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青椒炒五花肉
能種田:從搬村撿毛茸茸開始 作者:冬雪煮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沒呢,它們今天出去的晚,估計也快回來了。”一旁做莧菜炒雞蛋的林蘭回夏清雨。
“小白和大白,好像也沒看見。”回頭看了眼院子,夏清雨掃了一圈。
就連花兔猻兩兄弟,也沒有看到,估計是上山了。
那兩兄弟夏清雨不擔心,畢竟能吸納一定的異能氣息,在山上不會輕易嗝屁。
今天小白和大白,說了要給她找其他吃的。
夏清雨猜測,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在山裏待久了一些。
“別擔心,它們可能在山上追兔子野雞,它們會自己回來的。”李老太太開口。
“嗯。”
夏清雨微微點頭,她也明白這個道理,可她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心裏有些不安。
這種不安來自哪裏,夏清雨才思索了一下,就被其他人拉過去。
她安慰自己,那群小家夥認路,而且有旺財它們在,若出事可以分開跑,應該出不了太大的事。
“對了,六嫂,那個莧菜先焯下水。”夏清雨對問她的林蘭解釋一句。
時間一分鍾就夠,夏清雨換了個說法,“在沸水裏過一會兒,你數六十下就可以撈出,然後過涼水,切碎,放入打好的雞蛋裏攪拌,到時候倒鍋裏一起炒。”
莧菜有大量的草酸,需要焯下水,降低草酸含量,預防腎結石和尿結石風險。
“嗯。”林蘭照做,然後開始打雞蛋。
夏清雨看大嫂祝平安拿著辣椒和肉犯愁,不知道要先炒哪一個。
她望過來的同時,夏清雨朝她開口,“這道青椒炒五花肉的菜,先把辣椒煸炒一下。”
“大嫂,這個先不用放油,把鍋燒熱,下入切好的青椒,就這樣用勺背給它煸炒一下,炒出辣椒的香味,把它這個水分煸幹。”
夏清雨把細節說了,“一定要用勺背往鍋底按幾次,給它擂一下。”
被辣椒味道嗆了一下,夏清雨咳嗽了一聲,“咳……火……也不要太大,中小火即可。”
“媳婦兒,你先去外邊。”
“清雨,你去外麵。”
幾道聲音同時響起,夏清雨淺淺一笑,離鍋遠了一些。
她能吃辣,但對於辣椒味道比較敏感,聞到味道就忍不住咳嗽。
以前隊友就笑過她,一邊炒一邊咳,眼淚都咳出來了,然後吃飯的時候說她含淚吃下幾大碗。
“大嫂,你往辣椒上加一點鹽,可以使辣椒沙出裏麵的水分,能更好入味。
青椒微微起虎皮狀,有些地方變了色,像是被燙出點點一樣,炒香以後就可以出鍋裝著備用。”
接下來就是炒肉了,用一點點豬油燒熱,將五花肉片下鍋。
當然,不用放油也行,不過有油就不沾鐵鍋了。
沒有蒜和薑,夏清雨略過,不然大蒜爆香更好吃。
中火慢慢煸炒,等五花肉炒一會兒,開始出油,微微卷一下就可以,放鹽就放入煸好的青辣椒,將辣椒炒出肉味,肉味散發著辣椒香。
不太喜歡吃肥一些的,就可以多炒一會兒,把五花肉炒至兩麵微黃,逼出多餘油脂,五花肉的邊緣略帶焦香。
不過,家裏人都是做體力活的,夏清雨知道,他們喜歡吃肥一點的,耐餓。
“鹽在這裏,七弟妹,你們今天還買了白糖呀?”拿調料的吳慧心,將調味料拿進廚房。
“嗯,不過沒買到其他調料,有鹽也行。”夏清雨點頭,鹽和糖太精貴,李岩峰他們沒買到多少。
至於醬油和醋,不知道是關門還是沒有的緣故,沒買到。
“蘭蘭,你把鹽裝一罐。”旁邊的李老太太見此,想到什麽事,將一個裝鹽的陶罐拿出來。
“好的娘。”林蘭接過去,裝了一罐,以為要放廚房用。
老太太等她裝完,才將這罐鹽放在櫥櫃裏。
夏清雨將山上采來的花椒葉洗幹淨,然後放在鍋裏,有點味道是一點。
待香噴噴的土豆片煎好,沈青青用勺子鏟出鍋,林蘭就開始做莧菜炒雞蛋。
繼續用炒土豆的豬油,散發著一股特殊香味。
林蘭端著雞蛋液,裏麵有焯過水切碎的莧菜,已經攪拌均勻。
