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後,杜若麵露不解:“主子~其實,太後並非皇上生母,也不甚親近,您何必······”,吃這閉門羹呢,都來三回了。
阿阮從胸間溢出一絲歎息:“此話日後不要再說了”。
這丫頭是真活膩歪了,什麽都敢往外說。
討好太後倒不至於,隻是不想交惡,非親生確實非親生,可到底親手養大,皇上對她很是孺慕,得罪了她,不利於她日後辦事。
······
劉姑姑呈上厚厚一遝宣紙,太後本是沒打算細看,隻是僅一掃而過,抬著的杯盞便頓住。
翻看幾頁後,麵色緩和了許多:“倒是不算敷衍,人······你是見了,瞧著如何?”。
“天姿國色,妖冶異常,卻眼神明亮,清澈柔軟,瞧著不像是那等狐媚惡性之人”,劉姑姑是個實在人,評價算得上不偏不倚。
太後也是信上幾分的,又有了經文加持,對阿阮的印象倒是拽回了好些。
“拿去置於龕下吧,也算不枉她這份心”。
~
和安公主忌辰很快到了,阿阮正準備前往,卻在半路上被魏瓔珞截住,二話不說拉著她就走:“令妃?你要帶我去哪裏?”。
這人也不說話,隻神情嚴肅:“想活命就跟著我”。
阿阮強行停下步子,連帶著對方也被迫頓住,疑惑的回頭看向她。
“祭典快開始了,我們該過去了”。
脫開對方的手,阿阮毫不猶豫的轉身走開,不論對方要做什麽,同她,都是沒有幹係的,她不是很願意,也不是很想要,接受對方的所謂好意,或是不知名的幫助。
身後細碎的聲音傳來,但她聽的不是很清,也不甚在意。
明玉嘴巴嘟得老高:“瓔珞~她這,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你幹嘛要幫她呀,索性這次你也並未參與,頂多是開個方便之門,管她生死呢”。
皇上這次怕是很難攥回來了,依她看,幹脆生死由命吧,瓔珞到底是太過心軟,情敵是說救便救的嗎。
魏瓔珞並未多說,但表情明顯帶著一絲可惜和微不可察的擔憂,或許還有幾分隱秘的,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鬆了一口氣。
其實她反水還有一個原因,這件事最後定然會被皇上查出來,屆時她會不會受到遷怒?或者懷疑?形象一遭崩塌,是她不願意的。
在弘曆心中,她希望的自己,是哪怕不受寵了,也依舊值得被肯定,而不是變成魚眼珠子······泯然眾人。
這場祭典絕對可以稱得上盛大,後宮包括皇後都來了,又是敬花又是祭舞,一個小女主的忌辰,拘著一幫的嫂子跪地聽經,簡直不要太不講究。
嘉妃抱怨了不下數遍:“隻聽過拜天拜地拜祭祖先的,沒聽過給夭折的小姑子過忌辰的”。
一旁的舒妃同樣傷著臉:“皇上可是出了名的孝順,隻要能讓太後高興,自然會千依百順,今天若不是大朝會的日子啊,皇上還會親自到場呢,你不樂意啊,不樂意跟太後說去啊”。
兩人現在是一致對外了,可本質上就是麵和心不和。
嘉妃同樣回以一臉的狠意:“《地藏本念經你記熟了嗎》,別回頭太後聽見你念叨錯了,巴結不成反倒挨罵”。
兩人你來我往的互懟著,最後還是老好人慶貴人給中和了。
到了最終的環節,由皇後領著,後妃們依依獻上自抄的經書,唯有一人,便是阿阮,跪在原地一動不動。
直到······被添了特殊物料的小佛花到了自燃極限,都沒見阿阮行動。
嘉妃,舒妃,以及皇後都沒憋住,一個接一個的開口:
“順嬪,你這是魔怔了不成?怎的就差你了,還傻待著呢”。
“就是,你平日裏不與大家一道便也罷了,怎的如今這樣特殊的場合竟也是任性胡來嗎?”。
最後是皇後總結:“順嬪,為公主抄經念文也是替自己積累功德,你暫且先隨著吧”。
阿阮依舊不言不語,等著太後的意思,孫姑姑得了令,這才開口道:“回皇後娘娘,順嬪小主的經書前些時候便送往了慈寧宮,便是今日的五六倍之多呢,早便放在了寶華殿,諸位不用擔憂”。
“······”,完蛋,那不白忙活了?
