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清秋。
周未悠悠醒轉。
丹田之內,靈霧已無比充溢,而靈台之上,兩滴飽滿的後期真元正熠熠生輝。
他明眸之中閃過一絲異彩,而後又長出一口濁氣。
“修行閉關整整十載,收獲頗豐。”
如今是周未修行的第一百一十五個年頭,他已年滿一百三十一歲。
“距離當年在碎雷傳承立下的百年心魔之誓,已過半。”
“尚餘四十六載時光。”
“不過……綽綽有餘。”
這十年時間,周未首先便是將第二滴後期真元修出。
至此,他已可稱為是築基圓滿,隨時可以嚐試結丹。
結丹的三大條件他都已滿足。
“除兩滴後期真元之外,本源真元也額外修出兩滴之數,算是補缺。”
“修為之上能有這般進境,還是戶格這廝立了功勞。”
周未微微一笑,暗自想道。
在他的指使之下,戶格在這十年間格外放肆,四處流竄,招惹各處的修士妖獸。
引得不少二階上品的妖獸追殺。
而這些二階上品的妖獸,最後都在靠近蒼雲殿海域時死於非命,靈魄入了血魂幡,肉身進了蒼雲殿貢獻兌換處,而內丹也成了上好的血源丹。
可謂是“獸盡其用”。
不過在周未殺了十餘頭二階上品妖獸之後,終於是引得三階大妖注意。
被三階大妖前來示威警告之後,周未估算手中內丹已足夠,也便就此收斂,不再大開殺戒。
且戶格的“威名”已在各方傳開,即使它再怎麽飛揚跋扈,那些妖獸都不為所動,根本不去管它,也難以引入蒼雲島海域了。
“修為有所進益……”
“結丹的基礎條件也已達到。”
“不過,眼下仍不到結金丹時機。”
周未心如明鏡。
雖然已有第二滴後期真元,但這真元得來,一是依靠著大量血源丹及人道丹堆疊,二則是依靠《陰陽合歡典》雙修促進。
“真元得來虛浮,對於結金丹百害無一利。”
“但是……結血丹已到了時機。”
十載時光,一整份榮血龍骨水已完全煉化。
【榮血凝丹秘術】便是將榮血龍骨水作為丹本,代替結丹中修士的靈台之用。
“蒼雲殿內,靈氣不足以維持結血丹所需。”
“此番出關,是要去尋處有靈眼的三階靈地,籌備結血丹。”
周未的腦中閃過數個地點,一一排除之後,還是決定去趙家結丹。
“在趙氏結血丹,應當是上佳之選……”
畢竟有趙寧武這護道人,周未自是要好好利用。
說來也巧,當年趙寧武本是來強奪蒼雲殿的,卻一番弄拙成巧後,反倒成為了周未的“後台背景。”
在這數十年間,趙氏一族給周未行了不少方便。
“仙公前輩至今渺無音訊,仿佛從此界消失了。”
周未想起何仙公,也不由得感歎。
他一直在尋找何仙公,卻再也沒有找到過。
“又過十載……修行界的暗潮湧動,越發劇烈……”
周未雖然在閉關,但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公孫盈及吳心慈會固定一段時間給他匯報外界情況。
外靈海、四國聯盟都還算穩定,隻是極南的大吳之地,已是動蕩不安了。
“如今的大吳,邪修勢力如同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隱隱已占據了大吳小半壁江山。”
“好在大吳諸多勢力聯合之下,勉強還能壓製住邪修。”
“若不是當年魏相強行讓天星宗放開開靈花及宗門限製,隻怕如今的大吳又會有一次倒懸之急。”
周未暗自想道。
大吳被邪修勢力滲入,周未知曉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他百年前修行之初便接觸到了不少邪修,由此觀之,邪修滲入大吳,應當是早早便在下這盤大棋。
如今的邪修忽的響應起勢,有心之人不難猜到些許蛛絲馬跡。
“鄭立之此前應召回返鄭家,也該多半是因為此事。”
“大吳之地閉塞,我如今隻知其動亂,具體如何,倒還不甚清楚。”
“不過鄭立之魂燈未滅,應當鄭家暫無大礙。”
周未此時又想起,自己此前曾給趙家的小姑娘趙小婉一塊玉簡,讓她若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便捏碎玉簡。
直至今日,這玉簡仍未捏碎。
如此推算,趙家應當也無事。
“結丹成功之後……我本就有意要重返大吳,屆時再打探詳細。”
周未決定道。
……
……
五日之後。
周未召來公孫盈及吳心慈二女,簡單安排好各方事項之後,便直直地往趙氏島飛去。
因周未提前已傳信趙寧武,他早早地便在趙氏島外等待。
身為趙家之主,趙寧武更是清楚知曉,現在大魏與四國的劍拔弩張,隨時便可能又爆發一場大戰。
大魏籌備甚久,這一戰想必不會輕易結束。
大概率會演變為波及整個晉南的大戰。
屆時外靈海也絕無可能作壁上觀。
趙寧武清楚地知道,決定戰爭的關鍵因素,仍在何仙公身上。
在這等情景之下,周未這位何仙公的弟子,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
趙寧武遙遙地便迎了過來。
“哈哈!”
