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空間的靈力來源
軟糯小花妖,被書生撿回家嬌養了 作者:扶風見桃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的陽光極好,村裏也多了鳥鳴聲和孩童們嬉鬧的笑聲。
後山上的杏花開了許多,連翹花期長,如今還在綻放著,樹木和野草也逐漸翠綠。
從村裏往山上望時,能清晰的看到山上白色、黃色和綠色交錯的層疊風景,別有一番春意。
蕭知意和連聽晚又坐著牛車去了鎮上,買回三個銅鏡,兩身玉佑安能穿的衣服,還有空間裏要添置的東西。
譬如有水桶,舀子,還有挖坑的小鏟子,喝水的杯子等等。
除了拿回家的吃食,連聽晚還多買了幾十個包子,許多包糕點和十隻燒雞,都放進了空間,留著給玉佑安吃。
另外,她特意去買了一把綠油油的蔬菜,測試一下空間是不是真的能保鮮食物。
等到夜裏,連聽晚進空間時,玉佑安手裏拿著一隻雞腿,吃的正香。
他口齒含糊的喊了一聲姐姐。
連聽晚問道:“佑安,我買回來的飯還是熱的嗎?”
說到吃食,玉佑安驚奇道,“熱呢,包子和燒雞都跟剛出爐的一樣香噴噴的,這空間可真神奇。”
連聽晚點頭,“竹屋裏還有給你買的兩身新衣服,你可以替換著穿,你慢慢吃,我先去山上一趟。”
“姐姐等等我,我也要去。”玉佑安三兩口把雞腿吃完,順手把骨頭埋進了土裏,拍拍手的土就跟在了連聽晚後麵。
連聽晚嫌棄的朝他扔了幾個清塵訣,才拽著他的袖子瞬移到山上。
連聽晚朝著玉佑安指的方向走去,兩人很快就找到了山頂的泉眼處。
玉佑安指著水底亮晶晶的東西說道:“姐姐你快看,寶貝就在那裏!”
連聽晚走近觀察著,泉水裏麵有一個淺藍色珠子,晶瑩剔透的,在水中一閃一閃的發著光。
玉佑安伸手觸碰了一下泉水,那珠子處立即浮現出了防護陣法,將珠子保護起來。
玉佑安抬頭說道:“姐姐,此處有陣法,這個亮閃閃的珠子應該是空間中極重要的東西。”
“佑安,想必這珠子就是空間的靈力來源了,不能亂動。”連聽晚看著水中的陣法,交代著。
玉佑安拍著胸脯保證著,“姐姐放心,你不在的時候我會保護好它的。”
連聽晚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樣子,不禁笑出了聲,“這空間我不在時,可隻有你一個會動的,哪裏需要保護,你有空還是多修煉的好。”
連聽晚蹲下身來,心念一動,白天買來放在竹屋裏的杯子,瞬間出現在了她的手中。
她從泉子邊緣灌了兩杯水,遞給玉佑安一杯。
兩人端著杯子喝著水,去附近轉了轉。
這山裏到處都生長著靈植,雖然兩人都不認識,但看著還是極為賞心悅目的。
自結丹後,連聽晚每日晚上都回空間,輸空靈力後再接著修煉。
天亮她就及時出來,吃過早飯就跟著蕭知意認一個多時辰的字。
剩下的時間她就自己練習毛筆字,有空了還跟著李氏學習刺繡,日日都有進步。
蕭知意每日教完她,就回屋裏看書寫文章,認真的準備著秋闈。
隨著光影流轉,他們一家三口就這般充實的度過了一月有餘,轉眼到了清明前夕。
李氏把前幾日買回來的蠟燭,供香和紙錢等,放進了提籃,準備明日去給蕭知意的父親上墳。
隨後她獨自坐在院裏,看著陰沉不見星月的天空,發起了呆。
蕭父在世時,與李氏極為恩愛,兩人感情甚篤。
蕭父也是獨生子,李氏自進門就無公婆,凡事都是兩人商量,日子雖過得清苦,但卻很幸福。
蕭知意知道,父親的離世對母親打擊很大。
但為了不讓他擔心,李氏從不在他麵前表現出難過,隻是在夜深人靜時,自己偷偷的思念著故去之人。
每天太陽升起後,她又變成那個溫柔樂觀,且努力撐起家中一片天的母親。
