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當麵調包
將門真千金重生,救侯府滿門 作者:紅妝小呂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軔身為文策將軍,負責訓練士兵,故而時常需要入宮向皇帝匯報情況,皇帝偶爾也會去軍營視察,因此楚軔進宮求見,並無人阻攔,一路暢通無阻。
隻是到了紫宸殿外,他被姚安攔住。
“皇上正和丞相大人商量要事,還請將軍稍等片刻。”
楚軔這一等,就等了一個多時辰,丞相還未出來,姚安又進去幫他探情況。
“楚四將軍,皇上宣您進殿。”
楚軔拱手:“多謝姚公公。”
他大步進殿,發現丞相還在與皇帝商談,不過因他進去,二人便停下來了,都看向他。
楚軔跪下行禮。
皇帝問他:“文策將軍有何要事?”
“回皇上,微臣有一好友,擅觀天下時局,對此次南祈與大啟之戰有所了解,特著書一封,著微臣獻給皇上,以解皇上憂煩。”楚軔雙手將書信呈上。
如今東方朔夫婦已經帶大軍前往炎州城,此戰已經有了主將帶兵增援,他們夫婦二人更是立下軍令狀,雖然不知結果如何,但目前是解決了皇帝眼前難題的。
但南境之戰,大啟卻不止一個難題,皇帝憂煩的也不隻是誰帶兵增援、誰做主將對戰南祈大軍而已。
南祈與西戎關係交好,兩國是友好邦國,因此皇帝還擔心,西戎會派兵支援南祈,到時候大啟便獨木難支。
北周也會趁機打過來。
如何阻止西戎不出兵幫助南祈,成了皇帝當下最頭疼的事情,東方朔夫婦出征之後,他便問朝臣們都有什麽想法,奈何無人回答。
丞相今日進宮,也是為此事。
目前尚未商討出個所以然來,丞相進宮也隻是寬他的心而已,如今他聽聞有人能解他煩憂,便好奇不已。
丞相上前接過楚軔手中的書信,目光深深地看向楚軔:“文策將軍可不要讓皇上失望啊。”
楚軔不想搭理他,隻道:“煩請鄭大人將此書信呈給皇上便是。”
丞相轉身往皇帝身邊走去,並不很高的高台眼看著就要走完,丞相心中卻在盤算著這封書信的能量。
先前想著三皇子妃是鎮北侯府的人,鎮北侯府強大,對三皇子有好處。
可如今情況已經大不相同,若再讓楚軔往朝中引薦人才,鎮北侯府的勢力將會變得更強大,對三皇子和丞相府都極為不利。
不能讓皇帝看到這封書信。
於是丞相腳下踩空,從台階上摔下去,故意以額頭磕在台階上,等到他停下來之時,額頭上已經滿是鮮血。
他從地上爬起來,不去管額頭上的傷,雙手緊緊捏著那紙書信,激動道:“皇上,幸好微臣護住了這封書信。”
皇帝立即道:“姚安,宣太醫!”
來到丞相身邊,皇帝道:“丞相也太耿直,這書信既然為人所寫,若毀了,便讓文策將軍叫那人再寫一封就是,何必為了護一封書信,讓自己受如此重傷?”
“是微臣不小心踩空台階,才摔跤的。微臣受傷再嚴重都不足惜,若是毀掉書信,便是微臣的過錯。”
皇帝將那書信接過來交給姚安,姚安再接過,將其放到案幾上,與奏折放在一處。
皇帝對丞相寧願受傷也要為他守護一封書信的行為,十分感動,故而暫時不去看那封書信,而是親自與丞相去內室,親自看著太醫給丞相處理傷口。
整個過程,楚軔都在一旁看著,並未離開。
他見丞相的傷口處理好之後,便提醒皇帝看那封書信,皇帝便著人把書信拿過來拆開,看完之後大失所望。
連帶著對楚軔的態度也不好:“他之論述,不能解朕之憂愁,文策將軍退下吧。”
楚軔原想著,謝凜以病弱之軀,守住偌大的謝府繁華多年,必定有過人之處。
而且,謝凜還得他妹妹青睞、力挺,必定有真才實學,可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他妹妹要失望了。
楚軔不知,謝凜的那封書信,早在他與皇帝看著丞相在內室處理傷口之時,就被人調包了。
丞相能如此得君心,紫宸殿內如何沒有他的人手?不需要說話,隻需要暗中一個手勢,便有人為他辦事。
當天晚上,鄭文康回到府上,展開謝凜所寫的那封書信,眸中盡是驚豔之色。
他到處招攬這樣的人才,卻苦於不易得,結果此人居然投靠鎮北侯府的文策將軍……
幸好他足夠敏銳,將這封書信攔下了,否則此人入仕,必定阻擋他的路。
這封書信上所說的法子,完全可以阻止西戎發兵增援南祈,南祈再無機會與西戎合力攻打大啟。
妙,實在是妙!
