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席上諷三女亡國,世間有一笑傾城
若我穿越,倚紅偎翠,做個小詩仙 作者:一隻小章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乾的皇宮,從外麵看,不顯山不露水。
但過了朱雀門後,三步一樓,五步一閣,富麗堂皇,還是讓人心折不已。
蘇清歡上次隻去過花萼相輝樓,並沒有再深入到裏麵去過。
這次倒是得償夙願,將這大乾的皇宮好好看了個遍。
鳳儀殿。
大殿中間留出了非常寬敞的通道,桌案分列在兩邊。
蘇清歡他們進去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座了。
除了紅葉社、南風社的人外,前排還有不少身著官袍正襟危坐的王公大臣,估計是來觀摩或者負責品評的。
蘇清歡他們的無邪社資曆最淺,也無身份太過尊貴之人,所以隻得敬陪末座。
但他們剛進屋時,柔奴、飛煙、陸盈盈、霍青璿四美聯袂而來的畫麵,還是讓所有人都為之注目。
“蘇兄,這倒是你的不是了,你在長安待了這麽些時日,我卻隻見過你寥寥幾次。每次遣人去蘇園去問,你都是不在家中。”李鳳第一個說道。
蘇清歡自上次中秋詩賽之後,幾乎人就沒在長安過,也難怪李鳳屢屢撲空。
蘇清歡回應李鳳道:“在下也想偷閑,與李兄小酌一二,爭奈各種俗事,一日也不饒人啊。”
“俗事太多,安知不是蘇公子太愛多管閑事的緣故。隻要蘇公子謹言慎行,又哪裏會沒有得閑的時候呢?”披著錦袍的蕭白石說道。
看著一副病懨懨樣兒的蕭白石,蘇清歡就不由想到飛煙的被拘,胡喜的身死,瞬間氣不打一處來。他還有臉說自己多管閑事。
他冷冷說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興風作浪,反倒要怪樹不肯安歇,未免好笑。要想海晏河清,第一要緊事就是把這興風作浪之人早早除去,方是正理。”
蕭白石眼見蘇清歡表明態度,也不再多言,而李鳳看著針鋒相對的兩人,笑而不語。
而他們三人說話時,其他人都一言不發,尤其是座首的那些王公大臣們,更是一個個老神在在,一副慣經風浪的樣子。
過不多時,蘇眉,或者叫李殊眉,領著董雙成從殿門款步而來。
蘇眉依然是那副樣貌,蘇清歡仔細望去,實在看不出她是易容過的,就是不知道飛煙能不能看出來了。
而蘇清歡一瞬不瞬的目光讓蘇眉稍有察覺,她向蘇清歡微微頷首後,走到了座首的位置。
“今日是蘭台詩賽的最後一場,座中各位詩人才子無不是大乾之菁英,今日的詩賽想必定然是咳唾成珠玉,揮袂出風雲,蘇眉在此靜候各位佳作。
今日的詩賽由林相、冠軍侯各位王公大臣評定優劣,至於今日詩賽的詩題嘛。”
蘇眉頓了一頓,而底下的人哪個不是豎起耳朵,生怕聽漏聽差。
“今日詩賽的詩題由聖後親出。”
蘇眉說到這兒又頓了一頓。
你是會頓的,蘇清歡心裏說道。
而經過這麽一頓,底下人終究凝神屏息,場中寂靜落針可聞。
“都說天家少有情愛,皇室之人連親情都頗為淡薄,更不提男女情愛之事。聖後卻說天家與百姓並無區別,亦有情愛。
今日便以天家情愛為題,請各家詩社來吟詩作詞。聖後特意囑咐,今日詩賽暢所欲言,直言無諱。”
聽完蘇眉的詩題,底下人紛紛嗡聲討論了起來。
而蘇清歡也不得不讚歎蕭豔出的這一題的高明,這一題和趙高當年的“指鹿為馬”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天下人都知道蕭豔現在獨攬朝政,朝廷大事一言可決,說是女帝也不為過。
現在蕭豔卻讓這裏的人說什麽天家情愛,這自然不免要說到皇帝和妃子的關係,從中不難窺見這些人對她把持朝政的傾向和態度。
現下直言無諱是沒錯,安知蕭豔她不會秋後算賬,看來今日的詩詞必須慎之又慎。
“歡郎,你想錯了。”飛煙突然說道。
“啊?”飛煙的話把蘇清歡嚇了一跳,但他接著饒有興致的問道:“小妹你知道我在想什麽?”