“小友來得正巧。”
“今日老夫府上正有幾位好友小聚,不若小友一並交流一二?”
趙寧武麵帶笑容邀請道。
周未思索片刻後,便微微一笑,應了下來。
“既是前輩盛情,那在下也卻之不恭了。”
隻片刻後。
周未便跟隨趙寧武一道,來到趙氏島中,趙家的會客廳閣。
此閣由千載鬆木所搭建,聳立在靈地環山之上,雲霧繚繞。
門楣之上,又細雕著真龍、仙鶴、異猿、彩鳳等上古異獸。
入眼一觀,竟讓人有身臨其境,恍若栩栩如生之感。
越過石橋,入得廳閣,正有一張方圓丈餘的木圓桌,圓桌之下,則又是數張檀木蒲團。
這些蒲團之上,如今已有三位修士在此盤坐。
這三位修士,兩位是鶴發童顏的老者,一位則是方正國字臉,身著黃土色袈裟的中年僧人。
既是趙寧武的好友,自然修為也不會低於結丹。
趙寧武將周未引進廳閣,爽朗笑道:
“諸位道友,這位便是老夫常說起的莊小友!”
周未悠悠醒轉。
丹田之內,靈霧已無比充溢,而靈台之上,兩滴飽滿的後期真元正熠熠生輝。
他明眸之中閃過一絲異彩,而後又長出一口濁氣。
“修行閉關整整十載,收獲頗豐。”
如今是周未修行的第一百一十五個年頭,他已年滿一百三十一歲。
“距離當年在碎雷傳承立下的百年心魔之誓,已過半。”
“尚餘四十六載時光。”
“不過……綽綽有餘。”
這十年時間,周未首先便是將第二滴後期真元修出。
至此,他已可稱為是築基圓滿,隨時可以嚐試結丹。
結丹的三大條件他都已滿足。
“除兩滴後期真元之外,本源真元也額外修出兩滴之數,算是補缺。”
“修為之上能有這般進境,還是戶格這廝立了功勞。”
周未微微一笑,暗自想道。
在他的指使之下,戶格在這十年間格外放肆,四處流竄,招惹各處的修士妖獸。
引得不少二階上品的妖獸追殺。
而這些二階上品的妖獸,最後都在靠近蒼雲殿海域時死於非命,靈魄入了血魂幡,肉身進了蒼雲殿貢獻兌換處,而內丹也成了上好的血源丹。
可謂是“獸盡其用”。
不過在周未殺了十餘頭二階上品妖獸之後,終於是引得三階大妖注意。
被三階大妖前來示威警告之後,周未估算手中內丹已足夠,也便就此收斂,不再大開殺戒。
且戶格的“威名”已在各方傳開,即使它再怎麽飛揚跋扈,那些妖獸都不為所動,根本不去管它,也難以引入蒼雲島海域了。
“修為有所進益……”
“結丹的基礎條件也已達到。”
“不過,眼下仍不到結金丹時機。”
周未心如明鏡。
雖然已有第二滴後期真元,但這真元得來,一是依靠著大量血源丹及人道丹堆疊,二則是依靠《陰陽合歡典》雙修促進。
“真元得來虛浮,對於結金丹百害無一利。”
“但是……結血丹已到了時機。”
十載時光,一整份榮血龍骨水已完全煉化。
【榮血凝丹秘術】便是將榮血龍骨水作為丹本,代替結丹中修士的靈台之用。
“蒼雲殿內,靈氣不足以維持結血丹所需。”
“此番出關,是要去尋處有靈眼的三階靈地,籌備結血丹。”
周未的腦中閃過數個地點,一一排除之後,還是決定去趙家結丹。
“在趙氏結血丹,應當是上佳之選……”
畢竟有趙寧武這護道人,周未自是要好好利用。
說來也巧,當年趙寧武本是來強奪蒼雲殿的,卻一番弄拙成巧後,反倒成為了周未的“後台背景。”
在這數十年間,趙氏一族給周未行了不少方便。
“仙公前輩至今渺無音訊,仿佛從此界消失了。”
周未想起何仙公,也不由得感歎。
他一直在尋找何仙公,卻再也沒有找到過。