蕭父的願望就是希望蕭知意能考入仕途,擺脫在這鄉下辛苦耕耘的命運。
所以不管這日子再難,蕭知意都不曾放棄科考。
直到聽見李氏回了屋裏,他才收起書,吹滅油燈。
次日清晨,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雨絲如煙,輕撫行人,仿佛是離世的親人,再來世間看看。
家家戶戶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拿著昨日折好的鬆枝和柳枝,別在家裏每一扇門上。
這是很久之前留下的習俗,清明插鬆柳,一為紀念先人,二為祈福辟邪。
隻要走出門去,就能看到三三兩兩的行人,踏著春雨,走在柳枝輕揚的河畔。
有人撐傘賞景,有人則是去墳前悼念逝去之人。
等雨停了,蕭知意和李氏帶著連聽晚,一起去了村外蕭父的墳前。
蕭知意把供品擺上後,又點上了香。
他怕弄髒連聽晚的衣裙,特意在地上鋪了兩層麻袋,和連聽晚一起磕了頭。
蕭知意看著眼前的墓碑,在心裏默默的把連聽晚介紹了父親。
同時,他也請求父親的原諒,他這輩子,怕是不能給蕭家留下子嗣了。
他今生隻想娶連聽晚一人為妻,早已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
李氏不知他的想法,在一旁燒著紙錢,小聲的跟蕭父念叨著最近發生的事。
因為連聽晚的到來,他們家的日子不再清苦,李氏看著墓碑輕聲訴說著,讓蕭父不必擔心家裏。
蕭知意和連聽晚磕完頭就去了附近的河邊等著,給李氏留出空間。
兩人站在嫩綠的柳樹下,遠看如一對畫中人,給這盎然的春日,又添了一道風景。
連聽晚見蕭知意麵色有些沉鬱,她主動開口安慰。
“蕭知意,這世間死去之人都會去往冥界,飲下孟婆湯後,再轉世為人。”
“或許你的父親今世投生在富貴人家,不必再為生計奔波,你不要難過了。”
蕭知意看著她擔心的樣子,沒忍住摸了摸她的頭,低聲說道:“嗯,不難過了,父親他下一世一定如聽晚所言,過得很好。”
兩人看了一會風景,天又下起了小雨,蕭知意把手中的油紙傘撐開,遞給連聽晚,交代她在此等著,不要亂跑。
隨後,他撐著另一把傘去了墳前,想勸李氏回家。
蕭知意剛走不久,就有一個穿戴極好的男子路過此處,還跟連聽晚搭起了訕。
那男子禮貌的問道:“不知姑娘芳名,家住何處?”
後山上的杏花開了許多,連翹花期長,如今還在綻放著,樹木和野草也逐漸翠綠。
從村裏往山上望時,能清晰的看到山上白色、黃色和綠色交錯的層疊風景,別有一番春意。
蕭知意和連聽晚又坐著牛車去了鎮上,買回三個銅鏡,兩身玉佑安能穿的衣服,還有空間裏要添置的東西。
譬如有水桶,舀子,還有挖坑的小鏟子,喝水的杯子等等。
除了拿回家的吃食,連聽晚還多買了幾十個包子,許多包糕點和十隻燒雞,都放進了空間,留著給玉佑安吃。
另外,她特意去買了一把綠油油的蔬菜,測試一下空間是不是真的能保鮮食物。
等到夜裏,連聽晚進空間時,玉佑安手裏拿著一隻雞腿,吃的正香。
他口齒含糊的喊了一聲姐姐。
連聽晚問道:“佑安,我買回來的飯還是熱的嗎?”
說到吃食,玉佑安驚奇道,“熱呢,包子和燒雞都跟剛出爐的一樣香噴噴的,這空間可真神奇。”
連聽晚點頭,“竹屋裏還有給你買的兩身新衣服,你可以替換著穿,你慢慢吃,我先去山上一趟。”
“姐姐等等我,我也要去。”玉佑安三兩口把雞腿吃完,順手把骨頭埋進了土裏,拍拍手的土就跟在了連聽晚後麵。
連聽晚嫌棄的朝他扔了幾個清塵訣,才拽著他的袖子瞬移到山上。
連聽晚朝著玉佑安指的方向走去,兩人很快就找到了山頂的泉眼處。
玉佑安指著水底亮晶晶的東西說道:“姐姐你快看,寶貝就在那裏!”