油熱,包含莧菜的蛋液被倒入油鍋裏,隻聽“呲啦”一聲,蛋液快速凝固,與莧菜相融,形成大小不一,金黃雞蛋和綠葉交織的小塊。
“好香啊。”林蘭咽了咽口水,笑著說道:“七弟妹你教的這些菜,我以前從未見過,香迷糊了。”
說話的林蘭,可能因為香味原因,都能聽到流口水的聲音。
“哈哈。”李岩竹見此,噗嗤笑出聲來。
望著一大家子歡聲笑語的人,夏清雨不自覺露出微笑。
以前,她和隊友去執行任務,看到好多人家,日常生活習慣讓人頭皮發麻。
就比如一些常見現象,有的一大家人幹活回來,妻子丈夫分工卻截然不同。
妻子回來洗手就忙著做一家人的飯,家裏的一群老爺們,就坐著休息,順便抽煙聊天,偶爾還會指責幾句做飯的婦人。
妻子一個人,要摘完菜,然後又慢慢洗菜,將食材準備好再洗鍋,之後炒菜,熟了還要先把飯盛給坐著的男人們。
這些工序,做過的都知道,人多的話,一個做一樣,很快就好,但一個人真的挺花時間的。
可夏清雨記憶猶新,那群吸完煙的男人們,回來後隻坐著,還不忘出口說幾句,甚至罵得有些髒,讓人很是無語。
閑著的挑挑揀揀,不幫忙刷鍋,也不幫忙洗菜,反而大爺似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會兒說做飯速度慢騰騰,一會兒又講油放多了,養了個敗家娘們兒。
還有嫌棄菜切的不好,鹽放少放多的,總之不管咋樣,他們總會找到說的理由。
被說的妻子,有的臉上委屈,也不敢說什麽,稍微脾氣不好的,回幾句還要被打。
明明都是一家人,一起外出幹活,幹的都是一樣的體力活,都很累。
可回到家,女人就成了陀螺,為了一家人吃飯忙得團團轉。
而大老爺們,卻可以坐著休息,等妻子做飯,然後把飯盛好,第一個拿筷子開吃,不高興還能當發泄對象。
更要命的是,很多女人做好飯了,累了一天,卻因為那群人說不能上桌,吃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半邊,卻孤零零的一個人,仿佛沒有她也可以。
多麽諷刺啊,做飯的是女人,輪到吃飯了,男人享受美食,用大爺般的口氣指責,付出勞動的女人卻不能上桌。
“小白和大白,好像也沒看見。”回頭看了眼院子,夏清雨掃了一圈。
就連花兔猻兩兄弟,也沒有看到,估計是上山了。
那兩兄弟夏清雨不擔心,畢竟能吸納一定的異能氣息,在山上不會輕易嗝屁。
今天小白和大白,說了要給她找其他吃的。
夏清雨猜測,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在山裏待久了一些。
“別擔心,它們可能在山上追兔子野雞,它們會自己回來的。”李老太太開口。
“嗯。”
夏清雨微微點頭,她也明白這個道理,可她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心裏有些不安。
這種不安來自哪裏,夏清雨才思索了一下,就被其他人拉過去。
她安慰自己,那群小家夥認路,而且有旺財它們在,若出事可以分開跑,應該出不了太大的事。
“對了,六嫂,那個莧菜先焯下水。”夏清雨對問她的林蘭解釋一句。
時間一分鍾就夠,夏清雨換了個說法,“在沸水裏過一會兒,你數六十下就可以撈出,然後過涼水,切碎,放入打好的雞蛋裏攪拌,到時候倒鍋裏一起炒。”
莧菜有大量的草酸,需要焯下水,降低草酸含量,預防腎結石和尿結石風險。
“嗯。”林蘭照做,然後開始打雞蛋。
夏清雨看大嫂祝平安拿著辣椒和肉犯愁,不知道要先炒哪一個。
她望過來的同時,夏清雨朝她開口,“這道青椒炒五花肉的菜,先把辣椒煸炒一下。”
“大嫂,這個先不用放油,把鍋燒熱,下入切好的青椒,就這樣用勺背給它煸炒一下,炒出辣椒的香味,把它這個水分煸幹。”
夏清雨把細節說了,“一定要用勺背往鍋底按幾次,給它擂一下。”
被辣椒味道嗆了一下,夏清雨咳嗽了一聲,“咳……火……也不要太大,中小火即可。”
