能有甚?”
荊梅心頭猛然一沉,抓住白起胳膊低聲急促道:“不能!上書隻能適得其反!”
“怕甚?將士上書,隻有好處。”
“瓜實也!有甚好處?”
“將士上書為我開脫,必然讚同我目下避戰之主張。三軍將士皆不主戰,秦王自會大有顧忌,如此便可保得秦國無亡國之險。”
“這便是你說的好處?那你呢?也不為自己想想!”
“荊妹,我已年逾花甲。生平無憾,何須拘泥如何死法?”
荊梅默然了。這便是白起,隻要認定自己謀劃無錯,隻想如何實施這種謀劃,而從來不去想自己在實施中地安危。戰場如斯,廟堂如斯,永遠無可更改,任何人無可奈何。夫君若此。為妻者夫複何言?
旬日之間,三軍上書到了鹹陽宮。這是一幅長達三丈的白布大血書,秦軍千夫長以上所有將領的鮮血都赫然凝固在每個名字上,密密麻麻觸目驚心。血書本身卻隻有二十四個大字——白起無罪,白起大功,戰不當戰,三敗潰軍,複我大將。固我河山!
當這幅黑紫暗紅地大布長卷在正殿拉開時,所有大臣都驟然變『色』了。司馬梗不說話,範雎不說話,秦昭王也不說話。默然良久,秦昭王對長史一招手:“下書三軍:戰不當戰。本王之失也。三軍將士,忠心可嘉,人各晉爵一級。”轉身又對司馬梗道:“國尉立赴函穀關,撤回大軍於關外構築營壘。全力防守六國聯軍。”又踱步到範雎麵前:“丞相坐鎮國事,兼領總籌函穀關大軍糧草輜重事。丞相以為如何?”
“老臣領命!”沒有絲毫猶豫,範雎幾乎是應聲而答。
沒過幾日,函穀關傳來急報:信陵君春申君四十萬大軍猛攻,激戰三日,函穀關外營壘失陷,司馬梗率十萬大軍撤回函穀關防守。與此同時,又有司馬梗密報傳來:三軍將士依然呼籲武安君複位領軍。請秦王三思。秦昭王思謀過日,親自擬就一道王書,立即派老內侍帶五百甲士下書武安君府。
五個百人隊隆隆擁進大庭院時,布衣散發地白起罕見地笑了:“老總事,你宣了。”老內侍顫巍巍展開竹簡,尖銳地聲音在風中抖動著:“大秦王特書:國運不係於一將之身,大秦國安如泰山。著老卒白起,當即出鹹陽赴流刑之地。不得延誤。秦王稷五十年十一月。”白起接過王書。對著老內侍一拱:“請老總事轉稟秦王:目下之策,立即換將。司馬梗無戰陣之能。隻堪糧草軍務;蒙驁穩健縝密,可為上將軍保得不敗。記住了?”老內侍抹著淚水頻頻點頭,白起轉身便走,又突然回頭,“對了,半個時辰後,老夫出鹹陽。”
站在廊下的荊梅已經轉身進去收拾了。白起跟進來笑道:“甚都不要,隻將老師當年贈我地兵書帶著便了,不定老夫也能收個傳人。”荊梅咬著牙一句話不說,隻是出出進進與總管家老忙碌。白起看得一陣,徑自去了前廳,對一個老仆叮囑道:“對夫人說,我先出城,在十裏杜郵亭等她。”
午後時分,一輛帶篷牛車咣當咣當地出了巍峨地鹹陽西門,車後跟著一小隊步卒甲士。天『色』陰得越來越重,寒冷的北風將車篷布簾打得啪啪直響,眼看就要下雪了。牛車走得很慢,兵士們也走得很慢,馭手沒有一聲吆喝,兵士們也沒有一個人說話,仿佛一隊無聲飄悠的夢遊者。堪堪半個時辰,看到了那座灰蒙蒙地高大石亭與旁邊那座官驛。
這是西出鹹陽第一亭。這十裏郊亭,原本是天下大城都有地迎送亭。然而這座郊亭旁邊有一村落,叫做杜裏,村外有著一座傳送官府公文地郵驛。亭、裏、郵三合一,這裏便有了一個名字——杜郵。彤雲密布,寒風呼嘯,此刻地杜郵分外冷清。牛車將及杜郵亭,一陣隱隱如沉雷般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
“停車。”車篷裏傳來白起平淡渾厚的聲音。牛車咣當停下,白起從牛車一步跨下,遙望馬隊喃喃自語,“一個千人隊,用得著麽?”片刻之間,馬隊煙塵卷到,老內侍從當先篷車中被扶下了車,顫巍巍走了過來,手中捧著一口金鞘劍。
“老總事,秦王聽我建言了麽?”渾厚地嗓音在風中沒有任何搖擺。
“稟報武安君,兩道王書已經下了,蒙驁為上將軍……”
“老夫無憾也!”白起喟然一歎,大手一伸,“拿過來。”
“武安君,你,你也不問問情由?”