連聽晚走近觀察著,泉水裏麵有一個淺藍色珠子,晶瑩剔透的,在水中一閃一閃的發著光。
玉佑安伸手觸碰了一下泉水,那珠子處立即浮現出了防護陣法,將珠子保護起來。
玉佑安抬頭說道:“姐姐,此處有陣法,這個亮閃閃的珠子應該是空間中極重要的東西。”
“佑安,想必這珠子就是空間的靈力來源了,不能亂動。”連聽晚看著水中的陣法,交代著。
玉佑安拍著胸脯保證著,“姐姐放心,你不在的時候我會保護好它的。”
連聽晚看著他一本正經的樣子,不禁笑出了聲,“這空間我不在時,可隻有你一個會動的,哪裏需要保護,你有空還是多修煉的好。”
連聽晚蹲下身來,心念一動,白天買來放在竹屋裏的杯子,瞬間出現在了她的手中。
她從泉子邊緣灌了兩杯水,遞給玉佑安一杯。
兩人端著杯子喝著水,去附近轉了轉。
這山裏到處都生長著靈植,雖然兩人都不認識,但看著還是極為賞心悅目的。
自結丹後,連聽晚每日晚上都回空間,輸空靈力後再接著修煉。
天亮她就及時出來,吃過早飯就跟著蕭知意認一個多時辰的字。
剩下的時間她就自己練習毛筆字,有空了還跟著李氏學習刺繡,日日都有進步。
蕭知意每日教完她,就回屋裏看書寫文章,認真的準備著秋闈。
隨著光影流轉,他們一家三口就這般充實的度過了一月有餘,轉眼到了清明前夕。
李氏把前幾日買回來的蠟燭,供香和紙錢等,放進了提籃,準備明日去給蕭知意的父親上墳。
隨後她獨自坐在院裏,看著陰沉不見星月的天空,發起了呆。
蕭父在世時,與李氏極為恩愛,兩人感情甚篤。
蕭父也是獨生子,李氏自進門就無公婆,凡事都是兩人商量,日子雖過得清苦,但卻很幸福。
蕭知意知道,父親的離世對母親打擊很大。
但為了不讓他擔心,李氏從不在他麵前表現出難過,隻是在夜深人靜時,自己偷偷的思念著故去之人。
每天太陽升起後,她又變成那個溫柔樂觀,且努力撐起家中一片天的母親。
蕭父的願望就是希望蕭知意能考入仕途,擺脫在這鄉下辛苦耕耘的命運。
所以不管這日子再難,蕭知意都不曾放棄科考。
直到聽見李氏回了屋裏,他才收起書,吹滅油燈。
次日清晨,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雨絲如煙,輕撫行人,仿佛是離世的親人,再來世間看看。
家家戶戶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拿著昨日折好的鬆枝和柳枝,別在家裏每一扇門上。
這是很久之前留下的習俗,清明插鬆柳,一為紀念先人,二為祈福辟邪。
隻要走出門去,就能看到三三兩兩的行人,踏著春雨,走在柳枝輕揚的河畔。
有人撐傘賞景,有人則是去墳前悼念逝去之人。
等雨停了,蕭知意和李氏帶著連聽晚,一起去了村外蕭父的墳前。
蕭知意把供品擺上後,又點上了香。
他怕弄髒連聽晚的衣裙,特意在地上鋪了兩層麻袋,和連聽晚一起磕了頭。
蕭知意看著眼前的墓碑,在心裏默默的把連聽晚介紹了父親。
同時,他也請求父親的原諒,他這輩子,怕是不能給蕭家留下子嗣了。
他今生隻想娶連聽晚一人為妻,早已做好孤獨終老的準備。
李氏不知他的想法,在一旁燒著紙錢,小聲的跟蕭父念叨著最近發生的事。
因為連聽晚的到來,他們家的日子不再清苦,李氏看著墓碑輕聲訴說著,讓蕭父不必擔心家裏。
蕭知意和連聽晚磕完頭就去了附近的河邊等著,給李氏留出空間。
兩人站在嫩綠的柳樹下,遠看如一對畫中人,給這盎然的春日,又添了一道風景。
連聽晚見蕭知意麵色有些沉鬱,她主動開口安慰。
“蕭知意,這世間死去之人都會去往冥界,飲下孟婆湯後,再轉世為人。”
“或許你的父親今世投生在富貴人家,不必再為生計奔波,你不要難過了。”
蕭知意看著她擔心的樣子,沒忍住摸了摸她的頭,低聲說道:“嗯,不難過了,父親他下一世一定如聽晚所言,過得很好。”
兩人看了一會風景,天又下起了小雨,蕭知意把手中的油紙傘撐開,遞給連聽晚,交代她在此等著,不要亂跑。
隨後,他撐著另一把傘去了墳前,想勸李氏回家。
蕭知意剛走不久,就有一個穿戴極好的男子路過此處,還跟連聽晚搭起了訕。
那男子禮貌的問道:“不知姑娘芳名,家住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