飛煙輕笑道:“那當然,若奴家連這點兒都猜不出,豈非白白和歡郎相知那麽久?”
“歡郎無非想的是聖後藉此來看看這些人的態度,但奴家若是說聖後就是那般人呢?
她雖然大權獨攬,殺伐果決,但心裏的少女心事,可一點也不比奴家們少。依奴家來看,皇宮少有情愛,她也是想藉此來聊慰深宮寂寞。”
飛煙行事進退有度,她說出的話絕不是無的放矢。
“飛煙姐姐,你認識聖後啊?”陸盈盈驚訝問道。
“嗬嗬,京城少有人知,飛煙姑娘是聖後唯一的閨中密友。”霍青璿說道。
飛煙笑而不語。
蘇清歡心中一動,如此一來,飛煙的話又可信了幾分。
難道蕭豔真的隻是戀愛腦發作?
“若說起天家情愛,怎能少得了君王博美人一笑的佳話?”
蘇清歡正自思忖的時候,就聽蕭白石的聲音傳來。
沒想到,他竟然是場中第一個開口的。
“君王博美人一笑,這倒有意思。卻不知國舅說的是何佳話?”林甫之配合著問道。
蕭白石起身從容說道:
“夏朝有妹喜,愛聽裂帛之聲,每次聽了都會笑,桀為了討好妹喜,就經常撕了各種綢緞,以博美人一笑。
商朝有妲己,紂王發明了炮烙之刑,用炭火燒紅了銅柱,將人捆綁在銅柱上,一會兒就皮肉盡去,妲己見了每每笑不能已。
周朝有褒姒,性不喜笑,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戲諸侯。
妹喜、妲己、褒姒這三人,哪個不是絕世美人,君王為博美人一笑,無所不用其極。由此可知,天家情愛當非虛言。”
聽了蕭白石的話,蘇清歡也咂舌不已。
看來這蕭白石當真與蕭豔並非同氣連枝,否則也不至於拿這“亡國三笑”來說事。
“嗬嗬,蕭國舅比物連類,讓人欽佩,卻不知國舅的詩詞為何?”李鳳說道。
蕭白石應聲而出:
“褒姒不見諸侯兵,盡日不笑如無情。
妹喜有好何順意,時時笑聽裂帛聲。
妲己不笑何由娛,炮烙炊人百媚生。
莫說色容豔姿美,須知一笑更傾城。”
但過了朱雀門後,三步一樓,五步一閣,富麗堂皇,還是讓人心折不已。
蘇清歡上次隻去過花萼相輝樓,並沒有再深入到裏麵去過。
這次倒是得償夙願,將這大乾的皇宮好好看了個遍。
鳳儀殿。
大殿中間留出了非常寬敞的通道,桌案分列在兩邊。
蘇清歡他們進去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座了。
除了紅葉社、南風社的人外,前排還有不少身著官袍正襟危坐的王公大臣,估計是來觀摩或者負責品評的。
蘇清歡他們的無邪社資曆最淺,也無身份太過尊貴之人,所以隻得敬陪末座。
但他們剛進屋時,柔奴、飛煙、陸盈盈、霍青璿四美聯袂而來的畫麵,還是讓所有人都為之注目。
“蘇兄,這倒是你的不是了,你在長安待了這麽些時日,我卻隻見過你寥寥幾次。每次遣人去蘇園去問,你都是不在家中。”李鳳第一個說道。
蘇清歡自上次中秋詩賽之後,幾乎人就沒在長安過,也難怪李鳳屢屢撲空。
蘇清歡回應李鳳道:“在下也想偷閑,與李兄小酌一二,爭奈各種俗事,一日也不饒人啊。”
“俗事太多,安知不是蘇公子太愛多管閑事的緣故。隻要蘇公子謹言慎行,又哪裏會沒有得閑的時候呢?”披著錦袍的蕭白石說道。
看著一副病懨懨樣兒的蕭白石,蘇清歡就不由想到飛煙的被拘,胡喜的身死,瞬間氣不打一處來。他還有臉說自己多管閑事。
他冷冷說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興風作浪,反倒要怪樹不肯安歇,未免好笑。要想海晏河清,第一要緊事就是把這興風作浪之人早早除去,方是正理。”
蕭白石眼見蘇清歡表明態度,也不再多言,而李鳳看著針鋒相對的兩人,笑而不語。
而他們三人說話時,其他人都一言不發,尤其是座首的那些王公大臣們,更是一個個老神在在,一副慣經風浪的樣子。