“鎮秦劍本為殺將之用,問個甚來?”
老內侍抖抖地雙手捧上長劍,肅然大拜在地。一千騎士與押送步卒,也一齊在大風中跪倒了。白起撫摩著劍鞘對著老內侍一笑:“老總事啊,老夫原本想死在郿縣山塬,魂歸故裏,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誠可謂死生有命也!”老內侍銳聲哽咽道:“武安君走好。老朽與軍士們,送你回故裏郿縣。”騎士們一聲齊吼:“我等護送武安君回歸故裏!”
白起哈哈大笑:“趙軍降卒,老夫還命來也!”鏘然抽出長劍,倒轉劍格猛然刺進小腹,一股鮮血飛濺丈餘之外。再看白起,兩眼圓睜,雙手握著劍格挺立在曠野巋然不動。
“白起——”遙遙一聲哭喊,荊梅飛馬趕來,飛身下馬撲過去抱住了白起,“你瓜實了!不等我!”白起似乎笑了,腹中猛然一鼓,金劍帶著一道血柱呼嘯著飛到了老內侍麵前。勉力向著荊梅一笑,白起終於仰麵轟然倒地了。
陰霾之中一聲驚雷,大雪紛紛揚揚下了起來。
荊梅在牛車上抱著白起,騎士步卒們簇擁著牛車,在漫天大雪中向著郿縣去了。
雖然相聚時日斷斷續續,荊梅卻是深知白起。依著墨家學說,荊梅當不讚同白起如此無休止地征戰,更不該在白起長平殺降之後不聞不問。可荊梅卻實在是既沒有反對過白起打仗,也沒有責問他何能殺降?荊梅是在從楚國歸來的路上聽到殺降消息地,同行的師兄弟們憤激難忍,一片指斥,見她過來便都不說話了。荊梅卻明明朗朗笑道:“殺降是秦王國策,白起做替罪羊罷了,瞞得誰個了?”有個弟子依舊憤憤不平:“無論如何,白起難辭其咎。”荊梅笑道:“隻這無論如何,便不是墨家說辭,天下事沒個大理麽?”
雖則如此,荊梅卻是從殺降之事開始,對秦昭王另眼相看了。一個君王如此不敢擔待,其心可知。她曾經再三提醒白起:從此對戰事閉口,最上策是托病退隱。誰知白起總是淡淡一笑:“兒戲。邦國興亡,將士『性』命,為將者不說誰說?”又是屢屢抗爭,不給秦王一個台階。依著荊梅,最後上函穀關算了,住在行轅也是一樣養病,哪個大將還守不住函穀關了?可白起偏硬邦邦一句:“防守函穀關何須老夫。”再加一句,“若要老夫親手葬送秦國這最後一支大軍,卻是不敢奉命。”範雎分明是被秦昭王『逼』著來地,為撇清自己,定然是絕不少說,如此能有好了?
但是,荊梅確實沒有想到秦昭王來得如此之快,直是比任何奔襲偷襲都猝不及防。白起能受得了麽?自從十五歲入軍旅。白起在戰事戰場從來都是直言不諱,即或是僅僅以一個千夫長之身麵對暴烈的秦武王,白起依然是錚錚硬骨亢聲直諫,你要他明知荒謬決策而三緘其口,如何卻能做到?範雎可以做到,白起卻不行。這便是白起——縱然王命,也敢抗拒,隻要他認定了自己沒錯。
如此抗命。白起果然沒有想到自己地下場麽?
驀然之間雄雞長鳴,白起終於說話了:“荊妹,你也熟知我那些大將,說說,誰能做上將軍?”
“噫!你是在想此等事?”荊梅哭笑不得了。
“我還能想甚?”
“也好,想想甚想甚。”荊梅摩挲著白起額頭歎息一聲,“白起呀,你是有將之能。無官之術啊。都甚時了,你縱建言,他卻聽麽?”
