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龍眼上市的時節了!我小時侯廈大校園果樹很多,最多的就是龍眼,國光樓區幾乎被鬱鬱蔥蔥龍眼木所包圍,現在偶爾從殘存的老樹下走過,忍不住抬頭望望,樹上有幾個分叉,我竟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家的閣樓或公寓的樓道!
爬上龍眼樹,實際上還很難夠得著沉甸甸的龍眼果,老樹像似對我們這些小饞鬼早有準備,總是把果子垂掛在險峻的細瘦的枝椏之梢,你得在樹上抓靠安穩,然後極力伸長手去小心翼翼地把果枝扳到胸前,再哢嚓一聲折斷……
濃密的樹葉像一個綠色的涼棚,坐在樹叉上吃龍眼,像“樹大王”,也像蟠桃園裏的孫猴子,愜意無比,皮呀核呀就直落樹下。記得那時落在地上的龍眼核很快就會被人拾走的,據說是中藥材,有藥店要收購。有一年龍眼樹下閑置著很多的水泥預製磚,樹上落下的龍眼核好些就蹦蹦跳跳落到了磚之間,結果不久這些夾縫裏居然發豆芽一般地長出了一株株的龍眼苗,青翠可人!我常常忍不住向女同事吹牛皮,如今校園裏那鬱鬱蔥蔥的龍眼樹,好些都是我當年吐出的龍眼核變的,40多年了,嘿嘿,不是孫悟空,勝似孫悟空!
國光樓區的龍眼樹看上去似乎都一樣,其實品種不大相同,有的果粒大如牛眼,稱為“大泡”,汁多肉厚,但不大甜,比較適宜曬龍眼幹,也就是北方人常說的“桂圓幹”;有的果粒小如彈珠,但不可貌像,甜如蜜,汁留嘴角,回味不絕,閩南話給它的土名叫“紐子眼”。
龍眼樹上是我童年的樂園,也是昆蟲的家園,人蟲相處大有學問。首先要提防的是黑螞蟻,它們一般是在枝杈間築起菠蘿大小的土窩,很醒目,一旦捅破,萬蟻奔襲,則防不勝防,最好敬而遠之,人家的地盤嘛,若碰上樹幹上黑螞蟻匆匆來去的遊兵散勇,可相安無事。再有就是“臭龜”和金龜子,兩龜都喜好與龍眼的果粒糾纏在一起,逼得我們不得不“龜口奪食”,遇上臭龜那廝真是倒黴,臭龜名副其實,會噴出近乎毒氣的尿液,不但氣味熏得人頭昏,而且稍有沾染,還讓皮膚奇癢無比,一片搔紅;“臭龜”還會下蛋,如蠶卵一樣,一排排粘在葉片背麵上,看了都讓人起雞皮疙瘩;但遇上金龜子可算是“豔遇”,好看又好玩,能逮一頭算一頭,果子果蟲雙豐收,心裏比吃了“紐子眼”還要甜!
龍眼樹上最可愛的家夥還不是金龜子,而是“龍眼雞”,學名不詳,其貌極洋,盡管隻有手拇指大小,卻儼然形同馬戲團裏可愛的小醜,紅的小尖帽,周身綠披風,看上去似乎沒頭沒腦,喜歡直挺挺地擁吻樹皮,但稍有風吹草動,它就猛地彈起,張開披風,飛向另一枝杈,讓人無法接近。由於此君“奇裝異服”,結果近年有不知者大驚小怪,以為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結果又上電視,又上報紙,“超蟲”一般,好不風光,哪知它是我們兒時龍眼樹上的老東家呢!
爬上龍眼樹,實際上還很難夠得著沉甸甸的龍眼果,老樹像似對我們這些小饞鬼早有準備,總是把果子垂掛在險峻的細瘦的枝椏之梢,你得在樹上抓靠安穩,然後極力伸長手去小心翼翼地把果枝扳到胸前,再哢嚓一聲折斷……
濃密的樹葉像一個綠色的涼棚,坐在樹叉上吃龍眼,像“樹大王”,也像蟠桃園裏的孫猴子,愜意無比,皮呀核呀就直落樹下。記得那時落在地上的龍眼核很快就會被人拾走的,據說是中藥材,有藥店要收購。有一年龍眼樹下閑置著很多的水泥預製磚,樹上落下的龍眼核好些就蹦蹦跳跳落到了磚之間,結果不久這些夾縫裏居然發豆芽一般地長出了一株株的龍眼苗,青翠可人!我常常忍不住向女同事吹牛皮,如今校園裏那鬱鬱蔥蔥的龍眼樹,好些都是我當年吐出的龍眼核變的,40多年了,嘿嘿,不是孫悟空,勝似孫悟空!
國光樓區的龍眼樹看上去似乎都一樣,其實品種不大相同,有的果粒大如牛眼,稱為“大泡”,汁多肉厚,但不大甜,比較適宜曬龍眼幹,也就是北方人常說的“桂圓幹”;有的果粒小如彈珠,但不可貌像,甜如蜜,汁留嘴角,回味不絕,閩南話給它的土名叫“紐子眼”。
龍眼樹上是我童年的樂園,也是昆蟲的家園,人蟲相處大有學問。首先要提防的是黑螞蟻,它們一般是在枝杈間築起菠蘿大小的土窩,很醒目,一旦捅破,萬蟻奔襲,則防不勝防,最好敬而遠之,人家的地盤嘛,若碰上樹幹上黑螞蟻匆匆來去的遊兵散勇,可相安無事。再有就是“臭龜”和金龜子,兩龜都喜好與龍眼的果粒糾纏在一起,逼得我們不得不“龜口奪食”,遇上臭龜那廝真是倒黴,臭龜名副其實,會噴出近乎毒氣的尿液,不但氣味熏得人頭昏,而且稍有沾染,還讓皮膚奇癢無比,一片搔紅;“臭龜”還會下蛋,如蠶卵一樣,一排排粘在葉片背麵上,看了都讓人起雞皮疙瘩;但遇上金龜子可算是“豔遇”,好看又好玩,能逮一頭算一頭,果子果蟲雙豐收,心裏比吃了“紐子眼”還要甜!
龍眼樹上最可愛的家夥還不是金龜子,而是“龍眼雞”,學名不詳,其貌極洋,盡管隻有手拇指大小,卻儼然形同馬戲團裏可愛的小醜,紅的小尖帽,周身綠披風,看上去似乎沒頭沒腦,喜歡直挺挺地擁吻樹皮,但稍有風吹草動,它就猛地彈起,張開披風,飛向另一枝杈,讓人無法接近。由於此君“奇裝異服”,結果近年有不知者大驚小怪,以為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結果又上電視,又上報紙,“超蟲”一般,好不風光,哪知它是我們兒時龍眼樹上的老東家呢!