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鄱陽城內沿著長街再往外走一二裏路。
便到了一處熱鬧的街市。
數十年前,此地原本是荒郊野外,隻有幾家稀稀落落的茅草屋之地。
如今倒是發展了起來,已沿路建了不少鋪麵住房,頗為繁華。
周未沿著官道走著,看著這些建築,感觸良多。
如今的鄱陽,已再不複此前敗落之景。
隻是,在這諸多新建的鋪麵住房中,有一處極其破舊的草屋小院,卻顯得尤為別致。
以此草屋小院為中心,周遭百餘丈都被攔了起來。
而在一旁,則有著一家裝飾奢華的石牆大院。
這大院的正門處,是一扇內開的紅木大門,大門之上又以紅漆題著牌匾,“莊家大院”。
大院之前,有許多家丁,或是做著打掃的雜事,或是在看守著大門。
“莊家大院?”
周未背著手,抬頭看著,不自覺地念了出來。
“小夥子是想來應招家丁?”
說話的是位六旬老者,須發皆已花白,他正是家丁之一。
“嗬嗬……咱們莊家的家丁,待遇的確算是不錯。”
老者撫著胡須,臉上滿是笑容。
“老人家,不知如今莊家的家主是何人?”
“自然是莊闊,莊老太爺了!”
老者抱著拳,自豪地說道,“你不知咱們莊老太爺,想必便是外地人了!”
“小夥子,你看一旁那草屋,雖平淡不起眼,但數十年前,卻是一位大仙師的宅地。”
“鄱陽城上下誰敢不尊重一二?”
“而咱們莊家莊老太爺,也正因祖上與此仙師有大交情,才得以在這附近立了宅院。”
“原來如此。”
周未輕輕一笑,又道:“煩請老人家通告一聲,說是周未來訪。”
“周未?”
老者琢磨了一番這個名字,便點了點頭,自己走入府邸去通報。
周未並未刻意卜算莊闊所在,此番遇上,也算是巧合。
老者通報後不久,莊闊便火急火燎地將周未迎了進去。
他那激動的神情,是莊家諸多下人以往從未見過的。
……
……
在莊家的密室之內。
周未看著眼前的富態中年人,不由得有些失神。
“周……周……”
“稱我伯父即可。”
周未淡然道。
“周伯父!”
莊闊立刻便想要跪下,他神情無比窘迫,但一道清風拂過,他的膝蓋無論如何也跪不下去了。
“我與你父親相交莫逆,你如此便是折煞我了。”
周未坐在梨花木椅之上,以靈氣將他扶起。
“我前次來鄱陽之時,你應當不曾記事,你是如何認得我的?”
“是琴姐!”
莊闊立即說道,他仔細地解釋著,言語之中,很有些唏噓不已。
“琴姐給您畫了一幅畫,我便知道是您!”
“鄭琴……”
周未頓時一怔,那個羞澀的女子又曆曆在目了。
“幾十年前,我初到鄭家之時,因是外姓人,在鄭家頗為……頗為艱難……”
莊闊歎了口氣,沒有繼續說。
既沒有資質,又是外姓,勉強在鄭家修行,領取各類靈石都會覺得分外難堪。
鄭合雖然看在周未的麵子上,對他多多關照一二,但鄭合畢竟忙碌,且周未後來離去,他就更不可能花心思在一個外姓人身上。
“好在有琴姐。”
莊闊低聲道,回憶起了往事,他顯得有幾分落寞。
“琴姐資質比我好,她知道我和您的關係後,便時常關照我,指點我修行。”
“琴姐還和我講了許多您的事。”
……
莊闊細細碎碎地講述著他多年的經曆。
正因有鄭琴,他後來的日子才好過了些。
不過他隻是下品道體,資質不堪,修行進度緩慢,基本無緣大道。
鄭合本打算外派他到鄭家的坊市去管理部分小生意,他也做好了這般準備。
但好景不長,金圖國的修士頃刻便至,並且入侵的修士短時間內就來到了徐州。
鄭家雖然有所準備,但還是折損了不少家族修士。
“琴姐當年已經是煉氣中期修士,便被派去駐守藥園……”
“我因實力太差,反而能安穩地待在族中。”
莊闊話語間很是悔恨,不難看出,他在恨自己實力太差,資質太低。
“後來我聽說,藥園淪陷,鄭家駐守的修士,盡數被殺……”
“我後來也找過琴姐,但……”
……
莊闊的語氣更為低落,顯然他也能大概知曉,鄭琴已不在人世。
又過片刻,莊闊才收斂起哀痛的情緒,抬頭說道:
“周伯父……”
“琴姐當年去駐守藥園,自知恐有危險,便交給我一個儲物袋,請我有朝一日若能見到您,便轉交給您。”
“但我實在人言微輕,又不知您去向何方……隻得珍藏此儲物袋。”
“後來鄭家北去,我也就順勢脫離了鄭家。”
“我無去可去,隻得歸返鄱陽……仰仗著在鄭家學的一兩手粗淺技藝,總算在鄱陽城中安了根。”
“勉強在凡俗做個富家翁。”
“我這便將儲物袋取給您!”