“媳婦兒,你先去外邊。”
“清雨,你去外麵。”
幾道聲音同時響起,夏清雨淺淺一笑,離鍋遠了一些。
她能吃辣,但對於辣椒味道比較敏感,聞到味道就忍不住咳嗽。
以前隊友就笑過她,一邊炒一邊咳,眼淚都咳出來了,然後吃飯的時候說她含淚吃下幾大碗。
“大嫂,你往辣椒上加一點鹽,可以使辣椒沙出裏麵的水分,能更好入味。
青椒微微起虎皮狀,有些地方變了色,像是被燙出點點一樣,炒香以後就可以出鍋裝著備用。”
接下來就是炒肉了,用一點點豬油燒熱,將五花肉片下鍋。
當然,不用放油也行,不過有油就不沾鐵鍋了。
沒有蒜和薑,夏清雨略過,不然大蒜爆香更好吃。
中火慢慢煸炒,等五花肉炒一會兒,開始出油,微微卷一下就可以,放鹽就放入煸好的青辣椒,將辣椒炒出肉味,肉味散發著辣椒香。
不太喜歡吃肥一些的,就可以多炒一會兒,把五花肉炒至兩麵微黃,逼出多餘油脂,五花肉的邊緣略帶焦香。
不過,家裏人都是做體力活的,夏清雨知道,他們喜歡吃肥一點的,耐餓。
“鹽在這裏,七弟妹,你們今天還買了白糖呀?”拿調料的吳慧心,將調味料拿進廚房。
“嗯,不過沒買到其他調料,有鹽也行。”夏清雨點頭,鹽和糖太精貴,李岩峰他們沒買到多少。
至於醬油和醋,不知道是關門還是沒有的緣故,沒買到。
“蘭蘭,你把鹽裝一罐。”旁邊的李老太太見此,想到什麽事,將一個裝鹽的陶罐拿出來。
“好的娘。”林蘭接過去,裝了一罐,以為要放廚房用。
老太太等她裝完,才將這罐鹽放在櫥櫃裏。
夏清雨將山上采來的花椒葉洗幹淨,然後放在鍋裏,有點味道是一點。
待香噴噴的土豆片煎好,沈青青用勺子鏟出鍋,林蘭就開始做莧菜炒雞蛋。
繼續用炒土豆的豬油,散發著一股特殊香味。
林蘭端著雞蛋液,裏麵有焯過水切碎的莧菜,已經攪拌均勻。
油熱,包含莧菜的蛋液被倒入油鍋裏,隻聽“呲啦”一聲,蛋液快速凝固,與莧菜相融,形成大小不一,金黃雞蛋和綠葉交織的小塊。
“好香啊。”林蘭咽了咽口水,笑著說道:“七弟妹你教的這些菜,我以前從未見過,香迷糊了。”
說話的林蘭,可能因為香味原因,都能聽到流口水的聲音。
“哈哈。”李岩竹見此,噗嗤笑出聲來。
望著一大家子歡聲笑語的人,夏清雨不自覺露出微笑。
以前,她和隊友去執行任務,看到好多人家,日常生活習慣讓人頭皮發麻。
就比如一些常見現象,有的一大家人幹活回來,妻子丈夫分工卻截然不同。
妻子回來洗手就忙著做一家人的飯,家裏的一群老爺們,就坐著休息,順便抽煙聊天,偶爾還會指責幾句做飯的婦人。
妻子一個人,要摘完菜,然後又慢慢洗菜,將食材準備好再洗鍋,之後炒菜,熟了還要先把飯盛給坐著的男人們。
這些工序,做過的都知道,人多的話,一個做一樣,很快就好,但一個人真的挺花時間的。
可夏清雨記憶猶新,那群吸完煙的男人們,回來後隻坐著,還不忘出口說幾句,甚至罵得有些髒,讓人很是無語。
閑著的挑挑揀揀,不幫忙刷鍋,也不幫忙洗菜,反而大爺似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會兒說做飯速度慢騰騰,一會兒又講油放多了,養了個敗家娘們兒。
還有嫌棄菜切的不好,鹽放少放多的,總之不管咋樣,他們總會找到說的理由。
被說的妻子,有的臉上委屈,也不敢說什麽,稍微脾氣不好的,回幾句還要被打。
明明都是一家人,一起外出幹活,幹的都是一樣的體力活,都很累。
可回到家,女人就成了陀螺,為了一家人吃飯忙得團團轉。
而大老爺們,卻可以坐著休息,等妻子做飯,然後把飯盛好,第一個拿筷子開吃,不高興還能當發泄對象。
更要命的是,很多女人做好飯了,累了一天,卻因為那群人說不能上桌,吃的時候一個人坐在半邊,卻孤零零的一個人,仿佛沒有她也可以。
多麽諷刺啊,做飯的是女人,輪到吃飯了,男人享受美食,用大爺般的口氣指責,付出勞動的女人卻不能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