皇後差點沒繃住表情:“······是這樣啊,順嬪果然與眾不同,倒是有心了”。
話音剛落,事故便橫生了,小佛花爆燃,連帶著整個供桌都毀了。
現場混亂起來:
“走水了!”。
“快救火!”
······
太後瞬間失了日常裏的大佬風,孩童般驚呼:“和安!我的和安!”。
瓔珞眼疾手快迅速救下畫像,安慰著太後這是個意外,但老太現在聽不進去,抱著畫像抖著唇問嘟囔到底是怎麽回事,又問會不會讓她女兒受到影響。
薩滿太太這會兒也懵逼得很,不知道要不要按照原計劃進行,畢竟人家順嬪連供桌都沒靠近,她若是憑空亂說,這可信度是大打折扣的,指不定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聲望呢。
猶豫之際,一道軟和中透著絲平靜的聲音傳來:“這花······好像沾上了白磷”。
皇後的臉色徹底變了,連帶著瓔珞的麵色也暗沉下去,太後傻愣愣了好一會兒,甩開扶著她的幾人上前。
“什麽?你說什麽?”。
阿阮不緊不慢的取過燭台:“太後您瞧,中間這柄未燃盡的蠟,是淺黃色半透明狀的,適才火起的時候臣妾有注意到,火焰呈現黃色,煙霧雖短暫卻頗為濃烈,
此外,臣妾湊近聞了聞,有股淡淡的蒜味兒,之前在臣妾的家鄉,每每到了夏季最炎熱的時候,林中夜間便會出現多處自燃的情況,對此非常熟悉”。
末了才幽幽補充:“太後若是還不信,可以尋來其他人,想必認識的此物的人絕不在少數”。
阿阮從胸間溢出一絲歎息:“此話日後不要再說了”。
這丫頭是真活膩歪了,什麽都敢往外說。
討好太後倒不至於,隻是不想交惡,非親生確實非親生,可到底親手養大,皇上對她很是孺慕,得罪了她,不利於她日後辦事。
······
劉姑姑呈上厚厚一遝宣紙,太後本是沒打算細看,隻是僅一掃而過,抬著的杯盞便頓住。
翻看幾頁後,麵色緩和了許多:“倒是不算敷衍,人······你是見了,瞧著如何?”。
“天姿國色,妖冶異常,卻眼神明亮,清澈柔軟,瞧著不像是那等狐媚惡性之人”,劉姑姑是個實在人,評價算得上不偏不倚。
太後也是信上幾分的,又有了經文加持,對阿阮的印象倒是拽回了好些。
“拿去置於龕下吧,也算不枉她這份心”。
~
和安公主忌辰很快到了,阿阮正準備前往,卻在半路上被魏瓔珞截住,二話不說拉著她就走:“令妃?你要帶我去哪裏?”。
這人也不說話,隻神情嚴肅:“想活命就跟著我”。
阿阮強行停下步子,連帶著對方也被迫頓住,疑惑的回頭看向她。
“祭典快開始了,我們該過去了”。
脫開對方的手,阿阮毫不猶豫的轉身走開,不論對方要做什麽,同她,都是沒有幹係的,她不是很願意,也不是很想要,接受對方的所謂好意,或是不知名的幫助。
身後細碎的聲音傳來,但她聽的不是很清,也不甚在意。
明玉嘴巴嘟得老高:“瓔珞~她這,真是好心當作驢肝肺,你幹嘛要幫她呀,索性這次你也並未參與,頂多是開個方便之門,管她生死呢”。
皇上這次怕是很難攥回來了,依她看,幹脆生死由命吧,瓔珞到底是太過心軟,情敵是說救便救的嗎。
魏瓔珞並未多說,但表情明顯帶著一絲可惜和微不可察的擔憂,或許還有幾分隱秘的,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鬆了一口氣。