……
不多時,莊闊便從密室中顫顫巍巍地取出了一個塵封的儲物袋。
他將儲物袋上的灰塵用自己的名貴絲綢衣拭去,不知不覺間,他眼中忽而濕潤了。
正因他又看見了儲物袋上,那個娟秀的“琴”字。
“周伯父!”
莊闊語氣很是沉重,將這繡著個“琴”字的儲物袋遞到周未手中。
周未將儲物袋接下。
沉默了片刻道:“你可還有意道途?”
“不瞞伯父……在凡俗太久,我已無意修行了,隻願在凡俗享受天倫之樂。”
莊闊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感恩周未。
“一世安寧,何嚐不為一大快事?”
“能將琴姐的遺物親手交給您,我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莊闊像是鬆了一大口氣一般。
“爾父莊三,若能知道你如今闊綽,光宗耀祖,也會為你感到自豪。”
周未淡笑一聲。
“我需你在府中暫住幾日。”
“伯父請住上房!”
莊闊連忙說道,並立馬安排下人打掃。
周未與長乘道人約定的日子還有幾日,他正好在莊闊府上暫歇。
……
……
鄭琴留下的儲物袋中,東西不多。
有幾塊靈石,幾瓶丹藥,一枚玉簡,一塊留影珠,一幅畫像,以及一根精致的男子發簪。
玉簡之內是鄭琴自己的一道符籙傳承和修煉心得。
她昔年跟著周未耳濡目染,也將符籙一道作為自己的修仙百藝。
這玉簡、靈石、丹藥都是她本打算留給莊闊的。
不過莊闊五十年來,即使自己道途受阻,也絕不敢擅自將鄭琴留給周未的東西打開一次。
周未又拿起那幅畫像。
畫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畫像之上,正是當年在靖靈山的洞府中,一身白衣的自己在提筆繪符。
畫像之中的周未意氣風發,正是年輕氣盛之時。
此畫留存在儲物袋裏,未受歲月侵蝕,仍然一塵不染。
周未看向那顆留影珠,雖頗為心思沉重,但還是將其打開。
留影珠算不上什麽高深法器,此物的作用便是留存一段畫麵。
但此珠隻可激發一次,一旦使用,便會自毀。
便到了一處熱鬧的街市。
數十年前,此地原本是荒郊野外,隻有幾家稀稀落落的茅草屋之地。
如今倒是發展了起來,已沿路建了不少鋪麵住房,頗為繁華。
周未沿著官道走著,看著這些建築,感觸良多。
如今的鄱陽,已再不複此前敗落之景。
隻是,在這諸多新建的鋪麵住房中,有一處極其破舊的草屋小院,卻顯得尤為別致。
以此草屋小院為中心,周遭百餘丈都被攔了起來。
而在一旁,則有著一家裝飾奢華的石牆大院。
這大院的正門處,是一扇內開的紅木大門,大門之上又以紅漆題著牌匾,“莊家大院”。
大院之前,有許多家丁,或是做著打掃的雜事,或是在看守著大門。
“莊家大院?”
周未背著手,抬頭看著,不自覺地念了出來。
“小夥子是想來應招家丁?”
說話的是位六旬老者,須發皆已花白,他正是家丁之一。
“嗬嗬……咱們莊家的家丁,待遇的確算是不錯。”
老者撫著胡須,臉上滿是笑容。
“老人家,不知如今莊家的家主是何人?”
“自然是莊闊,莊老太爺了!”
老者抱著拳,自豪地說道,“你不知咱們莊老太爺,想必便是外地人了!”
“小夥子,你看一旁那草屋,雖平淡不起眼,但數十年前,卻是一位大仙師的宅地。”
“鄱陽城上下誰敢不尊重一二?”
“而咱們莊家莊老太爺,也正因祖上與此仙師有大交情,才得以在這附近立了宅院。”
“原來如此。”
周未輕輕一笑,又道:“煩請老人家通告一聲,說是周未來訪。”
“周未?”
老者琢磨了一番這個名字,便點了點頭,自己走入府邸去通報。
周未並未刻意卜算莊闊所在,此番遇上,也算是巧合。
老者通報後不久,莊闊便火急火燎地將周未迎了進去。
他那激動的神情,是莊家諸多下人以往從未見過的。
……
……
在莊家的密室之內。
周未看著眼前的富態中年人,不由得有些失神。
“周……周……”
“稱我伯父即可。”
周未淡然道。
“周伯父!”
莊闊立刻便想要跪下,他神情無比窘迫,但一道清風拂過,他的膝蓋無論如何也跪不下去了。
“我與你父親相交莫逆,你如此便是折煞我了。”
周未坐在梨花木椅之上,以靈氣將他扶起。
“我前次來鄱陽之時,你應當不曾記事,你是如何認得我的?”
