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徒兒有一事相告!”上官洪亮聲音中帶著急切與興奮,他邁著大步,急匆匆地一腳踏入清心殿。此刻,登海大師正端坐在蒲團之上,雙目緊閉,口中念念有詞,手中的佛珠也隨著經文不斷轉動。顯然,他正在進行早課。上官洪亮的突然闖入,讓登海大師眉頭微皺,但並未睜開雙眼。
“大清早的,吵嚷嚷什麽。”登海大師半睜著眼睛,有些慍怒。
“師父,對不起,洪亮剛剛心急冒昧了。”上官洪亮自知失態,連忙道歉。“師父,徒兒決定要去一趟南越國的都城番禺!”上官洪亮興奮地說道,似乎已經迫不及待了。他的眼神充滿了堅定和決心,仿佛這個決定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登海大師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凝視著上官洪亮,沉默片刻後問道:“為何要去番禺?那裏對你來說有何特殊之處嗎?”
上官洪亮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激動的情緒,然後說道:“師父,徒兒我剛剛打聽到我的義妹瑤瑤到南越國番禺去了,我擔心她此去凶多吉少,所以務必趕緊前去尋找,或許可以幫助她脫離險境。”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和擔憂,目光緊緊地盯著師父,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
師父聽後微微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必須謹慎行事。不過,在出發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咳,洪亮啊,你就是凡心未泯,這大千世界的花花綠綠、紙醉金迷,在你心中終究還是放不下啊!為師又何嚐不知道你的心思呢?罷了,罷了,既然你已經如此心急火燎地想要去找你的義妹,那為師也就不做阻攔了。隻是,雖說你在這半年裏,從為師這裏學到了些許防身的本領,但為師還是擔心你會遭遇什麽不測。因此,在你臨行前,為師決定再傳授你一門‘易容術’,這樣一來,即使遇到危險,你也能通過易容偽裝自己,從而安全脫身。”
“感謝恩師的厚愛。”上官洪亮激動得熱淚盈眶,差點跪下來給登海大師磕幾個響頭了。他心裏清楚地知道,這‘易容術’可是寺院內的一項絕頂機密,寺院有嚴格的規定,隻有那些得到特殊授權的高僧才能學習這項技能,而一般的僧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它。因為寺院擔心這些技藝會被濫用,導致一些不良後果。而上官洪亮呢?他連個正式的和尚都算不上,隻是一個帶發修行的俗家弟子罷了。如今,登海大師居然願意將這樣一門絕世奇技傳授給他,這無疑表明了登海大師對他的高度重視與信任。
他清楚地記得,當初自己被登海大師救起來後,便將自己中了慕容湘的計,被打下水的經過向大師傾訴。登海大師聽後非常感動,對上官洪亮的遭遇深表同情,於是專門安排僧人服侍上官洪亮,並精心為其療傷,使得上官洪亮的身體很快就恢複了健康。
在以後的日子裏,上官洪亮通過與登海大師的交談,了解到了一些關於大師的過去經曆。原來,登海大師早年曾在南越國朝中為官,但因得罪了朝中的權貴而遭到同行的排擠。憤怒之下,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回到家鄉。然而,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竟然在皇上麵前誣陷他陰謀勾結東甌國,這導致他遭受官府的追殺。幸運的是,由於有知心的同僚及時通風報信,他的家人得以逃脫,隱居於深山之中。而登海大師本人,則從此看破紅塵,選擇來到南海寺出家為僧。
這段往事讓上官洪亮對登海大師充滿敬意,同時也感慨人生無常,官場險惡。
後來,上官洪亮在成為登海大師的一名俗家弟子後,終於有機會向上官洪亮講述自己的身世背景。大師聽後,長歎一聲道:“南越國曆經四代傳承,如今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昏庸無道,聽信讒言,草菅人命,亡國之日不遠矣。”
就在上官洪亮即將離開的時候,登海大師親自將他送到了渡口。大師站在那裏,凝視著眼前波濤洶湧的大海,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關切和憂慮。他語重心長地再次叮囑道:“徒兒啊,你千萬要記住為師的這番話。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否則絕對不能輕易使用‘易容術’。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哪怕是麵臨死亡的威脅,都堅決不能透露關於你的師父以及我們門派的任何信息。這不僅關乎你個人的安危,更關係到整個師門的榮辱與未來。”
“洪亮一定會將師父的話銘記在心,永世不忘師傅的教誨。如果我找到了義妹瑤瑤,我一定會和她一起回南海寺來叩謝師傅的大恩大德。”上官洪亮雙膝跪下,向登海大師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他的額頭碰到冰冷堅硬的地麵時發出清脆的聲響,這不僅是一種禮節更是一份承諾。每一次磕頭都帶著深深的敬意與感激之情。
登海大師站在上官洪亮麵前,雙手合十默默念誦經文祝福著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心中充滿感慨,因為自己見證了一個有擔當的青年的成長之路。