“會聽的。”白起兩眼盯著橫貫屋頂的大梁,“他隻是恨我抗命而已,卻不是要當真毀了秦國。”
“你要想便想。左右我也無法。”荊梅站了起來,“雞都叫了,我去煎『藥』。”
天漸漸亮了。這座雄闊地府邸依舊是那般平靜,仿佛任何事情也沒有發生過。老仆在灑掃庭除。使女在擦拭收拾,白起在酣睡,荊梅在煎『藥』。突然,清掃小校場地老仆驚訝地喊了起來:“夫人快來看!這是甚?”荊梅匆匆來到布滿各種兵器的大庭院一看,卻見滿院大青磚上都刻著種種古怪線畫,條紋粗大清晰且紋路新鮮,分明是刀劍利器在昨夜所刻。墨家原本有密行傳統,荊梅對各種神秘印記也算諳熟。一磚磚看去,轉悠了半個時辰,卻是沒有一磚看得明白。看看日『色』上窗,荊梅喚起白起服『藥』,將庭院磚畫的事說了。白起一聽,撂下『藥』碗便到了兵器庭院,挪著腳步挨磚看去,時而憤激時而喘息時而喃喃時而唏噓。一個早晨看罷。跌坐在兵器架前一動也不動了。
“甚個名堂?快說說我聽。”荊梅是真著急了。
白起喘息一陣回過神來,才緩緩道:“這是秦軍密畫。我與大將們數十年揣摩出來地。戰場之上,各部萬一失散,可在所過處留下種種密畫,約定聚集去向。千長以上之將,都要精熟這套密畫。”
“了不得也!”荊梅不禁一聲驚歎。要論密事密行,天下無出墨家之右。當年老墨子歸總密事準則,留下了一句話:密號不適軍行。也就是說,各種秘密聯絡之法,隻適宜於少數人行動使用,而不適宜大軍。自古大軍,除旗號金鼓書簡口令之密外,沒有任何穩定常行地秘密聯絡方式。根本原因,在於大軍人眾,將士品格有差,但有降敵泄密,便是後患無窮。白起軍中有此等密畫三十餘年,竟連荊梅這個上將軍夫人墨家密行弟子也不知曉,當真天下大奇也!然則,荊梅此刻卻顧不得去想這些,隻急迫一問:“他們說甚了?要擁你反秦麽?”
“甚話!”白起一瞪眼,沉重地一聲歎息,“天意也!秦軍如此劫難,為將者何堪?”白起從兵器架抽出一支長矛指點著,“你看,東北角那幾磚,是說王陵軍陣亡五校的經過:中了埋伏,教樂乘在武安截殺了。西北那幾磚,是說王齕軍潰敗經過:趙軍突有一支邊軍鐵騎殺出,李字旗號,衝垮了秦軍陣形,又遇背後魏楚軍夾擊。中間與下邊這幾磚,是說鄭安平叛軍降敵之經過:鄭安平錯選路徑,從河內安陽入趙,陷入大軍圍困,先自棄軍投降了;兩萬餘鐵騎拒不降趙,憑借山穀激戰三日,幾乎全部戰死,隻有三千餘傷兵做了戰俘……”
“那,這幾磚?”
“那是幾員大將的單畫,都是心念昔日軍威,說要全軍將士上書秦王。”
“為你開脫,請你領軍,可是?”
“還能有甚?”
荊梅心頭猛然一沉,抓住白起胳膊低聲急促道:“不能!上書隻能適得其反!”
“怕甚?將士上書,隻有好處。”
“瓜實也!有甚好處?”
“將士上書為我開脫,必然讚同我目下避戰之主張。三軍將士皆不主戰,秦王自會大有顧忌,如此便可保得秦國無亡國之險。”
“這便是你說的好處?那你呢?也不為自己想想!”
“荊妹,我已年逾花甲。生平無憾,何須拘泥如何死法?”
荊梅默然了。這便是白起,隻要認定自己謀劃無錯,隻想如何實施這種謀劃,而從來不去想自己在實施中地安危。戰場如斯,廟堂如斯,永遠無可更改,任何人無可奈何。夫君若此。為妻者夫複何言?
旬日之間,三軍上書到了鹹陽宮。這是一幅長達三丈的白布大血書,秦軍千夫長以上所有將領的鮮血都赫然凝固在每個名字上,密密麻麻觸目驚心。血書本身卻隻有二十四個大字——白起無罪,白起大功,戰不當戰,三敗潰軍,複我大將。固我河山!
當這幅黑紫暗紅地大布長卷在正殿拉開時,所有大臣都驟然變『色』了。司馬梗不說話,範雎不說話,秦昭王也不說話。默然良久,秦昭王對長史一招手:“下書三軍:戰不當戰。本王之失也。三軍將士,忠心可嘉,人各晉爵一級。”轉身又對司馬梗道:“國尉立赴函穀關,撤回大軍於關外構築營壘。全力防守六國聯軍。”又踱步到範雎麵前:“丞相坐鎮國事,兼領總籌函穀關大軍糧草輜重事。丞相以為如何?”