所謂的一計退敵千裏之外,大概就是如此!
丞相心潮澎湃,然而他想到自己已官拜丞相,而且已是成國公,無可再升,便想把這個法子安到自己手下之人的名下,助力手下之人步步高升。
先前他損失喻子晉,現在恰好趁機提拔一人上來。
鄭文康立即派人去請路開,將此法子給他看,叫他另外寫下一份,並且寫下自己大名。
路開現在不過是七品禦史而已,此計獻上之後,加上丞相在旁美言,路開一躍成為吏部尚書,頂替喻子晉的空缺。
而路開升為吏部尚書之後,便帶著人手和銀子,悄然前往西戎,完成阻止西戎出兵幫助南祈的計劃。
一切都很順利!
而此時,謝凜還在等待皇帝召見,他對自己的計策有絕對信心,而且他深知皇帝此時最為頭疼的是什麽。
但是到如今,他已經等待十天半個月,宮中卻未有任何消息傳來。
“……三爺,要不屬下去鎮北侯府問問,文策將軍是否將您的書信呈給皇上了?”望山問道。
入仕其實不是他家三爺的目的,他家三爺這樣做,不過是為了反抗謝貴人與他的母親,也是為了知曉他們這樣做的真相。
望山很心疼他家主子。
管家就在此時急匆匆跑來:“家主,宮中有人來了。”
慵懶倚靠在躺椅上的謝凜,終於起身,帶著望山一道出去迎接宮中的人。
望山臉上的喜色,難以言表。
結果到了門口,望山大失所望,就連常年麵無表情的謝凜,也微微蹙起眉頭,臉上若覆上冰霜。
是謝貴人給他送美人來了。
傳話的公公說:“貴人念三爺長成大人了,平日裏掌管府中一切事物,實在辛苦,身邊需要有個姑娘知冷知熱的,身體才能健康硬朗,故而貴人特意調教了紅綺姑娘給您送來。”
隻是到了紫宸殿外,他被姚安攔住。
“皇上正和丞相大人商量要事,還請將軍稍等片刻。”
楚軔這一等,就等了一個多時辰,丞相還未出來,姚安又進去幫他探情況。
“楚四將軍,皇上宣您進殿。”
楚軔拱手:“多謝姚公公。”
他大步進殿,發現丞相還在與皇帝商談,不過因他進去,二人便停下來了,都看向他。
楚軔跪下行禮。
皇帝問他:“文策將軍有何要事?”
“回皇上,微臣有一好友,擅觀天下時局,對此次南祈與大啟之戰有所了解,特著書一封,著微臣獻給皇上,以解皇上憂煩。”楚軔雙手將書信呈上。
如今東方朔夫婦已經帶大軍前往炎州城,此戰已經有了主將帶兵增援,他們夫婦二人更是立下軍令狀,雖然不知結果如何,但目前是解決了皇帝眼前難題的。
但南境之戰,大啟卻不止一個難題,皇帝憂煩的也不隻是誰帶兵增援、誰做主將對戰南祈大軍而已。
南祈與西戎關係交好,兩國是友好邦國,因此皇帝還擔心,西戎會派兵支援南祈,到時候大啟便獨木難支。
北周也會趁機打過來。
如何阻止西戎不出兵幫助南祈,成了皇帝當下最頭疼的事情,東方朔夫婦出征之後,他便問朝臣們都有什麽想法,奈何無人回答。
丞相今日進宮,也是為此事。
目前尚未商討出個所以然來,丞相進宮也隻是寬他的心而已,如今他聽聞有人能解他煩憂,便好奇不已。
丞相上前接過楚軔手中的書信,目光深深地看向楚軔:“文策將軍可不要讓皇上失望啊。”
楚軔不想搭理他,隻道:“煩請鄭大人將此書信呈給皇上便是。”
丞相轉身往皇帝身邊走去,並不很高的高台眼看著就要走完,丞相心中卻在盤算著這封書信的能量。
先前想著三皇子妃是鎮北侯府的人,鎮北侯府強大,對三皇子有好處。
可如今情況已經大不相同,若再讓楚軔往朝中引薦人才,鎮北侯府的勢力將會變得更強大,對三皇子和丞相府都極為不利。
不能讓皇帝看到這封書信。
於是丞相腳下踩空,從台階上摔下去,故意以額頭磕在台階上,等到他停下來之時,額頭上已經滿是鮮血。
他從地上爬起來,不去管額頭上的傷,雙手緊緊捏著那紙書信,激動道:“皇上,幸好微臣護住了這封書信。”
皇帝立即道:“姚安,宣太醫!”