“快快請起,佛說,施恩圖報,必非真善,為師並不想要你的回報。”大師的聲音溫和而慈祥,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他輕輕扶起上官洪亮,目光深邃地看著他,仿佛能透過外表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
上官洪亮感受到大師的善意和寬容,心中湧起一股感動之情。他低下頭,輕聲說道:“大師,您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但我還是希望能夠為您做些什麽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大師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你的心意我已經收到了。但真正的善良並非是為了得到回報而去幫助他人。如果我們隻是為了回報才去做好事,那麽這種善良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所以,不必刻意去追求回報,隻需將善良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即可。”
上官洪亮和聽了大師的話,點頭表示明白。他們意識到,大師所傳授給他們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是一種人生哲學和道德觀念。他們決定將這份善意繼續傳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身邊的人。
乘坐在船上的上官洪亮心情沉重地望著後方,那座美麗而神秘的蝴蝶島漸漸遠離了他的視線。他看到登海大師站在島上,向他揮手告別。隨著距離的增加,大師的身影變得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了遠方。上官洪亮的眼睛不禁濕潤了,淚水悄然滑落。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離開了這個曾經給予他希望和新生的地方,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感激之情。
回想起自己遭遇不幸後得到大師救助的經曆,上官洪亮感慨萬分。他本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卻在困境中得到了登海大師的援手。大師不僅救了他的命,還將他視為親人一般對待。這份深情厚意讓上官洪亮感動不已,即使是最堅硬的心腸也無法不為之動容。
此刻,上官洪亮立下誓言:“大師啊!您的仁慈厚愛,我上官洪亮永生難忘。日後若有機會,我定當湧泉相報,絕不辜負您的恩情。”他深知,這份恩情是如此珍貴,值得用一生去回報。帶著堅定的決心,上官洪亮默默祈禱著,希望將來能夠再次見到登海大師,並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內心深處的感激之情。
“大清早的,吵嚷嚷什麽。”登海大師半睜著眼睛,有些慍怒。
“師父,對不起,洪亮剛剛心急冒昧了。”上官洪亮自知失態,連忙道歉。“師父,徒兒決定要去一趟南越國的都城番禺!”上官洪亮興奮地說道,似乎已經迫不及待了。他的眼神充滿了堅定和決心,仿佛這個決定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登海大師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凝視著上官洪亮,沉默片刻後問道:“為何要去番禺?那裏對你來說有何特殊之處嗎?”
上官洪亮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內心激動的情緒,然後說道:“師父,徒兒我剛剛打聽到我的義妹瑤瑤到南越國番禺去了,我擔心她此去凶多吉少,所以務必趕緊前去尋找,或許可以幫助她脫離險境。”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和擔憂,目光緊緊地盯著師父,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
師父聽後微微皺起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們必須謹慎行事。不過,在出發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咳,洪亮啊,你就是凡心未泯,這大千世界的花花綠綠、紙醉金迷,在你心中終究還是放不下啊!為師又何嚐不知道你的心思呢?罷了,罷了,既然你已經如此心急火燎地想要去找你的義妹,那為師也就不做阻攔了。隻是,雖說你在這半年裏,從為師這裏學到了些許防身的本領,但為師還是擔心你會遭遇什麽不測。因此,在你臨行前,為師決定再傳授你一門‘易容術’,這樣一來,即使遇到危險,你也能通過易容偽裝自己,從而安全脫身。”
“感謝恩師的厚愛。”上官洪亮激動得熱淚盈眶,差點跪下來給登海大師磕幾個響頭了。他心裏清楚地知道,這‘易容術’可是寺院內的一項絕頂機密,寺院有嚴格的規定,隻有那些得到特殊授權的高僧才能學習這項技能,而一般的僧人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它。因為寺院擔心這些技藝會被濫用,導致一些不良後果。而上官洪亮呢?他連個正式的和尚都算不上,隻是一個帶發修行的俗家弟子罷了。如今,登海大師居然願意將這樣一門絕世奇技傳授給他,這無疑表明了登海大師對他的高度重視與信任。