過不多時,蘇眉,或者叫李殊眉,領著董雙成從殿門款步而來。
蘇眉依然是那副樣貌,蘇清歡仔細望去,實在看不出她是易容過的,就是不知道飛煙能不能看出來了。
而蘇清歡一瞬不瞬的目光讓蘇眉稍有察覺,她向蘇清歡微微頷首後,走到了座首的位置。
“今日是蘭台詩賽的最後一場,座中各位詩人才子無不是大乾之菁英,今日的詩賽想必定然是咳唾成珠玉,揮袂出風雲,蘇眉在此靜候各位佳作。
今日的詩賽由林相、冠軍侯各位王公大臣評定優劣,至於今日詩賽的詩題嘛。”
蘇眉頓了一頓,而底下的人哪個不是豎起耳朵,生怕聽漏聽差。
“今日詩賽的詩題由聖後親出。”
蘇眉說到這兒又頓了一頓。
你是會頓的,蘇清歡心裏說道。
而經過這麽一頓,底下人終究凝神屏息,場中寂靜落針可聞。
“都說天家少有情愛,皇室之人連親情都頗為淡薄,更不提男女情愛之事。聖後卻說天家與百姓並無區別,亦有情愛。
今日便以天家情愛為題,請各家詩社來吟詩作詞。聖後特意囑咐,今日詩賽暢所欲言,直言無諱。”
聽完蘇眉的詩題,底下人紛紛嗡聲討論了起來。
而蘇清歡也不得不讚歎蕭豔出的這一題的高明,這一題和趙高當年的“指鹿為馬”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天下人都知道蕭豔現在獨攬朝政,朝廷大事一言可決,說是女帝也不為過。
現在蕭豔卻讓這裏的人說什麽天家情愛,這自然不免要說到皇帝和妃子的關係,從中不難窺見這些人對她把持朝政的傾向和態度。
現下直言無諱是沒錯,安知蕭豔她不會秋後算賬,看來今日的詩詞必須慎之又慎。
“歡郎,你想錯了。”飛煙突然說道。
“啊?”飛煙的話把蘇清歡嚇了一跳,但他接著饒有興致的問道:“小妹你知道我在想什麽?”
飛煙輕笑道:“那當然,若奴家連這點兒都猜不出,豈非白白和歡郎相知那麽久?”
“歡郎無非想的是聖後藉此來看看這些人的態度,但奴家若是說聖後就是那般人呢?
她雖然大權獨攬,殺伐果決,但心裏的少女心事,可一點也不比奴家們少。依奴家來看,皇宮少有情愛,她也是想藉此來聊慰深宮寂寞。”
飛煙行事進退有度,她說出的話絕不是無的放矢。
“飛煙姐姐,你認識聖後啊?”陸盈盈驚訝問道。
“嗬嗬,京城少有人知,飛煙姑娘是聖後唯一的閨中密友。”霍青璿說道。
飛煙笑而不語。
蘇清歡心中一動,如此一來,飛煙的話又可信了幾分。
難道蕭豔真的隻是戀愛腦發作?
“若說起天家情愛,怎能少得了君王博美人一笑的佳話?”
蘇清歡正自思忖的時候,就聽蕭白石的聲音傳來。
沒想到,他竟然是場中第一個開口的。
“君王博美人一笑,這倒有意思。卻不知國舅說的是何佳話?”林甫之配合著問道。
蕭白石起身從容說道:
“夏朝有妹喜,愛聽裂帛之聲,每次聽了都會笑,桀為了討好妹喜,就經常撕了各種綢緞,以博美人一笑。
商朝有妲己,紂王發明了炮烙之刑,用炭火燒紅了銅柱,將人捆綁在銅柱上,一會兒就皮肉盡去,妲己見了每每笑不能已。
周朝有褒姒,性不喜笑,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戲諸侯。
妹喜、妲己、褒姒這三人,哪個不是絕世美人,君王為博美人一笑,無所不用其極。由此可知,天家情愛當非虛言。”
聽了蕭白石的話,蘇清歡也咂舌不已。
看來這蕭白石當真與蕭豔並非同氣連枝,否則也不至於拿這“亡國三笑”來說事。
“嗬嗬,蕭國舅比物連類,讓人欽佩,卻不知國舅的詩詞為何?”李鳳說道。
蕭白石應聲而出:
“褒姒不見諸侯兵,盡日不笑如無情。
妹喜有好何順意,時時笑聽裂帛聲。
妲己不笑何由娛,炮烙炊人百媚生。
莫說色容豔姿美,須知一笑更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