來到丞相身邊,皇帝道:“丞相也太耿直,這書信既然為人所寫,若毀了,便讓文策將軍叫那人再寫一封就是,何必為了護一封書信,讓自己受如此重傷?”
“是微臣不小心踩空台階,才摔跤的。微臣受傷再嚴重都不足惜,若是毀掉書信,便是微臣的過錯。”
皇帝將那書信接過來交給姚安,姚安再接過,將其放到案幾上,與奏折放在一處。
皇帝對丞相寧願受傷也要為他守護一封書信的行為,十分感動,故而暫時不去看那封書信,而是親自與丞相去內室,親自看著太醫給丞相處理傷口。
整個過程,楚軔都在一旁看著,並未離開。
他見丞相的傷口處理好之後,便提醒皇帝看那封書信,皇帝便著人把書信拿過來拆開,看完之後大失所望。
連帶著對楚軔的態度也不好:“他之論述,不能解朕之憂愁,文策將軍退下吧。”
楚軔原想著,謝凜以病弱之軀,守住偌大的謝府繁華多年,必定有過人之處。
而且,謝凜還得他妹妹青睞、力挺,必定有真才實學,可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他妹妹要失望了。
楚軔不知,謝凜的那封書信,早在他與皇帝看著丞相在內室處理傷口之時,就被人調包了。
丞相能如此得君心,紫宸殿內如何沒有他的人手?不需要說話,隻需要暗中一個手勢,便有人為他辦事。
當天晚上,鄭文康回到府上,展開謝凜所寫的那封書信,眸中盡是驚豔之色。
他到處招攬這樣的人才,卻苦於不易得,結果此人居然投靠鎮北侯府的文策將軍……
幸好他足夠敏銳,將這封書信攔下了,否則此人入仕,必定阻擋他的路。
這封書信上所說的法子,完全可以阻止西戎發兵增援南祈,南祈再無機會與西戎合力攻打大啟。
妙,實在是妙!
所謂的一計退敵千裏之外,大概就是如此!
丞相心潮澎湃,然而他想到自己已官拜丞相,而且已是成國公,無可再升,便想把這個法子安到自己手下之人的名下,助力手下之人步步高升。
先前他損失喻子晉,現在恰好趁機提拔一人上來。
鄭文康立即派人去請路開,將此法子給他看,叫他另外寫下一份,並且寫下自己大名。
路開現在不過是七品禦史而已,此計獻上之後,加上丞相在旁美言,路開一躍成為吏部尚書,頂替喻子晉的空缺。
而路開升為吏部尚書之後,便帶著人手和銀子,悄然前往西戎,完成阻止西戎出兵幫助南祈的計劃。
一切都很順利!
而此時,謝凜還在等待皇帝召見,他對自己的計策有絕對信心,而且他深知皇帝此時最為頭疼的是什麽。
但是到如今,他已經等待十天半個月,宮中卻未有任何消息傳來。
“……三爺,要不屬下去鎮北侯府問問,文策將軍是否將您的書信呈給皇上了?”望山問道。
入仕其實不是他家三爺的目的,他家三爺這樣做,不過是為了反抗謝貴人與他的母親,也是為了知曉他們這樣做的真相。
望山很心疼他家主子。
管家就在此時急匆匆跑來:“家主,宮中有人來了。”
慵懶倚靠在躺椅上的謝凜,終於起身,帶著望山一道出去迎接宮中的人。
望山臉上的喜色,難以言表。
結果到了門口,望山大失所望,就連常年麵無表情的謝凜,也微微蹙起眉頭,臉上若覆上冰霜。
是謝貴人給他送美人來了。
傳話的公公說:“貴人念三爺長成大人了,平日裏掌管府中一切事物,實在辛苦,身邊需要有個姑娘知冷知熱的,身體才能健康硬朗,故而貴人特意調教了紅綺姑娘給您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