他清楚地記得,當初自己被登海大師救起來後,便將自己中了慕容湘的計,被打下水的經過向大師傾訴。登海大師聽後非常感動,對上官洪亮的遭遇深表同情,於是專門安排僧人服侍上官洪亮,並精心為其療傷,使得上官洪亮的身體很快就恢複了健康。
在以後的日子裏,上官洪亮通過與登海大師的交談,了解到了一些關於大師的過去經曆。原來,登海大師早年曾在南越國朝中為官,但因得罪了朝中的權貴而遭到同行的排擠。憤怒之下,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回到家鄉。然而,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竟然在皇上麵前誣陷他陰謀勾結東甌國,這導致他遭受官府的追殺。幸運的是,由於有知心的同僚及時通風報信,他的家人得以逃脫,隱居於深山之中。而登海大師本人,則從此看破紅塵,選擇來到南海寺出家為僧。
這段往事讓上官洪亮對登海大師充滿敬意,同時也感慨人生無常,官場險惡。
後來,上官洪亮在成為登海大師的一名俗家弟子後,終於有機會向上官洪亮講述自己的身世背景。大師聽後,長歎一聲道:“南越國曆經四代傳承,如今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昏庸無道,聽信讒言,草菅人命,亡國之日不遠矣。”
就在上官洪亮即將離開的時候,登海大師親自將他送到了渡口。大師站在那裏,凝視著眼前波濤洶湧的大海,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關切和憂慮。他語重心長地再次叮囑道:“徒兒啊,你千萬要記住為師的這番話。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否則絕對不能輕易使用‘易容術’。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無論遇到何種情況,哪怕是麵臨死亡的威脅,都堅決不能透露關於你的師父以及我們門派的任何信息。這不僅關乎你個人的安危,更關係到整個師門的榮辱與未來。”
“洪亮一定會將師父的話銘記在心,永世不忘師傅的教誨。如果我找到了義妹瑤瑤,我一定會和她一起回南海寺來叩謝師傅的大恩大德。”上官洪亮雙膝跪下,向登海大師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他的額頭碰到冰冷堅硬的地麵時發出清脆的聲響,這不僅是一種禮節更是一份承諾。每一次磕頭都帶著深深的敬意與感激之情。
登海大師站在上官洪亮麵前,雙手合十默默念誦經文祝福著眼前這個年輕人。他心中充滿感慨,因為自己見證了一個有擔當的青年的成長之路。
“快快請起,佛說,施恩圖報,必非真善,為師並不想要你的回報。”大師的聲音溫和而慈祥,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他輕輕扶起上官洪亮,目光深邃地看著他,仿佛能透過外表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
上官洪亮感受到大師的善意和寬容,心中湧起一股感動之情。他低下頭,輕聲說道:“大師,您的教誨讓我受益匪淺,但我還是希望能夠為您做些什麽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
大師微微一笑,搖了搖頭道:“你的心意我已經收到了。但真正的善良並非是為了得到回報而去幫助他人。如果我們隻是為了回報才去做好事,那麽這種善良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所以,不必刻意去追求回報,隻需將善良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即可。”
上官洪亮和聽了大師的話,點頭表示明白。他們意識到,大師所傳授給他們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是一種人生哲學和道德觀念。他們決定將這份善意繼續傳承下去,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身邊的人。
乘坐在船上的上官洪亮心情沉重地望著後方,那座美麗而神秘的蝴蝶島漸漸遠離了他的視線。他看到登海大師站在島上,向他揮手告別。隨著距離的增加,大師的身影變得越來越小,最後消失在了遠方。上官洪亮的眼睛不禁濕潤了,淚水悄然滑落。他意識到自己已經離開了這個曾經給予他希望和新生的地方,心中充滿了不舍和感激之情。
回想起自己遭遇不幸後得到大師救助的經曆,上官洪亮感慨萬分。他本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卻在困境中得到了登海大師的援手。大師不僅救了他的命,還將他視為親人一般對待。這份深情厚意讓上官洪亮感動不已,即使是最堅硬的心腸也無法不為之動容。
此刻,上官洪亮立下誓言:“大師啊!您的仁慈厚愛,我上官洪亮永生難忘。日後若有機會,我定當湧泉相報,絕不辜負您的恩情。”他深知,這份恩情是如此珍貴,值得用一生去回報。帶著堅定的決心,上官洪亮默默祈禱著,希望將來能夠再次見到登海大師,並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內心深處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