“老臣領命!”沒有絲毫猶豫,範雎幾乎是應聲而答。
沒過幾日,函穀關傳來急報:信陵君春申君四十萬大軍猛攻,激戰三日,函穀關外營壘失陷,司馬梗率十萬大軍撤回函穀關防守。與此同時,又有司馬梗密報傳來:三軍將士依然呼籲武安君複位領軍。請秦王三思。秦昭王思謀過日,親自擬就一道王書,立即派老內侍帶五百甲士下書武安君府。
五個百人隊隆隆擁進大庭院時,布衣散發地白起罕見地笑了:“老總事,你宣了。”老內侍顫巍巍展開竹簡,尖銳地聲音在風中抖動著:“大秦王特書:國運不係於一將之身,大秦國安如泰山。著老卒白起,當即出鹹陽赴流刑之地。不得延誤。秦王稷五十年十一月。”白起接過王書。對著老內侍一拱:“請老總事轉稟秦王:目下之策,立即換將。司馬梗無戰陣之能。隻堪糧草軍務;蒙驁穩健縝密,可為上將軍保得不敗。記住了?”老內侍抹著淚水頻頻點頭,白起轉身便走,又突然回頭,“對了,半個時辰後,老夫出鹹陽。”
站在廊下的荊梅已經轉身進去收拾了。白起跟進來笑道:“甚都不要,隻將老師當年贈我地兵書帶著便了,不定老夫也能收個傳人。”荊梅咬著牙一句話不說,隻是出出進進與總管家老忙碌。白起看得一陣,徑自去了前廳,對一個老仆叮囑道:“對夫人說,我先出城,在十裏杜郵亭等她。”
午後時分,一輛帶篷牛車咣當咣當地出了巍峨地鹹陽西門,車後跟著一小隊步卒甲士。天『色』陰得越來越重,寒冷的北風將車篷布簾打得啪啪直響,眼看就要下雪了。牛車走得很慢,兵士們也走得很慢,馭手沒有一聲吆喝,兵士們也沒有一個人說話,仿佛一隊無聲飄悠的夢遊者。堪堪半個時辰,看到了那座灰蒙蒙地高大石亭與旁邊那座官驛。
這是西出鹹陽第一亭。這十裏郊亭,原本是天下大城都有地迎送亭。然而這座郊亭旁邊有一村落,叫做杜裏,村外有著一座傳送官府公文地郵驛。亭、裏、郵三合一,這裏便有了一個名字——杜郵。彤雲密布,寒風呼嘯,此刻地杜郵分外冷清。牛車將及杜郵亭,一陣隱隱如沉雷般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
“停車。”車篷裏傳來白起平淡渾厚的聲音。牛車咣當停下,白起從牛車一步跨下,遙望馬隊喃喃自語,“一個千人隊,用得著麽?”片刻之間,馬隊煙塵卷到,老內侍從當先篷車中被扶下了車,顫巍巍走了過來,手中捧著一口金鞘劍。
“老總事,秦王聽我建言了麽?”渾厚地嗓音在風中沒有任何搖擺。
“稟報武安君,兩道王書已經下了,蒙驁為上將軍……”
“老夫無憾也!”白起喟然一歎,大手一伸,“拿過來。”
“武安君,你,你也不問問情由?”
“鎮秦劍本為殺將之用,問個甚來?”
老內侍抖抖地雙手捧上長劍,肅然大拜在地。一千騎士與押送步卒,也一齊在大風中跪倒了。白起撫摩著劍鞘對著老內侍一笑:“老總事啊,老夫原本想死在郿縣山塬,魂歸故裏,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誠可謂死生有命也!”老內侍銳聲哽咽道:“武安君走好。老朽與軍士們,送你回故裏郿縣。”騎士們一聲齊吼:“我等護送武安君回歸故裏!”
白起哈哈大笑:“趙軍降卒,老夫還命來也!”鏘然抽出長劍,倒轉劍格猛然刺進小腹,一股鮮血飛濺丈餘之外。再看白起,兩眼圓睜,雙手握著劍格挺立在曠野巋然不動。
“白起——”遙遙一聲哭喊,荊梅飛馬趕來,飛身下馬撲過去抱住了白起,“你瓜實了!不等我!”白起似乎笑了,腹中猛然一鼓,金劍帶著一道血柱呼嘯著飛到了老內侍麵前。勉力向著荊梅一笑,白起終於仰麵轟然倒地了。
陰霾之中一聲驚雷,大雪紛紛揚揚下了起來。
荊梅在牛車上抱著白起,騎士步卒們簇擁著牛車,在漫天大雪中向著郿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