“是琴姐!”
莊闊立即說道,他仔細地解釋著,言語之中,很有些唏噓不已。
“琴姐給您畫了一幅畫,我便知道是您!”
“鄭琴……”
周未頓時一怔,那個羞澀的女子又曆曆在目了。
“幾十年前,我初到鄭家之時,因是外姓人,在鄭家頗為……頗為艱難……”
莊闊歎了口氣,沒有繼續說。
既沒有資質,又是外姓,勉強在鄭家修行,領取各類靈石都會覺得分外難堪。
鄭合雖然看在周未的麵子上,對他多多關照一二,但鄭合畢竟忙碌,且周未後來離去,他就更不可能花心思在一個外姓人身上。
“好在有琴姐。”
莊闊低聲道,回憶起了往事,他顯得有幾分落寞。
“琴姐資質比我好,她知道我和您的關係後,便時常關照我,指點我修行。”
“琴姐還和我講了許多您的事。”
……
莊闊細細碎碎地講述著他多年的經曆。
正因有鄭琴,他後來的日子才好過了些。
不過他隻是下品道體,資質不堪,修行進度緩慢,基本無緣大道。
鄭合本打算外派他到鄭家的坊市去管理部分小生意,他也做好了這般準備。
但好景不長,金圖國的修士頃刻便至,並且入侵的修士短時間內就來到了徐州。
鄭家雖然有所準備,但還是折損了不少家族修士。
“琴姐當年已經是煉氣中期修士,便被派去駐守藥園……”
“我因實力太差,反而能安穩地待在族中。”
莊闊話語間很是悔恨,不難看出,他在恨自己實力太差,資質太低。
“後來我聽說,藥園淪陷,鄭家駐守的修士,盡數被殺……”
“我後來也找過琴姐,但……”
……
莊闊的語氣更為低落,顯然他也能大概知曉,鄭琴已不在人世。
又過片刻,莊闊才收斂起哀痛的情緒,抬頭說道:
“周伯父……”
“琴姐當年去駐守藥園,自知恐有危險,便交給我一個儲物袋,請我有朝一日若能見到您,便轉交給您。”
“但我實在人言微輕,又不知您去向何方……隻得珍藏此儲物袋。”
“後來鄭家北去,我也就順勢脫離了鄭家。”
“我無去可去,隻得歸返鄱陽……仰仗著在鄭家學的一兩手粗淺技藝,總算在鄱陽城中安了根。”
“勉強在凡俗做個富家翁。”
“我這便將儲物袋取給您!”
……
不多時,莊闊便從密室中顫顫巍巍地取出了一個塵封的儲物袋。
他將儲物袋上的灰塵用自己的名貴絲綢衣拭去,不知不覺間,他眼中忽而濕潤了。
正因他又看見了儲物袋上,那個娟秀的“琴”字。
“周伯父!”
莊闊語氣很是沉重,將這繡著個“琴”字的儲物袋遞到周未手中。
周未將儲物袋接下。
沉默了片刻道:“你可還有意道途?”
“不瞞伯父……在凡俗太久,我已無意修行了,隻願在凡俗享受天倫之樂。”
莊闊深深地鞠了一躬,以此感恩周未。
“一世安寧,何嚐不為一大快事?”
“能將琴姐的遺物親手交給您,我也算是此生無憾了。”
莊闊像是鬆了一大口氣一般。
“爾父莊三,若能知道你如今闊綽,光宗耀祖,也會為你感到自豪。”
周未淡笑一聲。
“我需你在府中暫住幾日。”
“伯父請住上房!”
莊闊連忙說道,並立馬安排下人打掃。
周未與長乘道人約定的日子還有幾日,他正好在莊闊府上暫歇。
……
……
鄭琴留下的儲物袋中,東西不多。
有幾塊靈石,幾瓶丹藥,一枚玉簡,一塊留影珠,一幅畫像,以及一根精致的男子發簪。
玉簡之內是鄭琴自己的一道符籙傳承和修煉心得。
她昔年跟著周未耳濡目染,也將符籙一道作為自己的修仙百藝。
這玉簡、靈石、丹藥都是她本打算留給莊闊的。
不過莊闊五十年來,即使自己道途受阻,也絕不敢擅自將鄭琴留給周未的東西打開一次。
周未又拿起那幅畫像。
畫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畫像之上,正是當年在靖靈山的洞府中,一身白衣的自己在提筆繪符。
畫像之中的周未意氣風發,正是年輕氣盛之時。
此畫留存在儲物袋裏,未受歲月侵蝕,仍然一塵不染。
周未看向那顆留影珠,雖頗為心思沉重,但還是將其打開。
留影珠算不上什麽高深法器,此物的作用便是留存一段畫麵。
但此珠隻可激發一次,一旦使用,便會自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