其實她反水還有一個原因,這件事最後定然會被皇上查出來,屆時她會不會受到遷怒?或者懷疑?形象一遭崩塌,是她不願意的。
在弘曆心中,她希望的自己,是哪怕不受寵了,也依舊值得被肯定,而不是變成魚眼珠子······泯然眾人。
這場祭典絕對可以稱得上盛大,後宮包括皇後都來了,又是敬花又是祭舞,一個小女主的忌辰,拘著一幫的嫂子跪地聽經,簡直不要太不講究。
嘉妃抱怨了不下數遍:“隻聽過拜天拜地拜祭祖先的,沒聽過給夭折的小姑子過忌辰的”。
一旁的舒妃同樣傷著臉:“皇上可是出了名的孝順,隻要能讓太後高興,自然會千依百順,今天若不是大朝會的日子啊,皇上還會親自到場呢,你不樂意啊,不樂意跟太後說去啊”。
兩人現在是一致對外了,可本質上就是麵和心不和。
嘉妃同樣回以一臉的狠意:“《地藏本念經你記熟了嗎》,別回頭太後聽見你念叨錯了,巴結不成反倒挨罵”。
兩人你來我往的互懟著,最後還是老好人慶貴人給中和了。
到了最終的環節,由皇後領著,後妃們依依獻上自抄的經書,唯有一人,便是阿阮,跪在原地一動不動。
直到······被添了特殊物料的小佛花到了自燃極限,都沒見阿阮行動。
嘉妃,舒妃,以及皇後都沒憋住,一個接一個的開口:
“順嬪,你這是魔怔了不成?怎的就差你了,還傻待著呢”。
“就是,你平日裏不與大家一道便也罷了,怎的如今這樣特殊的場合竟也是任性胡來嗎?”。
最後是皇後總結:“順嬪,為公主抄經念文也是替自己積累功德,你暫且先隨著吧”。
阿阮依舊不言不語,等著太後的意思,孫姑姑得了令,這才開口道:“回皇後娘娘,順嬪小主的經書前些時候便送往了慈寧宮,便是今日的五六倍之多呢,早便放在了寶華殿,諸位不用擔憂”。
“······”,完蛋,那不白忙活了?
皇後差點沒繃住表情:“······是這樣啊,順嬪果然與眾不同,倒是有心了”。
話音剛落,事故便橫生了,小佛花爆燃,連帶著整個供桌都毀了。
現場混亂起來:
“走水了!”。
“快救火!”
······
太後瞬間失了日常裏的大佬風,孩童般驚呼:“和安!我的和安!”。
瓔珞眼疾手快迅速救下畫像,安慰著太後這是個意外,但老太現在聽不進去,抱著畫像抖著唇問嘟囔到底是怎麽回事,又問會不會讓她女兒受到影響。
薩滿太太這會兒也懵逼得很,不知道要不要按照原計劃進行,畢竟人家順嬪連供桌都沒靠近,她若是憑空亂說,這可信度是大打折扣的,指不定還會影響到自己的聲望呢。
猶豫之際,一道軟和中透著絲平靜的聲音傳來:“這花······好像沾上了白磷”。
皇後的臉色徹底變了,連帶著瓔珞的麵色也暗沉下去,太後傻愣愣了好一會兒,甩開扶著她的幾人上前。
“什麽?你說什麽?”。
阿阮不緊不慢的取過燭台:“太後您瞧,中間這柄未燃盡的蠟,是淺黃色半透明狀的,適才火起的時候臣妾有注意到,火焰呈現黃色,煙霧雖短暫卻頗為濃烈,
此外,臣妾湊近聞了聞,有股淡淡的蒜味兒,之前在臣妾的家鄉,每每到了夏季最炎熱的時候,林中夜間便會出現多處自燃的情況,對此非常熟悉”。
末了才幽幽補充:“太後若是還不信,可以尋來其他人,想必認識的此物的人絕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