“又過十載……修行界的暗潮湧動,越發劇烈……”
周未雖然在閉關,但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公孫盈及吳心慈會固定一段時間給他匯報外界情況。
外靈海、四國聯盟都還算穩定,隻是極南的大吳之地,已是動蕩不安了。
“如今的大吳,邪修勢力如同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隱隱已占據了大吳小半壁江山。”
“好在大吳諸多勢力聯合之下,勉強還能壓製住邪修。”
“若不是當年魏相強行讓天星宗放開開靈花及宗門限製,隻怕如今的大吳又會有一次倒懸之急。”
周未暗自想道。
大吳被邪修勢力滲入,周未知曉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他百年前修行之初便接觸到了不少邪修,由此觀之,邪修滲入大吳,應當是早早便在下這盤大棋。
如今的邪修忽的響應起勢,有心之人不難猜到些許蛛絲馬跡。
“鄭立之此前應召回返鄭家,也該多半是因為此事。”
“大吳之地閉塞,我如今隻知其動亂,具體如何,倒還不甚清楚。”
“不過鄭立之魂燈未滅,應當鄭家暫無大礙。”
周未此時又想起,自己此前曾給趙家的小姑娘趙小婉一塊玉簡,讓她若遇到解決不了的麻煩,便捏碎玉簡。
直至今日,這玉簡仍未捏碎。
如此推算,趙家應當也無事。
“結丹成功之後……我本就有意要重返大吳,屆時再打探詳細。”
周未決定道。
……
……
五日之後。
周未召來公孫盈及吳心慈二女,簡單安排好各方事項之後,便直直地往趙氏島飛去。
因周未提前已傳信趙寧武,他早早地便在趙氏島外等待。
身為趙家之主,趙寧武更是清楚知曉,現在大魏與四國的劍拔弩張,隨時便可能又爆發一場大戰。
大魏籌備甚久,這一戰想必不會輕易結束。
大概率會演變為波及整個晉南的大戰。
屆時外靈海也絕無可能作壁上觀。
趙寧武清楚地知道,決定戰爭的關鍵因素,仍在何仙公身上。
在這等情景之下,周未這位何仙公的弟子,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
趙寧武遙遙地便迎了過來。
“哈哈!”
“小友來得正巧。”
“今日老夫府上正有幾位好友小聚,不若小友一並交流一二?”
趙寧武麵帶笑容邀請道。
周未思索片刻後,便微微一笑,應了下來。
“既是前輩盛情,那在下也卻之不恭了。”
隻片刻後。
周未便跟隨趙寧武一道,來到趙氏島中,趙家的會客廳閣。
此閣由千載鬆木所搭建,聳立在靈地環山之上,雲霧繚繞。
門楣之上,又細雕著真龍、仙鶴、異猿、彩鳳等上古異獸。
入眼一觀,竟讓人有身臨其境,恍若栩栩如生之感。
越過石橋,入得廳閣,正有一張方圓丈餘的木圓桌,圓桌之下,則又是數張檀木蒲團。
這些蒲團之上,如今已有三位修士在此盤坐。
這三位修士,兩位是鶴發童顏的老者,一位則是方正國字臉,身著黃土色袈裟的中年僧人。
既是趙寧武的好友,自然修為也不會低於結丹。
趙寧武將周未引進廳閣,爽朗笑道:
“諸位道友,這位便是老夫常說起的莊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